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早期典籍中关于人性的讨论”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们早些时候曾经论证过诸如事物和人等具体的对象可以具有最终的价值(出于它们自身目的的价值),这些价值是无法还原为涉及到所讨论的对象的事态的价值。
思想自由的口号在法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与英国的哲学思潮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从法国天主教内部产生出一批不甘心教规束缚的教徒Christian libertine),他们对神持怀疑态度、作风放荡,这种情况的直接起因就是他们敢于追求自由思想。
在读柏拉图对话文体的哲学著作时,好像自己也置身于与哲人的对话之中.而那睿智和深邃的哲思,就在对话中自然地流淌.哲人已逝,但著作尚存.对于已逝哲人,后人只能借研读其著作与之对话.就是还在世的当代哲学家,能与之直接对话的机会也不多.真正与之对话,也只能研读其著作.现在的问题是:当人们在研读哲人的著作时,是否意识到是一种与哲人的对话?有自觉的对话意识与没有这种意识会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发问:存在不存在这种对话的可能?对话如果可能,那么这种对话可能包括哪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