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场景多元化和消费观的转变,大学生追求时尚和新鲜事物,享受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模式。各类消费平台悄然而生,各具特色且渗入大学校园,但带来了信用危机、沉迷享乐甚至是犯罪的危害。这主要也是超前消费价值观、低门槛与便捷的网络平台和金融知识薄弱等原因导致。为有效解决大学生网贷乱象丛生的现象,政府应加大治理与监管力度,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且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关键词]生态消费;网络借贷;价值观;绿色评级;风险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142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需要人们践行生态消费,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生态消费的相关政策导向,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帮助社会形成生态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当前网络上出现了蚂蚁花呗、蚂蚁借贷、京东白条、分期乐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且深受白领及在校大学生的歡迎。据统计,超70%的人群有意愿或是已使用过相关产品。当前网贷市场的制度在逐步完善,但整体的征信、规章细则并不是很健全。大学生网络借贷热度持续攀升,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跳楼、自杀事件引发大众高度关注。2016年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2017年更是明确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网贷平台还是采用各类形式变相为大学生提供分期付款或是贷款等。在新时代国家主要矛盾变化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美好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态消费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消费与网络借贷的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没有充分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将生态消费视角融入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文章将分析大学生网贷基本情况,具体分析他们使用网络借贷的原因,从而提出为规范网贷行业市场、完善征信体系和政府制度、高校教育机制等提供参考意见。
2 大学生网络借贷基本情况及危害
网贷市场在中国集聚力量很大,可有效解决中国的长尾效应,且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电商消费刺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场景消费市场逐渐庞大。传统授信的机构提供给大学生消费的机会少之又少。需求决定了供给,高生活品质的导向、朋友借贷的裙带关系、银行贷款的流程烦琐等促使网络借贷中介的盛行。
2.1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基本情况
据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大学生在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产品进行消费。主要是以下几类平台:一是主打分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趣分期和乐分期;二是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三是网贷,以人人贷和拍拍贷为例,当前大多网贷平台已暂停对在校学生放贷;四是消费金融公司,如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五是传统的金融公司,招行的消费金融。将对市场上广受大学生欢迎和使用频率较高的几家平台了解各自的目标定位、运营模式及其风控体系等。
2.1.1 “‘90后’+网购白领+现金类网贷年轻人”的目标定位
各类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消费平台目标定位和产品大同小异。京东白条充分集合自身的网络效应、物流和交易等信息开展校园内学生生活消费品业务,体现了其大数据挖掘学生需求。目标人群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延伸至“90后”和大学毕业5~6年的年轻人群体。大多使用白条的人群主要利用白条消费电子产品和日常零食等,京东白条能为被银行停止发放信用卡的小额人群提供更多服务,引领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热潮。蚂蚁花呗依据客户的网络消费确定芝麻信用分,从而给予花呗额度。主攻网购群体,其群体扩大到了白领甚至家庭主妇等网购人群,年龄段主要在20~39岁。分期乐初期是专为大学生服务,后逐渐转向白领人群。据统计,分期乐提供的产品为20~29岁年龄段人群服务最多,它是基于网贷系列,且与京东商城合作的消费金融服务。此外,对接桔子理财平台为18周岁以上群体提供现金借贷业务。
2.1.2 “自有供应链+第三方供应链”运营模式
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属于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发展客户群体的自有供应链运营模式。2014年上线的京东白条针对网络消费推出了类似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的赊购类产品,在量化运营模型体系中对客户进行行为分析,预测其分期概率、消费潜力以及价格敏感度等。用专用的用户洞察模型以挖掘潜在用户,做到精准对接、精准营销。利用电商模式推出ASS产品以此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流动性,有效规避了一般机构所需的牌照或是放款资格。蚂蚁花呗提供基于电商类平台提供小额类消费贷款业务,充分结合平台的数据优势利用天猫和淘宝交易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以此确定客户的芝麻信用分、蚂蚁花呗与蚂蚁借呗额度。低成本获取客户信息,挖掘潜在客户。其长达41天的免息期和无服务费带来了众多的客户资源,且可支持自动还款功能,更是让万分之五的日逾期率无用武之地。分期乐主营数码、教育和衣食住等多个场景,利用网贷融资作为资金主源,对接第三方平台数据,2015年的销售额过100亿元。消费者向分期乐平台提出消费购物申请,分期乐则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至此后消费者用于线下消费。且分期乐线下运营推行四六开模式——“60%的公司标准化营销任务+40%的自由化任务”,尽量做到全方面开花。
