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屈光参差儿童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自身对照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单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屈光参差儿童40例,年龄9~15岁,随访时间1年。双眼根据是否配戴角膜塑形镜分为配戴角膜塑形镜眼组(戴镜眼组)和未配戴角膜塑形镜眼组(未戴镜眼组)。戴镜眼组40眼,等效球镜度(-2.51±0.95)D;未戴镜眼组40眼,等效球镜度(0.10±0.52)D。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范围1.00~4.38 D,平均(2.61±1.04)D。观察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的双眼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数、眼轴、前房深度及角膜形态参数等变化,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双眼UCVA(LogMAR)差值由0.77±0.29下降至0.17±0.22(t=-15.865,P < 0.001),双眼屈光度数的差值由(2.61±1.04)D下降至(2.07±1.05)D(t=-7.366,P < 0.001),双眼眼轴的差值由(0.97±0.66)mm降至(0.67±0.63)mm(t=-5.995,P < 0.001),双眼前房深度的差值由(0.47±0.11)mm下降至(0.01±0.13)mm(t=-2.704,P=0.027)。相关性分析发现戴镜后屈光参差减少量仅与双眼眼轴差值变化量、双眼UCVA差值变化量具有相关性(r=0.539、0.418,P < 0.001)。

结论:

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屈光参差儿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近视进展、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2017年爱眼日,中国政府公告近视是华人首位致盲眼病,其依据来自北京、邯郸眼病研究。医学正在进入精准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对近视进行多维度、量化、标准化是实现人工智能辅助防控的基础。近视防控的六维度评估即遗传度、屈光度、用眼度、裂变度、病理度、干预度。①遗传度:主要评价学生近视的易感性;②屈光度:主要记录近视发展速度;③用眼度:采用智能穿戴产品监测;④裂变度:指视盘周围萎缩弧的变化程度;⑤病
目的:初步估算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的下泪新月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及太原市各大高校学生占职工群体的健康受试者206例(410眼),以每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4组,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下泪新月参数、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及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下泪新月参数与传统干眼诊断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95%医
目的:探讨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圆锥角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间验配RGPCL的患者,在验配前测得患者配戴框架眼镜的单眼最佳矫正视力,采用生活质量量表(VF-QOL)问卷自我打分,在配戴RGPCL 1个月后复查患者的戴镜视力,并且再次使用VF-QOL问卷自我打分。数据采用中位数(最小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内炎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外伤性眼内炎患者73例(73眼),其中41眼急诊行玻璃体切割术,32眼急诊单纯行玻璃体腔注药术。玻璃体切割手术者中21眼硅油填充,9眼20% C3F8填充,11眼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开始时及玻璃体腔注药前均抽取玻璃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目的:对比分析剥脱性青光眼(PXG)、剥脱综合征(PEX)患者及正常人(CON)黄斑厚度及体积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PXG病例31例(31眼),PEX病例16例(16眼)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CON 34例(34眼)分别作为PXG组、PEX组、CON组。3组纳入人员均进行黄斑区OCT-3D模式扫描,并对黄斑各区厚度及体积进行单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正常人的高阶像差及光学质量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7例(36眼)作为白内障组;另选择正常透明晶状体的患者家属17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0 mm瞳孔直径下矫正到最佳视力时白内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眼内、角膜、全眼的3阶、4阶高阶像差及光学质
目的:分析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金华眼科医院实施白内障光明工程手术且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可能的诱因。分析不同术式、不同围手术期处理方式对该病发病率的影响。各不同情况发病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2年间20 13
目的:观察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52例(52眼),根据是否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分为单纯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又根据接受雷珠单抗及激光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先激光组和后激光组。分别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