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台湾“保守派”与“开明派”的斗争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自从1979年元旦与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后,对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寻找未来的出路与生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岛内“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斗争,双方互不相让,激烈的程度,超出外界所能想象的范畴。
  其实,所谓“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差别就在“安定”与“进步”两者,究竟以何为先、为重。
  “保守派”的立场,总是祭出“台湾安全与安定”高于一切的大旗,坚持“安定”重于“进步”的原则,主张要在“安定”中求进步。
  至于“开明派”则认为,“安定”与“进步”两者并不冲突,可以兼顾。因此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以“进步”为先,在“进步中求安定”。
  举例来说,大陆在与美国建交的同时,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诉求,要求尽快实现两岸的“三通四流”。这样的主张,看在台湾“保守派”的眼里,坚定地看做是“中共统战”,坚持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来因应大陆的新对台政策,甚至立即成立“反统战组织”,对大陆展开反击。
  在此同时,也有一批所谓“开明派”或“自由主义分子”,却对“三不政策”不以为然。在他们的认知中,觉得不要畏惧中共的统战,认为以当时台湾经济的繁荣发展,自由民主的程度,都远远超过大陆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所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举”的惨状,是台湾掌握主动,可以大举政治反攻,争取大陆民心的最佳时机。
  这一批“开明派”与“自由主义分子”,有许多是台湾旅美的学者,也有台湾岛内的专家。因此,自从1979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的新对台政策后,台湾内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保守派”与“开明派”政治路线斗争,彼此经常在报章杂志上撰写文章,各抒己见,毫不相让,犹如经历了一场小规模的“百家争鸣”。
  “保守派”与“自由派”的辩论
  除了在舆论上的较劲外,“保守派”与“开明派”居然还在蒋经国亲自的策划督军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段精彩的短兵相接、当面厮杀斗争,在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知名历史学者许倬云回顾一生的自传中,有着以下详细的叙述:
  当时政府确实愿意花力气搜集各方意见,“行政院长”孙运璿常邀请我参加一些小会,有时候五六个人,有时候十来个人。美丽岛事件过后那一次“国建会”(应该是指1980年7月暑假期间)让我印象特深,当时孙运璿找魏镛(时任“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做联络人,负责替他和海外学者联络。
  魏镛曾在美国曼菲斯的田纳西州立大学教书,所以很早就认识我。他回台湾后替孙运璿办事情。学术界对他的印象是学问马马虎虎,讲话有点夸夸其谈,平心而论,他为人热心,办事也蛮能干的。有一天他到旅馆找我,说:“许先生,我们要另外开个会,跟孙先生他们几个人谈谈。”我说:“我不是常跟他谈吗?”他说:“这次特别一点。”我问:“开什么会?”他说:“辩论会,地点在‘行政院’。”……这次谈话会另一批人主要是王昇 、三民主义专家周道济以及“总政战部”一大批人。我记得我们这边有丘宏达、冷绍烇、熊玠、高英茂、胡佛,人数不多,差不多六七个,就是和他们辩论,辩论台湾开不开放,要不要解除党禁等问题。
