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人们的观念、思想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道德失范,不良行为现象的频频发生,给我们再一次敲响警钟。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初步阶段,只有让学生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得学生未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小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关的教育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从业者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良行为习惯分析;正确教育观;榜样精神;角色扮演
一、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象的简析
在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多数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且具有共同性、普遍化发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现象如下,学习方面:(1)上课时扰乱课堂秩序、课桌乱涂乱画、顶撞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等。(2)考试中作弊、打小抄、偷看他人试卷、课桌写答案。(3)作业上抄写他人作业、不按时完成、上网复制粘贴。生活方面:(1)家庭中顶撞父母、说谎欺骗父母。(2)学校中欺负其他同学、墙上胡乱图画、践踏草坪、不爱护植物、破坏学校公共设施。(3)社会上乱丢东西、不主动让座、随意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以上是在小学阶段成长中较为普及化容易发生的不良行为现象。学校作为社会德育树人的主阵地,必然是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主因之一,具体而言,其一,学校重知识轻行为,认知是需要赋予实践与行动,才具有实质性教育意义。由于长期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行为实践的真正教育功效。其二,老师教育观的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决定德育的效果大小,往往老师进行教育时多数模仿多、创新少;灌输多、诱导少,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拿来主义”,往往落入实践教育中都流于形式化,并没有实质性教育内涵,不具备较大的现实基教育意义。其三,长年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目标是培养学生进入名校为教学目标和存在分数唯一论和结果导向论等现象,而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属于长期逐步显化,学校自然潜意识中忽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措施
(一)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观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正如“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因此,学校要基于德育为首的教育观要务实落地,要下沉到一线教学活动中,才能为一线老师指引明确的教育方向。其次,老师作为一线教育者,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育岗位,是学校一切的教育思想落实的实践者,是决定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教育质量的重要教育角色,因此,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才能探寻学生的实际不良行为问题,才能真正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从而更加切实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反之,在传统教育观中的保姆式喂养知识、警察式压制学生主观思想,会忽视学生发展的真正需要,一不小心的满怀好意会演变成动适得其反教学结果,这样老师的心态也受打击,学生不良行为也没得到有效纠正。最后,老师要立足实践为基础的人才培育观,抛弃压迫式、灌输式模式,充分为学生留足时间,促使学生亲自体验过程中去感知、体悟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从而才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得教育行为才有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运用榜样示范实施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是具有模仿的学习特点,同时,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班杜拉”认为:社会行为中更加有效学习来自观察。而小学生本身思维处于发育期,并不健全,且小学生行为大多数是通过观察、模仿的过程获得行为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小学生不良行为纠正措施上,应该树立榜样精神,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使得学生获得改变。同时,榜样具有形象化、针对性和示范性,是有很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是较容易让学生真心接纳。例如,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历史人物故事,向他们学习坚持不懈、不折不挠的精神。再如,为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先进模范人物,让学生观察模范人物具備的人生观教育和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学生的崇拜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对比,发现自身不足与缺点,进而自我觉悟性改正。最后,老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故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与生活中要注重自我的言行举行,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从而时刻影响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 利用角色扮演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是天生的演员,具有非常大的表演欲和模仿欲,因此,老师可以基于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法,从而达到不良行为的纠正与改变的目的。例如,老师创设一个情境“小老师教学的一天”,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当教师和老师当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始后,老师不认真听讲、打扰其他学生、随意接老师的话语、随便扔垃圾、顶撞老师等表现行为,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在组织全体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随着大家积极地发表意见中,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不良行为习惯纠正的目的。
总而言之,任何教法与教育措施都有它的两面性,老师应基于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的原则下,有效避开教育行为的盲目性,进而真正发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的根源所在,从而才能有务实性、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矫正自身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树来.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分析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77.
[2]张超骏.小学中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杨盛霞,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镇清江完小;
董万富,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镇具合完小。
关键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良行为习惯分析;正确教育观;榜样精神;角色扮演
一、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象的简析
在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多数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且具有共同性、普遍化发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现象如下,学习方面:(1)上课时扰乱课堂秩序、课桌乱涂乱画、顶撞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等。(2)考试中作弊、打小抄、偷看他人试卷、课桌写答案。(3)作业上抄写他人作业、不按时完成、上网复制粘贴。生活方面:(1)家庭中顶撞父母、说谎欺骗父母。(2)学校中欺负其他同学、墙上胡乱图画、践踏草坪、不爱护植物、破坏学校公共设施。(3)社会上乱丢东西、不主动让座、随意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以上是在小学阶段成长中较为普及化容易发生的不良行为现象。学校作为社会德育树人的主阵地,必然是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主因之一,具体而言,其一,学校重知识轻行为,认知是需要赋予实践与行动,才具有实质性教育意义。由于长期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行为实践的真正教育功效。其二,老师教育观的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决定德育的效果大小,往往老师进行教育时多数模仿多、创新少;灌输多、诱导少,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拿来主义”,往往落入实践教育中都流于形式化,并没有实质性教育内涵,不具备较大的现实基教育意义。其三,长年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目标是培养学生进入名校为教学目标和存在分数唯一论和结果导向论等现象,而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属于长期逐步显化,学校自然潜意识中忽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措施
(一)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观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正如“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因此,学校要基于德育为首的教育观要务实落地,要下沉到一线教学活动中,才能为一线老师指引明确的教育方向。其次,老师作为一线教育者,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育岗位,是学校一切的教育思想落实的实践者,是决定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教育质量的重要教育角色,因此,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才能探寻学生的实际不良行为问题,才能真正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从而更加切实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反之,在传统教育观中的保姆式喂养知识、警察式压制学生主观思想,会忽视学生发展的真正需要,一不小心的满怀好意会演变成动适得其反教学结果,这样老师的心态也受打击,学生不良行为也没得到有效纠正。最后,老师要立足实践为基础的人才培育观,抛弃压迫式、灌输式模式,充分为学生留足时间,促使学生亲自体验过程中去感知、体悟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从而才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得教育行为才有实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运用榜样示范实施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是具有模仿的学习特点,同时,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班杜拉”认为:社会行为中更加有效学习来自观察。而小学生本身思维处于发育期,并不健全,且小学生行为大多数是通过观察、模仿的过程获得行为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小学生不良行为纠正措施上,应该树立榜样精神,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使得学生获得改变。同时,榜样具有形象化、针对性和示范性,是有很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是较容易让学生真心接纳。例如,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历史人物故事,向他们学习坚持不懈、不折不挠的精神。再如,为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先进模范人物,让学生观察模范人物具備的人生观教育和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学生的崇拜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对比,发现自身不足与缺点,进而自我觉悟性改正。最后,老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故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与生活中要注重自我的言行举行,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从而时刻影响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 利用角色扮演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生是天生的演员,具有非常大的表演欲和模仿欲,因此,老师可以基于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法,从而达到不良行为的纠正与改变的目的。例如,老师创设一个情境“小老师教学的一天”,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当教师和老师当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始后,老师不认真听讲、打扰其他学生、随意接老师的话语、随便扔垃圾、顶撞老师等表现行为,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在组织全体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随着大家积极地发表意见中,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不良行为习惯纠正的目的。
总而言之,任何教法与教育措施都有它的两面性,老师应基于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的原则下,有效避开教育行为的盲目性,进而真正发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的根源所在,从而才能有务实性、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矫正自身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树来.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分析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77.
[2]张超骏.小学中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杨盛霞,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镇清江完小;
董万富,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马山镇具合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