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整体教育不足,人力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出现了局部过度教育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总结导致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过度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过度教育;知识失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3—0098—02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新增的就业岗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压力。根据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调查显示,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和有意向的人数仅为49.81%。更为严重的是,失业群体有向高知识、高学历群体发展的趋势,研究生乃至留学归国人员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卷入失业队伍之中。
不断增长的高知识人群失业率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过度教育也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过度教育的基本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受教育劳动力(educated labor force)的相对过剩问题。具体表现为。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力从事以前由低学历劳动力从事的工作。他们实际的学历水平超过了工作需要的学历水平,这种现象通常被解释为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美国教育经济学权威莱文(Levin)教授认为,过度教育包含三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其受过教育后经济地位的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我国学者刘雪梅认为“过度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造成的教育过量。主要的表现是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教育培养的人才超出社会吸纳能力而造成的知识失业现象。”
虽然对“过度教育”的解释不尽相同,但这些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即过度教育所关注的是个体的教育水平与从事工作对教育的要求。只要个体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对教育的要求。就不能否认过度教育的存在。因此。鉴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高知低就”等现象,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局部性的过度教育。
二、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
对于我国局部过度教育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文东茅从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发生了过度教育,则其收入会比相同学历和对应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平均低9.55%;还有一些学者从政府与市场、工作竞争与教育深化等视角出发,对中国的过度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在了解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尽管过度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过度教育的分布不均衡。就职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和文化艺术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高等学历人口较多,而另一些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的高等学历人口则相对较少,导致一些部门和地区过度储存了人力资本,另一些部门和地区严重缺乏人力资本。
(二)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教育层次较高者从事原先通常由层次较低者承担的工作。例如,一般机关人员、电脑操作人员等只要一般的专科毕业生甚至高中生就可以胜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学历必须是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还有一些研究生到高中任教的现象,这些都说明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规格。再加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加剧低学历者追求高学历——专科生升本科,本科生考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使劳动力市场严重恶化,过度教育也越来越严重。
(三)学历结构与需求不对称。其表现为:
原先接收硕士的岗位,现今被博士取代:硕士应聘大量本科生可以从事的岗位,本科生占据大专乃至中专技校生的岗位。
高校辅导员岗位,过去是本科生担任,如今已是几十个重点高校硕士争夺一个辅导员岗位。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考,很多由本科生做的行政岗位,现在都只招硕士。就业市场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学历相对岗位下移。对高学历的过热追求,凸显一个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失衡。
三、我国局部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局部过度教育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竞争机制的结果
由于过度竞争,主要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根据价格供给机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将会普遍下降。如果高校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收入水平很低,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放弃该工作,而去寻找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就会产生过度教育。即有的毕业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去从事较低待遇的工作。
另外,如果毕业生屈就于不理想的工作时,不得不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寻找工作支出的种种成本:第二,跳槽到新的单位时必须向原单位支付违约金等成本。通常转换工作时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从而使得大学毕业生宁愿选择失业以继续寻找理想的工作而不愿高才低就。
(二)受到教育扩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使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求职队伍中的后移和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同时也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追求更高学历,从而在求职队伍中占领有利位置。
根据斯罗(Thurow)的竞争模型理论和斯宾塞(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的标志,更高的学历将为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的比较优势。如果社会需求有限,较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不能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充分就业,要么待业或失业,要么分流到对学历层次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岗位。那么我国出现过度教育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三)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也是导致我国局部过度教育不可忽视的直接原因
结构性失调是指教育的发展目标严重偏离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导致一方面大量毕业生人才不得其用或不尽其用,而另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加,给预测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也是诱发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使供需矛盾加大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03.6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338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从2001年的90%下降到2004年的73%。毕业生的预期薪水也在逐年降低,同一学历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亦不断在下降。所有这些都表明。过度教育已经出现。
四、改善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腾飞之时教育和就业机会均增加。经济发展的低速是造成过度教育的最根本原因。为了确保教育的良性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这个外部的大前提,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二)加大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要从收入分配层面防止高学历者过度集中在少数部门。可尝试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以教育水平或技术水平为标准的最低工资制度,防止由行业、地区间收入差异过大而导致的高学历者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的发生。
(三)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
我国应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结构来缓解过度教育的现象。要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高校主要领导必须要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的能力,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稳定性,避免在某些社会需求较低的学科专业出现人才“扎堆”。
同时,为了使教育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不少发展中国家通过调整各级教育投资结构,压缩高等教育的比重,加大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的份额,从而削减高层次人力的供给。缓解高等教育过度的压力。在这方面,国外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印度等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社会各界要更新观念,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但是,现代化不仅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一批受过良好职业技术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城乡劳动者。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再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不能成为现实的合适生产力。因此,社会各界必须更新观念,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不同的教育类别。就政府而言,应该为两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就高校而言,应该按各自类别的内在规律发展。总之,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要在恰当比例下共同发展。
