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视角下家庭房地产投资倾向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心理账户角度,研究家庭房地产投资倾向。通过调查武汉市三地区的家庭房地产投资情况,具体分析银行贷款利率、房产税以及股市行情对家庭房地产投资倾向的影响程度,并由此检验政策的有效性,为家庭房地产投资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心理账户 房地产 投资倾向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8 年低谷期以来,又进入一轮疯狂涨价的周期,尽管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但成效甚微。除了游资炒作,家庭投资房地产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鉴于家庭在投资房地产过程中的有限理性行为,本文拟通过心理账户理论的角度来检验当前政府颁布实施的一些政策对减少家庭投资房地产的效用,并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居民投资需求本质,同时在抑制房价上涨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对我国房地产调控及其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心理账户
  (一)基本介绍
  心理账户指人们在心理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来进行管理,这些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法则。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使人们在决策时常常偏离基本的理性原则。这种偏离理性人假设的行为,就可以用心理账户的概念进行解释。
  (二)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
  中国人心理账户是3-4-2 分类结构,心理账户系统由财富的来源、财富的支出以及财富的存储方式三个维度构成,并且每个维度均有相对稳定的分类。具体地讲,即收入账户有“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非常规的额外收入”和“经营收入”三个账户;开支账户有“生活必需开支”、“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开支”、“情感维系开支”和“享乐休闲开支”四个账户;存储账户有“安全型保障账户”和“风险型存储账户”两个账户。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 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的影响。许多学者开始将心理账户运用到消费、投资等领域,进行实证研究。比如2008年Hwan Ho Ha 等人在《consumers’“mental accounting” in response to unexpected price savings at the point of sale》中提出:消费者更易花掉意料之外的节省;人们更倾向于用节省去购买打折产品。
  (二)国内文献研究
  21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心理账户这一领域并开始了相关研究。2004年,李爱梅教授率先系统探讨了中国人的心理账户体系及其本质特征,以及该体系对中国人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影响。此后的学者们陆续从不同角度对心理账户的概念进行补充。比如年魏勇刚(2006)中着重从个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对心理账户加以探讨,包括离散性观点和连续性观点。李爱梅,凌文辁(2007)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人心理账户的3-4-2 分类结构。
  四、研究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本文把投资性购房家庭的心理账户系统分为财富的来源、财富的支出以及财富的存储方式三个维度。
  在财富来源方面,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基本来自于已有存款和贷款。根据心理账户进一步可以将存款来源分为“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非常规的额外收入”和“经营收入”。在财富的支出方面,投资性购房属于“家庭建设与发展开支”。当前热议的房产税和首付的提高对投资房地产的资金有较大影响。在财富的存储方面,中国家庭消费剩余的投资方式一般有三种:实业投资、购买金融资产和配置实物资产。
  (二)问卷设计
  首先,本文设计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收入等个人信息,以此筛选出合适的调查对象,由此获得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然后,基于以上对于心理账户的设计思路,选存贷款利率、房产税、首付比以及股票行情等因素设计问题家庭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另外,在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中,本文设计了收入来源,二套房用途等补充性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小组为了研究家庭房地产投资意愿以及心理账户在家庭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共发放了71份问卷调查,调查了武汉市武昌区,汉口区以及汉阳区三地区的居民小区,调查对象年龄在25-55岁的占84%,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81%,基本上是进行投资房地产的人群,是我们课题研究需要的调查对象。
  (一)购房资金来源与心理账户
  在购房的资金选择方面,人们多用工资积蓄和贷款来买房,占了76%(见图1),说明人们多用心理账户中财富来源方面的“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同时可以看出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对人们的购房意愿有一定影响,但即使存贷款利率上调,68%的人们也更倾向于用贷款买房,这说明央行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压制人们日益上升的购房热情具有局限性,想要进一步阻止购房泡沫的产生,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手段。
  图1 购房资金主要来源
  (二)房地产税对购房意愿的影响
  买房需要缴纳许多相关税费,人们有许多都不了解。契税,购房总价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税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减半,即1.5-2.5%等。如此多的项目,若不是真实买过或准备买房,一般都是不太了解的。此外,缴纳房产税对人们购房有一定影响,但与存贷利率上调对人们购房意愿的影响进行对比发现,房产税产生的影响不如利率上调大。(见图2)
  图2 利率上调与缴纳房产税影响对比
  (三)首付比对家庭投资房地产的影响
  首付的提高对人们买房有很大影响(见图3)。首付比例的上调,一次性需要支付的金额增大,可能让部分资金暂时不足的购房人丧失购房能力,从而放弃买房。
  图3 首付提高对人们购房意愿的影响
  (四)其他投资对购房意愿的影响   股市等其他投资市场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大影响。目前股市行情下,愿意将钱投入股市的人只占25%,而投入房地产的占56%;然而若股市进入牛市,情况倒转了,有61%的人愿意进入股市投资,而选择投资房地产的只占25%。
  综上,存贷款利率、首付比、房地产税以及股市行情的变化都会影响人们的投资倾向,但具体哪个因素影响大以及如何影响,需要进一步建模分析。
  六、政策性建议
  进入2012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被行政降温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迫使政府不得不开始修改和完善调控政策,放缓一些激进的做法。总的来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试点城市数量
  2011年12月,在三亚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财产行为税工作座谈会上,国税总局财产行为税司司长陈杰就提出,2012年税收政策改革工作重点之一是在湖北、湖南开展房产税、城镇土地税合并的改革试点,对企业和单位按评估值征税。种种迹象都显示,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趋势已逐渐清晰。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从当初确定的1000万套减为700套。在2011年全年开工指标的落实工程中,部分地方出现以圈占施工围挡、开挖基坑的方式注水保障房开工率的问题,住建部此后出台了以“1/3完成基坑混凝土浇筑、1/3出正负零(地面)、1/3主体结构封顶”的考核标准,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1年能够竣工投入使用的保障性住房约为300万套左右。
  (三)回归贷款基准利率
  全国多地首套房信贷利率悄然出现了变化。在北京、广东、上海、湖北等地,原先高企的首套房贷利率开始回归基准点,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再次推出了首套房的信贷优惠政策。去年那种排队等待银行按揭的景象几乎绝迹,房贷似乎真的松动了。
  (四)提高普通商品房标准
  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对普通住房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普通住房范围扩大,这意味着有更多居民能够享受购买普通商品房的优惠。此次下调后,上海市将普通住房门槛设定为:内环线以内标准为330万元/套以下,内外环之间为200万元/套以下,外环以外为160万元/套以下,较2008年的标准分别提高85万元、60万元、62万元。北京的新标准则继续按照房屋区位设定,其中,标准最高的四环内北部地区达到38880元/m2,最低的六环外地区达到了17280元/m2。
  七、结论
  本文为研究心理账户对家庭房地产投资倾向的影响,进行了以下调查研究工作。首先,本文搜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相关心理账户内隐结构理论,选取存贷款利率、首付比、房产税、股市行情四个因素。然后,针对四个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并取证。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存贷款利率、首付比、房产税、股市行情四个因素对家庭房地产投资倾向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得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海蔚.中国房地产价格决定机制研究[J].上海金融,2009(03).
