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万华工赴欧陆:中国寻求国际化的“西行漫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期间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曾经“发现”过“华工”这个词,但对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做过什么,却一无所知。后来进入出版社工作,因所学专业是历史学,部门领导提醒我多注意有关世界史的选题。不巧的是,我对世界史并不熟悉,于是决定从相对熟悉的中国史的角度寻找世界史的线索。幸运的是,我再一次“发现”了“华工”,并且联系到了此方面的研究者、时在哈佛大学的徐国琦先生,而他在正写作中的正是“一战中的华工”。多次邮件往来之后,借着徐先生来上海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我得以和他面对面地讨论“华工”和出版事宜,并在他的引荐下结识了译者。在与徐先生不长的交谈中,在他谈起找寻资料的艰辛和“华工”研究的兴奋中,我更加坚定了“华工”选题的信心。14万华工的血泪,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流,而是为东方古国走向近代化、寻求国际化的探索与努力而流,这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20世纪初,当欧战正酣,协约国与同盟国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中国的精英分子已经看到了其中的“机遇”——战争会改变世界的格局,中国有机会在新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有人提议政府直接对德国宣战,甚至派遣数万名中国士兵加入英国远征军,收复自1898年即被德国占据的青岛。高傲的英、法政府起初并不领情,随着战争的持续和伤亡的增加,已力不从心的协约国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中国的机会来了,于是有了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得出的巧妙的解决方案——“以工代兵”。向英法输出劳力表示了中国对协约国的支持和能力,与此同时又没有向德国直接宣战,这只是私营公司之间的生意,无关政府与外交。无论是政府行为还是民间行为,为此而付出劳动甚至生命的,是14万华工,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血与泪来完成这一使命,尽管他们中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回国后并没有此种意识。
  经过严格挑选,第一批华工从山东启程,于1916年8月24日到达法国。来自中国华北地区的青壮年让法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前线的法国士兵倍受鼓舞,法国政府甚至已经提出了安排10万华工的方案。进展工作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顺利,但协约国的另一个主要国家英国因为劳动力短缺,也终于接纳了华工,而他们的工作地点,仍然是在法国。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不愿意公开承认华工的存在并刻意隐瞒。但必须承认的是,彼时的中国虽然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但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努力,英法根本不可能招募到如此数量庞大的华工。大批华工进入欧洲,是中国政府外交策略上的成功,对协约国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一百年前的华工大多目不识丁,更谈不上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甚至不知道为谁而战。可正是他们,让欧陆上的西方人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人,通过他们认识中国,华工也同样得以认识西方人和近代化的欧洲文明。中西之间的交流从此不只是通过精英分子和部分个体的单一渠道,而是通过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群体。作者更多使用“交融”一词,或许意正在此。很难想象,一位山东的教书先生为了能够亲自去外国看一看而宁愿远涉万里去做一名苦力。更多的华工是出于生活的原因,但他们在挖战壕、搬物资的简单劳作,以及修理机器和坦克的高技术性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淳朴老实、任劳任怨和乐观态度,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管理得当,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他们的能力令人惊讶”。
  事实上,华工不仅展现了中国人的优秀与智慧,更是在新的环境下认识了新的事物,接受了新的思想。蒋廷黻就曾记述道,华工们也在很用心地观察西方国家强盛的根源,当他们看到法国的孩童也可以阅读报纸时,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尽职而有效率的工作时,他们“都急欲将这些经验心得带回中国,传布同胞,共同努力使中国强盛”。
  华工在知识精英们的帮助下得以识字,得以阅读专门为他们创办的《华工周报》,并为其捐款以免报纸停刊。他们不再孤陋寡闻,对世界和战争有了新的认识,会写信给德皇威廉二世呼吁世界和平,以中国传统道德的智慧提醒高高在上的德皇,“友谊实际上也是五伦之一,它是道德纲常的辅助”。当保加利亚向协约国投降时,华工还会向英国的乔治五世国王发去贺信,称赞其是“世纪的英雄,文明之敌的天定征服者”。正是在华工身上,让当时为华工提供服务的晏阳初、蒋廷黻等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促使他们回国之后与更多的知识精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当战争结束,有人长眠异国,有人留在欧洲结婚生子,更多的人回到了家乡。因为资料的匮乏,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回国后的情形乃至功绩,也无法清晰地梳理华工与巴黎和会以及当时国内的劳工运动的具体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华工无疑已不是普通的劳动力,他们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华工在欧洲战场上工作的目的是为中国赢得荣耀……战争结束了,我们的文明得以重建……我们超过10万名的华工无可置疑地为此作出了贡献”。尽管不是每一位华工都会有如此之觉悟,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方面,中国在战后世界格局中为中国及其人民寻求平等地位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虽然已离开了出版行业,没能见证此书从选题到编辑到出版的全过程,没能让我对华工的“发现之旅”有一个圆满的结束,作为一名读者,我想说,《一战中的华工》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那场战争和战争下的中国,14万华工和他们的故事与功绩,不应被遗忘。
