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别“高端水”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高价水当做高端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还要看它的水源地,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来源良好,是高端矿泉水的主要标准。
  随着天然和健康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有人工痕迹的饮用水正在越来越排斥。
  对于高端矿泉水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相较于一般的农夫山泉和华云怡宝,有市民专挑价格相对高的饮用水。
  水源地决定未来水是否卖高端,至少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
  国人饮水已经不再满足于解渴,而更在意饮水的健康。这种消费观念催生了我国高端饮用水的出现和发展。
  近几年来,高端水正成为饮用水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正在形成一个崭新的市场,这个市场还远没达到饱和。一个显著的表现在于,中国市场上各种高端水品牌爆炸性的出现:国外高端水品牌正在蜂拥进入中国,而国内高端饮用水的品牌亦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正越来越激烈。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新兴市场充满活力和前景。
  当中国人已然进入高端矿泉水消费时代的时候,关于高端矿泉水的标准讨论却才刚刚开始。
  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下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的名称。这预示着,2008年才被纳入瓶装水水种的矿物质水,可能很快成为历史。而这也意味着,通过往饮用水添加物质而人工制造的高端水可能遭到抛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销售收入达1014.22亿元,同比增长23.24%。而每500毫升价格在3元到8元的饮用水市场,近几年更是保持50%至60%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其市场销售容量超过100亿人民币,占整个饮用水市场的10%。
  但何为“高端矿泉水”仍然困扰消费者。6月21日,记者探访饮用水终端市场发现,在高端矿泉水企业强大的营销面前,很多消费者至今对高端矿泉水概念模糊不清,他们普遍认为高价水即是高端水。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表示,将高价水当做高端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还要看它的水源地,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来源良好,是高端矿泉水的主要标准。
  目前,中国包装水行业已经形成了四大集团军,以康师傅、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矿物质水,以娃哈哈为代表的纯净水,以农夫山泉为代表的天然地表水,以昆仑山、西藏5100、恒大冰泉为代表的天然矿泉水。
  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人工添加的矿物质水正在淡出高端水的行列,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天然矿泉水正成为高端矿泉水的主力军。
  尽管对于高端矿泉水的具体标准仍没官方说法,但随着消费理念的更新,“何为高端水?”这一命题的答案正趋于明朗。
  人工添加或退出高端舞台
  记者在对目前价格相对较高的瓶装饮用水市场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以苏打水、磁化水、太空水等概念拉升附加值的饮用水占据了高价水的很大部分。
  这些水声称添加了特殊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甚至声称能够治疗疑难杂症和预防癌症。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饮用水宣传的概念功效并不靠谱。在业内专家看来,不管是从实验的角度还是研究的角度来看,相关概念功效都被证实了为不可能。而功能水在更大的意义上属于厂家拉升价格的炒作。
  事实上,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定》对功能型的高端水市场进行了规范,其中要求涉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得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图形以及与生活饮用水无关的内容,以及出现“碱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内容。
  但由于功能型概念能够拉高饮用水的附加值,因此直到目前,有很多企业仍然在大力地推广所谓的功能水。今年2月,娃哈哈集团高调推出“富氧水”产品,宣传其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能够补充人体需氧量,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业内专家的强烈质疑。
  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意见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随着天然和健康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有人工痕迹的饮用水正在越来越排斥,这也意味着人工添加型的瓶装水正在退出高端舞台。
  高价≠高端
  6月21日,记者走访多家广州市的大型超市。据超市售货员对记者表示,法国依云和昆仑山矿泉水相对来说卖得不错。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10名消费者,他们对于高端矿泉水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相较于一般的农夫山泉和华云怡宝,有市民专挑价格相对高的饮用水。
  事实上,用价格评判饮用水的好坏,并不靠谱。一名恒大冰泉矿泉水销售人员坦言:‘“水源的水质都是一样,加工处理工艺也没有多大的成本差异,价格的高低企业自己说了算。”
  自称20年不喝自来水的水质专家赵飞虹,研究矿泉水水质已10余年,她表示,除了高端矿泉水的高价外,还要看它的水源地,水源地对于高端矿泉水来说非常重要,至少它是决定这款矿泉水是否高端的首要条件。
  如果要取得水质优良、污染少的矿泉水,只能到偏远、交通落后的地区,寻找矿泉资源。
