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声声慢》三种英译文的分析比较,说明在诗歌翻译中,没有任何译文能够绝对忠实再现译文的内容、风格和艺术技巧,即绝对忠实原作,能做到的只是使译作越来越接近完美的境界。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翻译的方法论体系,并以之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声声慢》英译;比较分析;最佳境界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中国翻译理论界的影响巨大,他提出了以“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为核心的译论,并曾解释补充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对等的应该“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更由于“功能对等”本身效果的难度,这一理论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与指责。近来国内有些学者,如张经浩教授等人,正在质疑中国翻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一些权威定义。他们认为:翻译不能解释为“在译入语中用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而应理解为:“译文应与原文贴切,用接收语读起来自然流畅,二者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功能相当”。奈达回应了这一讨论,肯定了他们的看法,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在接收语中找不到与源词语对等的词语。
从诗歌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永无止境的角度来看,从奈达随后对“功力对应”理论的不断探索,补充调整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他这一理论是在认识到“译入语与源语之间其实找不到对等词语”的情况下才提出来的。据此我们可以提出诗歌翻译理论中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方法,诗歌翻译实践中不存在所谓最好的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樣才能在古汉诗词英译中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的,用形式上的对应来保证信息内容的对应以尽可能重现原作神韵,即怎样用音美、形美来塑造意美是一个犹如原作中声色情韵无止境一样永远不会停止,不能放弃的探索过程。下面我们联系诗词的翻译史,从原诗词的意境、音调和格律,即意美,音美,形美的再创造来评价《声声慢》不同译本的翻译,以实现古诗词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
一、意象意境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诗歌就是强烈情感的载体。“强烈的情感往往导致诗人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即想象。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表达,这些非语言形式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就是诗意的来源。”[4]诗歌中意象意境就是诗意神韵无限的来源宝库。下面我们看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Kenneth Rexroth各自对清照《声声慢》的英译。杨译用“Seeking,seeking,Chilly and quiet,Desolate,painful and miserable.”[5]翻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体现出了清照的凄楚徘徨,嗫嚅忧伤,但却没有脱离日常语言与日常思维的桎梏,少了其叠韵节奏所塑造的意境之美。许译也没有运用头韵和叠韵来翻译这十四个叠字,而是用了四对短音[i]和两对长元音[i:]作为押韵词:“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drear”。[6]此译句应该是重现了原作所创造的意境与诗情韵致,但是读者显然感受不到14叠字创造而来的声韵婉约等等之美。他最后一行的翻译“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有套韵之嫌,显得有些牵强。Kenneth Rexroth译本对叠字的翻译不同于杨译与许译,他在开头不断地重复“Search.Search.Seek.Seek.Cold.Cold.Clear.Clear.Sorrow.Sorrow.Pain.Pain.[7]此译句显得形式工整,与原文的叠字形式很是对等,但读来产生更多的是一种依葫芦画瓢的感觉,找不到原词的那种神采、那种生命力,也找不到清照“冷冷清清”这个叠句塑造的意境所带来的那种绝无仅有的无限的想象拓展空间。“言象意使文本的意蕴得以把握,使文本的艺术世界超越文字的特指,具有了开放性,使受众透过表层意象抵达深层意象,单义意象抵达多义意象,拓展文本的阅读视野与阐释空间,如果说,言是开始,意便意味着展开,但象却并不昭示着结束,因为它使人回味无穷,象使艺术的开始永无终结。”[8]意象意境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是重构原作神韵的关键!我们翻译时应该在心理上靠近原作者,用非语言形式“看”诗中的意象意境,用想象力重构原诗歌中意象情景。
