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覆盖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文化网络,法语联盟的存在,代表着法语文化圈的人们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当这一文化组织来到中国,会发生什么呢?
在刚刚接到采访任务时,《留学》记者曾经纠结过一个问题:采访应当用什么语言?既然是一个“老外”,那英语应该是首选。然而,在深入了解了法语联盟的风格和使命后,这一选项被果断排除掉了。不为别的,法语联盟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当这一文化组织来到中国,与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进行对话,要使用第三者的语言,说什么都感觉是太别扭了。与其破坏这种伟大文明之间对话的氛围,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lost in translation。于是,《留学》杂志记者对法语联盟基金会驻华总代表罗迪赛(Jean-Luc Tissier)的采访,就在中法两门优美语言的此起彼伏中,缓缓地展开 了。
强大的法国文化网络:
覆盖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并不是很多。”罗迪赛一开始就对自己在中国从事的事业现状非常坦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中国的法语学习者,都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了解法语背后的文化—大到法国人的生活艺术,小到法国香水—来学习法语的。”
罗迪赛所在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aise),是法国官方用来向全世界提供法语培训、介绍法国文化的一个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这一网络覆盖了全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并且拥有非常权威的官方背景,直接受法国外交部的领导,而不受各地法国使领馆辖制。这一点通过一个事实就可以看出:历任法国总统自动成为法语联盟的名誉主席。
《留学》记者了解到,尽管有法国政府的官方背景,但法语联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效率低下、惟上是从、一成不变的官僚机构。相反,在办学时,法语联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以“接地气”著称。在不同的国家,法语联盟都会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文化环境,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式,甚至在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其办学形式也会各有不同。
比如,罗迪赛介绍到,法语联盟在中国的办学经验就与大部分国家不同:自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大陆以来,它并没有采取民间团体或者商业公司的方式来运作,而是与各地实力突出的高校合作,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不接受法国政府的补贴,也不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大产值经营类活动,而是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中国主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捆绑”起来,把自己的课程体系与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系统相互联合起来。这固然是出于特殊政策环境下的策略性考虑,却也为法语联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办学提供了独到的经验。
罗迪赛告诉《留学》记者,所有想要在法语联盟成为法语教师的申请者,都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条件,比如必须拥有两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验、必须具有硕士学历、必须在法国境内专门学习过对外法语等,此外还要经过严格的面试筛选。这保证了法语联盟能够凭借过硬的教育质量,在中国的法语培训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和由各大私立培训机构主导的英语培训市场有很大区别。法语联盟的所有课程都按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区分了不同的难易等级,在学生选择法语联盟的课程之前,需要先接受一次法语语言水平测试,从而决定适合自己的难度等级,保证最好的学习效果。
法语联盟的一大使命:
让不同文化彼此对话
正如罗迪赛所言,有大量的法语学习者最初的学习动机是了解法国灿烂的文化。事实上,法语联盟创立的动机,也是通过法语教育,来向全世界宣传法语文化。然而,作为西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国,法国几乎参与了整个西方文化史发展的全部阶段。那么,作为这样一个文化传播机构的中国区首脑,罗迪赛理解的法语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
“是跨文化性,或者说是文化之间的对话性,这是法语文化最重要的特质。”罗迪赛毫不犹豫地表示:“证据就是,有大量并不出生在法语区的文化名人,在法国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人来到法国,受到法国文化的启发,从而取得灿烂的文化成就,成为法语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法语文化也并不局限于生活在法兰西大地上的人所创造的文化,事实上,法语文化圈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广阔:从加拿大的魁北克,到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再到大半个“法语非洲”,全世界的法语人口有三亿人之多,其中有将近六分之五的人生活在法国之外。这些人所创造的文学、戏剧、音乐,都是法语联盟宣传介绍的重点。比如在法语联盟举办的许多音乐会上,就会出现非洲音乐家的身影和非洲音乐的回响。法国大使馆日前举办的法语文化活动“毕佛听写大赛”上,也现场朗诵并展示了海地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作品《所有我们不会告诉你的事》。
“现在,在全球竞争中,法国的经济优势面临被如中国一样的新兴经济体超越的风险,尤其是在法国传统的优势行业—原子能、高铁和飞机制造业,法国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一部分法国人对此感到疑虑甚至恐慌。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成长,必须与全球各地文明进行交流。”罗迪赛向《留学》表示,法语联盟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传递回法国,让法国人对这个世界多一分了解和学习,少一分隔膜与偏见。
