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薄弱学校”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其含义主要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部分区域内所开办的教学质量、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较薄弱的学校。在薄弱学校的小学阶段,学生成绩较弱,学习习惯有待纠正。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计算方面,学生出错率高,亟待调整、提高。
【关键词】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一、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主要表现
(一)数学计算公式有误
数学计算公式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初级知识计算之中,比如面积、周长、体积等方面的计算。薄弱学校的小学生一方面由于年龄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有限,在此类计算过程中容易混淆公式。如在习题“一片长方形的水田,它的长为10米,宽为8.5米,那么这块水田的面积为多少?”不少学生混淆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
(二)数学计算法则有误
数学计算法则是数学计算准确必须遵循的圭臬,一旦法则记错或乱用法则,便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小学阶段所涉及的计算法则主要为加减乘除四大基本法则,在计算练习是必须熟记法则,以防出错。如图1所示,图1的错误在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加法准则中的“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这一计算法则。
(三)数学计算进退位有误
在数学计算过程中,进、退位会对计算结果正确与否造成直接影响。以进位计算为例,薄弱学校的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错误要数忽略计算进位。比如小学在计算习题“367+65=?”时,部分学生得出了332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十位向百位的进位。
二、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产生原因探析
(一)数学基础知识层面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薄弱学校的小学生平时疏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回顾,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以及计算公式等方面存在概念不清、算理不明问题。如在前面所提到的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使用错误的计算公式,就是概念不清的典型体现。
(二)学生自我认知层面
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除了自身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之外,还存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薄弱学校小学生的记忆还原能力较弱。如在多位数的加法、乘法需进位时,小学生就需要调动自己的记忆储备,还原和再现知识点,但是如果记忆还原能力较差,那么在计算时就极其容易出错。其二是薄弱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从笔者工作实际来看,在面对单调的计算题时,薄弱学校的学生在做题时极易分散注意力,计算步骤缺失、漏写计算答案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数学计算习惯层面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薄弱学校小学生的不良数学计算习惯而导致的计算错误最为常见。一方面列竖式时的不良书写习惯,将“0”写成了“9”或者是“0”,把“÷”写成了“+”等,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另一方面审题粗心大意,从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偷懒心理,在没有仔细审题或审题的情况下就开始计算,忽视了题目的要求,导致答非所问。此外,不少学生也没有检查的习惯,做完计算题后自我认为正确,疏于检查。
三、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解决对策对策
(一)多措并举,夯实小学生数学计算知识学习的基础
为了夯实学生数学计算知识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辅导过程中必须多措并举。其一是要帮助学生夯实数学计算基础知识的基础。比如加减法中“凑十进一”、“退一当十”的基本规律把握,学生只有夯实了计算基础,才能化繁就简;其二是加强对数学算理的理解。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课堂的教具,比如在算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就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摆火柴棍的方式来辅助理解加法算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是生活实践,比如乘法运算时,可举例“每斤橘子3块钱,买2斤橘子需要多少钱”,这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概念;其三是借用辅助类的计算工具或比赛,在辅助类工具方面,比如用4号本当草稿,以此来避免竖式计算时的位数不对齐问题。另外,可以定期的举办班级或者同年级的计算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引导,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自我认知
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对于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具有辅助作用,能够提高解题能力,避免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就具体措施而言,驾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通过语言或作业的形式强化学习目的,提高有意注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在计算公式的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表格、顺口溜等多形式帮助学生识记公式定律,如在“<”和“>”的用法上,可以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叔(数)笑”的顺口溜,幫助学生记忆。
(三)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答题的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答题习惯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在鼓励、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审题习惯,如在做应用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将题设中的重点数据用横线或波浪线进行标记,弄清题设;其次要注重书写,特别是对于“0、6、8、9、+、×、÷”这类由于书写潦草易混淆的数字和符合,要引起重视;第三是要注重检查,例如在计算题检查时,可以运用估算法、逆运算法来进行检查,避免犯简单错误。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错误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要避免犯简单错误。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既要重视外在的教法,又要重视内在的鼓励,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尽量避免计算出错。
参考文献
[1]刘勇.刍议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171.
