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结合教学实践,就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方式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就确立全面实施国民的素质教育,而语文知识正是国民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使这有限的校内学习,在以后一生的社会活动创造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构建一种比较科学、完美的教学过程的框架,改革语文课教学的固定模式,探索新的思路,是我们一直研究和追求的目标。本文拟就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及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愿与同仁们商榷。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1.引导学生行为的功能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控制,虽说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然而,在不值得表扬又不宜批评时,提问就成了最佳的调控手段。如刚上课时的复习性提问或导入性提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收拢思想,温故知新,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提问,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并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程度和遗漏。更重要的是,这种委婉提醒式的提问,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
2.启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问题的提出,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精心设计出或妙趣横生、或意境深远、或鲜活、或灵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从而把它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如学习泰戈尔的《游思集》(其一),教师可以这样开始:“在一般诗人的笔下,春天是温暖的、柔美的。有人把春天比作优美多姿的春姑娘,轻悄悄地抚慰着大地;有人则说春天更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那么,泰戈尔热情洋溢地为春天唱出的颂歌又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功能
语文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更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用语言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通过丰富多变的提问,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标明确的原则
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避免信口设问,不着边际。
2.清楚精确的原则
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3.灵活多变的原则
提问应多方面全方位的设计,避免呆板、枯燥、千篇一律。活泼风趣,生动幽默的问题,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4.互相提问的原则
完美的课堂提问应包括学生的提问。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求学。因此,课堂上应提供机会,鼓励提问,以此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探究发现的兴趣和能力。
5.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应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不失时机设置疑问,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思维兴趣。
三、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1.直问。就是正面提问。例如:文章发表的背景?如此结构的优势?文章的中心议题?等等。这种提问,虽然简单点,但如果能提问到关键处,也同样可以启发思维,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2.曲问。即变换角度,迂回提问。例如,分析鲁彦的《听潮》的结构,就可以这样提问:“作品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按照人的特点,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各具特点的图画,请找找看。”如此发问,比起直问,更具启发性,效果也大不一样。
3.比较式提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例如,讲鲁迅的作品,就可以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等的作品、创作风格等进行比较提问。
4.连环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例如,讲《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就可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有哪些?偶然因素有哪些?父子冲突的矛盾焦点是什么?挨打后众人的反应?宝黛的反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等等。当然这样的提问需要课前细心研究,认真准备。
5.拓展式提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例如,分析小说《药》的主题思想,围绕华家为儿子买药治病的“明线”学生都能看懂。可设问:作家的写作意图仅在于此吗?作品中还有一条“暗线”反映了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进而还可以提问:人物性格刻画的社会意义?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交流的手段。文化的积累,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英华,汇聚着人类智慧的精髓。成功的语文知识教育,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切不仅关系到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学素养,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就确立全面实施国民的素质教育,而语文知识正是国民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使这有限的校内学习,在以后一生的社会活动创造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构建一种比较科学、完美的教学过程的框架,改革语文课教学的固定模式,探索新的思路,是我们一直研究和追求的目标。本文拟就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及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愿与同仁们商榷。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1.引导学生行为的功能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控制,虽说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然而,在不值得表扬又不宜批评时,提问就成了最佳的调控手段。如刚上课时的复习性提问或导入性提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收拢思想,温故知新,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提问,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并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程度和遗漏。更重要的是,这种委婉提醒式的提问,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
2.启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问题的提出,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精心设计出或妙趣横生、或意境深远、或鲜活、或灵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从而把它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如学习泰戈尔的《游思集》(其一),教师可以这样开始:“在一般诗人的笔下,春天是温暖的、柔美的。有人把春天比作优美多姿的春姑娘,轻悄悄地抚慰着大地;有人则说春天更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那么,泰戈尔热情洋溢地为春天唱出的颂歌又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功能
语文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更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用语言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通过丰富多变的提问,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标明确的原则
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避免信口设问,不着边际。
2.清楚精确的原则
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3.灵活多变的原则
提问应多方面全方位的设计,避免呆板、枯燥、千篇一律。活泼风趣,生动幽默的问题,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4.互相提问的原则
完美的课堂提问应包括学生的提问。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求学。因此,课堂上应提供机会,鼓励提问,以此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探究发现的兴趣和能力。
5.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应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不失时机设置疑问,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思维兴趣。
三、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1.直问。就是正面提问。例如:文章发表的背景?如此结构的优势?文章的中心议题?等等。这种提问,虽然简单点,但如果能提问到关键处,也同样可以启发思维,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2.曲问。即变换角度,迂回提问。例如,分析鲁彦的《听潮》的结构,就可以这样提问:“作品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按照人的特点,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各具特点的图画,请找找看。”如此发问,比起直问,更具启发性,效果也大不一样。
3.比较式提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例如,讲鲁迅的作品,就可以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等的作品、创作风格等进行比较提问。
4.连环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例如,讲《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就可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有哪些?偶然因素有哪些?父子冲突的矛盾焦点是什么?挨打后众人的反应?宝黛的反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等等。当然这样的提问需要课前细心研究,认真准备。
5.拓展式提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例如,分析小说《药》的主题思想,围绕华家为儿子买药治病的“明线”学生都能看懂。可设问:作家的写作意图仅在于此吗?作品中还有一条“暗线”反映了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进而还可以提问:人物性格刻画的社会意义?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交流的手段。文化的积累,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英华,汇聚着人类智慧的精髓。成功的语文知识教育,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切不仅关系到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学素养,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