  双方面对面坐着,孙运璿和蒋彦士(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担任主席,分坐两边,等于他们两个做头,摆明了对阵的意思,蒋经国在楼下看闭路电视,会中每句话他都听得见。我是我们这一边的主辩,对方好像是王昇主辩。我跟王昇针锋相对,我的意思是不开放就没有安全,不开放就不能得人心,主要的论调就是这样,但王昇还是绕着台湾安全打转。这些主张,我在“国建会”公开的小会里都提过,不过语气轻重不一样,我认为党禁开放就必须舆论开放,第一,一定要废除事先检查或事后报备的出版制度,让舆论完全开放;第二,不要限制报纸、杂志的数目字,让它自由竞争。这一点,今天回头想想,我的建议是对的,但是台湾(后来)开放媒体,没有配套,而且不知道渐进,执行得一塌糊涂,劣币驱逐良币,现在我们的舆论已经到了滥用自由的境界,跟当年我们要争取自由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那一次会议相当紧张,熊玠就对我说:“倬云啊,注意喔,你万一给人家暗算了怎么办?”我说:“So what?真要拿许倬云暗算掉,除非拿我丢到火车底下,如果放我一枪的话,会搞出国际事件来。”所以那次辩得很激烈,以前没有过这种辩论,只有个别谈话,我相信这是孙运璿给蒋经国出的点子。辩论没有结果,对方的人我也不太认得。我记得有个曾经担任过“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的张彝鼎,他是清华大学出身的留美国际公法专家,不过他很好,不太说话,只是摆个样子。
  他们的论点就是安全,说:“奸匪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党外人士就是奸匪的同路人,我们在大陆的时候吃过苦头了。”就这么个理由,主张台湾安全必须要靠严密的情资管制,安全第一,秩序第一,领导中心有充分的睿智可以对付,权威不容怀疑。就这一套话,我反驳说,民意与民心更重要。(请参阅《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书中第441~443页,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出版)
  对于这次的辩论,许倬云一直没有听过任何人谈到,或许是当局早有交代,参加辩论的人员均要对外保密,不许提到这件事。甚至台北新闻界也没有听到任何人提及此事,也没有任何报道。直到我2010年看到许倬云自传的叙述,才得以知悉此次重要的“保守派”与“开明派”的对决PK。我初步的感受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因為蒋经国过去很少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为政府拟定重要政策的办法。因此我特别引述这段文字,使读者们可以了解当时台湾内部也经历了这么一个激烈路线之争的阶段。
  虽然许倬云认为辩论没有结果,但是从辩论后的发展来看,显然“保守派”赢了,占了上风。蒋经国无论是在内政上或对大陆政策上,都没有任何改变,对内党禁、报禁都不开放,对大陆仍然坚持“三不政策”。   其实,在这次辩论举办之前不久的6月底,蒋经国才将思想比较开明、工作态度倾向开放的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楚崧秋主任调职,理由就是“有人说你(指楚崧秋)自由主义色彩很浓”、是当时台湾“保守派”认为“精神污染”制造者之一(请参阅《览尽沧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访问记录》第140页)。可见那时的蒋经国是认同保守派的观念与做法,并以行动具体支持在政战系统主导下的保守派。
  如果许倬云还认为是没有结果,不能算是“保守派”的胜利,那什么才算是胜利呢?
  两岸学者接触计划“胎死腹中”
  不过,在许倬云的回忆录中,另外叙述了一件当时“开明派”准备撮合两岸学者在海外接触,化解两岸歧见的机制,只可惜最后因蒋经国健康不佳,不能亲自掌控这个计划,以致欠缺临门一脚,功败垂成的往事:
  1978年,孙运璿当“行政院长”后,跟我提到办一个两岸谈判的机制,这件事起源于前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将军的儿子李浩(Victor Li)跟我之间的联系。李浩在美国长大,原本在史丹福大学教法律,跟美国国务院关系密切,后来转到国会资助的夏威夷大学东西文化中心做主任,离职后成了国际大律师。
  李汉魂在广东军人中有相当根深蒂固的联系,与中共元帅叶剑英也有一些交情。所以李浩跟当时的广东省长(1985-1991年叶选平任广东省省长——编者注)叶选平(叶剑英之子)也有来往。叶选平跟他来往,背后有叶剑英支持,叶剑英又可直通邓小平,是邓小平信得过的人。
  最初我跟李浩只是认识而已……有一次我到纽约,他也刚巧在纽约,我们就约在ACLS后街的一家小餐館,他开门见山就说:“We need to do something to smooth up for Chinese goodness.(为了中国好,我们应该做点事情来缓和海峡两岸的冲突)”我说:“Yes, we shall do it, but how?(是的,但怎么做?)”我们用英文对话,因为他的中文不太流利。他说他有线索,接着又说:“I think you can do it in Taiwan.(我想你在台湾有路子。)”我说:“I can try it.(我可以试试看。)”我坦白对他说,我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蒋彦士,一条是孙运璿。
  后来我们计划邀请一些学者,召开学术会议。这个会议确实是学术会议,但有白手套的作用。双方各找一些可以信任的学者,不必讲究学术地位高低,只要是专业,能讲出个道理来,一个政治的,一个经济的,一个外交的,总之就是六七个人面对面谈,确认一些盘根错节的小问题。我们的想法是,一棵大树树干底下有许多根,你要直接砍大树很难,但是拿小根一根一根砍断,大树就容易倒下了。要撼动两岸关系,大事情撼动不了,先拿旁边盘根错节的小枝节砍断,所以先确认小问题。
