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为代表,海外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跨国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强调这一视角的转向,对于理解人员、资金、货物、思想等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流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联系、网络具有特殊意义。①然而,不可避免地,“跨国主义”视角,“正如其他创新性的史学方法一样……存在这样的危险:仅仅变成历史学家口中的一个流行词汇,作为一个标签却脱离实践,包罗万象却缺乏精确地应用,流行一时却难以作为一个持久的理论应用于严肃的史学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座教授刘宏2011年出版的专著《中国与印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