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蚕桑生产区域布局发生着明显变化。正确认识、主动驾驭这种变化趋势,成为稳定、协调、较快发展我国茧丝绸业的重要课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变化的内在动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茧丝绸业生产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主要取决于市场规律的作用,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成为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因。
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需求量增加,土地费用提高。工业效益高于农业效益,土地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重新分配。种桑土地让位于工业生产,导致种桑面积减少,蚕桑生产规模收缩。在这些省境内,原有蚕桑主产地区由于土地让位于工业项目,境内蚕桑生产布局也不断调整。
二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同种桑养蚕争劳力。二、三产业从业者收入高于种桑养蚕,劳动力不断流向二、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重新分配,许多种桑养蚕的劳动力弃蚕桑而转向二、三产业,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三是农业种植饲养业结构多元化,受比较利益驱动,使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在不同种养业之间重新分配。随着城乡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农业种养业多元化发展很快,许多种养业能够获得比种桑养蚕更好的经济效益,排挤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山东鲁南地区由于种植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收益高,农民寻求经济收益最大化,逐渐减少种桑养蚕,蚕桑生产规模出现收缩。广西由于全国蔗糖生产过剩,甘蔗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蚕桑生产相应扩张,则是相反的例证。
四是除了市场规律作用外,还有一些环境气候因素不可忽视。
以上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了近些年我国蚕桑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1998年同2003年相比,江苏蚕茧产量从178万担增加到214万担,年平均增长3.8%;浙江蚕茧产量从200万担减少到129万担,年平均减少8.4%;广西在全国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8—2003年,蚕茧总产量从38万担增加到174万担,增长3.6倍,跃居全国第二位。为稳定全国茧丝绸业市场供需平衡做出了贡献,初步确定了广西在全国茧丝绸业中的地位,广大蚕农也从中得到经济实惠。在江苏、浙江、广东境内,蚕桑生产区域布局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1998—2003年,江苏北部蚕茧产量从141万担增加到194万担;浙江西部从13.7万担增加到21万担;广东蚕茧生产从珠江三角洲向粤西北部转移已经基本定局。
二、抓住机遇、积极引导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成功的关键
蚕桑生产在一定条件下从传统老区向新区转移,但政府部门、经济组织、企业,如何把握规律,积极引导,大力推动,促进蚕桑生产有序健康地转移,是对领导者决策能力和工作才能的考验。在条件不具备时,不能行政强力推动;在条件具备时,又不能行动迟缓,丧失难得的机遇。这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成功的关键。总结全国和广西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一)把握趋势、关注大局、积极引导蚕桑生产布局调整
从全国来讲,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早就缓慢进行着。作为一项方针提出,并付诸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编制我国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时,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全面分析全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关于振兴丝绸行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和原料初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种桑养蚕,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培育一批蚕茧基地县,上规模、上档次,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优质蚕茧资源基地。东部沿海地区要调整现有桑园面积,提高蚕茧质量,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丝绸后道加工业,成为丝绸深加工生产的出口基地。此后不久,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工程等政策。由于调整蚕桑生产区域布局的基本走向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山川秀美工程等举措所确定的内容一致,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及时、有效地把国家大政方针同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东桑西移”作为一个代表性概念和提法,成为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进行以“东桑西移”为主要方向的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以及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快与经济发展慢地区的统筹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广西面对9
0年代末开始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制糖业生产能力过剩,压缩生产总量,甘蔗种植面积缩小的挑战,面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茧丝绸业“东桑西移”规划的实施,分析了本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果断地把蚕桑作为重要发展的产业,做到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因势利导,典型示范,有序推动蚕桑生产布局调整