2.1.3 “四模块+芝麻信用+强大的风控团队”风险控制
京东金融的量化信用评分卡是结合大数据对客户的消费记录、配送、退货、购物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以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构建了专用的风险订单、欺诈安全、信用数据和风险决策四个模块的风控系统。四个模块系统能做到发出自动预警信号,对订单进行拦截。且对客户的各类消费行为、环境、恶意攻击等进行实时监控,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下。蚂蚁花呗的风控体系主要是芝麻信用分,从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履约能力和信用历史五方面衡量个人的综合表现,其中履约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标。花呗额度的确定是通过芝麻信用分、客户以往消费习惯、资金沉淀、资金流水等信息。据调查,蚂蚁花呗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非常广泛,认可度很高。支付宝联动自动还款、短信提醒以及挂钩银行信誉三层方式催收方式大幅度降低了违约率,一旦违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使用淘宝或是支付宝,不良贷款率仅为0.83%。电商类平台的优势在于积累数据资源,对客户进行多维度信用评价,有效弥补了央行征信的空白。分期乐不同于电商的大数据风控,初期依靠专业人士自建风控平台,每年尽可能优化与完善风控维度与系统,逐步升级新老客户信用评价机制。现已和央行审批的8家民间征信公司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各种类型的消费金融类平台都在逐步实现场景多功能化,在自身基础上做出独有的特色。依托自身或是第三方数据优势开展多场景化业务,做好业务推广。 2.2 大学生使用网络借贷类产品的危害
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类产品的了解程度在低门槛、种类多、手续简便、提前消费和分期付款。这种消费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可平台背后的隐蔽性风险多而未知。到期还款时依靠父母的生活费或是勤工助学,但总体上还款能力不足,往往会发生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反而贷款金额越滚越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2.1 引发信用危机
各类网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场景多样化的机构群体参差不齐,各种费用标识不清。大学生金融思想参差不齐,消费观与意识不成熟,网络借贷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平台通常为吸引大学生隐藏各类手续费或是违约金等,诱导大学生分期消费或是贷款。部分网络借贷机构通过广告或是学生代理方式在校园内宣传,如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学生极其容易信任师兄姐或是同学陷入套路贷。到了还款截止日期无法偿还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违约金,或者是发生东拆西借的现象以此深陷高利贷的陷阱,这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征信。与此同时,投资人也被动辨别客户的信息,这样存在一些借款人虚假骗贷,平台资金损失甚至是破产。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借款人、投资人和平台不同程度的损失,发生借款人征信低、投资人利益受损、平台跑路无法经营等连锁反应。
2.2.2 沉迷享乐的习惯
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各类消费刺激形成了攀比的消费趋势。“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网络借贷的低门槛与超前消费造成大学生过度消费。蚂蚁花呗2017年的报告中显示平均4个“90后”就会有1人使用花呗,可见超前与过度消费金额之大。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生在高消费和奢侈品刺激下,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利用多家平台满足自己的欲望,让学生养成了沉迷于享乐的习惯。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平台就采用电话恐吓、暴力跟踪、上门等催收方式开展无止境的催收直到贷款还清,有些甚至利用大学生害怕的心理变相为学生提供另一种贷款,以此陷入套路贷。学校、家人和自己都会遭受各种故意闹事与威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让大学生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3 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原因分析
3.1 高需求与超前消费价值观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提出不同层次需求不一,未满足的需求可影响行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与行为受收入、周围环境等影响较大。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在经济增长、互联网金融产品日益增加情况下追求更多的是社交需要,满足当下自身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鲍德里亚曾提出消费会从物质消费转向符号消费,消费品的程度变成了一种社会性、差异性的社会地位和品位特征。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希望通过差异化的消费品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过分放大自身的价值,盲目攀比心理严重。但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需求与现有的消費能力并不匹配,他们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或是勤工俭学等,在没有收入来源的前提下过分选择裸贷方式进行超前消费,动用未来的收入进行消费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此外,目前的家庭的过分溺爱教育和无限制满足的消费观,导致大学生较少考虑物品的实用价值,只为满足私欲。
