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前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大江南北吹响,亿万人民欢欢喜喜迎来了祖国的第二个春天。
当年,我这个海淀区文艺宣传队队长,在完成话剧《于无声处》基层巡演之后,将完结了历史使命的宣传队就地解散。队里近30个文艺小青年,有的去参加高考,有的到了专业团体,有的去了文化馆、新华书店等部门。送走他们之后,剩下孤零零的我“待分配”。就在我畅想如此大好良机,将去哪里高就时,忽然接到通知:即日去区“统建办”报到,代表文化部门参与筹建“海淀影剧院”。我一下子便蒙了。怎么搞了多年的“吹拉弹唱跳”,现在居然去弄“砖瓦灰砂石”!我想不通。当时自暴自弃地想,干不了,不如下海吧!区文教组老耿同志闻讯找到我,毫不客气地对我说:“好啊!你要下海啊!你就下海淀的‘海’!”接下來,这位老大姐开导我、启发我,坚定地对我说:“小尹呀,你是天生搞群众文化的‘胚子’,当务之急应立即去‘统建办’并坚持下去,自有出头之日。”她的话句句“打”在我的心上,我还能说什么呢!
20世纪80年代初,一座现代化的“海淀影剧院”在黄庄路口落成了。随后,文化馆、图书馆、评剧团等新建文化娱乐场所也陆续开始使用。我被调到刚建制的海淀区文化文物局任文化科科长。当我向“统建办”告别时,心情五味杂陈——海淀文化设施突飞猛进,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和变化,我为此而做的,与文化不沾边的建材行当,恰恰是为文化大发展、大变化提供了硬件保证!短暂的“土建”工作是难得的,也是值得的,我非常感激耿大姐的高瞻远瞩。
我去文化文物局的时候,已临近知天命之年,但也是人生最出彩的时机——若不在此时此刻去实现梦想,更待何时!当时正值传达和学习中央31号《关于进一步发展巩固城乡文化站》文件时期,如同给了群众文化工作者一把“尚方宝剑”。于是我们全力以赴,以八里庄街道为试点,办起了全区第一个街道文化站,接着又在永丰乡办起了第一个乡文化站,并召开了现场会。不足1年时间,全区15个街道、11个乡镇全面开花结果(有条件的站还建了文化室)。从此以馆、站、室为大中小龙头的多中心辐射的全区群众文化伞状工作网已基本形成。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不断地壮大和增强,我们和文化站的同行们,成为了同一条战线上的好伙伴。
不久,我被调回区文化馆负责全馆工作。我是从文化馆出来的,再回去也是轻车熟路。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尤其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动态,如何与时俱进、迎接挑战,文化馆新老馆员如何携手并进,以及如何处理阵地与基层的关系等等新课题,都需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实践。既然我和大家同上一条文化之船,就应同舟共济,破浪前进。牢牢抓住大好时机,通力合作,积极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开拓进取,朝着大文化进军。要将海淀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区,文化馆站应成为当之无愧的群众文化摇篮。
海淀区第一个创办了“海淀文化之夜”活动。最开始以海淀影剧院为中心,场内组织专业演出,场外设集欣赏性、自娱性、服务性于一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画像、集邮、剪纸、摄影展,猜谜、棋类比赛、电子游艺等,颇受群众欢迎。每个周末还会举办街头文化消夏活动,以海淀剧院为起点,沿中关村大街一线,扩大到整个中关村地区。
后来,街乡文化站也纷纷效仿,办起了因地制宜的“周末文化之夜”:青龙桥文化站在颐和园北宫门外;北太平庄街道在北影厂门前,巧用大货车搭台演出……除业余节目外,知名演员王洁实、谢莉斯,也兴致勃勃地登上这个特殊“舞台”,他们演出的二重唱特别受群众欢迎。演出结束后,王洁实兴奋地对主办者说:“太有意思了,以后随叫随到。”每年七八月的“海淀文化之夜”,越办越红火、越来越热闹,成了百姓消夏的好去处。
