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宁夏首创的中国经验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缓解当地发展的人口和资源压力,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的工作思路,争取中央支持,先后投入175亿元,对生态条件恶劣、就地发展难度大、成本高的地区实施移民搬迁。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国家易地搬迁工程、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以及“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等5次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作。三十多年来,累计搬迁移民116万人,仅次于举世瞩目的三峡百万大移民。
  移民们走出大山,不仅实现了“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的梦想,也使得腾出的1271万亩土地得以生态恢复。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的良好效果。自1983年以来,根据不同时期国家扶贫标准,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万人次,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14.59%。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宁夏探索出了一条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而且也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样板。2013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宁夏召开,积极推广宁夏移民搬迁经验,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逐步成为“中国经验”,在全国大范围推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阐述中,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就是其中之一。
  一
  “吊庄”作为乡间俚俗,是指宁夏传统的易地垦荒的流耕或以“游农”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是一家人走出去部分劳力,到别处开荒种植,就地挖窑洞栖息,一户人家住两处,一个庄子吊两处,是一种异地垦荒的流动性农业生产手段,也是类型独特的原始农业的残存。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吊庄移民,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最早的由政府主导的移民工程。吊庄移民把解决贫苦农民的温饱、化解山区人口资源矛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政府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形式,吊庄移民的基本做法和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政府自始至终扮演着决策、组织的角色。从项目的编制到项目计划的论证与审批,从移民基地的选址到移民对象的选择和干部的选任,从项目经费的投入与筹措到项目资金的投放等等,无不贯穿着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领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财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创造必要的条件;其二,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移民在若干年内继续享受原籍各种优惠政策;免交3年农业税和各种提留;发放小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用于生产等。同时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吊庄移民开发建设,比如,以东西合作建设的闽宁镇、华西村,吸引工商业者投资兴建的光彩新村,鼓励企业参与开发的隆湖开发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狼皮子梁等,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有效机制,也弥补了政府生态移民一次性投入不足的问题。
  教育引导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广大移民区内,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移民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迁入地的各类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生产生活理念及靠近灌区、濒临城市的有利条件,实施整村搬迁。虽然环境变了,但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习惯并未改变。因此,有效的社会管理以及治安、教育、卫生等的同步跟进,最大限度地保护引导和发挥了移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造就出了一代新型农民,这也是开发式扶贫伟大实践的一个重大收获。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为了让移民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移民区的资源优势和移民的自身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大力发展养殖、劳务输出,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移民区广大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涌现出了如海原兴高李灌区的特色瓜菜、闽宁镇的菌草业、狼皮子梁的林木育苗、芦草洼的劳务输出、华西村的乡村旅游等一批典型示范村镇。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切实提高人口素质。移民搬迁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的超载,在移民区要把人口减下来,素质提上去,把经济搞上去就成了当务之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移民区实施扶贫开发与“少生快富”工程相结合的试点工作。开展此项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坚持国家计生政策的前提下,以利益导向引导群众自觉控制超生,变行政手段为经济手段,变惩罚为奖励,政策一经出台就得到广大移民积极支持。同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改善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提高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各部门各司其职,在移民点建设学校、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派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做到了适龄儿童有学上,常见病医治不出村。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一些新灌区土地沙化严重,风沙危害加剧,为彻底改善生态,除了在迁入区继续大力营造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外,各地及时调整开发思路,以节水高效经济作物替代高耗水粮食作物,同时实行禁牧休牧、围栏封育、设施养殖,有效控制了草原沙化。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既有利于生态建设,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将移民区适时移交属地管理。在吊庄移民前期,移民的管理和服务实行的是以迁出县为主、迁出迁入共管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迁出移民的增加,这种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移民区远离迁出区,管理工作跟不上,逐渐产生了不少矛盾,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针对出现的新情况,自治区党委、政府于1999年做出移交属地管理的决定,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属地管理工作。实施属地管理后,迁入区也采取多种方法加强管理和服务,加快了移民区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了移民区域周边地区的差距。截至2010年,在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共安置79.3万余人。
  吊庄移民不仅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解决了温饱,促进了灌区资源开发,实现了山川共济共同发展,有效缓解了山区人口和资源的双重压力的目的,还加强了山川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贫困群众观念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   在同步和随后进行的几次移民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吊庄移民经验作为蓝本和基础,在基本前提不变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措施,在复制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实践充分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开发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治穷之方、治本之策,是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川济山、山川共建,具有宁夏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二