  不同于城市周边的水,偏远地区的矿泉水水源地,要承担当地环境保护问题,要圈很大的地,不能让周边人员的活动影响其水质。此外矿泉属于矿产资源,国家对其征收矿产资源费用,同时矿泉水要经过长途运输,除广告营销外,售价自然就高。以法国依云水为例,其在中国属高端水,但在欧洲国家则是一个大众品牌,依云330ml瓶装水在中国售价普遍达到10元,而在欧洲仅约4元人民币。
  而且并不是高价就意味着优质。作为高价水代表的依云就多次被曝出现质量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6月起,依云已被曝光六次菌落数超标、亚硝酸盐超标。
  赵飞虹表示,她曾于2001年在超市购买了依云矿泉水,当时在实验室检测发现,水质确实很好。但去年,她又在超市购买了依云矿泉水,检测发现,依云矿泉水的水质远不如从前,各项指标连中国长白山、昆仑山等地的矿泉水水质都赶不上。
  天然矿泉水成为高端主流
  那么什么样的标准可以评判高端水?一位长期关注饮用水市场的专家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大家对水源地比较关注,如果水源地来自城市边缘,那么即使再高价也不能称其为高端水。”
  而基于此标准,天然矿泉水成为饮用水高端市场的宠儿。不同于人工添加物质的功能性概念水,天然矿泉水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存在于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矿水。
  目前,我国共有四个专门针对瓶装水的国家标准,分别是《饮用天然矿泉水》、《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其中,前两个是产品标准、后两个是卫生标准。
  2014年出台的《意见稿》将除天然矿泉水以外的所有包装饮用水都纳入统一标准。也就是说,上述提到的四个瓶装水国标中,除《饮用天然矿泉水》外,将统一合并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这被外界解读为瓶装水国标即将实现“大一统”。
  事实上,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规定标准来看,关于瓶装水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矿泉水标准和其他矿泉水标准,我国新国标的出台和天然矿泉水的受重视,说明中国矿泉水标准正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而天然矿泉水的标准被独立出来也意味着其地位的上升。市场的反应同样如此,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端水市场正以每年40%的速度扩容。昆仑山雪山水、五大连池水、西藏5100冰川水、恒大冰泉等几大品牌更是发展势头迅猛。
  从上述几款高端水品牌来看,其所宣称的高端均体现为优质水源地—如昆仑山矿泉水宣称的青藏高原6000米海拔雪山融水,恒大冰泉的长白山3000万年深层矿泉等等。
  赵飞虹强调:“水源地决定未来水是否卖高端,至少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信号分析方法——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电信号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近年来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发、睡眠、不同刺激和工作任务下脑电信号定
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增高的一种脑血管病。目前,其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根据市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安排,10月14日上午,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凯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共27名党员干部赴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参观新时期农村支部书记的典型--燕振昌同志事迹展览馆,学习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  大家首先来到燕振昌事迹展馆,一边听取展馆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观看展馆里的图片、实物。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认真聆听了燕振昌同志的感人事迹,瞻仰了他生前工作和生活的遗物及
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脑出血后的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中,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已取得较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上皮来源性肿瘤,暂分为釉质上皮型和鳞状乳突型两型,起源尚存争议,现有"胚胎上皮理论"和"鳞状上皮化生理论"学说分别解释其肿瘤来源;近年来,该肿瘤体
纹状体富集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TEP)作为大脑特有的一种酪氨酸磷酸酶,对突触可塑性、神经元生存及发展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Aβ寡聚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引发级联反应损害突
介绍BMC注射成型技术的特点与原理,讨论了BMC注射成型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常见的缺陷及其原因等。
目的 探讨扣带回立体定向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颞叶皮质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AP组、MAP+毁损组和MAP+假毁损组,每组各20只;采用经腹
水果、蔬菜,这两类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格外重视,除了种植阶段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保障外,其延伸产业果蔬加工业也需要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从有“毒”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