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遭贬海南的著名官员有四十八位,宰相则多达十五位,其中李德裕地位最高,名声最大。他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八四0)被贬崖州,不到一年即病逝于崖州司户任上。海口五公祠祭祀的五公,即以他为首。
千百年来,海南本地士人和来琼为官者,对谪琼贬官一直抱有相当高的尊崇敬意。大陆未能亲履此地的官员士大夫,则鲜有人对他们在海南的境遇及其后代的存亡续绝表示过关切。当然,苏轼在海南的三年,学术界已经有相当充分的研究。苏轼之外的历代贬官在海南的遭际行迹,基本上被大陆人遗忘了。
但近代有个例外。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时,听说李德裕后裔在崖州多冈村,且“已变为黎俗”,即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十二月十八日致电崖州守唐镜沅,要他“务速访求两三人……善为劝导,资送来省,当优给衣粮,令谋出路。其家如有李相故物,婉为购置一两种,重价不惜”。二十七日唐镜沅回电:“其裔李亚法为黎首,计二十余家,询知前存玉带玉盅,被匪抢失,无他遗物。”三个月后,唐镜沅又报告说,李德裕的后裔李亚法“率子弟十余人来,选年二十以外者,粗俗难化,且惧赴省,幼者皆在十二三岁以上,尚有韶秀者数人,其父母怯于远离,容再开导”。一年多后,张之洞调任湖北总督,他对李德裕后裔“性质愚蒙,不敢远来”仍“于心耿耿”,希望海南官员“务须劝导晓谕,携两人同来,许以终身衣食不缺,吾将带往鄂省,将来携之北归中原,为古今忠臣劝”。但是地方官员报告说,费尽周折选出的两个孩子,十八岁的亚六和十六岁的亚洪,“均不愿意远出”。张之洞的一片苦心和良好愿望,最终也落空了(周伟民、唐玲玲:《海南通史》清代卷)。
那么顺理成章,我们很想知道,李德裕后代今天怎样了?是保持黎族身份,还是重新汉化如张之洞期望的那样?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德裕并无后裔留在海南。但自称李氏后裔的李亚法一族,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学界研究,大体有两种可能。一是李德裕直系后裔虽无人留滞海南,但不排除其远亲旁支乃至家人仆役,落籍海南且以李氏后人自居。二是某些精明的人,拉大旗作虎皮,以李德裕后裔之名自高身价,以求自保或谋利。于是才有上述传说,使得张之洞和海南地方官员信以为真。但长期研究海南历史的周伟民教授,经过详细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认为根据迄今为止的所有证据,都不能確定,李德裕是否有后裔留在海南并且黎化(详见周泉根:《隋唐五代海南人物志》)。冷静的历史研究,常使神奇的杜撰祛魅。既然研究仍不能定案,则张文襄公的这个寻人故事,就仍有其特殊的意味与价值,值得略加申说。
在张之洞看来,身处“荒服”以远的李德裕后裔,显然已经“夷狄”化了,按老说法,即所谓“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他希望已经夷狄化的李德裕后裔再“入华夏而华夏之”。因为他们真正的故乡是北方,最终应该脱离蛮荒,叶落归根回中原。
但问题是,“李德裕后裔”不愿远离崖州。虽然历史文献没有记载李亚法及其族人的片言只语,但他们的拒绝足以表明,那个一千年前的北方“故乡”,那个文明先进之地,是令人畏惧的陌生“蛮荒”之所。张之洞本人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在做有文化意义与价值的事(为古今忠臣劝)。他大概不会考虑李亚法及其子孙到底是怎么想的。身居高位的两广总督、大学者,对蛮荒之地的草民百姓,难有真正“同情之了解”。
张之洞式的良好愿望,后来颇有继承而发扬光大者。上世纪中叶以后,海南地方政府为了改善黎族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曾经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两次把深山老林的黎族移民到靠近海边的平原地区。但没多久,这些人不能习惯滨海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又自发回到了山里老家。
类似情形,全国乃至全球,所在多有。如今流行各种陷阱说。从张之洞“拯救”李德裕后裔的举动开始,各种精英先进,为了让民众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喜欢采取移民的方式来达成现代化。但效果常常不如人意,尤其不为被移民者所接受。这种事与愿违的尴尬处境,不妨称之为“张之洞陷阱”。其要害在于,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蛮荒”之地民众的渔猎、采集、牧耕是落后的,不幸的,亟须改变。“原始人”或落后愚昧族群就应该尽可能快地“被现代化”,进城上楼,享受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然而,被移民者的后续生活和工作,不如意者甚多。从文明的美好愿望出发而导致粗暴乃至野蛮的悲剧结果,此之谓“张之洞陷阱”也。
