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大屠杀记忆”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犹太民族、乃至人类经历的一场浩劫。对于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的安全也存在着重要关联。实际上,大屠杀记忆及其关键设施大屠杀纪念馆乃是以色列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刻警示着以色列人、尤其是国防军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议会先后通过数个法案,将每一年的犹太历尼散月27日(公历4月)设定为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并在赫兹尔山上建立一个国立的纪念馆,将之命名为“大屠杀殉难者和英雄纪念馆”。支持建馆的以色列议员带有明显的塑造国民精神以保障国家安全的考量。在众多学者的组织下,大屠杀纪念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关于大屠杀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半个世纪以来,纪念馆一直在搜集与大屠杀相关的证据,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图片、文献、音频等资料。大屠杀纪念日之后,紧接着就是以色列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和独立纪念日,而且这三个纪念场所都在以锡安主义之父赫兹尔命名的山上。
  数十年来,有关大屠杀的教育和纪念已经在以色列社会广泛、深入开展。从基础教育开始,以色列青少年就会在不同阶段接受相关课程。大屠杀纪念日尤其是以色列最神圣的日子之一。在这一天,以色列举国肃穆,警笛长鸣、行人止步、车流停歇,所有餐馆、咖啡厅和娱乐场所都会关门歇业。在大屠杀纪念日前夕,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会率领总参谋部成员以及其他高级军官,亲临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高层会议,以表达保卫以色列和全球犹太人的决心和使命。这已经成为以色列国防军的一个传统。并且几乎每一个士兵参军后都会被带到纪念馆接受相关训导。纪念馆设有专门的“以色列国防军和安全服务部”,由国防军提供专门团队担任指导和讲解。
  可以说,大屠杀纪念馆时刻警示着以色列人、尤其是以色列国防军:在没有国家和权力的状态下犹太民族将会遭遇怎样的悲惨境遇。它所强调的是锡安主义事业的正当性和以色列国对犹太民族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以色列人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以及个体责任意识。
  影响以色列的安全战略文化
  以色列领导人也常常将纪念历史悲剧与应对当下的安全威胁相关联。在近年来的大屠杀纪念日上,经常被以色列领导人提及的就是致力于发展核技术的伊朗。在2012年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纪念仪式上,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称:“我们必须从纳粹大屠杀历史中吸取教训,并在时间太晚之前对生死存亡的威胁做出强有力的应对。伊朗就是这种威胁的中心。”而总理内塔尼亚胡则称:“那些认为伊朗威胁只是幻想或者被夸大的人们,没有从纳粹大屠杀中学到任何东西。像那时一样,今天还有人想要毁灭数百万犹太人。”佩雷斯和内塔尼亚胡分别来自以色列左、右阵营,他们的认知代表并体现了以色列社会的共识。在2013年的大屠杀纪念活动上,内塔尼亚胡则表达了以自助的方式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决心。他说:“我们欣赏国际社会为阻止伊朗核计划所做的努力,但我们无论何时都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其他国家,哪怕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通过这些历史教育和体认,大屠杀历史教训深深地影响了以色列国防军乃至以色列社会,进而影响着以色列的安全和战略文化。对集体灭绝的恐惧以及捍卫群体生存的紧迫感,成为犹太民族心理的重要特征。而以色列狭小的疆域,更加剧了此种安全焦虑。“以色列经受不起一次失败”,这样的意识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在本-古里安等领导人心中扎根。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威胁,以色列社会“从最坏处着想”的心理就会迅速抬头,将时下面临的严重威胁与纳粹大屠杀相提并论,促使以色列通过追求和使用权力来减轻恐惧。因此维持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优势,在以色列安全战略中处于核心位置。
  大屠杀经历还推动以色列倾向于采取进攻性的强硬路线。2003年,三架以色列战机不顾波兰政府反对,强行飞越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此举在以色列受到广泛赞誉。笔者曾与一名大屠杀幸存者交谈。这名幸存者曾长期担任以色列国防军飞行员,先后参加过五次战争。他非常认可以色列空军的举动,认为此举显示犹太人已成为有权力、能自卫的民族,不再任人宰割。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裔往往在安全问题上更加敏感和强硬。这名幸存者就认为伊朗核问题对以色列的生存构成致命威胁,主张在必要时对其发动军事打击。除了此种显示力量的象征性行为,以色列国防军在应对来自周边激进势力的暴力活动时,也往往不顾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而重拳出击,有时难免因给巴勒斯坦带来惨重伤亡和破坏而广受责难。
  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参观大屠杀纪念馆也是以色列与他国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国政要访问以色列时,往往会应以色列的要求前往纪念馆悼念死难者。通过此类悼念活动,以色列可以获得别国在政治和安全事务上的同情和理解,以减轻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等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压力。一些外国政要也经常借悼念大屠杀死难者之机展现对以色列安全的关切和支持,甚至出台一些实际的举措。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在此发表过强烈支持以色列的演说,并在此宣布以低价向以色列出售四艘先进潜艇。2012年美国参联会主席邓普西访问以色列以协调美以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步调,期间他也访问了大屠杀纪念馆,并在此保证说,美国会与以色列共同努力,绝不让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并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美国承诺确保以色列安全”等字样。