  当时确认的小问题有海难、刑事、气象。海难是救难、渔船救难,刑事是协助缉捕、引渡罪犯,气象是交换各种信息和数据,第二步再谈通信、交换邮件,有紧急事件互相通报。第三步是海外华侨互相照顾……这一类事务谈过后,再讨论联合投资,那时候不叫三通,叫“人员来往”。运用的单位包括国际红十字会,我甚至提议在香港成立一些新的机构,加强两岸联系。
  我们的想法是,确认这一类小问题后,会议一个一个开下去,然后由这些学者以事务合作为名,视适当时机提议台湾办一个大陆事务协会,大陆办一个台湾事务协会,由这两个单位在香港租同一栋房子,一个在左半边,一个在右半边,中间会议室共享。有任何事情发生,就在香港的办事处当面交换意见和沟通,包括许多细节,完全没有双方政府的直接介入,通通经过这些白手套机构。当时我们联络的中国大陆对象是长期负责情报和秘密对台工作的罗青长,还有叶选平的弟弟叶选宁,他们有一个大中华协会,因为这个构想没贯彻下去,所以我们没想到两岸分设海基会和海协会这两个的名称。
  这件事从1981年开始筹划。1983年5月9日先母在中心诊所去世,5月6日我在医院陪病时,孙运璿先生来医院探视……孙先生说:“ 我们谈的事情,每一阶段(蒋经国)都知道,我都跟他报告过,但是现在他的身体很坏,顾不全这件事,他跟我说,与其顾不周全,不如暂时停一下,所以这件事我们暂时不谈。” 他又说:“ 你跟李浩先生说,不是永远停止,但是这一件事情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做。” 我问孙先生说:“ 院长,你认为蒋的情形如果不好,你……” 他说:“当然他会有交代,会有机制,他交代了下来后,假如我还在一定的位子上,我会继续办。”(请参阅《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第447~449页)
  从许倬云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1980年代初,两岸高层是有意愿从小问题开始,先建立一些技术层面的接触,再逐步扩大、深化,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朝统一的目标前进的。在许倬云的叙述中,还有计划筹募200亿美元资金,帮助大陆当时亟需做的基础建设,以建立双方的善意与互信,则两岸的情况早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台独”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也绝不可能在今日台湾如此横行。
  很可惜当时蒋经国身体不好,没有精力亲自督办这件事,也不放心由其他人负责这个足以改变重大决策、动摇台湾之本的大事情,因此两岸最早的合作计划就此胎死腹中。
  总之,在1980年代初期,台湾经历了一段“保守派”与“开明派”的斗争,双方各显身手,只是斗争的结果,高举台湾安全第一大旗的“保守派”胜利了,说服了蒋经国,接受了保守的做法,直到“保守派”不知收敛,过度擅权、扩权的结果,激怒了蒋经国,才促成台湾打破了“三不政策”,走向开明、开放。
其他文献
1975年,毛泽东发动了“评《水浒 》”运动。“文革”中插进了“评《水浒》”,很多人感到突兀,我也不例外。  人民日報社负责这方面报道的,是文艺部。这事本与我无关,因文艺部将我借去,我才参与编辑评论《水浒》文章。我到文艺部时,评《水浒》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说实在话,我当时对毛泽东何以在“批林批孔运动”之后,又发动一场评《水浒》运动,并不清楚。就是一起参加讨论的文艺部几位同志,对毛的政治用意也不甚了了
期刊
我父亲浩然与工人作家胡万春有过一段特殊的交往。  胡万春出生于贫苦家庭,是钢铁厂工人,为建国后党培养的工人作家之一,与仇学宝、费礼文等属于文学新人,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胡万春。1952年开始发表小说,譬如《青春》《爱情的开始》《铁拳》《战地春秋》等。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父亲浩然是农民出身,所写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没有脱离农村、农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就是这样两个出身不同、
期刊
父亲鞠国栋(1929~2018)山东籍,号醉菊。著名诗人、词家、楹联家、收藏家、京昆名票、文化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于2018年6月30日病逝,享年90岁,谨以此文纪念。  一、革命生涯 命运坎坷  童年时,逢日寇入侵,家穷,爷爷奶奶不让父亲读书,恩师刘民放说“这孩子天资聪颖,今后吃我饭好啦”。14岁,恩师带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与恩师随军南下,恩师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后來的上海师范大学)马列主