3.2 低门槛与便捷的网贷平台
网贷平台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下,业务与模式不断变化。网络借贷平台门槛很低,基本只要以身份证、学生证或是学籍信息即可申请贷款或是直接使用分期类产品。整个审批流程便捷、放贷速度较快。大学生被这种便捷的方式所吸引,只顾眼前不计后果。高校缺乏对校园贷的专人管理,没有前瞻性的预防机制,大大增加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可能性。因网络借贷的出现和模式大多是借鉴国外模式而来,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政策的制定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滞后性。互联网的借贷模式风险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风险,在运行中容易带入主观思维,从而造成监管或是风险整治与实际可能不相符,以致监管效率低下。且平台本身的不规范和发展不成熟,无形中增加了管制难度,大量信息泄露甚至是被非法分子利用。
3.3 缺乏金融认知
网贷平台所隐含的诚信、监管不全、信息泄露等风险也往往是学生群体忽视的。当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平台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零利息、返本付息等噱头。其实校园贷贷款平台或是分期付款模式的平台,其本质都是借贷关系。如曾有公司利用就业培训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通过介绍就业岗位形式变相与学生签订教育分期贷款合同。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借贷双方利率的界定,明确24%和36%两条界限。当前市场中大多平台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高于36%,如1万的贷款金额,2%/月的约息,实际按照10%~30%的周计息方式。实际上大学生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拒付高于36%的贷款利息,有平台的贷款利息是1周10个点即为一周利息10%。且平台中隐含了服务费、违约金、罚息等费用,变相提高了大学生借贷的成本。如名校贷每日的违约金为贷款金额的 0.5%,趣分期则是1%。现有平台的宣传中贷款利息大多以日利率合计,大学生很多不具备相关的金融知识,并不知道如何计算贷款平台的贷款利息。网贷消费在“95后”大学生中普及,但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和以贷还贷的现象极易让人从月光族变成“吃土一族”,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
4 促进市场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监管与治理力度
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大网贷平台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网络借贷业务范围,加强对平台的引导和资金流向的监控,从源头加强监督控制风险。第一,规范市场运营。基于现有的监管部门更加细化管理规则,出台制度,规范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借贷,且灵活运用大数据评定信用等级。专门针对大数据建立共享机制,规范市场中数据使用机构和提取流程,并建立警报系统以防数据泄露和丢失,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第二,提高员工素质。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新型行业,市场中实际员工大多缺乏相关的经验。加大现有的培训力度和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双向并进提高素质。政府从源头上对监管部门、企业等提高准入门槛。第三,严格把控和积极引导。网络借贷平台对客户群体、消费额度、消费范围等严格控制,并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贷款或是分期付款类产品做劝导与警示,引导理性消费。 4.2 建立绿色评级体系
供给市场的繁杂和需求市场的大规模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和校园环境的挑战。现有的评级体系不完善,政府牵头建立绿色征信平台,提供信息共享通道。可从评级主体与平台项目方向考虑建立一些涉及绿色信贷、生态影响等指标进行有效评价,对消费信贷平台的经营审批建立系统性的审批标准和方法提供量化的技术服务。保证在原有评级体系基础上制定一个新的评级体系,通过评级反映绿色生态。这样可以依据评级好坏对平台融资进行控制,推动生态金融的评价机制,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利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生态消费引导。
4.3 高度重视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是从生态领域延伸而来,与人的心理需要极度挂钩。生态消费是一种持续性消费模式,满足当代人的各类需求,且提倡适度消费。国外重视高校生态消费观教育,在教学体系中融入相关课程。如美国高校有专门的生态消费教育课程,将消费教育与经济学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步向社会宣传生态消费的重要性,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重视生态消费,培养学生的理性生态消费观,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高校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指引,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指导,开设相关课程,重点关注思政类课程或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摒弃过度消费与从众消费观念,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开设理财类课程,积极帮助学生制订理财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支出,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市场警惕性,积极应对市场的金融风险。