当然,罗迪赛也认识到,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罗迪赛说,尽管目前人类之间的文化交往已经基本不再采取战争、征服、强迫改宗等血腥的方式进行,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战、贸易战仍在持续,不同文化之间依然隔膜重重。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抛开我们习以为常的偏见和认知结构,努力去构建一个崭新的文化秩序。罗迪赛引用了艺术史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历史上曾有两种艺术家:其中一种遵循社会既定的规则去进行创作;而另一种则超越了规则的约束,比如印象派的画家们大胆地打破了前人关于构图、光线的一系列条条框框。艺术的进步通常是由后者推动的。”的确,如果将人类文化交往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创作,那我们需要的无疑就是这种突破习惯约束、大胆开拓创新的“印象派精 神”。 法语联盟的努力:
让中国人了解英语文化圈之外的世界
然而,现代世界的文化格局,和罗迪赛理想中的文化多元相差很远。如果说,在传统文化领域,很容易区分“法语文化”“英美文化”“西班牙语文化”的话,那现代社会的文化却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高度的同质化特 征。
“你很难分得清纽约的摩天大楼和北京的摩天大楼之间有什么区别。”经常有人这样抱怨道。
罗迪赛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事实:高度同质化的现代文化,与其说是文化融合的产物,不如说是文化多样性缺失的表现:“我们的现代文化基本都是由英语文化定义的。”的确,当代文化的许多基本元素和意象,基本都源自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语文化圈—包括流行音乐、快餐和摩天大楼。罗迪赛表示,就像我们努力发掘不同国家的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我们的当代文化也需要建立多样性。
在这方面,法语联盟在中国做出了很多努力,它邀请大量的法国当代作家和思想家来中国进行交流与讲学,并在举办的文化演出中加入法国当代文化元素,试图让中国民众在教堂、宫廷、古典音乐和启蒙主义思想之外,了解一个“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富有生机的、丰富多彩的法语文化。”
罗迪赛向《留学》举例:“你看到卢浮宫门前的那座由一位华裔设计师设计的水晶金字塔了吗?那是一个非常先锋、非常创新的作品,把它放在卢浮宫中那些古老典雅的藏品之前,二者的魅力不仅不会相互遮掩,而且,先锋的、现代的东西还会让我们的传统更加活色生香。”
不想当文艺青年的法国人不是好校长
“可能是我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拥有极大的兴趣,我在职业生涯中总是与这个领域的杰出人士有缘。”罗迪赛表示,与这些人士之间的交往,成为他深化对法国以及世界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艺青年”,罗迪赛在被问及最喜欢的文化名人的时候,思考了一会,似乎是不太确定要在庞大的“数据库”里选取哪些。最后,他举了三个当代文化的例子,用来说明他对当代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看法。
第一位是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程抱一。他于1948年来法,1969年凭借对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研究震惊法国文坛。程抱一出入学术和文学创作领域,其作品以中华文明的视野观照法国,已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罗迪赛认为,自己欣赏程抱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代表了法语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法语文化在与世界其它文化圈的交往中,在不断丰富着自身。
第二位是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这位杰出的犹太裔指挥家、钢琴家一生致力于用音乐促进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和解事业。他不仅曾经执棒欧洲多个重要的交响乐团,还亲自组建了一支由青年以色列音乐家和阿拉伯音乐家所组成的“西东合集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向人们昭示着美与和平的坚定。
第三位是在斯坦佛大学任教的法国哲学家,《万物本源》的作者米歇尔·塞尔。这位农民和水手的儿子、退役的海军军官的写作,不仅包括了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内容,还试图将二者相互联系。在属于英美文化重镇的美国,塞尔每年都会以担任斯坦佛大学法语系教师的机会了,向师生们讲授法国哲 学。
罗迪赛总结道:“我所欣赏的文化名人,不论古今,其共同的特点都是高度的多元文化性,他们都不仅仅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创造者,更是不同文明相互之间交流的使 者。”
拎客
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aise)简介
法语联盟是一个致力在世界各个角落推广法语和传播法语区文化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创建于1883年。该组织在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00多所法语联盟中心,每年接收超过50万学员学习语言,并吸引超过600万人参与法语文化活动。目前,法语联盟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设立了15所法语培训及文化传播中心。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该框架是欧洲委员会(欧盟前身)各国于2001年通过的一套关于语言学习、教学和评估的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其中包含一套评估量表,根据语言学习者使用该语言进行交往和表达的自如程度,将其语言能力分从低到高为的三个阶段六个等级:A1基础级、A2初级、B1中级、B2中高级、C1高级、C2精通级. 该等级划分是法语联盟用以确定课程报名者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
北京法语联盟所提供的课程种类介绍
成人课程
基础课程:每周固定课时,从5小时到25小时不等,但时间灵活安排,照顾工作群体的需要。这类课程比较注重法语综合素质的培养,
听说读写兼顾。
兴趣课程:按照一定的主题来安排的课程,例如”法语文学“和”艺术史入门“等等。这类课程注重法语文化的培养,并综合提升法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青少儿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6-8岁儿童法语课程、9-11岁儿童法语课程以及12-16岁青少年法语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选取不同的教材。
