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用港区无论是在带动区域经济方面,还是在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文章结合张家港口岸客观现状,具体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发展张家港公用港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用港区;物流经济;现实意义张家港公用港区始建于1968年,前身为张家港港务局,于2003年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己发展成为一个集内外贸、江海河联运的地区性综合性商港。2013年货物吞吐量实现了647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67万TEU。
张家港公用港区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为张家港港的整体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公用港区集聚了众多极具价值的货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等,由此随着港区的快速发展,货物代理、仓储、贸易、二次加工等贴近港口业务的产业在周边迅猛发展,并吸引了大量外资、民资等资本投资建厂,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促使口岸码头群初具规模。公用港区经过新建码头工程,建成了散货、化工、件杂货,集装箱等16個专业化码头,培育了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交易市场、东南进口矿石中转基地、华东地区贸易煤炭集散基地、长江重要的钢材出口基地,形成了港口专业化作业规模。三是为口岸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张家港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02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县域口岸,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货物吞吐量2.5亿吨。其中公用港区以不到2成的资源,产生了近30%的吞吐量,为整个口岸吞吐量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随着“港口物流经济”的深入发展,长江下游港口的发展,更是群雄逐鹿,你追我赶。面对周边港口迅猛发展,加快发展张家港公用港区规模,无论是对城市发展,还是对整个口岸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客观选择
1、符合发展张家港现代物流业基础现状。现代物流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一个港口今后发展的主方向,被为“第三利润源”。目前张家港市尚无航空港和火车站点,只有水路与公路运输网络,其中公用港区又是整个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发展作为货物中转的集散地、交汇点,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节点的公用港区,在张家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是发展张家港现代物流业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近几年张家港公用港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不断全球化、多式联运国际化,张家港公用港区正逐步向装卸、储运、贸易、加工等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方面拓展,其核心功能已转变为社会物资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物流平台。因此,加快发展公用港区规模,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张家港现代港口物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符合沿江经济的发展需要
张家港市支柱产业基本分布在沿江一带,加之依江而建的张家港保税港区等重点工业园区,沿江产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打造现代港口工业城市”是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沿江产业带,沿江产业的深度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口岸资源,要充分发挥口岸资源的效益,就必须重公用港区这个核心部分的发展。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张家港沿江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沿江产业接轨国际市场开辟一条货物流通的“黄金通道”。
三、符合建设亿吨强港的战略要求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由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战略转变”发展战略。面对周边港口迅猛发展,而岸线资源剩余不多的严峻形势,要加快实现强港战略目标,一方面要加快货主码头的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快公用码头的建设。其中,张家港现有20余家不同性质的沿江企业拥有近80个专业码头,货种以矿石、化工、煤炭、水、粮油等为主,货主码头数量较多,性质多样,位置分散,后方狭窄,整合的难度较大,实施周期较长。因此,加快公用码头的建设是目前加快实现强港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四、是提高岸线利用率的最佳途径
建港岸线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公用码头凭借功能齐全、能力强、服务规范、设施完善等特点,为全社会服务,辐射面相当广泛。而企业专用码头、商贸码头只能为自用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使用,功能单一。从完成的量来看,公用码头承担了主要大宗物资和大部分的外贸物资中转任务。与货码头相比较,公用码头具有经济腹地广阔、对外联系密切、货种结构丰富、航线密度较大等优势。公用码头与货主码头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必然导致货主码头效率低下,据2013年统计资料测算,公用港区每延米吞吐量为1.76万吨,其他码头的每延米吞吐量为0.83万吨。可见在岸线的利用效果上,公用码头有着巨大的优势,要使有限的岸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大力发展公用码头无疑是最佳途径,这也是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五、是老港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是原来的规划岸线已全部利用。随着公用港区一期、二期及改扩建工程建设相续开工建设,1986年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岸线已全部开发完。二是码头后方陆域纵深不够。随着公用港区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煤炭、矿粉、木材、钢材等支柱货种的迅猛发展,现有数百米的陆域纵深已远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三是缺乏高等级码头,港口地位和竞争能力下降。张家港口岸缺乏高等级码头,己不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对张家港港在长江港口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产生了不利影响,急需另辟新址建设高等级泊位,缓解码头能力不做问题。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实施港城联动战略”,“通过积极实施金港江海水运港与城区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形成‘以港兴市’和‘以城促港’的互动发力局面”,“着重建设服务公共运输和临港工业的公用性码头,对效率低下的货主码头进行公用化改造”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可见,巩固和发展张家港公用港区在当前新形势下所蕴涵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公用港区;物流经济;现实意义张家港公用港区始建于1968年,前身为张家港港务局,于2003年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己发展成为一个集内外贸、江海河联运的地区性综合性商港。2013年货物吞吐量实现了647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67万TEU。