4.4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党中央与国务院高度重视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工作,但有不少平台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第一,大学生要增加忧患意识,在金融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和外界因素干扰下,积极学习金融知识,不盲从不攀比,远离不良网络借贷,不轻信借贷广告,经受住利益的诱惑。第二,学校要有定力。高校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校、教师和家庭要强化对网络借贷的管制与引导,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讲究方式方法宣传金融知识,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以提升金融理财的实践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对有害网络借贷平台的甄别能力。第三,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源头和关键环节。网贷消费平台实行供应链管理,实行有效自我和互相监管,推动各平台做到合法依规。校园紧抓主要风险点,不定期开展风险教育主题班会进行疏导,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扼殺。如积极指导学生参加高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海报设计与动画制作大赛,以此强化大学生的金融认知,做到真正的提高警惕与抵制践行者。
参考文献:
[1]李薇.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创新及风险防控[J].人民论坛,2019(2):76-77.
[2]镇方松.大学生 P2P 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策略分析[J].长江丛刊,2017(10).
[3]芈凌云,芦金文.文化取向、环境信念与生态消费行为——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比较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
[4]王子璇.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8(7).
[5]王宏武.多维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借贷治理[J].教育与职业,2018(11).
[6]李喆.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8(6).
[7]张龙,陈士勇.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路径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生态消费的大学生网络借贷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911927)。
[作者简介]李姣(1988—),女,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生态消费;网络借贷;价值观;绿色评级;风险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142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需要人们践行生态消费,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生态消费的相关政策导向,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帮助社会形成生态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当前网络上出现了蚂蚁花呗、蚂蚁借贷、京东白条、分期乐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且深受白领及在校大学生的歡迎。据统计,超70%的人群有意愿或是已使用过相关产品。当前网贷市场的制度在逐步完善,但整体的征信、规章细则并不是很健全。大学生网络借贷热度持续攀升,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跳楼、自杀事件引发大众高度关注。2016年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2017年更是明确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网贷平台还是采用各类形式变相为大学生提供分期付款或是贷款等。在新时代国家主要矛盾变化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美好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态消费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消费与网络借贷的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没有充分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将生态消费视角融入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文章将分析大学生网贷基本情况,具体分析他们使用网络借贷的原因,从而提出为规范网贷行业市场、完善征信体系和政府制度、高校教育机制等提供参考意见。
2 大学生网络借贷基本情况及危害
网贷市场在中国集聚力量很大,可有效解决中国的长尾效应,且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电商消费刺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场景消费市场逐渐庞大。传统授信的机构提供给大学生消费的机会少之又少。需求决定了供给,高生活品质的导向、朋友借贷的裙带关系、银行贷款的流程烦琐等促使网络借贷中介的盛行。
2.1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基本情况