无数事实证明,蚕桑生产布局调整必须杜绝强迫命令,防止越俎代庖。应当坚持因势利导、典型示范,把政府决策和政策交给农民,把政府积极性变成农民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宣传农民,教育农民,使农民了解本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农业种植结构未来变化趋势,农业增收的新亮点等,去激发农民的热情,点亮农民的智慧,使农民做出正确的种植决策,朝着政府希望达到的目标发展。在教育说服农民时,典型示范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一些先走一步的地区及先走一步的农民所得利益,来带动其他农民一道发展,共同致富。
(三)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蚕桑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和提高蚕桑业整体水平
为了推动蚕桑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究开发、推广种桑养蚕先进技术、促进蚕桑生产布局调整和扶持优质蚕茧基地建设,特别是为了推动“东桑西移”和新区蚕桑基地建设,1998年以来,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投入茧丝绸业各类项目共2.08亿元,其中用于以上方面的资金扶持共1.04亿元,约占全部风险发展基金投入的50%。
三、发挥优势,做优做大做强茧丝绸业
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必然牵动全国茧丝绸业的总体布局。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有利于全国茧丝绸业统筹发展,有利于地区优势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说,调整就是机遇,调整促进竞争,机遇同挑战相伴存在。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本地区的茧丝绸业做优做强,做大做强,建成优势产业,是每个地区面对的问题。
传统地区必须及时应对,发挥现有物质技术实力优势,占据下游生产和高端领域的优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在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消极怠慢,缺乏经济敏锐性,不能及时应对挑战,就会失去产业优势,在国民经济调整重组中退出不该退出的产业领域的情况不乏其例。
作为新区,要真正在茧丝绸业中站稳脚跟,真正做成一个稳固的优势产业,就要把近期目标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瞄准做优做强、做大做强的目标,不断推动茧丝绸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原料型向加工型转变,从低端水平向高端水平转变,逐步将本地区茧丝绸业建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强产业。
(一)要使本地区成为稳固的、具有特色的蚕茧基地
所谓稳固,就是蚕桑生产规模、蚕茧产量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不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大起大落。稳固应当包括:稳定的桑园基地、稳定的科技服务人员队伍、稳定的产供销体系、稳定的产业政策措施。不具备以上条件,就不能成为稳固的产业。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不同,市场对蚕茧和蚕丝的性能和等级需求不同,蚕桑生产新区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借鉴他人,又不完全“克隆”他人,要走自己的道路。新区发展蚕桑生产起点要高,一开始就要特别注意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工贸一体化,建立崭新的蚕桑生产基地。
(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逐步做大做强茧丝绸业
蚕桑生产新区的普遍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较充足,生产费用较低。劣势是资金短缺,科研和技术落后,销售网络不健全。新区茧丝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方针。具体来说:一是树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观点,在一定时期内,要甘心扮演原料供应地的角色,这个过程是夯实农业基础的过程,是积累资金的过程,是建立茧丝绸业体系的过程。二是突破发展茧丝绸业的老路子,即从生产原材料到生产初级加工品,从生产初级加工品到生产服装,具体说就是蚕茧——缫丝——织绸——服装,这是茧丝绸业升级的传统的目标追求。但这种亦步亦趋、同向追赶的路子,并不一定是能够获得同样成功的路子。应当革新思路,跳出旧套式,走出更切合本地实际的路子。这就是说,新区不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传统消费领域,即绫罗绸缎、服装加工等高端产品领域,而应当突破传统的消费领域,大力拓展潜在的消费领域,如家纺产品、特殊丝纤维、内衣、床上用品(丝毯、丝棉被)以及蚕茧的综合利用等。这是一个潜力巨大、正在发展的市场。三是蚕桑生产新区应当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产品,逐步成为国内和国际名牌。
(三)新区做大做强茧丝绸业要学会借力
要借经济发达的茧丝绸业老区的资金、技术、经销网络、管理经验之力。新老区要充分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其一,新区要吸收老区的资金和技术,开发新区茧丝绸资源,提升茧丝绸业水平;其二,吸引老区企业在新区投资建立工业企业、科研开发机构,形成跨区企业集团,建设茧丝绸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其三,新区通过老区企业的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特别在市场竞争中,使其特色产品在老区市场占有更大份额。
(四)发展茧丝绸业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一个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市场消费的发展。茧丝绸消费的发展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的突破。这既是全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蚕桑生产布局调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把所有市场都让位于新区,这是新区发展蚕桑生产应当把握的首要因素。茧丝绸业盲目发展导致全行业陷入困境的历史教训必须吸取。因此,新区发展蚕桑生产一定要站在国际国内市场大局之上,正确判断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及未来走势,统筹规划,循序推进。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变化的内在动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茧丝绸业生产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主要取决于市场规律的作用,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成为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因。