期刊
现在不是特区的城市也像特区,可是1979年决定在中国设四个特区的时候,对特区言人人殊,褒贬不一。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我是睁大眼睛看争论双方的言论和表情。谁都知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把生产力搞上去是一道值得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既然都看见老路子走得慢,就提醒人们考虑另辟蹊径。另辟的蹊径肯定不同于老路,有争论是难免的。  深圳特区给我上了第一课  1980年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不久,我就去了深圳。
期刊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每当我们上海的一些支青回忆起他,总觉得他犹在眼前。  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支疆建设  1963年起至1966年,先后有八万五千多名上海青年学生,报名参加支援新疆建设,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意志。他们被俗称为支青。支青有别于上山下乡知青,虽然都属于响应党的号召,但区别在于上海支青发生的年代早,于“文革”前,指到人烟稀少的边疆,支援祖国建设。知青则广义指知识青年,他
期刊
屈指算来,距离2005年4月10日那个日子,陈逸飞先生离世已经整整13年了。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文艺记者,数年间和陈逸飞先生有过几次比较近距离的接触。他先后拍摄的电影《海上旧梦》《人约黄昏》《理发师》等都请了记者做宣传,或到拍摄地采访、或参加新闻发布会、或参加电影首映式,因工作的关系,我忝列其中。每次他面对媒体都是客气而尊重、和气又周到,显得彬彬有礼、淡定儒雅,非常有修养,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期刊
纳扎尔巴耶夫其人  “岁月如梭,今年纳氏75岁,卡氏己77岁高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所系的哈萨克族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牧民传统的特点是驰骋辽阔大草原,居高临下选择目标后奔向最佳草场;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属于农耕民族,农民传统的特点是勤劳耕耘自家的3分地,渴盼着老天开恩风调雨顺。他们两位都是古突厥后裔,都起家于重工业,都是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1990年均由共和国第一书记当选首任总统,都是苏解体后独
期刊
林纾不懂外文,他依靠与人合作的方式,竟成了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他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其译作也畅行天下。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  一、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  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病故,为帮他排解悲痛,其友王寿昌提议合作翻译法国小
期刊
我是专门做刑事辩护的律师,一般不办民商事案子。但是,在1998年,我却做了一次轰动全国的“屈臣氏搜身案”中屈臣氏方的代理人,算是我律师生涯中的一次例外吧。  屈臣氏搜身案引广泛关注  1998年7月8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女大学生钱缘带着她的小侄子走进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当钱缘离开时,店门口警报器鸣响,女保安走出来查看,看到钱缘手里提了一个马甲袋。于是,女保安就拦住了钱
期刊
在广东文化界,韩英是个名人,他才华横溢著作丰硕。他曾经是官员,退休前当过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是作家,业余写作出版了多部小说集、散文集。  我对韩英之所以有所了解,主要来源于我的两位好朋友:谢常青与黄落尘。谢常青,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退休后定居佛山,他和韩英合作写过书;黄落尘,佛山市老作家,他与韩英相交数十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他们给我讲述过韩英许多故事,令我对这个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