据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大学生在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产品进行消费。主要是以下几类平台:一是主打分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趣分期和乐分期;二是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三是网贷,以人人贷和拍拍贷为例,当前大多网贷平台已暂停对在校学生放贷;四是消费金融公司,如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五是传统的金融公司,招行的消费金融。将对市场上广受大学生欢迎和使用频率较高的几家平台了解各自的目标定位、运营模式及其风控体系等。
2.1.1 “‘90后’+网购白领+现金类网贷年轻人”的目标定位
各类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消费平台目标定位和产品大同小异。京东白条充分集合自身的网络效应、物流和交易等信息开展校园内学生生活消费品业务,体现了其大数据挖掘学生需求。目标人群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延伸至“90后”和大学毕业5~6年的年轻人群体。大多使用白条的人群主要利用白条消费电子产品和日常零食等,京东白条能为被银行停止发放信用卡的小额人群提供更多服务,引领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热潮。蚂蚁花呗依据客户的网络消费确定芝麻信用分,从而给予花呗额度。主攻网购群体,其群体扩大到了白领甚至家庭主妇等网购人群,年龄段主要在20~39岁。分期乐初期是专为大学生服务,后逐渐转向白领人群。据统计,分期乐提供的产品为20~29岁年龄段人群服务最多,它是基于网贷系列,且与京东商城合作的消费金融服务。此外,对接桔子理财平台为18周岁以上群体提供现金借贷业务。
2.1.2 “自有供应链+第三方供应链”运营模式
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属于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发展客户群体的自有供应链运营模式。2014年上线的京东白条针对网络消费推出了类似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的赊购类产品,在量化运营模型体系中对客户进行行为分析,预测其分期概率、消费潜力以及价格敏感度等。用专用的用户洞察模型以挖掘潜在用户,做到精准对接、精准营销。利用电商模式推出ASS产品以此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流动性,有效规避了一般机构所需的牌照或是放款资格。蚂蚁花呗提供基于电商类平台提供小额类消费贷款业务,充分结合平台的数据优势利用天猫和淘宝交易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以此确定客户的芝麻信用分、蚂蚁花呗与蚂蚁借呗额度。低成本获取客户信息,挖掘潜在客户。其长达41天的免息期和无服务费带来了众多的客户资源,且可支持自动还款功能,更是让万分之五的日逾期率无用武之地。分期乐主营数码、教育和衣食住等多个场景,利用网贷融资作为资金主源,对接第三方平台数据,2015年的销售额过100亿元。消费者向分期乐平台提出消费购物申请,分期乐则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至此后消费者用于线下消费。且分期乐线下运营推行四六开模式——“60%的公司标准化营销任务+40%的自由化任务”,尽量做到全方面开花。
2.1.3 “四模块+芝麻信用+强大的风控团队”风险控制
京东金融的量化信用评分卡是结合大数据对客户的消费记录、配送、退货、购物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以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构建了专用的风险订单、欺诈安全、信用数据和风险决策四个模块的风控系统。四个模块系统能做到发出自动预警信号,对订单进行拦截。且对客户的各类消费行为、环境、恶意攻击等进行实时监控,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下。蚂蚁花呗的风控体系主要是芝麻信用分,从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履约能力和信用历史五方面衡量个人的综合表现,其中履约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标。花呗额度的确定是通过芝麻信用分、客户以往消费习惯、资金沉淀、资金流水等信息。据调查,蚂蚁花呗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非常广泛,认可度很高。支付宝联动自动还款、短信提醒以及挂钩银行信誉三层方式催收方式大幅度降低了违约率,一旦违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使用淘宝或是支付宝,不良贷款率仅为0.83%。电商类平台的优势在于积累数据资源,对客户进行多维度信用评价,有效弥补了央行征信的空白。分期乐不同于电商的大数据风控,初期依靠专业人士自建风控平台,每年尽可能优化与完善风控维度与系统,逐步升级新老客户信用评价机制。现已和央行审批的8家民间征信公司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各种类型的消费金融类平台都在逐步实现场景多功能化,在自身基础上做出独有的特色。依托自身或是第三方数据优势开展多场景化业务,做好业务推广。 2.2 大学生使用网络借贷类产品的危害
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类产品的了解程度在低门槛、种类多、手续简便、提前消费和分期付款。这种消费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可平台背后的隐蔽性风险多而未知。到期还款时依靠父母的生活费或是勤工助学,但总体上还款能力不足,往往会发生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反而贷款金额越滚越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2.1 引发信用危机