  [2]刘莉亚.境外“热钱”是否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上涨?——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8(10).
  [3]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1).
  [4]刘莉.房地产项目投资控制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2(03).
  [5]陈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影响浅析[J].现代商业,2012(08).
  [6]张海洋,袁小丽,陈卓,郭洪.投资性需求对我国房价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25(03).
  [7]李黔川.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决策的行为分析[J].建筑经济,2008(05).
  [8]李爱梅,凌文辁.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J].心理学报,2007(04).
  [9]魏勇刚.个体心理账户中的认知机制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03).
  [10]Richard H. Thaler,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2008(27).
  [11]Gupta, Sumeet , Kim, Hee-Woong, Value-driven Internet shopping: The mental accounting theory perspective ,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2010:361-1.
  作者简介:邓旎(1991-),女,汉族,武汉人,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研究方向:CFA。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其他文献
【摘要】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综合性金融企业,而营销能力是各大银行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商业银行想要更好地追求利润,不断地取得进步,就必须要重视营销体系的建设。本文就基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销售状况,来分析目前商业银行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卡 现状 问题 建议  一、信用卡的销售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营销分为公司和零售,零售中
期刊
【摘要】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理论的思想源远流长,研究视角广泛,本文仅从企业成长动力角度出发,将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从内生成长,外生成长两种视角进行阐述,并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揭示企业成长的全部逻辑。  【关键词】企业成长理论 述评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成果浩如烟海,本文仅从企业成长的动力角度出发,将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从内生、外生和内外结合视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的规模也逐年增大,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调查和就业指导课效果调查后,分析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增加就业认识和增强就业技能,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  【关键词】就业意向 就业指导课 就业促进  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间翻了一倍。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期刊
【摘要】三来一补企业在转型之前面临许多海关问题和税务问题,如何解决企业此前留下的问题,让三来一补企业顺利转型,这是摆在财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此文就此方面的经验谈一些感受。  【关键词】三来一补 免税 关注企业 转型  一、公司成立的背景  公司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是一家超过五千名员工的港资企业,主营业务是生产加工手表外壳,报税表的营业额在年销售两亿元左右。因为外资企业刚入大陆市场时,是被
期刊
【摘要】在餐饮企业规模无法发展的情况下,要想提高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论文以龙士达酒店为例,归纳出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解决策略,从而使龙士达酒店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龙士达酒店 成本控制 解决策略  众所周知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预期效益的关键环节。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形成一种成本控制的文化,然后将这种文化蔓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
期刊
【摘要】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带入深渊,全球正面临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本文根据研究总体目标,建立起了长三角地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评价与筛选指标体系,并且以江苏省为样本,对江苏省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辨析,提出了江苏省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的十大潜在战略性主导产业领域及其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长三角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各金融机构纷纷加大营业网点转型力度,着力将营业网点打造成发展零售业务的最重要经营资源和服务营销平台。文章根据全国网点转型的新形势,针对当地金融同业网点转型的竞争情况,就本单位在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网点转型 提升竞争力  一、背景及意义  2009年9月,农总行在山东济南召开了样板网点建设现场会,拉开了全行
期刊
【摘要】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而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相继爆发,世界经济很可能第二次探底。受危机影响,全球大量企业纷纷倒闭,为了保持企业的流动性,大量企业急于出售资产,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降低了跨国并购成本,加上各国的救市政策给中国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因此,危机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之路充满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并购 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
期刊
【摘要】中国的森林保险市场发展缓慢,供给方保险公司和需求方林农规模较小,森林保险市场机制不健全,远远不能达到分险和防险的需要。因此,文章提出中国目前不适合发展商业性森林保险,只有政策性森林保险才能解决“供需双冷”问题,并通过经济学分析和博弈分析证明该论点。  【关键词】博弈分析 市场失灵 政策性森林保险  一、引言  由于森林保险自身弱质性,信息不对称性和较强的外部性等原因,自发的市场机制很难
期刊
【摘要】在划分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基础上,采用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的月度数据,将M1、M2同比增速对上证指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协整和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下,其变动幅度与股指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互为因果,M1同比增速对股指的影响程度较大。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变动 上证指数 ECM模型 格兰杰检验  一、文献综述  对于货币供应量和股市关系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