海淀区还运用科研院所及高校密集、专家荟萃等优势,创办了独具特色的“科技灯会”。它将光电、超导、电子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制灯工艺巧妙结合,借助紫竹院公园依山傍水的地形,错落有致地设置了若干灯区:有主有从,疏密相间;有动有静,以动为主;音响相伴,美妙动人。当时,市区领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部灯展,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一灯明明,万盏荧荧,人们奔走相告,“海淀灯会可好玩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紫竹院。此后,又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围绕着福海,举办了多次立体科技灯会,逐渐形成海淀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从1985年起,北京市开展了全市“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海淀区在此基础上创办“海淀音乐节”。每年的五六月份海淀区到处歌声阵阵,老、中、青、少、幼各展风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多种规格的演唱会、歌手赛等不下近百场,文化馆要分批次下基层去辅导和评议。街乡文化站很会开发资源,发掘了不少人才,比如刘欢(青龙桥站)、韩红(清河站)、尹相杰(羊坊店站)、红豆(万寿路站)、祥子(海淀站),等等,皆是当时的佼佼者。我自豪地想,海淀区不愧是文化大区,人才济济,卧虎藏龙。
1988年6月中旬,海淀迎来了全区优秀音乐节目汇演,市文化局和市群艺馆领导、专家莅临指导。第二天,忽然接到市局电话,告知海淀这台节目将代表北京市去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当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了,许久地“呆”在那里,令在场的同志以为那天演出有什么纰漏。待我说出真情后,大家都兴奋地跳起来,高呼:“美哉,海淀!”我当即向主管文教卫体的副区长如实汇报,提出我们要实施的步骤等。区长要求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它不是平时在“家门口”演出,而是代表着全北京市,不能掉以轻心,对每个节目还要继续加工,提高水平。
紧锣密鼓十来天,1988年7月2日,迎来了正式汇报的日子。全体文化馆人员以及部分文化站长从上至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以最饱满的政治热情及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个细节。警卫师礼堂毗邻中南海红墙外,礼堂规模和设施与海淀区中关村“四不要”礼堂差不多,业余演出装台也不复杂,有几名战士配合我们一起布置。当晚,全部节目共14个,我担任舞台监督,有140多名老中青少演员,涵盖了工农兵学商及知识界等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航天部502所大合唱《腾飞吧,祖国航天事业》隆重开场;总后勤部老战士合唱团高亢激越的《英雄战胜大渡河》为最后压轴节目;四季青农民歌手范艳杰演唱自创的《四季青赞歌》优美婉转,一阵阵绿色“蔬菜之香”扑面而来;清华二附中《我们的节日》天真活泼,别有一番青春风彩……每个节目各具特色,虽然都是业余演员,但无一不精神饱满、感情真挚——正如前言中写道:“本台节目只是海淀歌咏海洋中的几朵浪花,谨以此奉献给大家。”一位胸前佩戴着军功章参演的老战士,精神抖擞地对我讲:“我这辈子是第一次站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距党中央仅一墙之隔,我要把最美、最亮的声音送到中南海上空……”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完满结束,领导健步走上舞台,与演职员亲切握手致意,台上台下掌声一片,欢呼、激动、兴奋浮现在现场每个人的脸上和心中。
时光匆匆如流水,20世纪80年代是我从事群众文化的最值得纪念的年代。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当年,我这个海淀区文艺宣传队队长,在完成话剧《于无声处》基层巡演之后,将完结了历史使命的宣传队就地解散。队里近30个文艺小青年,有的去参加高考,有的到了专业团体,有的去了文化馆、新华书店等部门。送走他们之后,剩下孤零零的我“待分配”。就在我畅想如此大好良机,将去哪里高就时,忽然接到通知:即日去区“统建办”报到,代表文化部门参与筹建“海淀影剧院”。我一下子便蒙了。怎么搞了多年的“吹拉弹唱跳”,现在居然去弄“砖瓦灰砂石”!我想不通。当时自暴自弃地想,干不了,不如下海吧!区文教组老耿同志闻讯找到我,毫不客气地对我说:“好啊!你要下海啊!你就下海淀的‘海’!”接下來,这位老大姐开导我、启发我,坚定地对我说:“小尹呀,你是天生搞群众文化的‘胚子’,当务之急应立即去‘统建办’并坚持下去,自有出头之日。”她的话句句“打”在我的心上,我还能说什么呢!