各类网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场景多样化的机构群体参差不齐,各种费用标识不清。大学生金融思想参差不齐,消费观与意识不成熟,网络借贷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平台通常为吸引大学生隐藏各类手续费或是违约金等,诱导大学生分期消费或是贷款。部分网络借贷机构通过广告或是学生代理方式在校园内宣传,如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学生极其容易信任师兄姐或是同学陷入套路贷。到了还款截止日期无法偿还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违约金,或者是发生东拆西借的现象以此深陷高利贷的陷阱,这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征信。与此同时,投资人也被动辨别客户的信息,这样存在一些借款人虚假骗贷,平台资金损失甚至是破产。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借款人、投资人和平台不同程度的损失,发生借款人征信低、投资人利益受损、平台跑路无法经营等连锁反应。
2.2.2 沉迷享乐的习惯
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各类消费刺激形成了攀比的消费趋势。“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网络借贷的低门槛与超前消费造成大学生过度消费。蚂蚁花呗2017年的报告中显示平均4个“90后”就会有1人使用花呗,可见超前与过度消费金额之大。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生在高消费和奢侈品刺激下,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利用多家平台满足自己的欲望,让学生养成了沉迷于享乐的习惯。贷款无法及时偿还,平台就采用电话恐吓、暴力跟踪、上门等催收方式开展无止境的催收直到贷款还清,有些甚至利用大学生害怕的心理变相为学生提供另一种贷款,以此陷入套路贷。学校、家人和自己都会遭受各种故意闹事与威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让大学生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3 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原因分析
3.1 高需求与超前消费价值观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提出不同层次需求不一,未满足的需求可影响行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与行为受收入、周围环境等影响较大。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在经济增长、互联网金融产品日益增加情况下追求更多的是社交需要,满足当下自身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鲍德里亚曾提出消费会从物质消费转向符号消费,消费品的程度变成了一种社会性、差异性的社会地位和品位特征。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希望通过差异化的消费品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过分放大自身的价值,盲目攀比心理严重。但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需求与现有的消費能力并不匹配,他们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或是勤工俭学等,在没有收入来源的前提下过分选择裸贷方式进行超前消费,动用未来的收入进行消费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此外,目前的家庭的过分溺爱教育和无限制满足的消费观,导致大学生较少考虑物品的实用价值,只为满足私欲。
3.2 低门槛与便捷的网贷平台
网贷平台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下,业务与模式不断变化。网络借贷平台门槛很低,基本只要以身份证、学生证或是学籍信息即可申请贷款或是直接使用分期类产品。整个审批流程便捷、放贷速度较快。大学生被这种便捷的方式所吸引,只顾眼前不计后果。高校缺乏对校园贷的专人管理,没有前瞻性的预防机制,大大增加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可能性。因网络借贷的出现和模式大多是借鉴国外模式而来,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政策的制定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滞后性。互联网的借贷模式风险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风险,在运行中容易带入主观思维,从而造成监管或是风险整治与实际可能不相符,以致监管效率低下。且平台本身的不规范和发展不成熟,无形中增加了管制难度,大量信息泄露甚至是被非法分子利用。
3.3 缺乏金融认知
网贷平台所隐含的诚信、监管不全、信息泄露等风险也往往是学生群体忽视的。当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平台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零利息、返本付息等噱头。其实校园贷贷款平台或是分期付款模式的平台,其本质都是借贷关系。如曾有公司利用就业培训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通过介绍就业岗位形式变相与学生签订教育分期贷款合同。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借贷双方利率的界定,明确24%和36%两条界限。当前市场中大多平台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高于36%,如1万的贷款金额,2%/月的约息,实际按照10%~30%的周计息方式。实际上大学生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拒付高于36%的贷款利息,有平台的贷款利息是1周10个点即为一周利息10%。且平台中隐含了服务费、违约金、罚息等费用,变相提高了大学生借贷的成本。如名校贷每日的违约金为贷款金额的 0.5%,趣分期则是1%。现有平台的宣传中贷款利息大多以日利率合计,大学生很多不具备相关的金融知识,并不知道如何计算贷款平台的贷款利息。网贷消费在“95后”大学生中普及,但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和以贷还贷的现象极易让人从月光族变成“吃土一族”,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
4 促进市场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监管与治理力度
