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游戏是指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含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创造性游戏突显以幼儿为主体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我创造能力。但在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开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游戏主题到游戏材料皆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地位未能有效体现,游戏发展进程中,幼儿容易“审美疲劳”,出现游戏材料被闲置、游戏情节无后续发展等现象。现以大班创造性游戏“我爱播报”为例,阐述本人在引导幼儿生成游戏时的设想以及促进游戏向深度发展的过程。
一天早上,瑞瑞妈妈带来了一只旧的播音话筒,立刻引起幼儿的关注,大家都挤在话筒前说话。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话筒?”孩子们纷纷回答:“在会议桌上、主席台上、比赛时评委老师前面、电视里播音员前面见过……”看来孩子们对播音话筒不陌生。我又问:“你们想做新闻播音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我再次抛出话题:“播新闻,需要准备啥?材料从哪里来?新闻内容哪里来?由几名播音员共同主持新闻播报比较合适?播音员要做些啥准备?”孩子们支吾着说不清楚,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请他们带着问题回去跟家人一起搜集相关信息,为“我爱播报”游戏做准备。
第二天,我延续话题继续提问:“想玩新闻播报的游戏,你们准备怎么做?”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并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材料。到了游戏时间,他们说干就干,搬来桌子,简单分工,开始制作播音室、背景屏幕、搭好播音台、摆上话筒,很快播音室雏形就创设完成。
创造性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站在他们的角度,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生活经验,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开展创造性游戏,为即将开始的游戏奠定基础。
“我爱播报”游戏开始,播音室里坐满了观众,鸦雀无声。播报员认真地准备并播音,可是过了一会儿,观众们就开始走动起来,说话的声音甚至超过了播音员,又过了一会儿,听众便寥寥无几。在游戏评价时,我鼓励孩子们就播报时遇到问题说一说,伯阳说:“老师,我播报的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没人来听。”浩泽说:“我在播音的时候,声音响亮,可是下面说话的人更多,都盖住了我的声音。”我问大家:“小播音员播报的新闻怎么会没人听?”笑笑说:“伯阳说话的声音太小了,我听不清楚他讲什么。”青禾说:“浩泽说有小朋友走丢了,可是没说从哪儿走丢的。”我接着问:“那应该怎么改变呢?”孩子们提议看一看电视里的新闻播报,我打开了电视,孩子们认真观看播音的规范过程。他们发现播新闻时要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声音响亮,同时在播报新闻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找出好的解决方法来:“好的新闻内容哪里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汽车上可以听、电视里可以看、用眼睛观察身边的事、询问家里人……”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办法,同时请他们讨论、设计“我想要的播报稿”,播报稿上可以写什么?画什么?一张纸上想要播报几个新闻内容时如何记录?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的播报稿各式各样:将稿纸折成等分的方块来记录新闻内容;用分隔线将不同的内容加以区分;用数字符号表示播报内容的顺序;更有心细的孩子还在稿纸上写下了记录人姓名和记录时间。
在观察、讨论、追问、设计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播报的仪态,对播报新闻事件的前期准备有了具体地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交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播音稿也发展了其绘画和符号表征的能力。
在后续一周的“我爱播报”游戏中,孩子们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游戏状态,播音员的语言表述越来越清晰完整,有美食节的宣传、新店开张的消息、假冒伪劣商品的提醒等,听众安静倾听,还与播音员现场互动。渐渐地,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新闻传播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要,炜闳说:“我们可以建一个有大屏幕的播音室。”孩子们又一次展开讨论:“怎样建可以看见新闻内容的播音室?”“把新闻稿贴到黑板上。”“可以像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一样,把事情先拍下来,然后传到一体机上播放。”我继续发问:“新闻记者可以拍些什么镜头”?孩子们说:“拍区域游戏的镜头、幼儿园风景、添置的玩具和运动器械、其他班级有趣的游戏、种植区土豆宝宝的生长情况。”
孩子們齐心协力将播音室搬到一体机旁,增设“场外记者”一名,鼓励场外记者采访、拍摄幼儿园里的新鲜事物。播报区增设小黑板,方便播报员画新闻说新闻,解决了孩子们不仅想听新闻还想看新闻的需求。