二、形式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外国翻译者依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也许会象韵体派翻译家一样更注重忠实于原著的形式。肯尼斯·雷克斯洛斯翻译清照14叠字时,自然期望着能像原著一样创造出跳动紧凑的音乐节奏,当然也希望将清照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的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重构出来,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像原词一样将其感染力渲染到无限!可惜的是,他无法将“原著的意境用另一种语言来传达,以至于无法通过翻译像原著一样给予读者同样的启迪、感动和美感。”他的翻译“Cold.Cold.Clear,Clear”并没有李清照的“冷冷清清”所带来的那种感觉。通过这个叠句,李清照表达出因为失去了太多东西而来的那种悲愁失落。如果说她为了某些事物而感到冷清,更确切的倒不如说她心中极愁,“一字一泪,满纸呜咽”。中英文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使雷克斯洛斯产生理解错位,没有准确理解并表达清照展示出的美学思维方式,没有将原词的意境正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翻译中的叛逆应该与他过于依靠自己的译入语文化,过于追求译文与原著的形式对等有关。让我们看他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暗喻的翻译:“Gold chrysanthemums litter...This season I could not bear to pick them.”(满地堆满菊花…在这个季节我不禁捡起它们。)女词人在词中将自己比作落菊,那么她自己还会捡起地上的落花吗?将主语“我”改为“没有人”或许更好些。再将最后一行的翻译“What can I drive off this word- Hopelessness?”(我如何能驱散这种极度绝望感?)改为“What can I do to describe and drive off the word-forlornness?”(我如何能表达和驱散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应该可以将词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愁心境表达得更加“功力对应”一些。
三、音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情感的宣泄与对心灵创伤的抚慰是激情的来源,这种激情正是诗词的韵律所能表达的。许渊冲的翻译没有像词人那样在开头运用头韵和元音韵,他用四对短音[i]和两对长元音[i:]作为押韵词来顶替原著“觅觅,凄凄,戚戚,滴滴”所创造的音韵美,又在“so sad”,“so drear”,“so lonely”,“so dry”,“so swift”中重复了齿槽音[S]来加深词人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中所表达出来的悲伤意境。许先生的翻译充满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听觉上的享受且激情澎湃!同时像原词一样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美,再次触动着读者的心。这个译本应该算是很好的。但是他的开头“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我寻找我所怀念的,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我感到……)”有点偏离了原著的格律,降低了原著的优美性,削弱了它感动了如此多人的那种感染力。最后一行的翻译“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为了追求韵律,显得有些牵强,因而削弱了音美在翻译中对应表达的效果。
四、音美、形美与意美在翻译中的对应相当
任何一个英译本都有其长处与短处,有的忠于原著的形式,而有的也许忠于原著的音调。那些所谓的“完美的、同样的”也只不过相对其它译本来说更接近原著而已。我们来看看对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的三个译本。雷克斯洛斯的翻译:“I drink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 until I can’t Stand up against a gust of wind.”显然没有将原词的意美表达准确。对词人来说,这段时间悲伤难忍,心情极度沮丧,心中的恐慌难以抹去,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尽管词人试图让自己振作起来,却仍然没有办法,就像这几杯烈酒也无法抵御强风的肆虐一样。而不是:“我喝了两杯三碗的清酒,直到我无法站着面对阵阵强风。”杨先生的翻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在意美方面比雷译当然对应相当的多,而许先生的翻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ft?”则在意美、音美方面都将词人内心深处的澎湃之音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许译中”so dry, …oh,… the drift of wind so swft?”所创造的意境更为神似地将原词的神韵做出了极为对应的重构。我们也应该在此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创造最自然最接近原著的翻译。
五、结语
跟其它翻译相似,诗词翻译是一种持续发展并完善着的创造性活动。五十年前,当严复提出“信,达,雅”这三个原则时,人们也许认为“信”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后来人们认为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基本原则。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傅雷提出“神似”;然而后来许渊冲又提倡“意美、音美、形美”,像阿瑟·威利这些翻译家建议在诗歌翻译中“摒弃押韵词及传统诗歌里面过时的词语,使用自由的诗歌格式并直接描述的手段”。然而,像许先生这些翻译家又坚持“充分利用英文诗歌中传统的押韵格式。所有这些反映出一篇所谓的“完美”翻译依赖于读者的主观知识,包括像评论家、评注者那些特殊的读者。用上面提到的译文来举例,一些人也许会满意雷克斯洛斯的译文,另一些人却有可能被许先生的译文所吸引,这都是依人而定的。所谓“最好”经常是短暂的和易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对翻译和评注或评论抱以乐观的态度。尽管它们充满了困难、变故与挑战。我们还是可以乐观的精神努力追求翻译中的对应相当,以实现古诗词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78.
[3]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108.
[4]束定芳.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国语文,2009,(2):1.
[5]杨宪益,戴乃迭.宋词(译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63.
[6]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译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09.
