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末明初,察合台汗国控制吐鲁番后,另立了"高昌亦都护".东察合台汗国大汗秃黑鲁帖木儿死后,吐鲁番一度脱离汗国的控制.此后的几位大汗重新占领吐鲁番并以不同形式加强对吐鲁番的管辖,驱逐了吐鲁番的本土势力,改变了吐鲁番的政治架构.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崛起,佛教走向凋零.通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吐鲁番逐渐成为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政治中心.
【基金项目】
: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多语文本视角下的14—16世纪西域社会研究"(21XNH055)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末明初,察合台汗国控制吐鲁番后,另立了"高昌亦都护".东察合台汗国大汗秃黑鲁帖木儿死后,吐鲁番一度脱离汗国的控制.此后的几位大汗重新占领吐鲁番并以不同形式加强对吐鲁番的管辖,驱逐了吐鲁番的本土势力,改变了吐鲁番的政治架构.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崛起,佛教走向凋零.通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吐鲁番逐渐成为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政治中心.
其他文献
刘师培是处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传统知识分子,前人研究多关注于他的思想流变、国学成就、影响他革命与变节的内外因素,对于他的整体形象却较少关注.在科举时期、革命时期、幕僚时期和北大任教时期,刘师培的人物形象区别甚大.他兼具文人和政客两种身份,而儒雅的文人气质贯穿一生,传统文化的浸染、被政治和时局的摆弄、好友和家庭的影响、个人的性格节操、对功名的追求、疾病的缠身等都对他的形象塑造起了一定作用.刘师培形象的变幻也从侧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冲突和胶着,传统知识分子走向现代化的
现代新儒家的阳明学研究具有三条路径.其一,以外释中.这条路径极大地凸显了阳明学中的形上意涵,并希望这种形上学的论说方式可以进入世界的哲学话语体系,以及这种论说方式所彰显的东方价值具有超越西方形上学的地位.其二,会通朱王.这条路径重新对朱子学、阳明学的差异进行新的解释,从而在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上化解了宋明儒学内部的差异,达成儒学内部的圆满融合.其三,面向现代.这条路径在阳明学本有的道德涵养之中,增加新的思辨理性和物理知识,从而将物理世界收纳进来,为现代性的开展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这些哲学体系的构建、哲学史叙
叮叮腔是一种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草根戏曲文化,明末清初时期产生于徐州利国镇.叮叮腔是地方民众的生活文本,放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中考察其作为民间小戏的表演传统,从而揭示其生存状态和传承机制;同时,从口头传统的角度重新认识叮叮腔民间小戏的本体特征,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叮叮腔艺人的社会构成、学艺途径及表演模式.把叮叮腔艺人和表演放在当时乡村社会的语境中考量,把叮叮腔演出组织及活动放在村落生活的空间考察,以总结叮叮腔表演传统的特点,并为探讨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地方性特征及其与乡土社会的关系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
"十七条协议" 将"驱除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 作为首条内容,强调了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改变了西藏近代史上被帝国主义者侵略与蚕食的半殖民地状况,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以"共同纲领" 中规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原则确认了西藏人民享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把握"十七条协议" 的历史意义,还需要将其放在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政策的历史连续性中进行理解.
于阗的早期历史,因文献记载缺失,晦暗不明,《于阗国授记》所载内容对于考证于阗早期情况有所裨益,但不可作为信史.文章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阐述了两汉时期于阗的状况,认为于阗的发展与匈奴、汉、贵霜势力在西域的消长息息相关.曹魏时于阗已经成为西域佛教的中心之一,支撑宗教繁荣的基础是于阗较强的经济实力.汉末魏晋之际,于阗正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是西域强大的地方政权.
借鉴海德格尔现象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剖析阳明心学方法,可以看到:第一,阳明从人的自身意识(自知)探索真己和良知的精神本质,通过致良知工夫实践最终回溯到真己.这个思路类似海氏现象学建构.第二,将“万物一体”作为人与万物的存在境域,探索真己的存在建制,以真己的伦理存在彰显天道.这个思路类似海氏现象学还原.第三,探索自身个性和存在方式的差异性.这个思路类似海氏现象学解构.
汉代烽燧戍卒利用烽燧谨候望并将军事情报隐藏在烽火信号中传递.用烽火信号传递的方法保证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泄露,正是汉代加密思想的体现.汉代烽燧信息的加密传递使得军情迅速、准确地被传达,为边防吏卒戒备和应战提供了时间,为汉代边防提供了有效保障.
北元蒙古大汗兀客克图可汗马可古儿吉思是太松可汗脱脱不花之幼子.马可古儿吉思可汗在位12年,应是北元蒙古大汗中唯一信仰景教的可汗.马可古儿吉思可汗统治时期,哈剌慎部出身的实力派人物孛来太师专权.君臣二人主政下,北元与明朝的朝贡关系维持了十余年.尽管这一时期明朝与北元之间发生了纠纷乃至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双方和平贸易关系的大局并未发生大的逆转.在这一点上,马可古儿吉思可汗与孛来太师的所作所为值得肯定,对于维护这一时期北部边疆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宣宗得位不正,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宣宗利用论恐热以陇右诸州内附的机会,试图经营河陇失地.在遭遇朝臣的反对后,宣宗将具体经营的区域限定在了三州七关,以对应元和年间宪宗意欲通过谈判收回的三州地区.通过收复三州七关,宣宗赢得了足以稳定局势的声望,同时还为其继绍宪宗之政提供了新的素材.与此同时,宣宗君臣通过"河湟" 这一媒介,进一步强化了收复三州七关的举动与继承宪宗统治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