[2]王吉海.小学生数学错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18(03):67-68.
作者简介:赖海燕(1967.02-),女,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学专科学历。
【关键词】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一、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主要表现
(一)数学计算公式有误
数学计算公式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初级知识计算之中,比如面积、周长、体积等方面的计算。薄弱学校的小学生一方面由于年龄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有限,在此类计算过程中容易混淆公式。如在习题“一片长方形的水田,它的长为10米,宽为8.5米,那么这块水田的面积为多少?”不少学生混淆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
(二)数学计算法则有误
数学计算法则是数学计算准确必须遵循的圭臬,一旦法则记错或乱用法则,便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小学阶段所涉及的计算法则主要为加减乘除四大基本法则,在计算练习是必须熟记法则,以防出错。如图1所示,图1的错误在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加法准则中的“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这一计算法则。
(三)数学计算进退位有误
在数学计算过程中,进、退位会对计算结果正确与否造成直接影响。以进位计算为例,薄弱学校的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错误要数忽略计算进位。比如小学在计算习题“367+65=?”时,部分学生得出了332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十位向百位的进位。
二、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产生原因探析
(一)数学基础知识层面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薄弱学校的小学生平时疏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回顾,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以及计算公式等方面存在概念不清、算理不明问题。如在前面所提到的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使用错误的计算公式,就是概念不清的典型体现。
(二)学生自我认知层面
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除了自身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之外,还存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薄弱学校小学生的记忆还原能力较弱。如在多位数的加法、乘法需进位时,小学生就需要调动自己的记忆储备,还原和再现知识点,但是如果记忆还原能力较差,那么在计算时就极其容易出错。其二是薄弱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从笔者工作实际来看,在面对单调的计算题时,薄弱学校的学生在做题时极易分散注意力,计算步骤缺失、漏写计算答案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数学计算习惯层面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薄弱学校小学生的不良数学计算习惯而导致的计算错误最为常见。一方面列竖式时的不良书写习惯,将“0”写成了“9”或者是“0”,把“÷”写成了“+”等,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另一方面审题粗心大意,从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偷懒心理,在没有仔细审题或审题的情况下就开始计算,忽视了题目的要求,导致答非所问。此外,不少学生也没有检查的习惯,做完计算题后自我认为正确,疏于检查。
三、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解决对策对策
(一)多措并举,夯实小学生数学计算知识学习的基础
为了夯实学生数学计算知识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辅导过程中必须多措并举。其一是要帮助学生夯实数学计算基础知识的基础。比如加减法中“凑十进一”、“退一当十”的基本规律把握,学生只有夯实了计算基础,才能化繁就简;其二是加强对数学算理的理解。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课堂的教具,比如在算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就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摆火柴棍的方式来辅助理解加法算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是生活实践,比如乘法运算时,可举例“每斤橘子3块钱,买2斤橘子需要多少钱”,这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概念;其三是借用辅助类的计算工具或比赛,在辅助类工具方面,比如用4号本当草稿,以此来避免竖式计算时的位数不对齐问题。另外,可以定期的举办班级或者同年级的计算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引导,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自我认知
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对于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具有辅助作用,能够提高解题能力,避免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就具体措施而言,驾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通过语言或作业的形式强化学习目的,提高有意注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在计算公式的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表格、顺口溜等多形式帮助学生识记公式定律,如在“<”和“>”的用法上,可以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叔(数)笑”的顺口溜,幫助学生记忆。
(三)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答题的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答题习惯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在鼓励、引导学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审题习惯,如在做应用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将题设中的重点数据用横线或波浪线进行标记,弄清题设;其次要注重书写,特别是对于“0、6、8、9、+、×、÷”这类由于书写潦草易混淆的数字和符合,要引起重视;第三是要注重检查,例如在计算题检查时,可以运用估算法、逆运算法来进行检查,避免犯简单错误。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错误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要避免犯简单错误。薄弱学校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既要重视外在的教法,又要重视内在的鼓励,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尽量避免计算出错。
参考文献
[1]刘勇.刍议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171.
[2]王吉海.小学生数学错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18(03):67-68.
作者简介:赖海燕(1967.02-),女,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学专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