  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5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并作为自治区“两大战略”之一,写入“十二五”规划。探索移民新途径,确保移民搬得出;工程建设同推进,确保移民稳得住;创新管理新模式,确保移民管得住;突出产业促造血,确保移民能致富。此次移民搬迁在总体思路上,着力拓宽安置途径,着力发展劳务和特色产业,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用5年时间将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再用5年时间发展致富,努力把宁夏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搬迁目标上,整个“十二五”期间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移民搬迁,规划县内安置35%,县外安置65%。到2015年全面完成搬迁安置任务,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脱贫致富,移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安置区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在安置方式上,采取山区川区结合、城市乡村结合、宜工宜农结合、集中插花结合等多种途径,以县外为主,在全区范围内对移民进行妥善安置。主要有五种方式: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劳务移民就业安置、特殊人群敬老院安置。
  在建设任务上,规划建设移民住房7.88万套407.5万平方米。按照节水灌溉的要求,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川区重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山区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和集雨补灌农业。规划开发农田25.5万亩,改造农田32.6万亩。引导移民到沿黄经济区、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务工就业。规划实施劳务产业技能培训11.8万人,使劳务收入成为移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规划发展设施农业3.52万亩,养殖暖棚3.42万座,特色种植业46.55万亩。在移民安置区统一配套建设水、电、路、气、通讯、商贸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安置区主干道816公里、巷道2694公里;新(扩)建教育设施30.1万平方米;建设村级(社区)活动场所5.2万平方米。实施迁出区生态恢复300万亩,完成迁入区生态建设8.7万亩。
  在政策措施上,提出了住房、土地、户籍、财税、惠农、社保及其他等7项政策,明确了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责任机制、科学编制规划、扶持产业发展、多方筹集资金、强化移民管理、加大宣传引导等八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社会管理上,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有效措施。选好配齐移民村“两委”班子,全区现已全部安置到位的130个移民行政村和安置点,有123个配备了两委班子。建立健全移民新村联防治安队、妇女创业互助组、种养合作社、劳务经纪等自治组织,调动移民群众积极性,参与到新村的社会管理中,形成了移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机制。设立和完善移民新村(社区)服务中心,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按照“户随人走”原则,及时办理交割移民户籍、养老、医保、低保等社会关系结转手续。根据移民意愿及时签订土地流转经营、务工就业、教育培训、奶牛托管、温拱棚(圈棚)承包等合同或协议,确保移民经营权和受益权。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移民安置区共建设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114处。积极倡导和协调不同门宦合坊建寺,切实减轻信教群众负担,移民新村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创新移民社会管理,2015年开展了移民新村的“评星定级”考核工作,全区有55个移民新村(社区)参与了评定,其中评定为五星级的移民村有37个,四星级移民村16个,二星级移民村2个,为加强移民新村社会管理、促进移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经验,同时也为扶持移民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关依据。
  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区“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累计投入资金124.6亿元;累计完成移民住房主体建设7.65万套,占规划总任务7.88万套的97%;累计搬迁移民7.39万户31.79万人,占规划总任务34.6万人的92%;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502亩,大中拱棚建成12437亩,养殖圈棚建成31894座。开展教育培训12.55万人次,实现务工就业11.85万人。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植根中国文明,创新中国思想,立足于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真理体系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
期刊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带。自古就是“西北门户、关中要冲”“灵夏肘腋、环庆襟喉”,为边陲用武之地,系陕甘宁边区要邑和西北商贸活动旱码头。  盐池县还是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曾是陕甘宁边区经济中心、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也是共产党开展宁夏工作的桥梁和解放宁夏的干部培训基地、后勤保障基地。1936年6月,西征红军右路军78师解放盐池,建立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盐池成
期刊
林业部门作为建设美丽宁夏的主力军,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奋力营造优美环境,创造绿色财富,增加绿色福祉。  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美丽宁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广大人民群众由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由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由过去“要硬化”到现在“要绿化”,由希望生活尽快富
期刊
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美丽宁夏的目标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设美丽宁夏,必须统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建设美丽宁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做好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更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进生产方式和生
期刊
今年正月初六,和二十多年来的每一个春节一样,几个徒弟又聚在了师父家,师母亲手烹饪了一大桌我们喜欢吃的丰盛菜肴。饭菜依然还是师父家那独有的味道,师父也还如往年一样不胜酒力,两杯下肚,便满脸通红。师父抽着烟坐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徒弟们猜拳、斗嘴、玩游戏,偶尔断个酒官司,眉梢眼角都流露着开心和满足。  师父出身工人世家,从小受家庭影响,动手能力很强,车、钳、铆、焊样样精通,是单位的技术大拿,有名的“工匠
期刊
编者按:2016年6月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理论研讨会,发挥理论先行、汇聚才智的作用,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为加快建设“四个宁夏”,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会上,自治区社科院等10个单位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研讨交流发言。为便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理论研讨会的精神和交流成果,本刊特将交流发言内容摘编刊发。  发挥新型智库职能助推“四个宁夏
期刊
建设“四个宁夏”,是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四个宁夏”的构想,社科界要按照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以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5.17”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深化理论研究,为推动哲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决策部署,确定了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
期刊
巍巍六盘,雄关漫道。  在六盘山脚下的隆德县,只要一提起沙塘镇张树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世忠,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自从2004年换届选举被推选为村支书以来,张世忠就带领全村村民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富起来、美起来的张树村还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养牛示范园区”等荣誉,而张世忠本人也多次被自治区、固原市和隆德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七一”前夕,他
期刊
蒙集村位于西吉县震湖乡西北部,距离西吉县城4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9户770人,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7人。现有劳动力560人,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占34%、41%和25%。2015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0元。近年来,蒙集村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美丽村庄为主题,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治理为重点,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