兴趣课程: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趣味性的讲授内容,比如“讲故事给我听”等。
在刚刚接到采访任务时,《留学》记者曾经纠结过一个问题:采访应当用什么语言?既然是一个“老外”,那英语应该是首选。然而,在深入了解了法语联盟的风格和使命后,这一选项被果断排除掉了。不为别的,法语联盟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当这一文化组织来到中国,与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进行对话,要使用第三者的语言,说什么都感觉是太别扭了。与其破坏这种伟大文明之间对话的氛围,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lost in translation。于是,《留学》杂志记者对法语联盟基金会驻华总代表罗迪赛(Jean-Luc Tissier)的采访,就在中法两门优美语言的此起彼伏中,缓缓地展开 了。
强大的法国文化网络:
覆盖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并不是很多。”罗迪赛一开始就对自己在中国从事的事业现状非常坦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中国的法语学习者,都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了解法语背后的文化—大到法国人的生活艺术,小到法国香水—来学习法语的。”
罗迪赛所在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aise),是法国官方用来向全世界提供法语培训、介绍法国文化的一个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这一网络覆盖了全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并且拥有非常权威的官方背景,直接受法国外交部的领导,而不受各地法国使领馆辖制。这一点通过一个事实就可以看出:历任法国总统自动成为法语联盟的名誉主席。
《留学》记者了解到,尽管有法国政府的官方背景,但法语联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效率低下、惟上是从、一成不变的官僚机构。相反,在办学时,法语联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以“接地气”著称。在不同的国家,法语联盟都会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文化环境,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式,甚至在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其办学形式也会各有不同。
比如,罗迪赛介绍到,法语联盟在中国的办学经验就与大部分国家不同:自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大陆以来,它并没有采取民间团体或者商业公司的方式来运作,而是与各地实力突出的高校合作,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不接受法国政府的补贴,也不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大产值经营类活动,而是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中国主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捆绑”起来,把自己的课程体系与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系统相互联合起来。这固然是出于特殊政策环境下的策略性考虑,却也为法语联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办学提供了独到的经验。
罗迪赛告诉《留学》记者,所有想要在法语联盟成为法语教师的申请者,都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条件,比如必须拥有两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验、必须具有硕士学历、必须在法国境内专门学习过对外法语等,此外还要经过严格的面试筛选。这保证了法语联盟能够凭借过硬的教育质量,在中国的法语培训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和由各大私立培训机构主导的英语培训市场有很大区别。法语联盟的所有课程都按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区分了不同的难易等级,在学生选择法语联盟的课程之前,需要先接受一次法语语言水平测试,从而决定适合自己的难度等级,保证最好的学习效果。
法语联盟的一大使命:
让不同文化彼此对话
正如罗迪赛所言,有大量的法语学习者最初的学习动机是了解法国灿烂的文化。事实上,法语联盟创立的动机,也是通过法语教育,来向全世界宣传法语文化。然而,作为西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国,法国几乎参与了整个西方文化史发展的全部阶段。那么,作为这样一个文化传播机构的中国区首脑,罗迪赛理解的法语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
“是跨文化性,或者说是文化之间的对话性,这是法语文化最重要的特质。”罗迪赛毫不犹豫地表示:“证据就是,有大量并不出生在法语区的文化名人,在法国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人来到法国,受到法国文化的启发,从而取得灿烂的文化成就,成为法语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法语文化也并不局限于生活在法兰西大地上的人所创造的文化,事实上,法语文化圈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广阔:从加拿大的魁北克,到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再到大半个“法语非洲”,全世界的法语人口有三亿人之多,其中有将近六分之五的人生活在法国之外。这些人所创造的文学、戏剧、音乐,都是法语联盟宣传介绍的重点。比如在法语联盟举办的许多音乐会上,就会出现非洲音乐家的身影和非洲音乐的回响。法国大使馆日前举办的法语文化活动“毕佛听写大赛”上,也现场朗诵并展示了海地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作品《所有我们不会告诉你的事》。
“现在,在全球竞争中,法国的经济优势面临被如中国一样的新兴经济体超越的风险,尤其是在法国传统的优势行业—原子能、高铁和飞机制造业,法国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一部分法国人对此感到疑虑甚至恐慌。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成长,必须与全球各地文明进行交流。”罗迪赛向《留学》表示,法语联盟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传递回法国,让法国人对这个世界多一分了解和学习,少一分隔膜与偏见。
