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眼睛凝视死亡

来源 :英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宁可忍着剧痛,也拒绝服用比阿司匹林更强烈的药,这样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并最终为自己选择了死亡的时间。与之相反,苏珊·桑塔格则选择与死神战斗到底,甚至还产生过极其荒谬的想法: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长生不老的特例。桑达克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着死亡,用绘画来抑制内心的恐惧和困扰,并最终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绘制了一个美丽的梦想来安慰自己。在约翰·厄普代克去世前的一个月,他把自己的头枕在打字机上,因为那时他已无力打出关于死亡的最后诗篇了,就在他几乎放弃时,却找到了完成诗作的力量。
  从这些人的死亡中,我们可窥见勇敢、美丽、极其无谓的痛苦、疯狂的自我毁灭、可怕的举动、进发的创造力、无畏的奉献精神、非常明确的自我认知以及绚丽的幻想。这里面有一些我永远无法猜到或用理论概括,抑或能够预见的东西,它们存在于每一件具体事物、每一个奇特细节、每一句玩笑话和漫不经心的评论里,凡此种种早已见诸于伟大著作之中。
  我们不常在家里目睹人的离世,所以死亡就成为某种可以被遗忘和隔离于日常的东西。但好奇心依旧存在。桑塔格曾写道:“人们对于处在痛苦中的肉身的窥视欲几乎等同于对裸体的兴趣。”
  《名利场》杂志有一个著名的栏目“普鲁斯特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愿意怎么死去?”大部分人都希望安然、无痛苦地死去。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死于没有痛苦的疾病”,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说:“没有痛苦地死去”,影星迈克尔·道格拉斯说:“平静地死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说:“速死(quickly)”;影星罗伯特·德尼罗说:“在睡梦中死去。”死亡面前人会有哪些表现呢?本文作者通过探寻一些文学大师们的最后一刻,让我们看到大限来临时一个生命所展现出的另类之美。
  有太多的死亡场景令我想探寻下去:威廉·布莱克愉快而终,他坐在床上看见了天使;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用工作和咖啡杀死了自己;普利莫·莱维自杀性地从楼梯滚落;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全身心投入地记录自己的死亡;弗吉尼亚·伍尔夫穿着口袋里装满石头的大衣沉入河底;弗兰兹·卡夫卡像他笔下的艺术家一样在疗养院忍饥挨饿;列夫·托尔斯泰离开妻子死在了附近一个火车站站长的屋子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好莱坞死于心脏病。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召唤着我去一探究竟。
  我发现这些死亡的表现蕴含着某种巨大和奇怪的力量,使人疑虑尽消。在死亡的那一刻,生命之美全部涌现了。不知怎的,这些画面使人觉得自在、安慰乃至愉悦,部分原因可能是我在文中写到的这些人都曾有过了不起的、生动的和极其富有创造性的人生。生命最后一刻的浓缩形成了那种决堤似的释放,这种强烈的张力形成一种美感,尽管死亡本身并不美。
  桑达克把一副济慈的死亡面具存放在一个木箱里。他太喜欢了,总是抚摩面具的额头。我见过这个面具,确实很迷人。为何有人愿意拥有一副死亡面具呢?我自问着。但我知道,某种程度上我所写的也正是一副死亡面具。
  在小说《兔子歇了》中,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安斯特朗和孙女在游船上时突发心脏病:“他胸口发闷,头晕目眩,脉搏声在耳朵里嗡嗡作响,并且之前一直缠绕他的那种绝望感变得真实起来,就像云层积满了必要的雨。有一道光芒与曾经的苦痛一同袭来,身体里绝大部分的生命力逐渐被剥夺,乃至突然消失不见。你变成了一件要被交付到他人手中的行李”。
  离死亡如此之近,甚至可以嗅到它的气息,这是怎样的感觉呢?
  在被诊断出食道癌之前,希钦斯在回忆录里写道:“我要用眼睛凝视死亡。”而这种凝视恰恰很少发生在我们身上。桑塔格曾写道:“人无法直视死亡就像无法直视太阳。”弗洛伊德则认为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死亡:“想象自己的死亡的確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试图这样做,我们就会感知到自己作为观察者的存在。”当我们爱的人去世,深陷于失落、爱和悲痛会导致我们连死亡本身都无视了,何谈凝视呢?
