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备考金题与适用素材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th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考金题·命题作文】
  请以“有这样一句话”为题目,完成作文。
  【写作导引】
  很多学生的作文出了问题,首先是对题目没有拿捏清楚。想写好此题,题目中的每个字都要仔细推敲。“有”這个字,显然要求写作者得写出有故事情境的作文,从而让“这样”在具体的情境中鲜活起来。“这样”强调的是这句话是“独特”的,对写作者确实产生过心灵触动的,且有深远影响的。显然,对于初中生来,写记叙文是最明智的选择。这句话在什么情境中出现的,这一点得描写清楚,更要写清楚“这样一句话”对“我”产生的心灵触动,甚至有时候,这种触动对人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所以,这句话带来的触动或者对自己的意义要重点写,其余的可以略写。
  素材推荐一: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就中华无数热血男儿的辉煌人生。“西南联大”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培养出无数英才,就是最好的明证。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无数英雄儿女在极困难的环境下依然成就自己的完美人生,还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那昂首仰望星空的杜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那勇敢面对绞刑架的李大钊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样的一句话,在我们文化中,如串串珍珠,璀璨夺目。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素材推荐二:1911 年,13岁的周恩来掷地有声道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声。纵观周恩来的一生,他确实实现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而他确立这样的人生志向,与其幼年家庭变故有直接的关系。祖父50 多岁时就去世了,到了父辈,家庭开始衰落,父亲做文书常年在外不回家,入不敷出。周恩来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特别是先后为了给生母、养母治病,常常把家里值钱的物件拿去典当换钱买药。童年生活中,有四位女性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生前处事精明干练,排难解纷的能力强,出面调解家族内部纠纷时经常带周恩来同去,对幼年周恩来产生了重要影响。嗣母陈氏,较早地对周恩来进行文化启蒙教育,经常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从8岁开始周恩来就可以读小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乳母蒋氏,是贫苦农民,周恩来出生后她到周家做乳母,小时候的周恩来经常跟着蒋妈,蒋妈也教他认识各种农活和植物常识,让年幼的周恩来知道了农事和农民的艰苦生活。八婶母杨氏,在周恩来生母养母去世之后成了周恩来的实际抚养人,对周恩来的影响也很大,周恩来对八婶母的感情也很深。四位女性对周恩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基本生活能力、处世经验、人生观的形成、性格的养成到对社会的看法都有很大帮助。周恩来在13岁就能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来,与这四位伟大女性的熏陶有着很深的关系。
  【备考金题·半命题作文】
  请以“告别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内容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一种习惯、一种思想、一段时光、一缕情怀……),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写作导引】
  任何精彩作文都是独特的,作文“告别”,绕不开“告别”背景、原因的呈现,这一点要在文章中交代清楚。而“告别”时场景的呈现,或者是侧重于场面的渲染,或者是侧重于人物内心感受的描述,也要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当然,“告别”以后会怎样?文中肯定要表现的。或抒发一种难忘的情思,并用行动来表现相思;或迎来新的生活,从而对生活中的“涅槃再生”有了新的体悟;或告别以后自己有了新姿态、新面貌、新收获。这样的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并适合采用倒叙的手法,把告别的背景放在告别时的场面描写之后再写,读起来更吸引读者。
  素材推荐一:1789 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两届的任期中多有创举,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第三个任期,终老于弗农山庄。权力本属于他,他却选择了告别,这样的人生境界,应该就是冯友兰所言的“天地的境界”吧!刘胡兰,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45 年11 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她才14岁就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 年1 月12 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如此从容告别人世,同样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素材推荐二:被誉为“音乐之父”的著名音乐家海顿,曾经担任公爵府邸乐队的队长,领导着30名乐手。