进言之,即便我们认定李德裕无后裔在海南,李亚法们纯属冒名“傍大款”,此事也仍然值得议论几句。
李亚法攀附李德裕的名门高第,除了现实利害的考量,还有一个极为深厚普遍的文化心理——重视郡望,重视家族的历史源流。众所周知,一千多年前,中原汉族开始经由闽粤,移民海南,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文化。但如今走遍全岛,观看宗祠的匾额,过年的门联,浏览形形色色的族谱,绝大多数汉族人家,都会强烈表示,他们的根在大陆,在北方,在中原,甚至就在河南某府某县。但仅此而已。那个古老、遥远、陌生的原乡,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无论语言、饮食、服饰乃至某些生活习俗,两地的差异都不可以道里计。
尤其是族谱所呈现的家族迁徙和开枝散叶的历程,让我对所谓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古老说法产生了怀疑。也许可以这么说,安土重迁是个美好愿望,几千年来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躲避战乱、逃荒、谋生……或主动或被动地迁徙到了很远的地方,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中华文明的蔓延扩散,主要是家族迁徙和开枝散叶的结果。官方移民,小如官员罪犯的流放,大如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清朝的“湖广填四川”,并不是中华文明扩散的常规现象。《诗经》里公刘由豳迁岐的记载,显示的是整个部落国家的迁徙,这种壮举,在南北朝以后就极少发生了。几千年历史上,更为常见的是家族乃至小家庭的自发、自由的迁徙。
但是这种普遍的迁徙,在官方的正史中很少记载,其中的人物传记或有对迁徙的简单叙述,其着眼点在人物而非迁徙本身。近世以来,社会史研究日渐兴盛。宗族文化研究也颇有可观,尤其是伴随民间编修族谱而产生的宗族历史叙事,充斥于各种宗亲会的网站,已然蔚为大观。但这种叙事,甚少进入正史撰写者的视野。至少在现今通行的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宗族文化特别是移民迁徙还缺乏具体的记载叙述。尤其近世以来,华人散布到地球每一个角落,这一惊人现象,对中国和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似乎尚未见有深入的研究与评价。
千百年来,海南本地士人和来琼为官者,对谪琼贬官一直抱有相当高的尊崇敬意。大陆未能亲履此地的官员士大夫,则鲜有人对他们在海南的境遇及其后代的存亡续绝表示过关切。当然,苏轼在海南的三年,学术界已经有相当充分的研究。苏轼之外的历代贬官在海南的遭际行迹,基本上被大陆人遗忘了。
但近代有个例外。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时,听说李德裕后裔在崖州多冈村,且“已变为黎俗”,即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十二月十八日致电崖州守唐镜沅,要他“务速访求两三人……善为劝导,资送来省,当优给衣粮,令谋出路。其家如有李相故物,婉为购置一两种,重价不惜”。二十七日唐镜沅回电:“其裔李亚法为黎首,计二十余家,询知前存玉带玉盅,被匪抢失,无他遗物。”三个月后,唐镜沅又报告说,李德裕的后裔李亚法“率子弟十余人来,选年二十以外者,粗俗难化,且惧赴省,幼者皆在十二三岁以上,尚有韶秀者数人,其父母怯于远离,容再开导”。一年多后,张之洞调任湖北总督,他对李德裕后裔“性质愚蒙,不敢远来”仍“于心耿耿”,希望海南官员“务须劝导晓谕,携两人同来,许以终身衣食不缺,吾将带往鄂省,将来携之北归中原,为古今忠臣劝”。但是地方官员报告说,费尽周折选出的两个孩子,十八岁的亚六和十六岁的亚洪,“均不愿意远出”。张之洞的一片苦心和良好愿望,最终也落空了(周伟民、唐玲玲:《海南通史》清代卷)。
那么顺理成章,我们很想知道,李德裕后代今天怎样了?是保持黎族身份,还是重新汉化如张之洞期望的那样?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德裕并无后裔留在海南。但自称李氏后裔的李亚法一族,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学界研究,大体有两种可能。一是李德裕直系后裔虽无人留滞海南,但不排除其远亲旁支乃至家人仆役,落籍海南且以李氏后人自居。二是某些精明的人,拉大旗作虎皮,以李德裕后裔之名自高身价,以求自保或谋利。于是才有上述传说,使得张之洞和海南地方官员信以为真。但长期研究海南历史的周伟民教授,经过详细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认为根据迄今为止的所有证据,都不能確定,李德裕是否有后裔留在海南并且黎化(详见周泉根:《隋唐五代海南人物志》)。冷静的历史研究,常使神奇的杜撰祛魅。既然研究仍不能定案,则张文襄公的这个寻人故事,就仍有其特殊的意味与价值,值得略加申说。