  当然,以色列国内对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安全之间的关联有多种看法。比如,左派担心此种创伤记忆会导致以色列在安全问题上反应过度,甚至显得歇斯底里。他们主张大屠杀记忆应受尊重,但反对将其与当下的安全环境进行错误类比而政治化利用,反对透过大屠杀棱镜去认知安全环境。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
其他文献
“乌克兰回合”是冷战后俄罗斯与欧美之间关系的冰点,而欧洲安全也面临着冷战后最严重的威胁。在这场博弈中,德国的立场和行动尤为引人注目。在总体上与西方步调一致的前提下,德国频频亮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打出自己的牌。其实在柏林的眼中,与莫斯科的关系的确是特殊的,绝不能随意摆布。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一特殊关系还能走多远?  柏林—莫斯科:特殊关系如何炼成  德国(包括其前身西德)与俄罗斯(前苏联)的关系曾经大起
2013年12月27日,韩国民众在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前举行示威活动,谴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将其否认殖民统治及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观”充分暴露在国际社会面前,也将在历史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挑衅推到了极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其在历史问题上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则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质疑和强烈谴
据外媒近日报道,根据尼泊尔一份最新的政府草案,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的人士将失去攀登珠峰的资格。此外,尼泊尔旅游部有权要求所有攀登珠峰者出示曾登顶过海拔6500米以上山峰的证明,而残障人士则谢绝攀登。  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成为首批成功登顶珠峰的人。目前,在全球成功登上珠峰的登山者中,最年轻的只有13岁,
近日,由日本软银集团推出的一款名为pepper、号称全球首款能识别人的情感并与人交流的机器人在日本上市,仅在一分钟之内,1000台pepper就销售一空。  据悉,pepper一身白色,高121厘米、重28公斤。软银集团表示,该款机器人自带摄像头、触觉感应器、加速器,并且具备“类似内分泌系统的多层神经网络”。它可以识别人类的音调和面部表情,从而与人类交流。它不是工作机器人,而是人类的情感伴侣,目的
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与阶段的内政外交思想密不可分  滕建群:  不管是中国的核武器发展政策也好,核军控政策也好,都跟中国发展的历史时期、每阶段的国家内政外交思想紧紧贴在一起。拥核之后,中国主张反对核武器。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仍明确反对核武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1984年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国际舞台上怎样利用好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中国
最近,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弗格森小镇成为世界焦点。8月9日,弗格森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迈克·布朗被一名白人警察枪杀,引发当地居民游行抗议,一些外地的美国人也前来声援。抗议者和警察之间爆发了严重冲突:一些抗议者向警察投掷燃烧弹和石块,骚乱中一些店铺被砸被抢;维持秩序的警察也全副武装,使用烟幕弹、催泪瓦斯、塑料子弹和装甲车以平息骚乱。8月16日,密苏里州州长杰伊·尼克松宣布弗格森进入紧急状态,从
虽然距离5月的民进党主席改选还有一段时间,但民进党内俨然出现了“两个太阳、一个月亮”的竞争格局,加上形势瞬息万变,民进党主席选举已经是风起云涌,硝烟浓浓。  苏、蔡、谢呈鼎立之势  连日来,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蔡英文先后通过不同途径表达了参选党主席意愿,现任主席苏贞昌也动作频频,党主席改选氛围骤然紧张,俨然呈现“三分天下”的态势。  1月28日,谢长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党主席选举,“没有参
当地时间7月3日晚,在埃及军方为支持和反对现任总统穆尔西的两大阵营设置的48小时解决危机最后期限到期后,埃及军方发表声明称,穆尔西已经下台,埃及将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总统职权暂时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代行。历史是何其相似。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也是在开罗解放广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抗议声中下台。区别在于,穆巴拉克是军人出身的强势总统;穆尔西则是埃及现代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同时还是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成
前段时间,旅德的一些浙江籍爱国侨领来使馆向云南地震灾区捐款。他们还向我表达了今后向国内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捐款的愿望和意向。趁此机会,我也向他们介绍了外交部在扶贫方面所做的工作。  1992年,外交部遵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选择云南省的金平县和麻栗坡县作为对口扶贫对象。这两个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以金平县为例,全县人口的86%为少数民族。境内99%以上为高山,土地资源十分贫瘠。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国家贫困线
联合国安理会4月24日发表主席声明,指出叙利亚危机导致当今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敦促叙各方停止暴力,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救援力度。  声明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造成超过22万人丧生,半数国民被迫逃离家园,其中390多万人逃至邻国。叙利亚有1220多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其中44万人生活在被围困地区。  声明说,叙利亚危机威胁地区和平安全,对邻国带来社会、环境和经济多重影响。声明强调,只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