可见,新闻播报游戏开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游戏内容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在游戏环境转变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解决问题,有效推进了游戏的纵深发展。
随着游戏的深入发展,孩子们又发现了许多问题,有纸质稿、有画板稿、有影像稿,两个播音员忙不过来怎么办;新闻稿准备时间长了不仅影响播音效率,听众还会提出质疑;现场播音员与场外记者联合播报时经常出错发生矛盾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继续利用游戏评价环节组织孩子讨论,孩子们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办法。如安排三个播音员和一个记者,三个播音员分别负责不同材质的稿子;用简单的符号和数字记录新闻事件,减少备稿时间;增加新闻联播中场休息时间(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方便下一个播音员做好入场准备;现场播音员负责根据画面提问,场外记者负责解答,提高联合播报实效;教师为游戏添置耳麦式无线话筒。
游戏进行到这里,孩子们已能自主地将新闻播报游戏分为了三个阶段:场前2分钟准备、场中一分钟音乐休息、场后2分钟收拾整理,并要求把场前和场后也匹配上固定的音乐作为信号,这样可以提醒听众及时参与。他们还商议将新闻内容进行了分类:交通新闻(包括海陆空交通事故、新路线开发等)、娱乐新闻(包括幼儿园趣事、花展、灯展、车展、美食、游乐、开业、音乐演唱会等)、自然新闻(包括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暴雨等),并在游戏中分工播报不同类型的新闻,有效避免了内容上的雷同。游戏中,总会听到小小播音员稚嫩甜美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南通电视台播音员×××,现在是娱乐新闻播报时间……”
孩子们遵守自己商议的游戏程序和规则,使得游戏过程更加顺畅。由此可见,程序和规则的建立是游戏的保障,孩子易于理解也更愿意执行自己参与制定的游戏规程。
游戏开展近两个月,孩子们备稿、采访、摄影、播音,游戏兴致已经没有原先那么高涨了。一次游戏中可人问我:“张老师,你觉得我和叮叮谁播音好?”孩子的询问给了我启发,我回答道:“让大家来评选如何?”我拿起手机将可人和叮叮的播音过程拍了视频。依然借助游戏评价时段,我将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来做评委。小评委们发表意见,有的说可人声音响亮,笑得好看,有的说叮叮用数字记录事情好,播报的内容大家爱听。原来孩子们的判断标准是从说和写两方面来评价的。于是,游戏情节又有了新的发展:1.给自己最喜欢的新闻稿投票,评选“本周最佳新闻”;2.给自己最喜欢的播音员投票,评选“本周最佳播音员”。
播报游戏又一次推进新的阶段,评委们还给获奖人献花、发奖牌,获奖人则发表感言,教师将获奖人的名单公布在班级家长群里共同祝贺,游戏在孩子们自发的状态下继续愉快地进行。
播报游戏还在继续,我相信,只要教师一如既往地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建议,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去尝试,丰富孩子经验,为游戏尽力提供可行的材料和环境,不断地与孩子对话,追随孩子的发展,创造性游戏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绽放出神奇的光芒。
一、师幼互动中萌发游戏主题
一天早上,瑞瑞妈妈带来了一只旧的播音话筒,立刻引起幼儿的关注,大家都挤在话筒前说话。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话筒?”孩子们纷纷回答:“在会议桌上、主席台上、比赛时评委老师前面、电视里播音员前面见过……”看来孩子们对播音话筒不陌生。我又问:“你们想做新闻播音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我再次抛出话题:“播新闻,需要准备啥?材料从哪里来?新闻内容哪里来?由几名播音员共同主持新闻播报比较合适?播音员要做些啥准备?”孩子们支吾着说不清楚,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请他们带着问题回去跟家人一起搜集相关信息,为“我爱播报”游戏做准备。
第二天,我延续话题继续提问:“想玩新闻播报的游戏,你们准备怎么做?”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并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材料。到了游戏时间,他们说干就干,搬来桌子,简单分工,开始制作播音室、背景屏幕、搭好播音台、摆上话筒,很快播音室雏形就创设完成。
创造性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站在他们的角度,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生活经验,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开展创造性游戏,为即将开始的游戏奠定基础。
二、幼幼互动中解决游戏发展瓶颈
“我爱播报”游戏开始,播音室里坐满了观众,鸦雀无声。播报员认真地准备并播音,可是过了一会儿,观众们就开始走动起来,说话的声音甚至超过了播音员,又过了一会儿,听众便寥寥无几。在游戏评价时,我鼓励孩子们就播报时遇到问题说一说,伯阳说:“老师,我播报的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没人来听。”浩泽说:“我在播音的时候,声音响亮,可是下面说话的人更多,都盖住了我的声音。”我问大家:“小播音员播报的新闻怎么会没人听?”笑笑说:“伯阳说话的声音太小了,我听不清楚他讲什么。”青禾说:“浩泽说有小朋友走丢了,可是没说从哪儿走丢的。”我接着问:“那应该怎么改变呢?”孩子们提议看一看电视里的新闻播报,我打开了电视,孩子们认真观看播音的规范过程。他们发现播新闻时要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声音响亮,同时在播报新闻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找出好的解决方法来:“好的新闻内容哪里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汽车上可以听、电视里可以看、用眼睛观察身边的事、询问家里人……”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办法,同时请他们讨论、设计“我想要的播报稿”,播报稿上可以写什么?画什么?一张纸上想要播报几个新闻内容时如何记录?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的播报稿各式各样:将稿纸折成等分的方块来记录新闻内容;用分隔线将不同的内容加以区分;用数字符号表示播报内容的顺序;更有心细的孩子还在稿纸上写下了记录人姓名和记录时间。
