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微课程并不是指为“微型学习”而开发的微型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尽管微课程早期提出者并非从微型学习的角度而提出的,但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去践行了微课程的微型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直至践行了泛在学习的产生,让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使得学习成为连续统的全景化学习观。
微课选点小,时间短,但不一定浅。相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点状打击应该深度更大。
为什么有的微课深不下去呢?
第一种情况:有的内容,一句浅显易懂的话即可表述清楚。若把其讲解过程铺展为一节微课,用什么词语来捆绑填充呢?再多的语句也是多余的。尤其是没能找到切入口来增加深度和宽度的课,让人感觉肤浅。
第二种情况:教材和教辅资料上讲解比较透彻的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即可解决,若做成一节微课,仅仅是用口头语言替代了书面语言而已,内容没有扩充,深度没有挖掘,学生感觉索然寡味。
前两种微课没有深度的原因是选点不准。
第三种情况:多个内容简单的罗列在一堂课中,缺少对前因后果的挖掘。或者前后内容关联度低,生拼硬凑组成一节微课。这是因为选点过多,忽略了“微”字和课堂整体性。
第四种情况:就事论事,缺少前瞻后顾。这类微课,更像一节产品介绍,虽然内容讲得清楚,却缺少前因后果。知识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有其形成原因、与其他知识结点的关联和对其他知识结点的影响,这就是深度的挖掘点。微课缺少了对地理原理的剖析,就失去了深度。
第五种情况:仅有知识讲解,缺少对规律和方法的总结。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原理,知识与规律、方法是无法割裂拆解的。讲授对象通常不是孤立的死板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规律,或者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套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就会产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感觉。缺少规律和方法,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不仅微课缺少深度,而且学生浅尝辄止或死记硬背,不利于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六种情况:规律、方法的讲解过于单调,缺少情境和手段。规律、方法来源于总结概括,应用于案例,深化巩固于同类辨析。试题悬疑、举例说明、思维盲點填充、易混点拷问等多元化的情境和教学方法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知识情境单一,教学手段简单,局限于呆板的讲授,虽然微课时间短,学生也可能睡着。即使知识本身非常深奥,课堂也深不下去。
第七种情况:讲评课局限于成品答案的框架内“自圆其说”。试题的原版答案一般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严谨的、最全面的、最科学的。把讲评试题当作说答案,牵强附会的拼凑几句不疼不痒的解析语句,则讲解不透、不深、不全。讲评课要突破“浅显”困境,就应该重点讲解答案的获取和组织过程。首先,完整而全面的梳理题干信息,网尽有效信息和关键词;其次,准确及时的调取储备知识,将相关知识与题意有机结合;最后,依据题意,按照一定的思路或线索对储备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整合迁移,逐步理清头绪,确定正确的选项或组织答题语言。总之,讲评课讲解不深刻,问题在于没有教给学生解题思路。
如何才能增加讲评课的深度呢?
第一,教师应该钻研教材,学习教法,研究课程标准,多做高考题,观摩优秀课堂,了解学生,调研学情,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以一桶水的高度来解决一杯水的问题。
第二,按照科学的步骤做课,即整体构思(建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写教案(详细至每一句话)——做课件——试讲——修改课件——录课。微课的深度取决于第一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构思多个授课方案,最终选择一套最优方案。之后细化和完善授课方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先勾勒课程框架,按照由主到次、由线到面顺次填充。
第三,微课选点要恰当。常规大课堂承载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受到教学进度的限制。微课作为辅助课堂,以完成自定的教学任务为目标,不拘泥于章节和教学进度,具有选点的灵活性。首先,应该将授课目标圈定为学生需要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盲点;其次,摒弃“选点宜小不宜大”的偏见,以授课目标来确定选点的大小和多少。例如,有的人以“城市化的标志”作为授课内容,内容过少,没有符合课标的挖掘点,不足以成课,且因为知识难度过小,其讲解不受学生欢迎;有的人以“城市化”为授课内容,跨度太大,一节微课无法有效覆盖;较合理的选点是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的影响”等。
第四,恰当的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图形、文字、音效、打比喻、举例子、说方言等,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许多地理过程难于理解,尤其地球运动部分,有的微课仅仅给了学生一个没有缝隙的表面印象,学生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对于这类知识的讲解,用更多的语句表白,仍苍白无力。若讲解过程中或之后,辅以恰当的动画、图片、举例等手段点睛,补充思维盲点,可将本质和现象关联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理解问题。
第五,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分析问题。有的人以“城市化的表现”作为授课内容,有的人以“城市化与其他人文要素的关联”作为授课内容,后者的深度、宽度、挖掘点均优于前者,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新的视角为学生打开一片新的思考空间,提供一条新思路,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更深刻,更全面。
第六,擅于使用高考题或图。高考题是公认的深度标杆,授课中用高考题来检验知识,是挖掘课堂深度的有效手段。微课中引入一幅高考题图像,一方面可以使讲解更形象,另一方面为拓展讲解深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有深度的微课价值高,效果好。但微课不应该一根筋的追求深度,应该深而有度。
第一,避免超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第二,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能力起点确定微课的深度。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微课深度不宜过大,以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常见规律方法的理解运用为主;对于高三学生,微课深度应略大于常见高考题。第三,一节微课,应该沿着一条线索挖掘深度,避免“处处凿井”。一节微课,若确定了多个深度挖掘点,学生会因为思维跳跃难度过大而跟不上课堂,影响授课效果。
有深度的微课,理想的授课效果是:整堂课,学生一直在艰难的思考,且思有所得;知识脉络被打通;对于原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再读教材相关段落时感觉无新意,尽在囊中;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解答同类试题。
微课选点小,时间短,但不一定浅。相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点状打击应该深度更大。
为什么有的微课深不下去呢?
