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通过提高教师学习力,为学校带来发展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助推学校办学品位
不断提升的办学策略。
关键词:教师;学习力;学校;发展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0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时指出,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到2020年实现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确,教师强,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强。作为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作为一校之长,就应当在带头学习的同时,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全体教师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全力打造“善学、善思、善悟、善用”的学习型团队。
让学习成为一种责任
在20世纪后期,教师常常被比喻成“蜡烛”,提倡“蜡烛精神”,即照亮别人,燃烧(毁灭)自己。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树立“双赢”理念,即既育才树人,又成就自己。正在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则倡导“让师生在新课改中共成长”。
“教育人者先受教育,激励人者先强自身”。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的时候,不能忽略了自己,勿忘自己也要读书,也要学习,也要提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二是对本职工作的责任。三是对自己发展的责任。他说,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终身学习是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生活必需,教师尤其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才能成为学生终身铭记的名师。
“读书改变人生。”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民族。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校长在校园内应当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唤醒”身边的人,让学习成为一种风尚,一种责任。在为教师搭建校本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发展的同时,也要勿忘自己带头学习,带头读书。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学习意识与紧迫感。不仅强调构建“学习型团队”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让教师明白自身更是受益者;不仅让教师“有事可做”,也让教师“有书可读”;不仅让教师“好读书”,也让教师“读好书”;不仅经常推荐“好书目”,也定期发放“好书籍”;教师不仅平时忙着“教学生”,也利用假期忙着“做学生”;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也要求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注重营造“善学、善读、善写”氛围,也着力在“善思、善悟、善用”上下功夫。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教师与教师的差别,往往不在于学历、教龄、水平,而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探究精神。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因此,从教不息,必须率先终身学而不厌,甘愿成为终身学习者。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当今信息时代,作为教师,应当充满“危机感”,学会“每天淘汰你自己”。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淘汰。要得免遭淘汰,方法只有两个字:学习。因此,必须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平凡与平庸,一字之差,差在心情态度,差在习惯和认同,差在承担和逃避。作为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应当理直气壮地拒绝平庸——平庸不应当属于我们自己。
作为教师,应当具有本领恐慌意识,自觉用学习弥补理论与业务不足,用读书“修炼”课堂;
作为教师,应当让学习成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一种内驱力;
作为教师,应当不仅靠“外力”帮助,更要靠“内力”支撑;
作为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让学习与研究成为一种常态;
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草根精神”,只要一定的“土壤”、“阳光”,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让自己在反思中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为了明天的精彩,今天就应当学习与反思;
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发展自己,在压力中提升自己,自我修炼,练好内功;
作为教师,应当找准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核心视角,读精品之书,读有魂之书。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了七类教师知识的观点,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七类知识的核心: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泰州中学百年办学史上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近年来,我们着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注重精神激励,榜样示范,典型引路。例如,我们利用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代名师、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做一个虔诚的教育工作者”的执着精神勉励全体教师追求卓越。洪先生在我校默默耕耘40多年,至今仍奋斗不止,由他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市累计发行1.3亿余册,此外,他还主持“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工作。他的杰出成就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人们充满自信,打破“神秘感”。在校园内,从领导到教工,自觉看书、学习、谈心得、写论文,经常举办各种校本培训、论坛、学术沙龙、专家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勤学、善学、乐学已蔚然成风。
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
面对当前教育界竞争日趋激烈、师生负担繁重的现实状况,时常有人发问:教师能幸福吗?教师的职业幸福从哪里来?教师有时间学习、钻研吗?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幸福在于自己创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乐趣的人们自然会感受到“学习着,就是快乐着”的“快感”;当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队伍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团队”,学校自然就是幸福的学习乐园与优雅的精神家园”;一旦“让培训成为必须,让学习成为享受,让研修成为‘福利’”变为现实,变为“时尚”,教师自然会“其乐融融”。当教师从读书、学习、研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一个苹果交换另一个苹果,手里还剩一个苹果;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交换,就会得到两个思想”的真谛时,自然会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视野开阔,境界提升。一个孜孜不倦、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注重积累、善于扬弃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亲和、儒雅,睿智、严谨”的学者和大师。
