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了,唱不了情歌了
凌晨6点,石奶引就起床了。
喂完鸡鸭后,她拿着长鞭,牵着3头黄牛就出了家门。门前小路上,青草长势不错,牛沿路啃咬着,偶尔会有蚊子飞到牛背上叮咬,石奶引会走上前去,一巴掌将蚊子拍死;如果牛儿们相隔远了,她会举起鞭子,把3头牛赶到一块。
丛林中,几只麻雀欢快地唱着歌,山谷中,知了声一浪高过一浪。
中午,石奶引赶着3头黄牛回到家,这时,一名文化研究人员正坐在凳子上等她,向她了解人民币头像的事。
没错,石奶引正是第四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两位“头像人物”原型中的一位(右侧那位),但眼前的石奶引完全是一副普通农妇形象——身着侗族服饰,脚上穿一双胶鞋,满脸皱纹,和一元纸币上那个拥有翘翘的鼻子、圆圆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清纯动人的“人民币姑娘”形象相比,判若两人。尤其是她的一双手,长满了老茧。
自从石奶引是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原型的事传开后,经常会有人到她家找她,她也习惯了,虽然来人对她家没带来什么帮助,但每次她都是杀鸡宰鸭,热情招待。
石奶引轉身进入厨房,拿出一个大西瓜,用刀切成小瓣,放在盆里。“来来来,这是刚从地里摘来的,大家快来尝尝鲜。”石奶引的儿媳石碑坤热情地招待着大家。
这天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不需要放牛的石奶引却坐不住,她时不时要到院坝上去料理她的鸡鸭。两个孙子则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
傍晚,雨停了。石奶引让儿子在院坝上抓来一只鸭子,宰杀后放在锅里清炖。炖鸭子的香味很快在堂屋里弥漫开来。
听说家里来了客人,石奶引的老伴石学文的几个兄弟也赶来“凑热闹”,大家用大碗喝着自家酿造的糯米酒,大口啃着鸭肉。吃完晚饭,男人们拿起自制的琵琶弹奏起来,唱起了心爱的侗歌。现场有人提议让石奶引唱一首情歌,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嘴里不停说着侗语,儿媳赶紧向客人解释:“婆婆说她老了,唱不了了。”
晚上9点,人们相继散去,石奶引一家也熄灯睡觉。被雨水洗刷过的天空,清新淡雅,繁星点点。白天热闹的村庄,此时静得只能听到田间的蛙鸣声,此起彼伏,犹如天籁。
石奶引一天的生活,就在这平淡无奇中度过。
49岁才知人民币上头像是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奶引并不知道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原型是自己。当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那一年,她49岁。
石奶引的儿子石连锋从小就喜欢收集古钱币,他的钱包里还存有一角、两角、五角、一元等纸币,但他之前也没发现,自己收集的这些纸币中,有母亲的头像。
石奶引回忆,1978年的一天,当时16岁的她和村子里的伙伴们身着侗族服装去从江县洛香镇赶集。热闹的街市上,石奶引和姐妹们挤在一个小摊位前购买做刺绣用的针线,突然有人从背后拉了她一把,石奶引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个30多岁的陌生男子,面带笑容。该男子示意她走出来,脸朝侧面站定,石奶引依照对方的要求站定,心中充满了疑惑。这名男子随即拿出笔和画夹,开始作画。也不知过了多久,对方放下笔,瞧瞧画夹,又瞧瞧她的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回到家后,石奶引很快忘记了这个事。“要不是后来有人说钱上的女孩像我,这件事我恐怕就记不起来了。”
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之一是画家侯一民,当年为了设计各种民族形象和装饰纹样,他在大西南考察了3年之久,足迹踏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后,侯一民回到北京,短短数月即完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设计,其中,一元纸币上的人物是侗族和瑶族。
知道自己的头像上了人民币之后,石奶引并没有激动,“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种地,该咋生活还是咋生活。”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有人以为石奶引生活富裕,很多人写信寄给她,希望得到她的资助,但大家并不知道,石奶引家也是贫困户,她无力去资助向她求助的人。不过,石奶引还是把这些信件像宝贝一样收藏了起来。她偶尔会翻出这些信件,让识字的儿子和儿媳念给她听,“要是有能力,我们肯定帮他们。”