张家港公用港区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为张家港港的整体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公用港区集聚了众多极具价值的货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等,由此随着港区的快速发展,货物代理、仓储、贸易、二次加工等贴近港口业务的产业在周边迅猛发展,并吸引了大量外资、民资等资本投资建厂,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促使口岸码头群初具规模。公用港区经过新建码头工程,建成了散货、化工、件杂货,集装箱等16個专业化码头,培育了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交易市场、东南进口矿石中转基地、华东地区贸易煤炭集散基地、长江重要的钢材出口基地,形成了港口专业化作业规模。三是为口岸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张家港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02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县域口岸,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货物吞吐量2.5亿吨。其中公用港区以不到2成的资源,产生了近30%的吞吐量,为整个口岸吞吐量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随着“港口物流经济”的深入发展,长江下游港口的发展,更是群雄逐鹿,你追我赶。面对周边港口迅猛发展,加快发展张家港公用港区规模,无论是对城市发展,还是对整个口岸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客观选择
1、符合发展张家港现代物流业基础现状。现代物流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一个港口今后发展的主方向,被为“第三利润源”。目前张家港市尚无航空港和火车站点,只有水路与公路运输网络,其中公用港区又是整个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发展作为货物中转的集散地、交汇点,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节点的公用港区,在张家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是发展张家港现代物流业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近几年张家港公用港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不断全球化、多式联运国际化,张家港公用港区正逐步向装卸、储运、贸易、加工等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方面拓展,其核心功能已转变为社会物资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物流平台。因此,加快发展公用港区规模,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张家港现代港口物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符合沿江经济的发展需要
张家港市支柱产业基本分布在沿江一带,加之依江而建的张家港保税港区等重点工业园区,沿江产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打造现代港口工业城市”是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沿江产业带,沿江产业的深度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口岸资源,要充分发挥口岸资源的效益,就必须重公用港区这个核心部分的发展。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张家港沿江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沿江产业接轨国际市场开辟一条货物流通的“黄金通道”。
三、符合建设亿吨强港的战略要求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由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战略转变”发展战略。面对周边港口迅猛发展,而岸线资源剩余不多的严峻形势,要加快实现强港战略目标,一方面要加快货主码头的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快公用码头的建设。其中,张家港现有20余家不同性质的沿江企业拥有近80个专业码头,货种以矿石、化工、煤炭、水、粮油等为主,货主码头数量较多,性质多样,位置分散,后方狭窄,整合的难度较大,实施周期较长。因此,加快公用码头的建设是目前加快实现强港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四、是提高岸线利用率的最佳途径
建港岸线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公用码头凭借功能齐全、能力强、服务规范、设施完善等特点,为全社会服务,辐射面相当广泛。而企业专用码头、商贸码头只能为自用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使用,功能单一。从完成的量来看,公用码头承担了主要大宗物资和大部分的外贸物资中转任务。与货码头相比较,公用码头具有经济腹地广阔、对外联系密切、货种结构丰富、航线密度较大等优势。公用码头与货主码头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必然导致货主码头效率低下,据2013年统计资料测算,公用港区每延米吞吐量为1.76万吨,其他码头的每延米吞吐量为0.83万吨。可见在岸线的利用效果上,公用码头有着巨大的优势,要使有限的岸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大力发展公用码头无疑是最佳途径,这也是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五、是老港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是原来的规划岸线已全部利用。随着公用港区一期、二期及改扩建工程建设相续开工建设,1986年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岸线已全部开发完。二是码头后方陆域纵深不够。随着公用港区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煤炭、矿粉、木材、钢材等支柱货种的迅猛发展,现有数百米的陆域纵深已远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三是缺乏高等级码头,港口地位和竞争能力下降。张家港口岸缺乏高等级码头,己不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对张家港港在长江港口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产生了不利影响,急需另辟新址建设高等级泊位,缓解码头能力不做问题。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实施港城联动战略”,“通过积极实施金港江海水运港与城区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形成‘以港兴市’和‘以城促港’的互动发力局面”,“着重建设服务公共运输和临港工业的公用性码头,对效率低下的货主码头进行公用化改造”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可见,巩固和发展张家港公用港区在当前新形势下所蕴涵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