关键词:过度教育;知识失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3—0098—02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新增的就业岗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压力。根据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调查显示,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和有意向的人数仅为49.81%。更为严重的是,失业群体有向高知识、高学历群体发展的趋势,研究生乃至留学归国人员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卷入失业队伍之中。
不断增长的高知识人群失业率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过度教育也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过度教育的基本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受教育劳动力(educated labor force)的相对过剩问题。具体表现为。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力从事以前由低学历劳动力从事的工作。他们实际的学历水平超过了工作需要的学历水平,这种现象通常被解释为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美国教育经济学权威莱文(Levin)教授认为,过度教育包含三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其受过教育后经济地位的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我国学者刘雪梅认为“过度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造成的教育过量。主要的表现是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教育培养的人才超出社会吸纳能力而造成的知识失业现象。”
虽然对“过度教育”的解释不尽相同,但这些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即过度教育所关注的是个体的教育水平与从事工作对教育的要求。只要个体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对教育的要求。就不能否认过度教育的存在。因此。鉴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高知低就”等现象,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局部性的过度教育。
二、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
对于我国局部过度教育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文东茅从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发生了过度教育,则其收入会比相同学历和对应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平均低9.55%;还有一些学者从政府与市场、工作竞争与教育深化等视角出发,对中国的过度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在了解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尽管过度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过度教育的分布不均衡。就职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和文化艺术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高等学历人口较多,而另一些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的高等学历人口则相对较少,导致一些部门和地区过度储存了人力资本,另一些部门和地区严重缺乏人力资本。
(二)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教育层次较高者从事原先通常由层次较低者承担的工作。例如,一般机关人员、电脑操作人员等只要一般的专科毕业生甚至高中生就可以胜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学历必须是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还有一些研究生到高中任教的现象,这些都说明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规格。再加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加剧低学历者追求高学历——专科生升本科,本科生考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使劳动力市场严重恶化,过度教育也越来越严重。
(三)学历结构与需求不对称。其表现为:
原先接收硕士的岗位,现今被博士取代:硕士应聘大量本科生可以从事的岗位,本科生占据大专乃至中专技校生的岗位。
高校辅导员岗位,过去是本科生担任,如今已是几十个重点高校硕士争夺一个辅导员岗位。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考,很多由本科生做的行政岗位,现在都只招硕士。就业市场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学历相对岗位下移。对高学历的过热追求,凸显一个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失衡。
三、我国局部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局部过度教育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竞争机制的结果
由于过度竞争,主要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根据价格供给机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将会普遍下降。如果高校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收入水平很低,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放弃该工作,而去寻找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就会产生过度教育。即有的毕业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去从事较低待遇的工作。
另外,如果毕业生屈就于不理想的工作时,不得不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寻找工作支出的种种成本:第二,跳槽到新的单位时必须向原单位支付违约金等成本。通常转换工作时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从而使得大学毕业生宁愿选择失业以继续寻找理想的工作而不愿高才低就。
(二)受到教育扩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使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求职队伍中的后移和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同时也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追求更高学历,从而在求职队伍中占领有利位置。
根据斯罗(Thurow)的竞争模型理论和斯宾塞(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的标志,更高的学历将为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的比较优势。如果社会需求有限,较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不能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充分就业,要么待业或失业,要么分流到对学历层次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岗位。那么我国出现过度教育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三)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也是导致我国局部过度教育不可忽视的直接原因
结构性失调是指教育的发展目标严重偏离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导致一方面大量毕业生人才不得其用或不尽其用,而另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加,给预测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也是诱发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使供需矛盾加大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03.6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338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从2001年的90%下降到2004年的73%。毕业生的预期薪水也在逐年降低,同一学历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亦不断在下降。所有这些都表明。过度教育已经出现。
四、改善我国局部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腾飞之时教育和就业机会均增加。经济发展的低速是造成过度教育的最根本原因。为了确保教育的良性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这个外部的大前提,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二)加大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要从收入分配层面防止高学历者过度集中在少数部门。可尝试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以教育水平或技术水平为标准的最低工资制度,防止由行业、地区间收入差异过大而导致的高学历者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的发生。
(三)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
我国应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结构来缓解过度教育的现象。要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高校主要领导必须要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的能力,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稳定性,避免在某些社会需求较低的学科专业出现人才“扎堆”。
同时,为了使教育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不少发展中国家通过调整各级教育投资结构,压缩高等教育的比重,加大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的份额,从而削减高层次人力的供给。缓解高等教育过度的压力。在这方面,国外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印度等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社会各界要更新观念,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但是,现代化不仅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一批受过良好职业技术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城乡劳动者。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再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不能成为现实的合适生产力。因此,社会各界必须更新观念,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不同的教育类别。就政府而言,应该为两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就高校而言,应该按各自类别的内在规律发展。总之,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要在恰当比例下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