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潦倒的伦勃朗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身边形形色色真实存在的人,屠夫、厨娘、乞丐、瘸子、盲人等经常地出现在他的速写中。画作中的天使和雅各不再是唯美理想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荷兰底层民众。他放弃了细腻平滑的画面效果,用浑浊的色彩和粗放的笔触塑造人物,再辅以透明色加以渲染,使黏稠的油画颜料产生独特的美感,而画作本身也被赋予美妙的肌理。伦勃朗善于将人物的情绪直接传达到观者内心,细腻地展现人物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眼睛是绘画的重心。在他的笔下,人物的神情拥有独特的魅力。在画作《与神角力的雅各布》中,天使眼睛半开半闭,不悲不喜,不动声色,双唇微翘,仿佛欲言又止,好似已经预知这场角力的结局。雅各把头靠在天使的肩上,与其说二者扭打在一起,不如说他们紧紧抱在一起,使这幅画摆脱了各种复杂的象征意义和道德意图,为宗教题材注入怜悯、宽恕的情感,使观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人性的力量。
伦勃朗在艺术选择上始终坚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向世俗趣味让步,这种坚持给他带来了卓绝的艺术成就。他那深刻的现实主义心理描绘享有广泛声誉,他那无与伦比的明暗技巧至今仍是美术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峰。纵然寻觅不到知音,纵然穷困潦倒,和雅各一样,伦勃朗与神角力,与时代角力,用出神入化的明暗技巧使其一生跃然于画布之上,充满幻想,直射内心。他的作品超越时代,成为永恒的艺术。
色彩与野性的呐喊——《布道后的幻象》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画家,与塞尚、凡·高合称 “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和伦勃朗一样,高更一生曲折,他曾经历经济困窘,丧妻丧子之苦,甚至是艺术上的困惑,但正是这些苦难使高更最终蜕变成伟大的艺术家。高更厌恶都市文明,向往原始与野性,自称 “野蛮人”。他将色彩视为画家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他的画中,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和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交织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他那粗野叛逆、狂放不羁的画风,世人难以理解,更无法企及。或许是这些特殊的经历与爱好,“雅各与天使角力”的故事也成为高更绘画的主题,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其中,带给观者别样的震撼。
《布道后的幻象》又称《雅各与天使搏斗》,故事发生在布列塔尼亚这座小岛上,那里有着高更向往的原始与野性。画中聆听完神父布道的布列塔尼亚妇女们,眼前忽见雅各和天使正于树的另一方摔跤。高更用象征手法把圣经故事画在了布列塔尼亚的自然景色中,以一头牛和一棵树交待了地点,把天使与礼拜天早晨聚集在教堂门口的布列塔尼亚农妇——即圣经人物与现实人物表现在一个场景中。 一棵粗大的树干将画面沿对角线分开,呈现对角式构图。树干的左边是现实世界,三个布列塔尼亚女子站在近景中,背对观者。她们戴着大大的传统白色宽帽,在黑色衣裙衬托下,显得尤为夺目。一位牧师站在三人右侧,削过发的头部延伸出画面之外,他正给圣徒们讲解圣经中雅各与天使的争斗故事。她们左边是一排跪着的妇女,按透视关系渐次缩小,紧闭双眼,双手合十,正在虔诚地祈祷。在树干的下方,一头小牛在田野中嬉戏,田野则呈现出奔放的红色。画家有意夸张了近、远景人物在透视关系上的大小比例,使前排人物占据大半个画面,而与远景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远景也就是树干右侧是妇女们想象中的世界,艺术家选择了惊人的单一色调来描绘长着金色翅膀的天使和雅各搏斗的场景。他把青草地画成橘红色,布满整个画面,象征着妇女们正在经历的宗教梦幻。天使的翅膀外张,一只手抱住雅各的头部,另一只手抓住雅各的大腿,雅各则用双手抱住天使的身体,二者扭打在一起,难解难分,画面虽简单却极富张力。
这幅画看似在描绘神秘的圣经主题,实乃呈现画家心中所想。高更将虚与实融合于一画,并通过中间的一棵斜向生长的树对两者做出区分。画面完全没有了所谓科学的光线,我们只看到强烈的色彩,只感受到撼人的韵律。画作以平面来表现,虽不具立体感,但因线条圆滑,反而充滿节奏,和谐而又不失动感。不同的形状、线条和色彩所组成的图案,既具有象征性,又饱含着装饰意味。画作以大面积的红色作为背景,这红色既可代表田野,也可代表天空。奔放的色彩使画面充满节奏感,整体平涂的大面积颜色空间使这幅画成为令人震惊的色彩宣言,这正是高更野性的呐喊。他打破理性的藩篱,突破世俗的束缚,在质朴的自然中,用原始的表达方式,创作最简单、最纯真的艺术。
《布道后的幻象》中的色彩运用呈现出一种由外部描摹向内心深入的轨迹,高更铿锵有力地呐喊出对浮世的蔑视。艺术家突破了既定艺术规则和世俗眼光的束缚,不再只是追求客观的描摹,而是将自身或描绘对象的主观感受融入画中,使其作品更具内涵及人文深度。
伦勃朗与高更有着相似的坎坷经历,他们身上都流露出与命运斗争到底的精神,他们都有高尚不屈的灵魂。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创作,心醉神迷地生活在宁静和艺术中。《与神角力的雅各布》和《布道后的幻想》折射出画家真实的生命体验——永不放弃,永恒不屈。人是这样,国亦如此。2018年4月19日,以色列举国欢腾庆祝复国70周年。曾亡国2500多年的以色列怀揣期盼和梦想,竟在没有土地、人民四散的情况下,经过漫长的归途,回到美好的应许之地,再次建立国家,应验了《圣经·旧约》的预言,诠释甚至扩大了“以色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