第一种情况:有的内容,一句浅显易懂的话即可表述清楚。若把其讲解过程铺展为一节微课,用什么词语来捆绑填充呢?再多的语句也是多余的。尤其是没能找到切入口来增加深度和宽度的课,让人感觉肤浅。
第二种情况:教材和教辅资料上讲解比较透彻的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即可解决,若做成一节微课,仅仅是用口头语言替代了书面语言而已,内容没有扩充,深度没有挖掘,学生感觉索然寡味。
前两种微课没有深度的原因是选点不准。
第三种情况:多个内容简单的罗列在一堂课中,缺少对前因后果的挖掘。或者前后内容关联度低,生拼硬凑组成一节微课。这是因为选点过多,忽略了“微”字和课堂整体性。
第四种情况:就事论事,缺少前瞻后顾。这类微课,更像一节产品介绍,虽然内容讲得清楚,却缺少前因后果。知识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有其形成原因、与其他知识结点的关联和对其他知识结点的影响,这就是深度的挖掘点。微课缺少了对地理原理的剖析,就失去了深度。
第五种情况:仅有知识讲解,缺少对规律和方法的总结。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原理,知识与规律、方法是无法割裂拆解的。讲授对象通常不是孤立的死板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规律,或者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套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就会产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感觉。缺少规律和方法,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不仅微课缺少深度,而且学生浅尝辄止或死记硬背,不利于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六种情况:规律、方法的讲解过于单调,缺少情境和手段。规律、方法来源于总结概括,应用于案例,深化巩固于同类辨析。试题悬疑、举例说明、思维盲點填充、易混点拷问等多元化的情境和教学方法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知识情境单一,教学手段简单,局限于呆板的讲授,虽然微课时间短,学生也可能睡着。即使知识本身非常深奥,课堂也深不下去。
第七种情况:讲评课局限于成品答案的框架内“自圆其说”。试题的原版答案一般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严谨的、最全面的、最科学的。把讲评试题当作说答案,牵强附会的拼凑几句不疼不痒的解析语句,则讲解不透、不深、不全。讲评课要突破“浅显”困境,就应该重点讲解答案的获取和组织过程。首先,完整而全面的梳理题干信息,网尽有效信息和关键词;其次,准确及时的调取储备知识,将相关知识与题意有机结合;最后,依据题意,按照一定的思路或线索对储备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整合迁移,逐步理清头绪,确定正确的选项或组织答题语言。总之,讲评课讲解不深刻,问题在于没有教给学生解题思路。
如何才能增加讲评课的深度呢?
第一,教师应该钻研教材,学习教法,研究课程标准,多做高考题,观摩优秀课堂,了解学生,调研学情,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以一桶水的高度来解决一杯水的问题。
第二,按照科学的步骤做课,即整体构思(建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写教案(详细至每一句话)——做课件——试讲——修改课件——录课。微课的深度取决于第一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构思多个授课方案,最终选择一套最优方案。之后细化和完善授课方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先勾勒课程框架,按照由主到次、由线到面顺次填充。
第三,微课选点要恰当。常规大课堂承载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受到教学进度的限制。微课作为辅助课堂,以完成自定的教学任务为目标,不拘泥于章节和教学进度,具有选点的灵活性。首先,应该将授课目标圈定为学生需要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盲点;其次,摒弃“选点宜小不宜大”的偏见,以授课目标来确定选点的大小和多少。例如,有的人以“城市化的标志”作为授课内容,内容过少,没有符合课标的挖掘点,不足以成课,且因为知识难度过小,其讲解不受学生欢迎;有的人以“城市化”为授课内容,跨度太大,一节微课无法有效覆盖;较合理的选点是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的影响”等。
第四,恰当的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图形、文字、音效、打比喻、举例子、说方言等,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许多地理过程难于理解,尤其地球运动部分,有的微课仅仅给了学生一个没有缝隙的表面印象,学生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对于这类知识的讲解,用更多的语句表白,仍苍白无力。若讲解过程中或之后,辅以恰当的动画、图片、举例等手段点睛,补充思维盲点,可将本质和现象关联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理解问题。
第五,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分析问题。有的人以“城市化的表现”作为授课内容,有的人以“城市化与其他人文要素的关联”作为授课内容,后者的深度、宽度、挖掘点均优于前者,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新的视角为学生打开一片新的思考空间,提供一条新思路,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更深刻,更全面。
第六,擅于使用高考题或图。高考题是公认的深度标杆,授课中用高考题来检验知识,是挖掘课堂深度的有效手段。微课中引入一幅高考题图像,一方面可以使讲解更形象,另一方面为拓展讲解深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有深度的微课价值高,效果好。但微课不应该一根筋的追求深度,应该深而有度。
第一,避免超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第二,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能力起点确定微课的深度。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微课深度不宜过大,以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常见规律方法的理解运用为主;对于高三学生,微课深度应略大于常见高考题。第三,一节微课,应该沿着一条线索挖掘深度,避免“处处凿井”。一节微课,若确定了多个深度挖掘点,学生会因为思维跳跃难度过大而跟不上课堂,影响授课效果。
有深度的微课,理想的授课效果是:整堂课,学生一直在艰难的思考,且思有所得;知识脉络被打通;对于原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再读教材相关段落时感觉无新意,尽在囊中;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解答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