有一天,公爵突然决定遣散这支乐队,这就意味着海顿和30名乐手将要丢失饭碗。乐手们顿时心慌意乱,不知所措。海顿突然灵机一动,提笔谱出了一首《告别曲》,准备拿到遣散会上,作为一次独特的告别演出。演出时,乐曲开始时欢快、优美,将乐手与公爵的美好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渐渐地,乐曲由明快转为平缓,又由平缓转为黯淡。这时,一名乐手停了下来,吹灭了乐谱架上的蜡烛,站起身来向公爵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离开。接着,又一名乐手以同样的方式离开……最后,空荡荡的大厅里只剩下了海顿一个人,旁边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静静地闪烁着。这时,公爵的情绪已达到了顶点,再也忍不住地大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海顿平静地回答:“尊敬的公爵大人,这是乐队的全体同仁在向您作最后的告别啊!”公爵突然醒悟过来,几乎流出眼泪说:“不!请让我再考虑一下。”就这样,海顿和30名乐手,靠演出《告别曲》使公爵将他们留了下来。
  【备考金题·材料作文】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对材料中的话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以此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写作导引】
  對初中生来说,材料作文最大的难点是读懂材料。方向错了,作文就会离题万里。而此题相对容易,原因是所给材料中的实例是学生熟悉的,且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都已经被鲜明地总结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作文立意定为:“积极行动,方可成就好的人生”“坚强,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只要你不放弃,成功就不会抛弃你”……同时,写作时一定要有联想的习惯,就是你自身有没有材料中人物的类似经历,如果有,那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所以,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记叙文,就是此文题最佳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只不过,在选取论据时,尽量选择一些时新的素材。
  素材推荐一:沃伦· 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家里最困难的几年。父亲霍华德· 巴菲特投资股票血本无归,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为了省下一点咖啡钱,母亲甚至不去参加她教堂朋友的聚会。巴菲特自小就觉得数字是非常有趣的东西,并显示出了超常的数字记忆能力。他能整个下午和小伙伴拉塞尔一起,记录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牌照号码。到了晚上,他们又开始重复自认为有趣的游戏:拉塞尔在一本大书上读出一大堆城市名称,而巴菲特就迅速地逐个报出城市的人口数量。巴菲特的一个朋友回忆说,5岁时,巴菲特在家外面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改为在繁华市区卖柠檬汁。无论生活怎么困难,巴菲特总能在其中发现乐趣。正是源于少年时代的种种经历,巴菲特最终成为了一代股神。
  素材推荐二:曾国藩,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天赋并不高,幼时学习非常吃力,却勤奋好学。6岁入私塾读书,他每天记日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这个习惯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他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让、要宽仁、要诚信,知命、惜福等。他很重视人格修炼:用“诚敬静谨恒”五字约束自己,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曾国藩一生坚守五字修炼原则,甚至在他去世前一天,他还写下了日记。
  【备考金题·话题作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落花对根的守护;“不足为外人道也”,是桃花源人对自己家园的守护。在我们的生命中,春花秋月、绿水青山,父慈母爱、手足情深,激情梦想、赤子初心……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
  请以“守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向来都是很重要的。本文题的提示语告诉我们:对幼小生命的守护,是成熟生命的应然状态;对独属于自己的美的守护,是生命应有的底线;对世界一切美好的守护,需要我们有个聪慧、美丽的心灵。而“春花秋月、绿水青山,父慈母爱、手足情深,激情梦想、赤子初心”这些信息的呈现,又可以激发出写作者储存在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愫、美好画面、美好人事,写好一篇考场作文的素材自然而然地就有了。
  素材推荐一:三国时期的审配本是袁绍的心腹。曹操围攻邺城,审配坚守,誓不投降,终被活捉。曹操本不想杀他,但审配意气雄壮,毫无屈服的言辞,让在场之人无不叹息。冀州人张子谦历来和审配不睦,曹军攻城时先行投降,此时笑着对审配说:“正南,你比我怎么样?”审配厉声呵斥:“你不过是个降虏,审配为忠臣,虽然死了,哪里像你苟且偷生!”临行刑前,审配呵斥刽子手让自己面北而死,“我的君主在北边。”他用自己的头颅守住了河北慷慨忠义的名士美名。
  素材推荐二:“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这是屠格涅夫笔下的让人震撼的“守护”。事实上,像这样的“守护”,又何止麻雀呢?
