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美术课的目的与任务是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标新立异,找到各种新办法新途径,“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它具有思路新颖、富有想象积极主动的特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同时也应保持感性素质的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1]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大胆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美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美术新课标的标准和上课的一些反思,我认为美术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艺术源于生活,请发现身边的美
艺术本身是来自于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再现,也是人类表达心中情感的一种方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技能要求的观点──强调技法和基础的学习,而忽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曾经有一位画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在市中心摆了一幅画,下面写着:请写出这幅画的缺点。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题板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说眼睛画的不好的,有说色彩不好的……第二天,同样的画,不同的是下面写着:请写出这幅画的优点。到了傍晚,题板上依旧是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说眼睛画得好的,有说色彩搭配协调的……画家恍然大悟,艺术没有标准答案,美丑也不是绝对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同样的,在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不要先入为主的介绍各种评论家对于作品的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绘画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介绍,让学生自己能够去发现作品的美,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表达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生活的本质与主流的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视觉造型艺术,需要通过直观视觉形象来感知、认识事物,这种直观的观察可以发展想象力,帮助理解和记忆,引发创造性思维。
2、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适当搞一些绘画创作教学。在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已学到的绘画知识,同时尽量发挥其想象力,不要受到某些固有的绘画知识的束缚,在构图、形象上应允许移位、夸张和变形,可以不讲究透视方法,也可以采用散点透视,比如在绘画创作中就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学过的手绘线条的表达方法来表现。可以用色彩搭配的规律,以及运用说学过的色彩的含义着眼于色彩的平面构成。尽力使学生认识到绘画创作的关键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寻求美的法则,要不受束缚地进行创作。用色彩来表现自己对“冷”的感受、“生气”的感受、“伤心”的感受、“开心”时的感受等等。要求他们尽可能进行各种尝试,这样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在班内可以多搞一些互评的小画展,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其观察力和独立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在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形式的多样性,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以创新意识去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是创作的前提。
3、诱导想象能力的思维习惯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的情绪参与,因而显示出多样性。在教学中,我先营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联想,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画想象中的事物,拓宽了画面内容的渠道。
(1)兴趣的支点——生活画册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部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不要求比例精准,造型完美。让他们把自己心情和感受用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自己的胡思乱想,都可以搬到纸上,让他成为一幅作品。如:在《对印的乐趣》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通过印的方式和色彩的搭配创作作品,不要求造型和比例。让学生天马行空一回。
(2)观察的支点——培养独创性
现在的九零后学生都喜欢独一无二的东西,同样,在课堂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觉和思维去观察事物,创造事物,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戒掉对范本、对老师的依赖,从而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魏权.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大胆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美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美术新课标的标准和上课的一些反思,我认为美术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艺术源于生活,请发现身边的美
艺术本身是来自于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再现,也是人类表达心中情感的一种方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技能要求的观点──强调技法和基础的学习,而忽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曾经有一位画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在市中心摆了一幅画,下面写着:请写出这幅画的缺点。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题板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说眼睛画的不好的,有说色彩不好的……第二天,同样的画,不同的是下面写着:请写出这幅画的优点。到了傍晚,题板上依旧是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说眼睛画得好的,有说色彩搭配协调的……画家恍然大悟,艺术没有标准答案,美丑也不是绝对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同样的,在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不要先入为主的介绍各种评论家对于作品的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绘画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介绍,让学生自己能够去发现作品的美,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表达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生活的本质与主流的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视觉造型艺术,需要通过直观视觉形象来感知、认识事物,这种直观的观察可以发展想象力,帮助理解和记忆,引发创造性思维。
2、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适当搞一些绘画创作教学。在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已学到的绘画知识,同时尽量发挥其想象力,不要受到某些固有的绘画知识的束缚,在构图、形象上应允许移位、夸张和变形,可以不讲究透视方法,也可以采用散点透视,比如在绘画创作中就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学过的手绘线条的表达方法来表现。可以用色彩搭配的规律,以及运用说学过的色彩的含义着眼于色彩的平面构成。尽力使学生认识到绘画创作的关键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寻求美的法则,要不受束缚地进行创作。用色彩来表现自己对“冷”的感受、“生气”的感受、“伤心”的感受、“开心”时的感受等等。要求他们尽可能进行各种尝试,这样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在班内可以多搞一些互评的小画展,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其观察力和独立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在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形式的多样性,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以创新意识去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是创作的前提。
3、诱导想象能力的思维习惯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的情绪参与,因而显示出多样性。在教学中,我先营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联想,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画想象中的事物,拓宽了画面内容的渠道。
(1)兴趣的支点——生活画册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部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不要求比例精准,造型完美。让他们把自己心情和感受用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自己的胡思乱想,都可以搬到纸上,让他成为一幅作品。如:在《对印的乐趣》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通过印的方式和色彩的搭配创作作品,不要求造型和比例。让学生天马行空一回。
(2)观察的支点——培养独创性
现在的九零后学生都喜欢独一无二的东西,同样,在课堂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觉和思维去观察事物,创造事物,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戒掉对范本、对老师的依赖,从而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魏权.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