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课是幼师专业的主课,随着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声乐课已受到职高的广泛的重视,许多职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然而实践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声乐课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树立新型师生关系等四方面对如何提高幼师专业声乐教学成效进行了一番探析。
【关键词】幼师;声乐;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中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声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切实提高职业中学幼师专业声乐教育质量。
1幼师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家长们对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形势对幼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声乐课是中职幼儿师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今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底子薄,纪律观念差,厌学情况严重,职校学生基本素质明显下降,许多职高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现学专业,只是为了拿到高中毕业文凭,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又观念老化,方法单一,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演唱能力根本不能达到幼儿园歌曲的教学要求。
为了能有效促进幼师音乐教学成效的提高,为学生日后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吸取他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师的声乐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职高幼师班学生声乐的方法
2.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职高幼师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对他们而言,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看重的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声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她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如在学习歌曲《国旗领》时,可以把流行音乐《红旗飘飘》的欣赏,作为这首歌的导入。用这首歌作为导入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新的时代理念:关于“音乐”概念的范畴可以扩展,流行乐中也有真正的经典,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等形式活跃学生课堂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愿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会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2.2改进教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⑴在视唱教学中用“音阶填空法”增强学生视唱能力
视唱是音乐基础知识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视唱相对比较枯燥,但它又是唱好歌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音阶填空法”,帮助学生唱准音高,特别是4-7(教师在琴上只弹出“4”,让学生顺音阶上行找到“7”的音高,中间被填空的“5、6”两个音只能默唱,这样学生就很快记住了4 7的音高)、7-4两个增四、减五音程以及音程大跳的唱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音高位置,在反复训练后她们心里就有个固定的音高位置。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减少了学生的畏惧感、陌生感,能有效提高学生视唱能力。
⑵充分运用打击乐器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分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如在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创编节奏型,有的根据歌曲的节奏,有的运用锣鼓节奏,利用打击乐器进行多种多声部节奏组合练习,表现歌曲情境,渲染节日欢腾的气氛。各种音色、节奏的编排,训练了学生多声部节奏的感受能力、听力,让她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
⑶利用多媒体辅助,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表现语言是静态的,要使它流动起来可以借助媒体,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音乐形象。在声乐课中,要将诗歌、图画、多媒体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如在《长江之歌》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视听结合这一手段,通过媒体讲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2.3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声乐课要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挥其主动性。(1)节奏训练与游戏相结合。如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模仿比赛,教师先在琴键上敲一段两小节或四小节的节奏,让两组学生凭记忆分别模仿出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节奏感较强。(2)歌曲学习与自编自演相结合。如在学习某一首歌曲时,鼓励学生上讲台充当歌曲的主角,模仿主角的歌唱和动作形态等,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展示的能力。(3)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组织竞赛活动,如编排音乐剧、歌咏比赛、轮流教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互助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我和学生一样高”的理念,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高高在上的“一方神圣”而是和学生一样的人,既然都是人,那就应该“人人平等”。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高度上一样高,即在生活中教师要去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学习上要耐心、细心指导学生。二是在心理上一样高,体现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需要,在和学生对话时,像朋友一样的和蔼可亲,让学生感觉到你在和他商量,彼此是平等的,对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不同意见或是某种需要予给予尊重,不随意否定或拒绝,比如在“自选曲目”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选一首歌曲进行练习,有的学生选择了二首歌曲,在演唱时,二首都没有唱好,虽然作业完成的不理想,但我没有因为她没按要求去做,而随意地批评她,而是对她说:“你的愿望是好的,希望把二首歌曲都学好,但老师想看你能否把其中的一首歌曲唱得很好。”,然后她就很开心地去练习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这样做她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知道她在努力学习,她想做最好的学生,出发点是好的,如果采用批评的方法,肯定没有采用引导的方法教育好。
总之,在声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音乐技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未来音乐教学工作的适应性,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长海《音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邵祖亮《中学音乐教学法》,上音出版社,2001年3月
【关键词】幼师;声乐;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中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声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切实提高职业中学幼师专业声乐教育质量。
1幼师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家长们对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形势对幼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声乐课是中职幼儿师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今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底子薄,纪律观念差,厌学情况严重,职校学生基本素质明显下降,许多职高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现学专业,只是为了拿到高中毕业文凭,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又观念老化,方法单一,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演唱能力根本不能达到幼儿园歌曲的教学要求。
为了能有效促进幼师音乐教学成效的提高,为学生日后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吸取他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师的声乐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职高幼师班学生声乐的方法
2.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职高幼师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对他们而言,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看重的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声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她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如在学习歌曲《国旗领》时,可以把流行音乐《红旗飘飘》的欣赏,作为这首歌的导入。用这首歌作为导入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新的时代理念:关于“音乐”概念的范畴可以扩展,流行乐中也有真正的经典,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等形式活跃学生课堂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愿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会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2.2改进教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⑴在视唱教学中用“音阶填空法”增强学生视唱能力
视唱是音乐基础知识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视唱相对比较枯燥,但它又是唱好歌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音阶填空法”,帮助学生唱准音高,特别是4-7(教师在琴上只弹出“4”,让学生顺音阶上行找到“7”的音高,中间被填空的“5、6”两个音只能默唱,这样学生就很快记住了4 7的音高)、7-4两个增四、减五音程以及音程大跳的唱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音高位置,在反复训练后她们心里就有个固定的音高位置。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减少了学生的畏惧感、陌生感,能有效提高学生视唱能力。
⑵充分运用打击乐器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分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如在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创编节奏型,有的根据歌曲的节奏,有的运用锣鼓节奏,利用打击乐器进行多种多声部节奏组合练习,表现歌曲情境,渲染节日欢腾的气氛。各种音色、节奏的编排,训练了学生多声部节奏的感受能力、听力,让她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
⑶利用多媒体辅助,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表现语言是静态的,要使它流动起来可以借助媒体,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音乐形象。在声乐课中,要将诗歌、图画、多媒体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如在《长江之歌》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视听结合这一手段,通过媒体讲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2.3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声乐课要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挥其主动性。(1)节奏训练与游戏相结合。如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模仿比赛,教师先在琴键上敲一段两小节或四小节的节奏,让两组学生凭记忆分别模仿出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节奏感较强。(2)歌曲学习与自编自演相结合。如在学习某一首歌曲时,鼓励学生上讲台充当歌曲的主角,模仿主角的歌唱和动作形态等,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展示的能力。(3)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组织竞赛活动,如编排音乐剧、歌咏比赛、轮流教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互助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我和学生一样高”的理念,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高高在上的“一方神圣”而是和学生一样的人,既然都是人,那就应该“人人平等”。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高度上一样高,即在生活中教师要去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学习上要耐心、细心指导学生。二是在心理上一样高,体现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需要,在和学生对话时,像朋友一样的和蔼可亲,让学生感觉到你在和他商量,彼此是平等的,对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不同意见或是某种需要予给予尊重,不随意否定或拒绝,比如在“自选曲目”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选一首歌曲进行练习,有的学生选择了二首歌曲,在演唱时,二首都没有唱好,虽然作业完成的不理想,但我没有因为她没按要求去做,而随意地批评她,而是对她说:“你的愿望是好的,希望把二首歌曲都学好,但老师想看你能否把其中的一首歌曲唱得很好。”,然后她就很开心地去练习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这样做她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知道她在努力学习,她想做最好的学生,出发点是好的,如果采用批评的方法,肯定没有采用引导的方法教育好。
总之,在声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音乐技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未来音乐教学工作的适应性,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长海《音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
[2]邵祖亮《中学音乐教学法》,上音出版社,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