在观察、讨论、追问、设计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播报的仪态,对播报新闻事件的前期准备有了具体地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交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播音稿也发展了其绘画和符号表征的能力。
三、环境转变中推进游戏纵深发展
在后续一周的“我爱播报”游戏中,孩子们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游戏状态,播音员的语言表述越来越清晰完整,有美食节的宣传、新店开张的消息、假冒伪劣商品的提醒等,听众安静倾听,还与播音员现场互动。渐渐地,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新闻传播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要,炜闳说:“我们可以建一个有大屏幕的播音室。”孩子们又一次展开讨论:“怎样建可以看见新闻内容的播音室?”“把新闻稿贴到黑板上。”“可以像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一样,把事情先拍下来,然后传到一体机上播放。”我继续发问:“新闻记者可以拍些什么镜头”?孩子们说:“拍区域游戏的镜头、幼儿园风景、添置的玩具和运动器械、其他班级有趣的游戏、种植区土豆宝宝的生长情况。”
孩子們齐心协力将播音室搬到一体机旁,增设“场外记者”一名,鼓励场外记者采访、拍摄幼儿园里的新鲜事物。播报区增设小黑板,方便播报员画新闻说新闻,解决了孩子们不仅想听新闻还想看新闻的需求。
可见,新闻播报游戏开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游戏内容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在游戏环境转变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解决问题,有效推进了游戏的纵深发展。
四、合作探究中商定游戏规则
随着游戏的深入发展,孩子们又发现了许多问题,有纸质稿、有画板稿、有影像稿,两个播音员忙不过来怎么办;新闻稿准备时间长了不仅影响播音效率,听众还会提出质疑;现场播音员与场外记者联合播报时经常出错发生矛盾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继续利用游戏评价环节组织孩子讨论,孩子们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办法。如安排三个播音员和一个记者,三个播音员分别负责不同材质的稿子;用简单的符号和数字记录新闻事件,减少备稿时间;增加新闻联播中场休息时间(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方便下一个播音员做好入场准备;现场播音员负责根据画面提问,场外记者负责解答,提高联合播报实效;教师为游戏添置耳麦式无线话筒。
游戏进行到这里,孩子们已能自主地将新闻播报游戏分为了三个阶段:场前2分钟准备、场中一分钟音乐休息、场后2分钟收拾整理,并要求把场前和场后也匹配上固定的音乐作为信号,这样可以提醒听众及时参与。他们还商议将新闻内容进行了分类:交通新闻(包括海陆空交通事故、新路线开发等)、娱乐新闻(包括幼儿园趣事、花展、灯展、车展、美食、游乐、开业、音乐演唱会等)、自然新闻(包括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暴雨等),并在游戏中分工播报不同类型的新闻,有效避免了内容上的雷同。游戏中,总会听到小小播音员稚嫩甜美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南通电视台播音员×××,现在是娱乐新闻播报时间……”
孩子们遵守自己商议的游戏程序和规则,使得游戏过程更加顺畅。由此可见,程序和规则的建立是游戏的保障,孩子易于理解也更愿意执行自己参与制定的游戏规程。
五、自主评价中推进游戏高潮
游戏开展近两个月,孩子们备稿、采访、摄影、播音,游戏兴致已经没有原先那么高涨了。一次游戏中可人问我:“张老师,你觉得我和叮叮谁播音好?”孩子的询问给了我启发,我回答道:“让大家来评选如何?”我拿起手机将可人和叮叮的播音过程拍了视频。依然借助游戏评价时段,我将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来做评委。小评委们发表意见,有的说可人声音响亮,笑得好看,有的说叮叮用数字记录事情好,播报的内容大家爱听。原来孩子们的判断标准是从说和写两方面来评价的。于是,游戏情节又有了新的发展:1.给自己最喜欢的新闻稿投票,评选“本周最佳新闻”;2.给自己最喜欢的播音员投票,评选“本周最佳播音员”。
播报游戏又一次推进新的阶段,评委们还给获奖人献花、发奖牌,获奖人则发表感言,教师将获奖人的名单公布在班级家长群里共同祝贺,游戏在孩子们自发的状态下继续愉快地进行。
播报游戏还在继续,我相信,只要教师一如既往地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建议,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去尝试,丰富孩子经验,为游戏尽力提供可行的材料和环境,不断地与孩子对话,追随孩子的发展,创造性游戏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绽放出神奇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