当然,罗迪赛也认识到,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罗迪赛说,尽管目前人类之间的文化交往已经基本不再采取战争、征服、强迫改宗等血腥的方式进行,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战、贸易战仍在持续,不同文化之间依然隔膜重重。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抛开我们习以为常的偏见和认知结构,努力去构建一个崭新的文化秩序。罗迪赛引用了艺术史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历史上曾有两种艺术家:其中一种遵循社会既定的规则去进行创作;而另一种则超越了规则的约束,比如印象派的画家们大胆地打破了前人关于构图、光线的一系列条条框框。艺术的进步通常是由后者推动的。”的确,如果将人类文化交往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创作,那我们需要的无疑就是这种突破习惯约束、大胆开拓创新的“印象派精 神”。 法语联盟的努力:
让中国人了解英语文化圈之外的世界
然而,现代世界的文化格局,和罗迪赛理想中的文化多元相差很远。如果说,在传统文化领域,很容易区分“法语文化”“英美文化”“西班牙语文化”的话,那现代社会的文化却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高度的同质化特 征。
“你很难分得清纽约的摩天大楼和北京的摩天大楼之间有什么区别。”经常有人这样抱怨道。
罗迪赛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事实:高度同质化的现代文化,与其说是文化融合的产物,不如说是文化多样性缺失的表现:“我们的现代文化基本都是由英语文化定义的。”的确,当代文化的许多基本元素和意象,基本都源自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语文化圈—包括流行音乐、快餐和摩天大楼。罗迪赛表示,就像我们努力发掘不同国家的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我们的当代文化也需要建立多样性。
在这方面,法语联盟在中国做出了很多努力,它邀请大量的法国当代作家和思想家来中国进行交流与讲学,并在举办的文化演出中加入法国当代文化元素,试图让中国民众在教堂、宫廷、古典音乐和启蒙主义思想之外,了解一个“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富有生机的、丰富多彩的法语文化。”
罗迪赛向《留学》举例:“你看到卢浮宫门前的那座由一位华裔设计师设计的水晶金字塔了吗?那是一个非常先锋、非常创新的作品,把它放在卢浮宫中那些古老典雅的藏品之前,二者的魅力不仅不会相互遮掩,而且,先锋的、现代的东西还会让我们的传统更加活色生香。”
不想当文艺青年的法国人不是好校长
“可能是我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拥有极大的兴趣,我在职业生涯中总是与这个领域的杰出人士有缘。”罗迪赛表示,与这些人士之间的交往,成为他深化对法国以及世界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艺青年”,罗迪赛在被问及最喜欢的文化名人的时候,思考了一会,似乎是不太确定要在庞大的“数据库”里选取哪些。最后,他举了三个当代文化的例子,用来说明他对当代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看法。
第一位是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程抱一。他于1948年来法,1969年凭借对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研究震惊法国文坛。程抱一出入学术和文学创作领域,其作品以中华文明的视野观照法国,已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罗迪赛认为,自己欣赏程抱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代表了法语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法语文化在与世界其它文化圈的交往中,在不断丰富着自身。
第二位是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这位杰出的犹太裔指挥家、钢琴家一生致力于用音乐促进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和解事业。他不仅曾经执棒欧洲多个重要的交响乐团,还亲自组建了一支由青年以色列音乐家和阿拉伯音乐家所组成的“西东合集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向人们昭示着美与和平的坚定。
第三位是在斯坦佛大学任教的法国哲学家,《万物本源》的作者米歇尔·塞尔。这位农民和水手的儿子、退役的海军军官的写作,不仅包括了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内容,还试图将二者相互联系。在属于英美文化重镇的美国,塞尔每年都会以担任斯坦佛大学法语系教师的机会了,向师生们讲授法国哲 学。
罗迪赛总结道:“我所欣赏的文化名人,不论古今,其共同的特点都是高度的多元文化性,他们都不仅仅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创造者,更是不同文明相互之间交流的使 者。”
拎客
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aise)简介
法语联盟是一个致力在世界各个角落推广法语和传播法语区文化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创建于1883年。该组织在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00多所法语联盟中心,每年接收超过50万学员学习语言,并吸引超过600万人参与法语文化活动。目前,法语联盟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设立了15所法语培训及文化传播中心。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该框架是欧洲委员会(欧盟前身)各国于2001年通过的一套关于语言学习、教学和评估的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其中包含一套评估量表,根据语言学习者使用该语言进行交往和表达的自如程度,将其语言能力分从低到高为的三个阶段六个等级:A1基础级、A2初级、B1中级、B2中高级、C1高级、C2精通级. 该等级划分是法语联盟用以确定课程报名者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
北京法语联盟所提供的课程种类介绍
成人课程
基础课程:每周固定课时,从5小时到25小时不等,但时间灵活安排,照顾工作群体的需要。这类课程比较注重法语综合素质的培养,
听说读写兼顾。
兴趣课程:按照一定的主题来安排的课程,例如”法语文学“和”艺术史入门“等等。这类课程注重法语文化的培养,并综合提升法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青少儿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6-8岁儿童法语课程、9-11岁儿童法语课程以及12-16岁青少年法语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选取不同的教材。
兴趣课程: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趣味性的讲授内容,比如“讲故事给我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