[7]Kenneth Rexroth.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 [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9:167.
[8]張璟慧.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黑暗之心"中言象意的关系[J].外国语文,2009,(2):47.
[9]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8.
关键词:《声声慢》英译;比较分析;最佳境界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中国翻译理论界的影响巨大,他提出了以“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为核心的译论,并曾解释补充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对等的应该“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更由于“功能对等”本身效果的难度,这一理论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与指责。近来国内有些学者,如张经浩教授等人,正在质疑中国翻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一些权威定义。他们认为:翻译不能解释为“在译入语中用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而应理解为:“译文应与原文贴切,用接收语读起来自然流畅,二者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功能相当”。奈达回应了这一讨论,肯定了他们的看法,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在接收语中找不到与源词语对等的词语。
从诗歌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永无止境的角度来看,从奈达随后对“功力对应”理论的不断探索,补充调整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他这一理论是在认识到“译入语与源语之间其实找不到对等词语”的情况下才提出来的。据此我们可以提出诗歌翻译理论中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方法,诗歌翻译实践中不存在所谓最好的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樣才能在古汉诗词英译中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的,用形式上的对应来保证信息内容的对应以尽可能重现原作神韵,即怎样用音美、形美来塑造意美是一个犹如原作中声色情韵无止境一样永远不会停止,不能放弃的探索过程。下面我们联系诗词的翻译史,从原诗词的意境、音调和格律,即意美,音美,形美的再创造来评价《声声慢》不同译本的翻译,以实现古诗词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
一、意象意境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诗歌就是强烈情感的载体。“强烈的情感往往导致诗人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即想象。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表达,这些非语言形式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就是诗意的来源。”[4]诗歌中意象意境就是诗意神韵无限的来源宝库。下面我们看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Kenneth Rexroth各自对清照《声声慢》的英译。杨译用“Seeking,seeking,Chilly and quiet,Desolate,painful and miserable.”[5]翻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体现出了清照的凄楚徘徨,嗫嚅忧伤,但却没有脱离日常语言与日常思维的桎梏,少了其叠韵节奏所塑造的意境之美。许译也没有运用头韵和叠韵来翻译这十四个叠字,而是用了四对短音[i]和两对长元音[i:]作为押韵词:“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drear”。[6]此译句应该是重现了原作所创造的意境与诗情韵致,但是读者显然感受不到14叠字创造而来的声韵婉约等等之美。他最后一行的翻译“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有套韵之嫌,显得有些牵强。Kenneth Rexroth译本对叠字的翻译不同于杨译与许译,他在开头不断地重复“Search.Search.Seek.Seek.Cold.Cold.Clear.Clear.Sorrow.Sorrow.Pain.Pain.[7]此译句显得形式工整,与原文的叠字形式很是对等,但读来产生更多的是一种依葫芦画瓢的感觉,找不到原词的那种神采、那种生命力,也找不到清照“冷冷清清”这个叠句塑造的意境所带来的那种绝无仅有的无限的想象拓展空间。“言象意使文本的意蕴得以把握,使文本的艺术世界超越文字的特指,具有了开放性,使受众透过表层意象抵达深层意象,单义意象抵达多义意象,拓展文本的阅读视野与阐释空间,如果说,言是开始,意便意味着展开,但象却并不昭示着结束,因为它使人回味无穷,象使艺术的开始永无终结。”[8]意象意境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是重构原作神韵的关键!我们翻译时应该在心理上靠近原作者,用非语言形式“看”诗中的意象意境,用想象力重构原诗歌中意象情景。
