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基础之基础,小学数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下面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理解数学素质的含义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平等地交流和恰到好处地点拨,在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活动方案,课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的框框下思考回答,是一种思维不能积极且单一的被动式学习,是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反,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教具、学具之间进行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实行“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不同特长充分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实际水平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1 课堂提问面向全体,注意照顾后进生,有意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以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能力。
2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平等待人,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习跟不上的差生,要查明原因,帮助他们提高。
3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巡视,对后进生多加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4 练习题应分层设计,练习时,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类,相应的把练习题也分组分层设计,从低开始,教师在检查时分类提问。分类要求,这样各类学生均有收获,均有成功的喜悦。
5 作业要有弹性对课本上及基本性的练习题,都必须会做,且都要做好,至于优等生。教师可在小黑板上出示一些题目,指出做也行,不做也可以,不过,要看哪些同学对这些题目做得比较好,这样每名学生就会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整体素质也将得到发展。
五、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境尽量贴近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
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立足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巧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1期,42-44,
[2]刘振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1年04期,113-114,
[3]赵慧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山西教育:2000年02期,44-45,
[4]胡素英,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27。
一、理解数学素质的含义
数学素质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平等地交流和恰到好处地点拨,在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活动方案,课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的框框下思考回答,是一种思维不能积极且单一的被动式学习,是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反,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教具、学具之间进行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实行“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不同特长充分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实际水平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1 课堂提问面向全体,注意照顾后进生,有意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以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能力。
2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平等待人,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习跟不上的差生,要查明原因,帮助他们提高。
3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巡视,对后进生多加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4 练习题应分层设计,练习时,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类,相应的把练习题也分组分层设计,从低开始,教师在检查时分类提问。分类要求,这样各类学生均有收获,均有成功的喜悦。
5 作业要有弹性对课本上及基本性的练习题,都必须会做,且都要做好,至于优等生。教师可在小黑板上出示一些题目,指出做也行,不做也可以,不过,要看哪些同学对这些题目做得比较好,这样每名学生就会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整体素质也将得到发展。
五、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境尽量贴近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
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立足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巧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1期,42-44,
[2]刘振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1年04期,113-114,
[3]赵慧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山西教育:2000年02期,44-45,
[4]胡素英,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