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走上教学岗位到现在,我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接触了太多的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家庭教育缺位,日常行为不容乐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等,要切实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我们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采取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位
1.亲情关系失调
我们把留守儿童受监护的类型大致分为隔代监护 、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三种。这三种监护类型基本上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精神和道德教育往往被他们理所应当地忽视。然而,留守儿童在“留守期”大都处于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他们特别需要监护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所以,父母无可奈何地远离和监护人情感传递的不足是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缺失,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大因素。
2.榜样作用苍白
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需要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然而,父母远隔家乡,很难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充分地教育和引导,对孩子所作出的楷模作用可以说基本上为零。另一方面,监护人大多数为长辈级人物,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观念比较落后,而且年龄较大,因此,他们大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经常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足够了,换句话说,他们不管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责任,所以,榜样作用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犹如“看天书”。
3.教育内容 “曲解”
当代留守儿童的父母有时因为自己在外打工受到不公平待遇,会在对孩子教育和要求上发生改变,不再以诚实、勤劳来要求和教育孩子,而是要他们适应社会世俗,甚至以“老实会吃亏”为警戒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来实施的,没有交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监护人对孩子所传递的知识和教育也是依附在他们对待孩子的行为之中。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
1.教育理念落后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在学校看来,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生命价值在他们看来却犹如草芥。因此,这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即成绩越好的学生就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爱”圈里渐渐消失。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激情就被这种残忍的理念扼杀在无形之中。
2.教育管理畏难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大多缺乏有效的家庭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相对调皮和难以管教。然而,学校和教师面对他们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的害怕惹麻烦,听之任之,不敢多管;有的尽管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却把责任推给了家庭,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这样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是很难解决的,从而缺乏管理的信心。
3.德育工作迷失
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道德,叫做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就接近了上帝本身。” 可见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学校依然对新课改所强调的德育持冷漠态度,依旧操守传统的智育至上理念,对德育工作抱迷茫态度,甚至流于形式,使得原本在家庭未能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学校依然“无人问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以此为总体思路,在实践中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然它也就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力量。为了使“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整个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要实施了“特殊关爱”工程。其主要做法是:
1、以“特别关爱”为主题。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袋,关注“留守”儿童的每一个需要,并切实解决,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心理真空与断层。
2、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探亲和春节休假的时机,举办“留守”儿童“家校联谊会”,与家长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索家校“合力模式”的基本途径和做法。同时,建立家校热线、举办祖父母“孙子教育培训班”。
3、学校、教师、同学多管齐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现状及成长历程,学校有专人负责记录和管理,建立有“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实行教师“家长代理制”,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任务切实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像父母一样呵护、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沐浴到父母般的爱。同时,学校特别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建立温馨、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积极发动其他学生在学业上、思想上、心理上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4、创设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当地学生的传统和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存教育,强化“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抵御诱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切实办好心理咨询室,将“心灵对话”专题做好,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让他们掌握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方法。
5、学校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在考评体系中降低“分数”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开展体卫艺活动在考核中的比重。通过体卫艺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二)、构建适合“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的有利条件,力求在改变家长双方外出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上有所作为。作为学校,就要避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一定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依据调查结果逐一对家长双方都打算外出的家长做好细想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母亲的”出行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在沟通交流方式上,要把握好时间,原则上每两周沟通交流一次;在交流内容上,父母最好不要只谈生活,应该询问、了解其学习、心理、身体有情诸方面的情况,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尽最大可能消除孩子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并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常回家看看”;在沟通方式上,可以使用电话加书信的方式进行。而以上这一切,学校可以在家长外出前举办“家长联谊会”,将以上知识讲授给家长。必须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其他人永远无法替代的。
(三)、注重社会教育。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在校时间上,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其邻居、社区以及当地的妇联、工会等社会基层组织,切实形成合力关心“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实际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恪守社会公平原则,就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也需要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位
1.亲情关系失调
我们把留守儿童受监护的类型大致分为隔代监护 、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三种。这三种监护类型基本上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精神和道德教育往往被他们理所应当地忽视。然而,留守儿童在“留守期”大都处于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他们特别需要监护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所以,父母无可奈何地远离和监护人情感传递的不足是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缺失,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大因素。
2.榜样作用苍白
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需要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然而,父母远隔家乡,很难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充分地教育和引导,对孩子所作出的楷模作用可以说基本上为零。另一方面,监护人大多数为长辈级人物,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观念比较落后,而且年龄较大,因此,他们大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经常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足够了,换句话说,他们不管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责任,所以,榜样作用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犹如“看天书”。
3.教育内容 “曲解”
当代留守儿童的父母有时因为自己在外打工受到不公平待遇,会在对孩子教育和要求上发生改变,不再以诚实、勤劳来要求和教育孩子,而是要他们适应社会世俗,甚至以“老实会吃亏”为警戒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来实施的,没有交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监护人对孩子所传递的知识和教育也是依附在他们对待孩子的行为之中。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
1.教育理念落后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在学校看来,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生命价值在他们看来却犹如草芥。因此,这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即成绩越好的学生就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爱”圈里渐渐消失。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激情就被这种残忍的理念扼杀在无形之中。
2.教育管理畏难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大多缺乏有效的家庭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相对调皮和难以管教。然而,学校和教师面对他们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的害怕惹麻烦,听之任之,不敢多管;有的尽管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却把责任推给了家庭,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这样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是很难解决的,从而缺乏管理的信心。
3.德育工作迷失
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道德,叫做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就接近了上帝本身。” 可见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学校依然对新课改所强调的德育持冷漠态度,依旧操守传统的智育至上理念,对德育工作抱迷茫态度,甚至流于形式,使得原本在家庭未能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学校依然“无人问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以此为总体思路,在实践中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然它也就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力量。为了使“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整个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要实施了“特殊关爱”工程。其主要做法是:
1、以“特别关爱”为主题。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袋,关注“留守”儿童的每一个需要,并切实解决,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心理真空与断层。
2、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探亲和春节休假的时机,举办“留守”儿童“家校联谊会”,与家长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索家校“合力模式”的基本途径和做法。同时,建立家校热线、举办祖父母“孙子教育培训班”。
3、学校、教师、同学多管齐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现状及成长历程,学校有专人负责记录和管理,建立有“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实行教师“家长代理制”,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任务切实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像父母一样呵护、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沐浴到父母般的爱。同时,学校特别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建立温馨、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积极发动其他学生在学业上、思想上、心理上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4、创设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当地学生的传统和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存教育,强化“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抵御诱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切实办好心理咨询室,将“心灵对话”专题做好,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让他们掌握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方法。
5、学校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在考评体系中降低“分数”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开展体卫艺活动在考核中的比重。通过体卫艺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二)、构建适合“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的有利条件,力求在改变家长双方外出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上有所作为。作为学校,就要避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一定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依据调查结果逐一对家长双方都打算外出的家长做好细想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母亲的”出行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在沟通交流方式上,要把握好时间,原则上每两周沟通交流一次;在交流内容上,父母最好不要只谈生活,应该询问、了解其学习、心理、身体有情诸方面的情况,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尽最大可能消除孩子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并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常回家看看”;在沟通方式上,可以使用电话加书信的方式进行。而以上这一切,学校可以在家长外出前举办“家长联谊会”,将以上知识讲授给家长。必须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其他人永远无法替代的。
(三)、注重社会教育。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在校时间上,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其邻居、社区以及当地的妇联、工会等社会基层组织,切实形成合力关心“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实际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恪守社会公平原则,就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也需要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