其他文献
2013年,随着人美社办公地址迁至北京东郊的双井桥畔,老社址北总布胡同32号这个与人美社共命运几十载的院落也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这个于古朴中透着淡雅与墨香之气的小院,并没有在一片瓦砾与飘尘中堙没,相反,它更以一种充满着怀旧和文艺气息的集体记忆永久地萦绕在“人美社”几个字的背后。  正因为有了人美社,北总布胡同32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狭小的院落,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寻常的地名,这里
近日,由首都文明办与北京出版集团联合推出的《中华美德故事》(三卷本)丛书正式出版。该丛书分为“古代篇”“近代篇”及“当代篇”,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选取365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华美德故事,集中展现了中华儿女历经艰难、自强不息的奋斗史。365个故事皆为千字短文,并配以25条题解、51条名言警句、188幅彩色插图,能够让少年儿童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感知中华美德。本刊特别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
对于多数人来说,国庆是个现代的概念,人们在一年一度的国庆日到来之际为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献礼、为祖国的繁荣美好献上祝福。这是一个表达民族自豪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盛大节庆。而作为民族的盛典,我国的国庆所具有的深厚独特的历史根源往往被人忽视。在繁盛的中国节庆文化与起源研究当中鲜有关于国庆节的讨论,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渊源似乎因为庆祝日期和形式的变更发生了断裂,而国庆所应有的文化内涵也在断裂中失却了历史的纵深。唯
文学经典的丰富、深刻内涵,只有通过创造性阐释才能被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价值才能得到肯定和彰显而真正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因此,创造性阐释也就成为文学研究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和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我在研究郭璞《游仙诗》。《游仙诗》是郭璞诗歌的代表作,也是魏晋时期重要的诗歌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在游仙诗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存的郭璞《游仙诗》除十首完整的诗歌之外,还有十二则残句。自古至今
郭沫若是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翻译家。我们通过品味《女神》等诗作感受到他作为文学家的浪漫气质,通过观看《屈原》等剧目知道了他作为史剧家的艺术韵味,通过研读《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文章得知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深厚底蕴,但是作为翻译家的郭沫若却并不被世人所熟知,他内蕴丰富的翻译世界更是很少有人知晓。郭沫若借助于对国外名篇的译介,为“五四”中国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中
自从决定把司马迁的《史记》作为自己长期耕耘的一个学术园地,我就常想:对《史记》书中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如果能做一番较为系统的实地访古考察该有多好!这样既能写一本游记之类的小册子,满足一下自己时常“蠢蠢欲动”的文学创作欲望,同时还能切实考索《史记》的人物记述,订正《史记》注释与研究的某些讹误,岂不一举两得!然而二十几年过去了,同我的其他许多构想一样,这一愿望仍停留在计划阶段,成为自己诸多遗憾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历程中,茅盾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说中国现代小说的精神源自“五四”,开创者是鲁迅,那么,随后延续“五四”精神,承继鲁迅创作传统的现代作家则有郁达夫、蒋光慈、茅盾、丁玲、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中国现代小说,因而是不可忽略的。而在这个谱系中,茅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概括而言,他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倡导和践行“为人生的文学”最为彻底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出了“网络社会”的概念。所谓“网络社会”,是区别于人类生存的地方空间的一种网络空间,它由电子交换的回路组成,并由节点和核心连接起网络空间中的每一个要素。“网络社会”以虚拟空间的形式出现,将世界不同角落的人连接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新空间。这一新空间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毫无疑问,文学
陈乐民先生《唐明皇与杨贵妃》一文(载《文汇报》2008年8月11日第7版“笔会”),以杂文笔法,对杨妃之“恨”做了精到的诠释,颇给人启迪。然在文献史料的理解上,却不尽如人意。  其曰:“马嵬坡附近的一个老妇存有杨贵妃死时的绣鞋一只,过往行人看上一眼,要付‘百钱’,老妇因此‘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老太太大大地‘发’了一把。”并注出处日,唐李肇撰《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原文为:  玄宗幸蜀,
/壹/  也就四五天的时间,鲁迅博物馆院子里的三棵大树就被园林局派来的几个老师傅们利利索索地处理了。等我昨天反应过来的时候,第四棵树的树梢也被削去了,只剩下了一具光秃秃的树干。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里坐卧不安,想着还是应该到单位再看看那个仅剩的光秃秃的树干。到单位后没进办公室,直接跑到后边去看树,但到那儿一看,光秃秃的树干也没有了,只看到了几个巨大的形状不一的树根,树根上面和四周还有锯树剩下的一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