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并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例患者因疼痛明显或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同时肾下锚定区达到15 mm而采用血管腔内治疗,其中4例行"分体式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1例行"单分支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联合股股转流术";2例肾下锚定区小于15 mm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疼痛明显且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者行"腹主动脉-右侧髂动脉转流术联合股股转流术"、1例无疼痛表现但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者行"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转流术";8例无明显疼痛且腹主动脉直径小于30 mm的患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2例疼痛明显且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的患者在手术准备阶段发生猝死。分析总结17例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及随访期间重要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5例血管腔内治疗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5.4±2.9)d,住院期间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1例随访2周,3例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左侧髂支闭塞;2例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8和49 d,随访时间分别为6和9个月,住院及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1.1±5.2)d,随访1周至39个月,其中4例随访时间≥12个月,住院及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于疼痛明显或腹主动脉直径达到30 mm的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推荐血管腔内或外科手术治疗;没有疼痛表现且腹主动脉直径小于30 mm的患者,推荐内科保守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Graves病(GD)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PTC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GD合并PTC的33例患者资料,并随机抽取HT合并PTC的132例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结节直径、淋巴结转移(LNM)、TNM分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及PTC病理亚型的差异,采用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体层摄影血管成像技术(OCTA)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方法对2016年1—4月以睡眠打鼾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并诊断为OSAS的成年患者,完成人体学特征采集、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同时采用OCTA对视网膜微血管进行定量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AHI≤30次/h),重度组(30次/h
期刊
目的探讨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22例年轻高危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年轻高危DLBCL占本中心DLBCL的发生率为27.1%,患者中位年龄44.0岁,Ⅲ、Ⅳ期患者占99.2%,50.0%患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淋巴结
期刊
目的比较负压创面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3个月的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及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行负压引流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收集同时期按照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糖尿病足病变范围进行1∶1比例匹配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创面完全愈合或好转,创面没有明显分泌物,坏死组织大部分脱落并且有新生肉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缓解大鼠甲醛溶液炎性痛的脊髓机制。方法行为学实验:3~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大鼠于右后足背皮下注射10%中性甲醛溶液,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中溶媒对照组和米诺环素组在甲醛溶液注射前1 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米诺环素,观察各组大鼠缩足和舔爪等炎性痛行为。电生理实验:选取同上SD大鼠,制作
目的比较分析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在累及内脏动脉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n=7)和腔内修复组(n=19),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随访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7例均为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8(41~62)岁,其中75岁以上1例;腔内修复组共19例患者,14例为男性,中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