其他文献
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物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
热点文题  同一天,同一地方,读同一本书,做同一个游戏,有人快乐,有人不快乐。你具有一颗容纳快乐的心,才可能拥有快乐。快乐是会意的一个眼神,是善意的一个微笑,是说出的一句心声。它来源于一颗坚守的初心,来源于心中的一份热爱。它是心灵的一种美好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要写出真情实感,700字左右。  文题解析  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灵愉悦的
画家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一文中,以古雅隽永的笔触,记录了他和钱钟书交往的逸事。黄家和钱家是邻居,相距只有200米,多年来,黄永玉先生只拜访過钱家两次,不是他不想,而是怕打扰他们的宁静,怕浪费他们的时间。钱家四口人都戴眼镜,周末有闲,各居一角看书做学问。黄永玉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不但画得好,写得也好,而且情商高,与钱家交往的方式很特别:“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池边的杨柳树已枝叶茂盛,阳光柔柔地洒下,留下一片碎花般的影子。柳树说,春风来了!  杨柳是一种热带、亚热带的植物,温和、喜阳,就像春风一样。杨柳很常见,很平凡,可祖父偏愛这种不起眼的植物。  老家后院儿的鱼塘边,就栽了一株柳,现在已变得苍老,树皮凹凸且奇倔,叶色干黄。记得从前,每到春天,祖父总爱带我坐在池边。春季撒鱼苗,自然是钓不
近期,有250多万粉丝的微博博主@辣笔小球为博取网民关注,发表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愤慨。  3月1日,南京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辣笔小球”微博主仇某某批准逮捕,同时决定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工作。  当天下午,《检察日报》公开了仇某某的忏悔视频。仇某某在视频中说道:“我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良知泯灭的行为。我对此也非常地自责,
【真题链接】  时间匆匆而过,停留在脑海里最深处的印象便是记忆,那也是用心刻下的石碑。它没有重量,却能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让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在中考文题中,“记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往往附加一些限定条件,或者改换面目出现,比如2019 年甘肃兰州卷作文“我要留住这一天”等。  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记忆”是人类最普遍的感受,可以是哀伤的,可以是欢快的,还可以是喜忧参半的,要在必
又是一场黄昏。  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海面上,宛若万千碎金动荡闪烁。不远处的椰树林也都镀上了一层橘黄色的光辉。微风轻拂,椰树林微微作响,伴随着潮涨潮落,内心顿觉无限惬意。  日影微斜,夕阳正以一种亘古不变的秩序向海面沉去,刹那间光芒万丈,世间万物都笼罩在一层圣洁的光辉里,美得如一幅似真似幻的飘缈梦境。夕阳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沙滩旁的渔村炊烟,天幕下的蓑草残茎,都浸没在这如酒的日光里。  随着时间的推
我从美国留学回国已经有两个月了,现在想起来,往事仍历历在目。  2019 年,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留学,就读于Saucn Vally 六年级。在那里,我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但并没有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为此感到自豪。有一次,学校高三的老师请我去给他们的学生讲中国文化,我站在讲台上讲起中国的文化历史,侃侃而谈,脸上洋溢着自豪,这是因为我的背后,有一个底蕴深厚的祖国。  在留学前我已经在山东省
小别是个好境界。曲折幽微,是一枚浆果咬下去,那舌尖上短暂的酸里忽而沁出了一丝丝的甜。比如与这一场春天的小雨小别一年,现在喜滋滋又重逢。  还记得去年春天漫漶的一场雨,下到后来,贤人都生了坏脾气。灰色的老式楼房在扯不断的雨线里被织得更显旧了,往外看,天地晦暗,新花新草仿佛都蒙了尘气。上班路上,看见春后褪下的香樟叶子在水洼处久泡,沤出害了痨病一样的酱色容颜来。“江北连日阴雨,冷而潮湿,不宜访友。”心灰
中学课本里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物质的家让我们不至于漂泊无依,心灵的家让我们的心得以皈依。  大千世界,机会很多,诱惑很多,稍不留神,或将迷失自我。作者从對陌生城市的一份好奇入手,巧妙地告诫世人永远不要忘记守住自己内心的一份安宁。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多少会生出一些懈怠甚或厌倦。于是便想去往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所以我们总觉得诗歌在远方,田野在远方,身边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