为了实现我校创建全国一流高中的奋斗目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注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机遇,全力打造“善学、善思、善悟、善用”的学习型团队,要求每一位老师争当“五感”教师(做一名有方向感的老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老师、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做一名有成就感的老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成长。近几年来,学校推行了“全员校本培训”制度。主要抓住三方面:一是明确培训思路,即坚持“立足自身、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员培训、整体推进”的培训方略,切实做到学校培训有方案、计划和目标;个人有发展规划、措施和总结。二是落实“五个到位”,即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过程到位、考核到位、经费到位。三是凸显实效,即通过培训,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下,确保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
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建立教师学习、研修、奖励等保障机制,克服经费紧张困难,为教师参加省内、国内和出国考察培训、学术交流、在职读研读博等一路开“绿灯”,尽最大可能提供机遇、经费补助或学术津贴。学校还着力营造“学习文化”温床,构建“学习型学校”平台,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构建学习服务网络,引领教师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学校大力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申报国家、省市级教育规划科研课题或子课题。在最新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30%以上”,“具有出国留学或境外学习考察经历的教师达到60%以上”。
“每天都学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老师们在学习、研究与实践中真正感悟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近几年来,我校新一代名师队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明显增长,一批教师相继在全国或省市优秀课评比、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评比、论文评比、演讲比赛、读书心得评比等各类活动中获奖,有的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省市突贡专家、名教师、师德标兵、爱生模范、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各种业务与荣誉称号。目前,我校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7人,40多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中获市级以上奖励者近100人,各级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科研标兵达70多人,逐步形成了以“专家型”、“科研型”和“创造型”教师为龙头,高中级教师为中坚的名教师群体,一个优秀教师队伍群体正在逐步壮大。
“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我们将通过提高教师学习力,为学校带来发展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助推学校办学品位的不断提升。
不断提升的办学策略。
关键词:教师;学习力;学校;发展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0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时指出,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到2020年实现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确,教师强,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强。作为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作为一校之长,就应当在带头学习的同时,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全体教师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全力打造“善学、善思、善悟、善用”的学习型团队。
让学习成为一种责任
在20世纪后期,教师常常被比喻成“蜡烛”,提倡“蜡烛精神”,即照亮别人,燃烧(毁灭)自己。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树立“双赢”理念,即既育才树人,又成就自己。正在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则倡导“让师生在新课改中共成长”。
“教育人者先受教育,激励人者先强自身”。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的时候,不能忽略了自己,勿忘自己也要读书,也要学习,也要提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二是对本职工作的责任。三是对自己发展的责任。他说,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终身学习是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生活必需,教师尤其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才能成为学生终身铭记的名师。
“读书改变人生。”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民族。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校长在校园内应当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唤醒”身边的人,让学习成为一种风尚,一种责任。在为教师搭建校本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发展的同时,也要勿忘自己带头学习,带头读书。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学习意识与紧迫感。不仅强调构建“学习型团队”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让教师明白自身更是受益者;不仅让教师“有事可做”,也让教师“有书可读”;不仅让教师“好读书”,也让教师“读好书”;不仅经常推荐“好书目”,也定期发放“好书籍”;教师不仅平时忙着“教学生”,也利用假期忙着“做学生”;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也要求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注重营造“善学、善读、善写”氛围,也着力在“善思、善悟、善用”上下功夫。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教师与教师的差别,往往不在于学历、教龄、水平,而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探究精神。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因此,从教不息,必须率先终身学而不厌,甘愿成为终身学习者。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当今信息时代,作为教师,应当充满“危机感”,学会“每天淘汰你自己”。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淘汰。要得免遭淘汰,方法只有两个字:学习。因此,必须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平凡与平庸,一字之差,差在心情态度,差在习惯和认同,差在承担和逃避。作为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应当理直气壮地拒绝平庸——平庸不应当属于我们自己。