  当对于死亡的恐惧吞噬了你的内心,你会怎么做?除了酒精和其他人之外,你会向谁寻求依靠呢?在厄普代克最后的时光里,他把《公祷书》放在自己的床头,和他的妻子以及前来探望他的牧师一起祈祷。即使是桑塔格这样一位激进的无神论者,也在一个清晨让她的助手和自己一同祈祷。
  对于我来说,宗教从未使我感到过安慰。不仅如此,连一点韵味都没有,完全就像一门外语。我有时发现自己从小说和诗歌里读到的东西大概就是我想象中他人从宗教中获得的东西。
  那一年我生病后不断进出医院,有一首诗给了我特殊的安慰,即叶芝的《驶向拜占庭》。虽然我只有12岁,但在叶芝的诗句中找到了强烈认同感。“那不是老人的国度。年轻人/在彼此的怀中,”诗里写道,“一个老人不过是一件废物,/一件破衣挂在木杖上,除非/灵魂拍掌而歌,愈歌愈激楚。”
  当我咳血并对医生说我没事的时候,叶芝好像在亲口对我说:“将我的心焚化;情欲已病重,/且系在垂死的这一具皮囊,/我的心已不识自己,请将我纳入,/纳入永恒那精巧的艺术。”
  为什么这首诗打动了我?为什么在我刚刚四十几岁、孩子们仍需要我为他们冲燕麦片的年龄就想到了死亡?我是想告诉你们这些死亡故事其实没什么。理由是:如果你不得不放下,那么你就一定能找到或想出办法彻底放下。
  或许试图减轻死亡带来的恐惧这一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一直不由自主地把死亡当成一件很自然的事——人类和死亡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人们争着达成的协议——而这一切都是错的。大限到时,你别无选择。恩典将来到身旁,你不得不接受现实。
  我想起了桑达克写过一封信,讲他去拜访一位弥留之际的老友。他很害怕前去告别,甚至承受不了这个想法。但当他终于去看望她的时候,他写下了这次拜访令人惊异的愉悦。他说,这就像你朝着一件你一直惧怕的东西窥探,然而却发现它其实很瑰丽。
  我从死亡中发现的美丽令我震惊。当最终一切不复存在的那一刻,会诞生某种辉煌夺目的东西。就是这样的美丽使我深受震动。
其他文献
在中国为期六周的实习已经过去将近一年。翻开那时的照片,作者沉浸在了美好的回忆当中。与朋友们一起工作的日子充实而愉快,但更令她难忘的还有内蒙古大草原的宁静、骏马的奔放和烤羊肉的美味。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大自然的静谧、古老文明的沉淀……在作者眼中,这就是中国的美之所在。
珠峰南坡的登顶之路, 图为希拉里台阶。  第一次看《绝命海拔》是2015年11月,成都。影片刚刚上映,和几位山友一起看了这部影片。彼时的我刚刚开始登山,已经登过一座8000米级雪山马纳斯鲁峰,也差一点登上珠峰,后来因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和珠峰大本营雪崩而终止攀登,所以当时对于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和珠峰南坡的情况了解一些。  记得当时看完影片,有几处印象深刻,一是觉得影片中对于人在80
“一个有教养的女子懂得这两件事:絕不不穿丝袜就离家,绝不不戴帽子就出门。”可可·香奈儿如是说——而又有谁会质疑这个设计出黑色小礼裙的时尚女王呢?
亲爱的、甜蜜的狗东西。从那以后没有一天我不希望你死。我拼命祈祷,如此拼命,眼睛都变成了深绿石子手背上青筋暴露,这只手可以掐死你。我是老处女,虽已发臭但还记得。整日躺在床上,对着墙壁喊不不不。婚纱发黄,如果打开衣橱门,它就会颤抖。落地穿衣镜破裂,她,我,谁对我做了这样的事情?褐色诅咒是声响而非语言。有些夜晚我会好些。迷失的身体压着我,流利的舌头在嘴里翻滚,在耳里回响,然后突然我咬牙切齿地醒来。在白色
Giovanni still found no better occupation(消遣)than to look down into the garden beneath his window. From its appearance, he judged it to be one of those botanic(植物学的)gardens which were of earlier date
飞机于清晨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此行的目的地的名字都很长,包括哈巴罗夫斯克和伊尔库斯克。这里空气明显要比北京清冽寒冷,这里是孤僻寂寞的远东。2014年,JNE旅行生活美学品牌第一件产品西伯利亚铁路Tee诞生,2016年,JNE品牌全新启程,将列车上的发布会开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西伯利亚铁路:宁静的旅途  我们直接前往火车站等待前往哈巴罗夫斯克的火车。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陆港火车站,是陆运与海运一体
2017年12月1日起,国家相关部门研议多年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以下略作“英译规范”)正式实施。这份涵盖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13个领域的英文译写标准,提供了常用的3,500余條规范译文。  新闻发布后,不久即刷爆微信朋友圈,新闻媒体、微博网站也都争相报导,“永别了,神翻译”、“别了,神翻译!麻辣烫、拉面都有了规范英文名了,好有趣”、“今日起,麻辣烫、拉面、烤串有国家标准的英文名啦!
Morning: smells of serious cooking float in the street.  Onions give up the ghost, flesh sizzles,2 a metal spoon  clinks on a dish. We’ve lived here for eight hundred years,  we’re still hungry. Ancie
“The rose’s in he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位善心的老妇人,起初只想用自家的李子去换一篮做布丁要用的苹果回来,但一路上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先后交换了羽毛、花束、金链、小狗这些原本她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她安之若素,最终在不经意间得到了心之所想。  There was an old woman who wanted an apple d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lace” and“landscape”, even though the word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1. The original meaning of“landscape” came from 17th-century artistic discourse. It ref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