在张之洞看来,身处“荒服”以远的李德裕后裔,显然已经“夷狄”化了,按老说法,即所谓“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他希望已经夷狄化的李德裕后裔再“入华夏而华夏之”。因为他们真正的故乡是北方,最终应该脱离蛮荒,叶落归根回中原。
但问题是,“李德裕后裔”不愿远离崖州。虽然历史文献没有记载李亚法及其族人的片言只语,但他们的拒绝足以表明,那个一千年前的北方“故乡”,那个文明先进之地,是令人畏惧的陌生“蛮荒”之所。张之洞本人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在做有文化意义与价值的事(为古今忠臣劝)。他大概不会考虑李亚法及其子孙到底是怎么想的。身居高位的两广总督、大学者,对蛮荒之地的草民百姓,难有真正“同情之了解”。
张之洞式的良好愿望,后来颇有继承而发扬光大者。上世纪中叶以后,海南地方政府为了改善黎族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曾经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两次把深山老林的黎族移民到靠近海边的平原地区。但没多久,这些人不能习惯滨海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又自发回到了山里老家。
类似情形,全国乃至全球,所在多有。如今流行各种陷阱说。从张之洞“拯救”李德裕后裔的举动开始,各种精英先进,为了让民众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喜欢采取移民的方式来达成现代化。但效果常常不如人意,尤其不为被移民者所接受。这种事与愿违的尴尬处境,不妨称之为“张之洞陷阱”。其要害在于,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蛮荒”之地民众的渔猎、采集、牧耕是落后的,不幸的,亟须改变。“原始人”或落后愚昧族群就应该尽可能快地“被现代化”,进城上楼,享受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然而,被移民者的后续生活和工作,不如意者甚多。从文明的美好愿望出发而导致粗暴乃至野蛮的悲剧结果,此之谓“张之洞陷阱”也。
进言之,即便我们认定李德裕无后裔在海南,李亚法们纯属冒名“傍大款”,此事也仍然值得议论几句。
李亚法攀附李德裕的名门高第,除了现实利害的考量,还有一个极为深厚普遍的文化心理——重视郡望,重视家族的历史源流。众所周知,一千多年前,中原汉族开始经由闽粤,移民海南,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文化。但如今走遍全岛,观看宗祠的匾额,过年的门联,浏览形形色色的族谱,绝大多数汉族人家,都会强烈表示,他们的根在大陆,在北方,在中原,甚至就在河南某府某县。但仅此而已。那个古老、遥远、陌生的原乡,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无论语言、饮食、服饰乃至某些生活习俗,两地的差异都不可以道里计。
尤其是族谱所呈现的家族迁徙和开枝散叶的历程,让我对所谓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古老说法产生了怀疑。也许可以这么说,安土重迁是个美好愿望,几千年来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躲避战乱、逃荒、谋生……或主动或被动地迁徙到了很远的地方,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中华文明的蔓延扩散,主要是家族迁徙和开枝散叶的结果。官方移民,小如官员罪犯的流放,大如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清朝的“湖广填四川”,并不是中华文明扩散的常规现象。《诗经》里公刘由豳迁岐的记载,显示的是整个部落国家的迁徙,这种壮举,在南北朝以后就极少发生了。几千年历史上,更为常见的是家族乃至小家庭的自发、自由的迁徙。
但是这种普遍的迁徙,在官方的正史中很少记载,其中的人物传记或有对迁徙的简单叙述,其着眼点在人物而非迁徙本身。近世以来,社会史研究日渐兴盛。宗族文化研究也颇有可观,尤其是伴随民间编修族谱而产生的宗族历史叙事,充斥于各种宗亲会的网站,已然蔚为大观。但这种叙事,甚少进入正史撰写者的视野。至少在现今通行的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宗族文化特别是移民迁徙还缺乏具体的记载叙述。尤其近世以来,华人散布到地球每一个角落,这一惊人现象,对中国和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似乎尚未见有深入的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