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需求量增加,土地费用提高。工业效益高于农业效益,土地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重新分配。种桑土地让位于工业生产,导致种桑面积减少,蚕桑生产规模收缩。在这些省境内,原有蚕桑主产地区由于土地让位于工业项目,境内蚕桑生产布局也不断调整。
二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同种桑养蚕争劳力。二、三产业从业者收入高于种桑养蚕,劳动力不断流向二、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重新分配,许多种桑养蚕的劳动力弃蚕桑而转向二、三产业,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三是农业种植饲养业结构多元化,受比较利益驱动,使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在不同种养业之间重新分配。随着城乡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农业种养业多元化发展很快,许多种养业能够获得比种桑养蚕更好的经济效益,排挤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山东鲁南地区由于种植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收益高,农民寻求经济收益最大化,逐渐减少种桑养蚕,蚕桑生产规模出现收缩。广西由于全国蔗糖生产过剩,甘蔗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蚕桑生产相应扩张,则是相反的例证。
四是除了市场规律作用外,还有一些环境气候因素不可忽视。
以上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了近些年我国蚕桑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1998年同2003年相比,江苏蚕茧产量从178万担增加到214万担,年平均增长3.8%;浙江蚕茧产量从200万担减少到129万担,年平均减少8.4%;广西在全国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8—2003年,蚕茧总产量从38万担增加到174万担,增长3.6倍,跃居全国第二位。为稳定全国茧丝绸业市场供需平衡做出了贡献,初步确定了广西在全国茧丝绸业中的地位,广大蚕农也从中得到经济实惠。在江苏、浙江、广东境内,蚕桑生产区域布局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1998—2003年,江苏北部蚕茧产量从141万担增加到194万担;浙江西部从13.7万担增加到21万担;广东蚕茧生产从珠江三角洲向粤西北部转移已经基本定局。
二、抓住机遇、积极引导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成功的关键
蚕桑生产在一定条件下从传统老区向新区转移,但政府部门、经济组织、企业,如何把握规律,积极引导,大力推动,促进蚕桑生产有序健康地转移,是对领导者决策能力和工作才能的考验。在条件不具备时,不能行政强力推动;在条件具备时,又不能行动迟缓,丧失难得的机遇。这是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成功的关键。总结全国和广西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一)把握趋势、关注大局、积极引导蚕桑生产布局调整
从全国来讲,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早就缓慢进行着。作为一项方针提出,并付诸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编制我国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时,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全面分析全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关于振兴丝绸行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和原料初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种桑养蚕,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培育一批蚕茧基地县,上规模、上档次,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优质蚕茧资源基地。东部沿海地区要调整现有桑园面积,提高蚕茧质量,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丝绸后道加工业,成为丝绸深加工生产的出口基地。此后不久,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工程等政策。由于调整蚕桑生产区域布局的基本走向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山川秀美工程等举措所确定的内容一致,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及时、有效地把国家大政方针同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东桑西移”作为一个代表性概念和提法,成为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进行以“东桑西移”为主要方向的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以及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快与经济发展慢地区的统筹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广西面对9
0年代末开始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制糖业生产能力过剩,压缩生产总量,甘蔗种植面积缩小的挑战,面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茧丝绸业“东桑西移”规划的实施,分析了本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果断地把蚕桑作为重要发展的产业,做到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因势利导,典型示范,有序推动蚕桑生产布局调整
