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春色来天地

来源 :诗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滞留家乡的那个春天,我曾写过一段话:rn寒假读陈寅恪的旧诗,那太孤寒了,但是不由得忆起从前读过的杜甫.杜诗要开阔磅礴些,带着充塞天地的浩荡感.我要从陈寅恪那里去重新打开杜诗的感兴.于是想起从前背过的《登楼》,且一句一句地回忆: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后面的似乎就不用背了.杜甫固然是从天地的浩荡苍茫回转到国家、朝廷,再回到自身,最后的“日暮聊为梁甫吟”是潦倒的读书人多么本分的壮心和无奈啊.我确实知道所有的天地浩渺最后都必须收回来,不然就是不及物的、悬得太高的,而我们此生不过是人间的人.但最近我读“锦江春色来天地”觉得分外着迷.春天若决江河而来沛然莫之能御,我是很感动的,那真是很悲壮苍凉的事情.
其他文献
一只鹰在海岛落脚,那它还能不能再次回到港口?我想,摒除岛与岸的距离,天象和鹰的体力也是至关因素.如果把诗人比作鹰,体力则是他想象的阈值.rn遗憾的是,作为一只雏鹰,我始终在岛屿的边缘踟蹰徘徊.而飞行,则是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一次又一次练习.到底能否飞出这片海域?我们扪心自问,但时间的支配方式决定了写作是一门奢侈的技艺.为此,我们在阅读中寻求突破,在经验里锤炼技艺,在想象中破碎屏障,但如何支配好写作与时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诗歌与自我深度对话?又如何抵御写作中的孤独?依然是一个诗人无法挣脱的桎梏.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1rn刚开始写诗的时候,我也遮遮掩掩、断断续续.就像一条忐忑不安地躲避着岸的、时隐时现的溪流.可是,一条再小的河流,拉拉扯扯中,也会拽出几个村庄、些许故事.我就是从其中一个村庄走出来的,当我带着一个个关于诗歌的幼稚想法,走进荒野中,或停在哪里的时候,就像带着一粒粒迷茫的水的种子,内心满怀渴望寻求一块适合的播撒之处,又觉得哪里都可以是诗歌的必经之地.过去、现在或未来.一条条由分行书写而形成的河流,可能被遗忘或放弃,也可能被再次唤醒.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故乡的40瓦电灯下,我用歪歪斜斜的笔迹写下第一行诗句.数年之后,它成为我的一种救赎方式.2000年2月14日的那个夜晚,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分野.有人说我的首部诗集的名字——《莫干少年,在南方》是绝对的自恋,但他们不知道,这其实是我的一个宣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永远在那之前,是一个少年,一个和父亲对抗的少年.
期刊
期刊
我写的是诗吗?当她这样问自己,写下的每个字仿佛也睁开各自小兽般困惑的眼睛,盯视,向她发出无关技艺和旨趣的无邪追问.回答这个问题的易与难,于她如同面对孩子们浅者得浅、深者得深的纯粹脸庞,扑闪的睫毛或突然抿住的嘴唇都可能暗示调整余下时间如何遵循内外部力量的牵制指引,以日复一日的爱与劳作去靠近成为一个理想中的母亲,以及同龄人.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