作为教师,应当具有本领恐慌意识,自觉用学习弥补理论与业务不足,用读书“修炼”课堂;
作为教师,应当让学习成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一种内驱力;
作为教师,应当不仅靠“外力”帮助,更要靠“内力”支撑;
作为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让学习与研究成为一种常态;
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草根精神”,只要一定的“土壤”、“阳光”,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让自己在反思中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为了明天的精彩,今天就应当学习与反思;
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发展自己,在压力中提升自己,自我修炼,练好内功;
作为教师,应当找准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核心视角,读精品之书,读有魂之书。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了七类教师知识的观点,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七类知识的核心: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泰州中学百年办学史上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近年来,我们着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注重精神激励,榜样示范,典型引路。例如,我们利用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代名师、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做一个虔诚的教育工作者”的执着精神勉励全体教师追求卓越。洪先生在我校默默耕耘40多年,至今仍奋斗不止,由他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市累计发行1.3亿余册,此外,他还主持“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工作。他的杰出成就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人们充满自信,打破“神秘感”。在校园内,从领导到教工,自觉看书、学习、谈心得、写论文,经常举办各种校本培训、论坛、学术沙龙、专家报告、经验交流等活动,勤学、善学、乐学已蔚然成风。
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
面对当前教育界竞争日趋激烈、师生负担繁重的现实状况,时常有人发问:教师能幸福吗?教师的职业幸福从哪里来?教师有时间学习、钻研吗?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幸福在于自己创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乐趣的人们自然会感受到“学习着,就是快乐着”的“快感”;当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队伍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团队”,学校自然就是幸福的学习乐园与优雅的精神家园”;一旦“让培训成为必须,让学习成为享受,让研修成为‘福利’”变为现实,变为“时尚”,教师自然会“其乐融融”。当教师从读书、学习、研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一个苹果交换另一个苹果,手里还剩一个苹果;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交换,就会得到两个思想”的真谛时,自然会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视野开阔,境界提升。一个孜孜不倦、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注重积累、善于扬弃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亲和、儒雅,睿智、严谨”的学者和大师。
为了实现我校创建全国一流高中的奋斗目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注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机遇,全力打造“善学、善思、善悟、善用”的学习型团队,要求每一位老师争当“五感”教师(做一名有方向感的老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老师、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做一名有成就感的老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成长。近几年来,学校推行了“全员校本培训”制度。主要抓住三方面:一是明确培训思路,即坚持“立足自身、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员培训、整体推进”的培训方略,切实做到学校培训有方案、计划和目标;个人有发展规划、措施和总结。二是落实“五个到位”,即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过程到位、考核到位、经费到位。三是凸显实效,即通过培训,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下,确保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
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建立教师学习、研修、奖励等保障机制,克服经费紧张困难,为教师参加省内、国内和出国考察培训、学术交流、在职读研读博等一路开“绿灯”,尽最大可能提供机遇、经费补助或学术津贴。学校还着力营造“学习文化”温床,构建“学习型学校”平台,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构建学习服务网络,引领教师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学校大力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申报国家、省市级教育规划科研课题或子课题。在最新制定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30%以上”,“具有出国留学或境外学习考察经历的教师达到60%以上”。
“每天都学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老师们在学习、研究与实践中真正感悟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近几年来,我校新一代名师队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明显增长,一批教师相继在全国或省市优秀课评比、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评比、论文评比、演讲比赛、读书心得评比等各类活动中获奖,有的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省市突贡专家、名教师、师德标兵、爱生模范、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各种业务与荣誉称号。目前,我校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7人,40多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中获市级以上奖励者近100人,各级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科研标兵达70多人,逐步形成了以“专家型”、“科研型”和“创造型”教师为龙头,高中级教师为中坚的名教师群体,一个优秀教师队伍群体正在逐步壮大。
“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我们将通过提高教师学习力,为学校带来发展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助推学校办学品位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