石奶引虽然生活不富裕,却很坚强,再困难也从不以自己的“名声”伸手向政府要资助或补贴。
不向“钱” 看向前看
年轻时的美丽,是石奶引身上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1961年,石奶引出生于庆云镇寨锦村七组,原名石婢学。
石奶引家共有六兄妹,三男三女,她是老大。由于家里兄妹多,石奶引很早就去“顶劳力”,因此从来没有读过书。4岁她就学会了放牛,7岁学会做饭,13岁跟随大人下地干农活。小时候的石奶引就很引人注目了,翘翘的鼻子,美丽的大眼睛,还有那头乌黑的长发,让她看起来楚楚动人,被誉为寨子里的“一枝花”。不仅如此,她还心灵手巧,唱歌、刺绣、织布、染布,一学就会。到14岁的时候,她就能独立织布、染布、做衣服了。
曾有媒体报道,石奶引22岁那年,媒婆把她介绍给了佰你村的石学文,经历过几次的“行歌坐月”(情歌对唱),彼此十分满意,渐生情愫,23岁那年腊月,双方由父母做主,举办了婚礼。夫妇二人和睦相处,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事实并非如此,石奶引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行歌坐月”,而是父母做主将她嫁给石学文的,当时她感到委屈,总觉得是“被父母逼的”。当时石奶引的追求者不少,甚至还有了意中人,但遗憾的是父母早就把她许配给了石学文,“我们直到结婚,两人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她感到委屈的另一个原因,是石学文家的兄妹比自己家还多,一家7兄妹挤在一间小屋子里,条件还没她家好。
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石奶引嫁到石学文家后,经过两年的走婚,两人有了感情,才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婚后,两人感情一直挺好,生育了一对儿女,还盖了一栋新木房。
平时,石奶引和丈夫靠种地为生,儿子儿媳外出打短工,每年可以挣些钱回来补贴家用。眼看生活有了起色,但是一家有六口人,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很难有结余。
但石奶引还是很乐观。这天,儿子石连锋把印有母亲头像的一元纸币递给她,她认真端详上面的人,开心地笑了,说:“还是年轻的时候好看。”
不过,她并不特别留恋这张纸币上的头像,她的梦想是种好地,把两个孙儿带大,就算再困难,一家人也要努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凌晨6点,石奶引就起床了。
喂完鸡鸭后,她拿着长鞭,牵着3头黄牛就出了家门。门前小路上,青草长势不错,牛沿路啃咬着,偶尔会有蚊子飞到牛背上叮咬,石奶引会走上前去,一巴掌将蚊子拍死;如果牛儿们相隔远了,她会举起鞭子,把3头牛赶到一块。
丛林中,几只麻雀欢快地唱着歌,山谷中,知了声一浪高过一浪。
中午,石奶引赶着3头黄牛回到家,这时,一名文化研究人员正坐在凳子上等她,向她了解人民币头像的事。
没错,石奶引正是第四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两位“头像人物”原型中的一位(右侧那位),但眼前的石奶引完全是一副普通农妇形象——身着侗族服饰,脚上穿一双胶鞋,满脸皱纹,和一元纸币上那个拥有翘翘的鼻子、圆圆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清纯动人的“人民币姑娘”形象相比,判若两人。尤其是她的一双手,长满了老茧。
自从石奶引是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原型的事传开后,经常会有人到她家找她,她也习惯了,虽然来人对她家没带来什么帮助,但每次她都是杀鸡宰鸭,热情招待。
石奶引轉身进入厨房,拿出一个大西瓜,用刀切成小瓣,放在盆里。“来来来,这是刚从地里摘来的,大家快来尝尝鲜。”石奶引的儿媳石碑坤热情地招待着大家。
这天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不需要放牛的石奶引却坐不住,她时不时要到院坝上去料理她的鸡鸭。两个孙子则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
傍晚,雨停了。石奶引让儿子在院坝上抓来一只鸭子,宰杀后放在锅里清炖。炖鸭子的香味很快在堂屋里弥漫开来。
听说家里来了客人,石奶引的老伴石学文的几个兄弟也赶来“凑热闹”,大家用大碗喝着自家酿造的糯米酒,大口啃着鸭肉。吃完晚饭,男人们拿起自制的琵琶弹奏起来,唱起了心爱的侗歌。现场有人提议让石奶引唱一首情歌,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嘴里不停说着侗语,儿媳赶紧向客人解释:“婆婆说她老了,唱不了了。”
晚上9点,人们相继散去,石奶引一家也熄灯睡觉。被雨水洗刷过的天空,清新淡雅,繁星点点。白天热闹的村庄,此时静得只能听到田间的蛙鸣声,此起彼伏,犹如天籁。
石奶引一天的生活,就在这平淡无奇中度过。
