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中的“侔”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子》一书,自汉以后历一千五百年,研读者寥寥可数。清中叶后,注家迭起,至清末孙诒让《墨子间诂》后,文意晦涩之《墨子》始略略可读,墨学亦开始复兴。近一百年来,墨学专著有二百九十五种,论文也有一千七百余篇。...
其他文献
1、比况性无指名词定语的语义基础 体词性成分实现的一般是指称功能,谓词性成分实现的一般是述谓功能。但在比况性无指名词做定语时,名词是无指的,没有具体的指称对象,而且明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是北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吴江县知县,官至尚书都官郎中.张先与北宋前期的词人晏殊、欧阳修、柳永齐名,对宋词的发展做出
自近代以来,关于汉字改革的呼声时有出现。虽到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拼音化还没有显示出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汉字体系不科学、不实用,汉字难学、难写、难认、难记等观念,似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认同。这种观念不论对国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与使用,还是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交流都是不利的。因此,本文拟在语言学范围内,就几个问题,重新做一番比较,说明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    一、关于文字发展阶段说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