无数事实证明,蚕桑生产布局调整必须杜绝强迫命令,防止越俎代庖。应当坚持因势利导、典型示范,把政府决策和政策交给农民,把政府积极性变成农民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宣传农民,教育农民,使农民了解本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农业种植结构未来变化趋势,农业增收的新亮点等,去激发农民的热情,点亮农民的智慧,使农民做出正确的种植决策,朝着政府希望达到的目标发展。在教育说服农民时,典型示范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一些先走一步的地区及先走一步的农民所得利益,来带动其他农民一道发展,共同致富。
(三)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蚕桑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和提高蚕桑业整体水平
为了推动蚕桑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究开发、推广种桑养蚕先进技术、促进蚕桑生产布局调整和扶持优质蚕茧基地建设,特别是为了推动“东桑西移”和新区蚕桑基地建设,1998年以来,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投入茧丝绸业各类项目共2.08亿元,其中用于以上方面的资金扶持共1.04亿元,约占全部风险发展基金投入的50%。
三、发挥优势,做优做大做强茧丝绸业
蚕桑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必然牵动全国茧丝绸业的总体布局。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有利于全国茧丝绸业统筹发展,有利于地区优势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说,调整就是机遇,调整促进竞争,机遇同挑战相伴存在。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本地区的茧丝绸业做优做强,做大做强,建成优势产业,是每个地区面对的问题。
传统地区必须及时应对,发挥现有物质技术实力优势,占据下游生产和高端领域的优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在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消极怠慢,缺乏经济敏锐性,不能及时应对挑战,就会失去产业优势,在国民经济调整重组中退出不该退出的产业领域的情况不乏其例。
作为新区,要真正在茧丝绸业中站稳脚跟,真正做成一个稳固的优势产业,就要把近期目标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瞄准做优做强、做大做强的目标,不断推动茧丝绸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原料型向加工型转变,从低端水平向高端水平转变,逐步将本地区茧丝绸业建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强产业。
(一)要使本地区成为稳固的、具有特色的蚕茧基地
所谓稳固,就是蚕桑生产规模、蚕茧产量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不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大起大落。稳固应当包括:稳定的桑园基地、稳定的科技服务人员队伍、稳定的产供销体系、稳定的产业政策措施。不具备以上条件,就不能成为稳固的产业。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不同,市场对蚕茧和蚕丝的性能和等级需求不同,蚕桑生产新区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借鉴他人,又不完全“克隆”他人,要走自己的道路。新区发展蚕桑生产起点要高,一开始就要特别注意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工贸一体化,建立崭新的蚕桑生产基地。
(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逐步做大做强茧丝绸业
蚕桑生产新区的普遍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较充足,生产费用较低。劣势是资金短缺,科研和技术落后,销售网络不健全。新区茧丝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方针。具体来说:一是树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观点,在一定时期内,要甘心扮演原料供应地的角色,这个过程是夯实农业基础的过程,是积累资金的过程,是建立茧丝绸业体系的过程。二是突破发展茧丝绸业的老路子,即从生产原材料到生产初级加工品,从生产初级加工品到生产服装,具体说就是蚕茧——缫丝——织绸——服装,这是茧丝绸业升级的传统的目标追求。但这种亦步亦趋、同向追赶的路子,并不一定是能够获得同样成功的路子。应当革新思路,跳出旧套式,走出更切合本地实际的路子。这就是说,新区不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传统消费领域,即绫罗绸缎、服装加工等高端产品领域,而应当突破传统的消费领域,大力拓展潜在的消费领域,如家纺产品、特殊丝纤维、内衣、床上用品(丝毯、丝棉被)以及蚕茧的综合利用等。这是一个潜力巨大、正在发展的市场。三是蚕桑生产新区应当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产品,逐步成为国内和国际名牌。
(三)新区做大做强茧丝绸业要学会借力
要借经济发达的茧丝绸业老区的资金、技术、经销网络、管理经验之力。新老区要充分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其一,新区要吸收老区的资金和技术,开发新区茧丝绸资源,提升茧丝绸业水平;其二,吸引老区企业在新区投资建立工业企业、科研开发机构,形成跨区企业集团,建设茧丝绸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其三,新区通过老区企业的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特别在市场竞争中,使其特色产品在老区市场占有更大份额。
(四)发展茧丝绸业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一个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市场消费的发展。茧丝绸消费的发展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的突破。这既是全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蚕桑生产布局调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把所有市场都让位于新区,这是新区发展蚕桑生产应当把握的首要因素。茧丝绸业盲目发展导致全行业陷入困境的历史教训必须吸取。因此,新区发展蚕桑生产一定要站在国际国内市场大局之上,正确判断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及未来走势,统筹规划,循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