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大网贷平台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网络借贷业务范围,加强对平台的引导和资金流向的监控,从源头加强监督控制风险。第一,规范市场运营。基于现有的监管部门更加细化管理规则,出台制度,规范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借贷,且灵活运用大数据评定信用等级。专门针对大数据建立共享机制,规范市场中数据使用机构和提取流程,并建立警报系统以防数据泄露和丢失,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第二,提高员工素质。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新型行业,市场中实际员工大多缺乏相关的经验。加大现有的培训力度和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双向并进提高素质。政府从源头上对监管部门、企业等提高准入门槛。第三,严格把控和积极引导。网络借贷平台对客户群体、消费额度、消费范围等严格控制,并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贷款或是分期付款类产品做劝导与警示,引导理性消费。 4.2 建立绿色评级体系
供给市场的繁杂和需求市场的大规模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和校园环境的挑战。现有的评级体系不完善,政府牵头建立绿色征信平台,提供信息共享通道。可从评级主体与平台项目方向考虑建立一些涉及绿色信贷、生态影响等指标进行有效评价,对消费信贷平台的经营审批建立系统性的审批标准和方法提供量化的技术服务。保证在原有评级体系基础上制定一个新的评级体系,通过评级反映绿色生态。这样可以依据评级好坏对平台融资进行控制,推动生态金融的评价机制,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利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生态消费引导。
4.3 高度重视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是从生态领域延伸而来,与人的心理需要极度挂钩。生态消费是一种持续性消费模式,满足当代人的各类需求,且提倡适度消费。国外重视高校生态消费观教育,在教学体系中融入相关课程。如美国高校有专门的生态消费教育课程,将消费教育与经济学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步向社会宣传生态消费的重要性,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重视生态消费,培养学生的理性生态消费观,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高校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指引,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指导,开设相关课程,重点关注思政类课程或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摒弃过度消费与从众消费观念,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开设理财类课程,积极帮助学生制订理财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支出,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市场警惕性,积极应对市场的金融风险。
4.4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党中央与国务院高度重视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工作,但有不少平台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第一,大学生要增加忧患意识,在金融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和外界因素干扰下,积极学习金融知识,不盲从不攀比,远离不良网络借贷,不轻信借贷广告,经受住利益的诱惑。第二,学校要有定力。高校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校、教师和家庭要强化对网络借贷的管制与引导,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讲究方式方法宣传金融知识,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以提升金融理财的实践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对有害网络借贷平台的甄别能力。第三,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源头和关键环节。网贷消费平台实行供应链管理,实行有效自我和互相监管,推动各平台做到合法依规。校园紧抓主要风险点,不定期开展风险教育主题班会进行疏导,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扼殺。如积极指导学生参加高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海报设计与动画制作大赛,以此强化大学生的金融认知,做到真正的提高警惕与抵制践行者。
参考文献:
[1]李薇.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创新及风险防控[J].人民论坛,2019(2):76-77.
[2]镇方松.大学生 P2P 网络借贷风险及其管理策略分析[J].长江丛刊,2017(10).
[3]芈凌云,芦金文.文化取向、环境信念与生态消费行为——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比较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
[4]王子璇.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8(7).
[5]王宏武.多维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借贷治理[J].教育与职业,2018(11).
[6]李喆.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8(6).
[7]张龙,陈士勇.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路径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生态消费的大学生网络借贷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911927)。
[作者简介]李姣(1988—),女,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