20世纪80年代初,一座现代化的“海淀影剧院”在黄庄路口落成了。随后,文化馆、图书馆、评剧团等新建文化娱乐场所也陆续开始使用。我被调到刚建制的海淀区文化文物局任文化科科长。当我向“统建办”告别时,心情五味杂陈——海淀文化设施突飞猛进,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和变化,我为此而做的,与文化不沾边的建材行当,恰恰是为文化大发展、大变化提供了硬件保证!短暂的“土建”工作是难得的,也是值得的,我非常感激耿大姐的高瞻远瞩。
我去文化文物局的时候,已临近知天命之年,但也是人生最出彩的时机——若不在此时此刻去实现梦想,更待何时!当时正值传达和学习中央31号《关于进一步发展巩固城乡文化站》文件时期,如同给了群众文化工作者一把“尚方宝剑”。于是我们全力以赴,以八里庄街道为试点,办起了全区第一个街道文化站,接着又在永丰乡办起了第一个乡文化站,并召开了现场会。不足1年时间,全区15个街道、11个乡镇全面开花结果(有条件的站还建了文化室)。从此以馆、站、室为大中小龙头的多中心辐射的全区群众文化伞状工作网已基本形成。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不断地壮大和增强,我们和文化站的同行们,成为了同一条战线上的好伙伴。
不久,我被调回区文化馆负责全馆工作。我是从文化馆出来的,再回去也是轻车熟路。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尤其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动态,如何与时俱进、迎接挑战,文化馆新老馆员如何携手并进,以及如何处理阵地与基层的关系等等新课题,都需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实践。既然我和大家同上一条文化之船,就应同舟共济,破浪前进。牢牢抓住大好时机,通力合作,积极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开拓进取,朝着大文化进军。要将海淀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区,文化馆站应成为当之无愧的群众文化摇篮。
海淀区第一个创办了“海淀文化之夜”活动。最开始以海淀影剧院为中心,场内组织专业演出,场外设集欣赏性、自娱性、服务性于一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画像、集邮、剪纸、摄影展,猜谜、棋类比赛、电子游艺等,颇受群众欢迎。每个周末还会举办街头文化消夏活动,以海淀剧院为起点,沿中关村大街一线,扩大到整个中关村地区。
后来,街乡文化站也纷纷效仿,办起了因地制宜的“周末文化之夜”:青龙桥文化站在颐和园北宫门外;北太平庄街道在北影厂门前,巧用大货车搭台演出……除业余节目外,知名演员王洁实、谢莉斯,也兴致勃勃地登上这个特殊“舞台”,他们演出的二重唱特别受群众欢迎。演出结束后,王洁实兴奋地对主办者说:“太有意思了,以后随叫随到。”每年七八月的“海淀文化之夜”,越办越红火、越来越热闹,成了百姓消夏的好去处。
海淀区还运用科研院所及高校密集、专家荟萃等优势,创办了独具特色的“科技灯会”。它将光电、超导、电子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制灯工艺巧妙结合,借助紫竹院公园依山傍水的地形,错落有致地设置了若干灯区:有主有从,疏密相间;有动有静,以动为主;音响相伴,美妙动人。当时,市区领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部灯展,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一灯明明,万盏荧荧,人们奔走相告,“海淀灯会可好玩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紫竹院。此后,又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围绕着福海,举办了多次立体科技灯会,逐渐形成海淀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从1985年起,北京市开展了全市“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海淀区在此基础上创办“海淀音乐节”。每年的五六月份海淀区到处歌声阵阵,老、中、青、少、幼各展风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多种规格的演唱会、歌手赛等不下近百场,文化馆要分批次下基层去辅导和评议。街乡文化站很会开发资源,发掘了不少人才,比如刘欢(青龙桥站)、韩红(清河站)、尹相杰(羊坊店站)、红豆(万寿路站)、祥子(海淀站),等等,皆是当时的佼佼者。我自豪地想,海淀区不愧是文化大区,人才济济,卧虎藏龙。
1988年6月中旬,海淀迎来了全区优秀音乐节目汇演,市文化局和市群艺馆领导、专家莅临指导。第二天,忽然接到市局电话,告知海淀这台节目将代表北京市去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当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了,许久地“呆”在那里,令在场的同志以为那天演出有什么纰漏。待我说出真情后,大家都兴奋地跳起来,高呼:“美哉,海淀!”我当即向主管文教卫体的副区长如实汇报,提出我们要实施的步骤等。区长要求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它不是平时在“家门口”演出,而是代表着全北京市,不能掉以轻心,对每个节目还要继续加工,提高水平。
紧锣密鼓十来天,1988年7月2日,迎来了正式汇报的日子。全体文化馆人员以及部分文化站长从上至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以最饱满的政治热情及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个细节。警卫师礼堂毗邻中南海红墙外,礼堂规模和设施与海淀区中关村“四不要”礼堂差不多,业余演出装台也不复杂,有几名战士配合我们一起布置。当晚,全部节目共14个,我担任舞台监督,有140多名老中青少演员,涵盖了工农兵学商及知识界等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航天部502所大合唱《腾飞吧,祖国航天事业》隆重开场;总后勤部老战士合唱团高亢激越的《英雄战胜大渡河》为最后压轴节目;四季青农民歌手范艳杰演唱自创的《四季青赞歌》优美婉转,一阵阵绿色“蔬菜之香”扑面而来;清华二附中《我们的节日》天真活泼,别有一番青春风彩……每个节目各具特色,虽然都是业余演员,但无一不精神饱满、感情真挚——正如前言中写道:“本台节目只是海淀歌咏海洋中的几朵浪花,谨以此奉献给大家。”一位胸前佩戴着军功章参演的老战士,精神抖擞地对我讲:“我这辈子是第一次站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距党中央仅一墙之隔,我要把最美、最亮的声音送到中南海上空……”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完满结束,领导健步走上舞台,与演职员亲切握手致意,台上台下掌声一片,欢呼、激动、兴奋浮现在现场每个人的脸上和心中。
时光匆匆如流水,20世纪80年代是我从事群众文化的最值得纪念的年代。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