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高考改革后语文教学如何回归本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回归本然,植根基础,学以致用,将逐渐成为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语文教学对“听”与“读”,“说”和“写”这四个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甚至影响到今后的社会生活实践,其过程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能力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然,我们尝试新课改、进行课堂探索,必须切实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铭记在心。“听”与“读”是信息的输入手段;“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手段,我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本然,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根!
  一、“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强化汉字书写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节目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网络科技时代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快捷的变化,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培养起来的汉字书写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表现为提笔忘字,识记的汉字数量减少,书写效果也不甚理想,错别字现象增多,甚至能写一笔好字的学生变的凤毛麟角。提笔忘字,挥笔错别字,有眼不识字,已经成了人们的现代病。因此,提高教师汉字书写教学以及提高学生执笔书写的积极性势在必行。其实,节目的意义,不是看几位优秀选手对于汉字的驾驭是多么熟悉和信手拈来,而是要看更多的孩子能写对多少字,让更多的人反思提笔忘字的尴尬,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之美。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及早发现不足,利用课堂教学加以纠正和强化,这无疑是对汉字和汉语文化的打捞,其积极意义不言自明。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只强调会写字,写好字,多识字,而是要能理解和驾驭文字。因此,准确合理地运用文字遣词造句、组织成文,加强学生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尤为重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启发学生去想象、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精神,使视觉经验词语化;联系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努力使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说真话,讲真事,表真情,进而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书声琅琅,书香为伴”,强化读书读报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水准
  目前,全国范围内中小学都在大力提倡和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从本省的高考命题模式中不难看出,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科技文阅读、古文阅读、诗词阅读、文学文本类和实用文本类阅读占据了语文试卷总分数的大部分,而在实际教学中却不难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无论是阅读的数量,还是阅读的速度、质量都很难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水平。原因在于学生大多把“读名著”变为“看名著”(即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或者借助科技手段用听有声读物的方式代替通过传统的纸质书本的文本阅读。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听”和“看”就没有意义,只是强调“读”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心灵的沟通。正因为“读”在教学中具有值得思考的特殊价值,所以必须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学校中要形成一种读书、研究的文化氛围;积极倡导“书声琅琅,书香为伴”的思想,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从而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财富,也为写作积攒了素材。
  三、“声声入耳,心心相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一个人一生中运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进行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比例分别为45%、30%、16%、9%。可见,语文教学中“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英语教学中的听力相比,语文教学中的“听”似乎并不为大家所重视。我在高中全国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中第一次接触语文听力,就感触颇深。事实上,高中课堂的实际教学中确实也没有“听“的针对性训练,很多语文教师甚至认为这对高中生来说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就是这个大家都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却给我带来了些许尴尬。痛定思痛,居安思危,语文教学中的“听”确实不能等闲视之。在课堂训练中,在强化听的练习时,怎样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取合理的方法将“听与写”“听与辨”“听与记”“听与说”“听与思”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同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听读时,提出有价值的关键性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要学生有要求地听,有目标地听,有成效地听,进而提高学生对段落文字的掌握能力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落实了听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四、“言之有理,说而有序”,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方面的要求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能根据不同需要正确运用规范语言进行口语表达,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论辩能力。”由此可见,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艰巨的教学内容。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锻炼学生敢于开口,议时事政治,谈感想体会,背古今名篇,尝试即兴采访,练习口头作文;其次,在引导学生独立研读文本时,要求学生边读边将自己的感悟提纲挈领地写在书上相应的地方,然后提醒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前,将自己的体会先进行一次梳理,即“我准备表达什么,怎么去表达,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这样一来,学生说话不仅有条不紊,而且还提高了交流的效果。长期的系统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有顺序地表达的良好习惯;最后在探究文本的内涵时,老师首先应明确文本本身公认的价值取向,以便及时地对学生的感受进行评价与引导,让学生懂得“言之有理”。正确的开放性的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相反,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的教学,没有丝毫的意义。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潜心领会《新课标》精神,仔细玩味高考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意见,植根于基础语文教学实践,彻底掸去教学中飘浮在我们脑海中形成的浮尘,把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发展当作我们教学的神圣使命,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
  [2]章熊,张彬福,王本华.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荣生,韩雪屏.语言知识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寿沂.打磨语言:追求语言表达.开明出版社.
  [4]王占馥.思维与语言运用.广东教育出版社.
  [5]朱竞.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肥在所有化肥中利用率是最低的,目前的利用率仅为10%~25%。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根据土壤性状、作物特性、轮作制度、磷肥品种以及施用技术等
【摘要】学生在对小学数学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需要对理论性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将生活元素添加到数学课堂之中,引入生活元素能够降低讲授难度。根据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讲授经验,对生活元素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运用方法数学这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属于基础性的理科课程,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数学知识,这部分知识不仅能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意识。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要固定,各个角色都要让每个学生尝试。小组也不要固定,隔段时间小组之间进行成员重新组合,让合作和学习都流动起。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 合作 提高  教育专著中这样定义合作: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重视文化课。而政治课因其自身的特点更加不受学生的待见。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技术,成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和活跃课堂气氛;在整个课堂中,多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地优化着政治课堂教学,适应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努力寻找传统教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我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名叫小凤。第一次对她的印象是成绩不怎么好,不爱说话,班级调座位时,她选择了最后一排。当时,我很不理解,但在班里我并没有多说什么,下课后我找到她,问她为什么选择最后面,坐在后面能看清楚黑板吗?她一直低头不语,最后我只好让她回班里了。当时,刚开学,班里的事情也比较多,我也就没怎么在意她。直到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后,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上所有家长都来了,除了她。当时我很生气,等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