49岁才知人民币上头像是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奶引并不知道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原型是自己。当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那一年,她49岁。
石奶引的儿子石连锋从小就喜欢收集古钱币,他的钱包里还存有一角、两角、五角、一元等纸币,但他之前也没发现,自己收集的这些纸币中,有母亲的头像。
石奶引回忆,1978年的一天,当时16岁的她和村子里的伙伴们身着侗族服装去从江县洛香镇赶集。热闹的街市上,石奶引和姐妹们挤在一个小摊位前购买做刺绣用的针线,突然有人从背后拉了她一把,石奶引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个30多岁的陌生男子,面带笑容。该男子示意她走出来,脸朝侧面站定,石奶引依照对方的要求站定,心中充满了疑惑。这名男子随即拿出笔和画夹,开始作画。也不知过了多久,对方放下笔,瞧瞧画夹,又瞧瞧她的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回到家后,石奶引很快忘记了这个事。“要不是后来有人说钱上的女孩像我,这件事我恐怕就记不起来了。”
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之一是画家侯一民,当年为了设计各种民族形象和装饰纹样,他在大西南考察了3年之久,足迹踏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后,侯一民回到北京,短短数月即完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设计,其中,一元纸币上的人物是侗族和瑶族。
知道自己的头像上了人民币之后,石奶引并没有激动,“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种地,该咋生活还是咋生活。”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有人以为石奶引生活富裕,很多人写信寄给她,希望得到她的资助,但大家并不知道,石奶引家也是贫困户,她无力去资助向她求助的人。不过,石奶引还是把这些信件像宝贝一样收藏了起来。她偶尔会翻出这些信件,让识字的儿子和儿媳念给她听,“要是有能力,我们肯定帮他们。”
石奶引虽然生活不富裕,却很坚强,再困难也从不以自己的“名声”伸手向政府要资助或补贴。
不向“钱” 看向前看
年轻时的美丽,是石奶引身上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1961年,石奶引出生于庆云镇寨锦村七组,原名石婢学。
石奶引家共有六兄妹,三男三女,她是老大。由于家里兄妹多,石奶引很早就去“顶劳力”,因此从来没有读过书。4岁她就学会了放牛,7岁学会做饭,13岁跟随大人下地干农活。小时候的石奶引就很引人注目了,翘翘的鼻子,美丽的大眼睛,还有那头乌黑的长发,让她看起来楚楚动人,被誉为寨子里的“一枝花”。不仅如此,她还心灵手巧,唱歌、刺绣、织布、染布,一学就会。到14岁的时候,她就能独立织布、染布、做衣服了。
曾有媒体报道,石奶引22岁那年,媒婆把她介绍给了佰你村的石学文,经历过几次的“行歌坐月”(情歌对唱),彼此十分满意,渐生情愫,23岁那年腊月,双方由父母做主,举办了婚礼。夫妇二人和睦相处,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事实并非如此,石奶引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行歌坐月”,而是父母做主将她嫁给石学文的,当时她感到委屈,总觉得是“被父母逼的”。当时石奶引的追求者不少,甚至还有了意中人,但遗憾的是父母早就把她许配给了石学文,“我们直到结婚,两人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她感到委屈的另一个原因,是石学文家的兄妹比自己家还多,一家7兄妹挤在一间小屋子里,条件还没她家好。
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石奶引嫁到石学文家后,经过两年的走婚,两人有了感情,才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婚后,两人感情一直挺好,生育了一对儿女,还盖了一栋新木房。
平时,石奶引和丈夫靠种地为生,儿子儿媳外出打短工,每年可以挣些钱回来补贴家用。眼看生活有了起色,但是一家有六口人,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很难有结余。
但石奶引还是很乐观。这天,儿子石连锋把印有母亲头像的一元纸币递给她,她认真端详上面的人,开心地笑了,说:“还是年轻的时候好看。”
不过,她并不特别留恋这张纸币上的头像,她的梦想是种好地,把两个孙儿带大,就算再困难,一家人也要努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