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妇女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关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诊、治、防是广大乳腺疾病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且半年后门诊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可调整失衡的女性激素,效果稳确、显著,毒副作用小,是当前治疗乳腺增生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乳腺增生;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1]。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50例,年龄为17~58岁,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通过症状、体征、B超等综合检查诊断为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150例,年龄17~58岁,其中28岁到40岁93例,占总发病率的62% 。
1.2 临床症状
乳腺疼痛为基本表现,大约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症状,多双侧,也可单侧疼痛,疼痛性质分为胀痛、刺痛、窜痛、隐痛或触痛,乳房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是诊断乳腺病的主要依据,多数为多发,肿块大小不等,质地硬或硬韧,肿块不与皮肤粘连,肿块表面常不光滑,触之有颗粒感。除以上症状外,部分患者有乳头发痒,溢液及口苦肋胀、胸闷、厌食、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
1.3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3]。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服用三苯氧胺片,每日2次,一次10mg。从月经后第5天开始服用。服用15~20天,持续2~3个月。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能直接与雌激素争夺受体,从而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临床应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明显等特点,为首选药物[2]。当服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时,它一方面“抢先占位”与大量ER结合,使E2无法与ER结合而失去其生物学效应,炎症递质对乳腺组织的损害随之消失,乳痛和增生结节得以消除[3]。
2.2 中医治疗
2.2.1 汤药法
当归10g、郁金10g、柴胡10g、海藻20g、昆布20g、菟丝子10g、仙茅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玄胡10g、川栋子10g[4]。经后5天开始服用,1天1剂,连服5剂,后隔日1剂到下次月经前为1个疗程。经服药2个疗程,肿块变软,疼痛大大减轻,去玄胡、川棟加甘草6g,继服1个疗程。
2.2.2 针灸法
2.2.2.1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
2.2.2.2 操作:以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
2.2.3 按摩法(辅助治疗)
2.2.3.1 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2.2.3.2 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2.2.3.3 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
2.2.3.4 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3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状缓解138例,总有效率为92% ,复发68例,复发率为49.3%[5]。加以中药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复发率仅9.42%,中西医结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再辅以按摩、针灸等治疗,均可治愈。
4 讨论
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因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特别是与卵巢分泌的黄体素不足有密切关系,体内雌激素含量较高或乳腺内雌激素受体敏感性较强,皆有可能引起乳腺增生。三苯氧胺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能减少雌激素对乳腺腺体的刺激。但此类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干扰月经,导致经血减少、月经推迟或提前等。停药后,复发率高。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属肝郁气滞,思伤脾。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胃与脾相表里;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外属足少阳胆经,因情志抑郁、劳倦或饮食不当,致肝脾不和,气血不畅,冲任失调。由于肝气郁滞,脾胃健运失司,气机不畅,津液凝聚为痰,痰交结,形成乳癖,按之胀痛或自觉疼痛。中药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养血活血;诸药相伍,有通调血滞、行气化痰通瘀之功效,肝脾双调,气血兼顾。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可调整失衡的女性激素, 效果稳确、显著,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当前治疗乳腺增生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 科学(第7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7.
[2] 剑 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20例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6):175.
[3] 洪和平,程伏林. 三苯氧胺不同用药方法治疗乳腺腺病[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59-60.
[4] 杨其仁. 疏肝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所见[J]. 中外医疗,2010,29(3):113..
[5] 何建军,彭运连,许达聪,等.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2):163-165.
作者简介:孙瑾(1970—),女,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南京市江宁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关键词】 乳腺增生;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1]。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50例,年龄为17~58岁,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通过症状、体征、B超等综合检查诊断为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150例,年龄17~58岁,其中28岁到40岁93例,占总发病率的62% 。
1.2 临床症状
乳腺疼痛为基本表现,大约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症状,多双侧,也可单侧疼痛,疼痛性质分为胀痛、刺痛、窜痛、隐痛或触痛,乳房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是诊断乳腺病的主要依据,多数为多发,肿块大小不等,质地硬或硬韧,肿块不与皮肤粘连,肿块表面常不光滑,触之有颗粒感。除以上症状外,部分患者有乳头发痒,溢液及口苦肋胀、胸闷、厌食、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
1.3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3]。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服用三苯氧胺片,每日2次,一次10mg。从月经后第5天开始服用。服用15~20天,持续2~3个月。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能直接与雌激素争夺受体,从而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临床应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明显等特点,为首选药物[2]。当服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时,它一方面“抢先占位”与大量ER结合,使E2无法与ER结合而失去其生物学效应,炎症递质对乳腺组织的损害随之消失,乳痛和增生结节得以消除[3]。
2.2 中医治疗
2.2.1 汤药法
当归10g、郁金10g、柴胡10g、海藻20g、昆布20g、菟丝子10g、仙茅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玄胡10g、川栋子10g[4]。经后5天开始服用,1天1剂,连服5剂,后隔日1剂到下次月经前为1个疗程。经服药2个疗程,肿块变软,疼痛大大减轻,去玄胡、川棟加甘草6g,继服1个疗程。
2.2.2 针灸法
2.2.2.1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
2.2.2.2 操作:以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
2.2.3 按摩法(辅助治疗)
2.2.3.1 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2.2.3.2 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2.2.3.3 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
2.2.3.4 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3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状缓解138例,总有效率为92% ,复发68例,复发率为49.3%[5]。加以中药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复发率仅9.42%,中西医结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再辅以按摩、针灸等治疗,均可治愈。
4 讨论
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因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特别是与卵巢分泌的黄体素不足有密切关系,体内雌激素含量较高或乳腺内雌激素受体敏感性较强,皆有可能引起乳腺增生。三苯氧胺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能减少雌激素对乳腺腺体的刺激。但此类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干扰月经,导致经血减少、月经推迟或提前等。停药后,复发率高。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属肝郁气滞,思伤脾。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胃与脾相表里;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外属足少阳胆经,因情志抑郁、劳倦或饮食不当,致肝脾不和,气血不畅,冲任失调。由于肝气郁滞,脾胃健运失司,气机不畅,津液凝聚为痰,痰交结,形成乳癖,按之胀痛或自觉疼痛。中药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养血活血;诸药相伍,有通调血滞、行气化痰通瘀之功效,肝脾双调,气血兼顾。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可调整失衡的女性激素, 效果稳确、显著,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当前治疗乳腺增生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 科学(第7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7.
[2] 剑 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20例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6):175.
[3] 洪和平,程伏林. 三苯氧胺不同用药方法治疗乳腺腺病[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59-60.
[4] 杨其仁. 疏肝补肾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所见[J]. 中外医疗,2010,29(3):113..
[5] 何建军,彭运连,许达聪,等.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2):163-165.
作者简介:孙瑾(1970—),女,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南京市江宁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