二、形式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外国翻译者依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也许会象韵体派翻译家一样更注重忠实于原著的形式。肯尼斯·雷克斯洛斯翻译清照14叠字时,自然期望着能像原著一样创造出跳动紧凑的音乐节奏,当然也希望将清照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的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重构出来,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像原词一样将其感染力渲染到无限!可惜的是,他无法将“原著的意境用另一种语言来传达,以至于无法通过翻译像原著一样给予读者同样的启迪、感动和美感。”他的翻译“Cold.Cold.Clear,Clear”并没有李清照的“冷冷清清”所带来的那种感觉。通过这个叠句,李清照表达出因为失去了太多东西而来的那种悲愁失落。如果说她为了某些事物而感到冷清,更确切的倒不如说她心中极愁,“一字一泪,满纸呜咽”。中英文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使雷克斯洛斯产生理解错位,没有准确理解并表达清照展示出的美学思维方式,没有将原词的意境正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翻译中的叛逆应该与他过于依靠自己的译入语文化,过于追求译文与原著的形式对等有关。让我们看他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暗喻的翻译:“Gold chrysanthemums litter...This season I could not bear to pick them.”(满地堆满菊花…在这个季节我不禁捡起它们。)女词人在词中将自己比作落菊,那么她自己还会捡起地上的落花吗?将主语“我”改为“没有人”或许更好些。再将最后一行的翻译“What can I drive off this word- Hopelessness?”(我如何能驱散这种极度绝望感?)改为“What can I do to describe and drive off the word-forlornness?”(我如何能表达和驱散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应该可以将词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愁心境表达得更加“功力对应”一些。
三、音美在翻译中的对应表达
情感的宣泄与对心灵创伤的抚慰是激情的来源,这种激情正是诗词的韵律所能表达的。许渊冲的翻译没有像词人那样在开头运用头韵和元音韵,他用四对短音[i]和两对长元音[i:]作为押韵词来顶替原著“觅觅,凄凄,戚戚,滴滴”所创造的音韵美,又在“so sad”,“so drear”,“so lonely”,“so dry”,“so swift”中重复了齿槽音[S]来加深词人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中所表达出来的悲伤意境。许先生的翻译充满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听觉上的享受且激情澎湃!同时像原词一样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美,再次触动着读者的心。这个译本应该算是很好的。但是他的开头“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我寻找我所怀念的,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我感到……)”有点偏离了原著的格律,降低了原著的优美性,削弱了它感动了如此多人的那种感染力。最后一行的翻译“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为了追求韵律,显得有些牵强,因而削弱了音美在翻译中对应表达的效果。
四、音美、形美与意美在翻译中的对应相当
任何一个英译本都有其长处与短处,有的忠于原著的形式,而有的也许忠于原著的音调。那些所谓的“完美的、同样的”也只不过相对其它译本来说更接近原著而已。我们来看看对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的三个译本。雷克斯洛斯的翻译:“I drink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 until I can’t Stand up against a gust of wind.”显然没有将原词的意美表达准确。对词人来说,这段时间悲伤难忍,心情极度沮丧,心中的恐慌难以抹去,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尽管词人试图让自己振作起来,却仍然没有办法,就像这几杯烈酒也无法抵御强风的肆虐一样。而不是:“我喝了两杯三碗的清酒,直到我无法站着面对阵阵强风。”杨先生的翻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在意美方面比雷译当然对应相当的多,而许先生的翻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ft?”则在意美、音美方面都将词人内心深处的澎湃之音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许译中”so dry, …oh,… the drift of wind so swft?”所创造的意境更为神似地将原词的神韵做出了极为对应的重构。我们也应该在此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创造最自然最接近原著的翻译。
五、结语
跟其它翻译相似,诗词翻译是一种持续发展并完善着的创造性活动。五十年前,当严复提出“信,达,雅”这三个原则时,人们也许认为“信”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后来人们认为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基本原则。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傅雷提出“神似”;然而后来许渊冲又提倡“意美、音美、形美”,像阿瑟·威利这些翻译家建议在诗歌翻译中“摒弃押韵词及传统诗歌里面过时的词语,使用自由的诗歌格式并直接描述的手段”。然而,像许先生这些翻译家又坚持“充分利用英文诗歌中传统的押韵格式。所有这些反映出一篇所谓的“完美”翻译依赖于读者的主观知识,包括像评论家、评注者那些特殊的读者。用上面提到的译文来举例,一些人也许会满意雷克斯洛斯的译文,另一些人却有可能被许先生的译文所吸引,这都是依人而定的。所谓“最好”经常是短暂的和易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对翻译和评注或评论抱以乐观的态度。尽管它们充满了困难、变故与挑战。我们还是可以乐观的精神努力追求翻译中的对应相当,以实现古诗词翻译最佳境界的求索。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78.
[3]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108.
[4]束定芳.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国语文,2009,(2):1.
[5]杨宪益,戴乃迭.宋词(译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63.
[6]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译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09.
[7]Kenneth Rexroth.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 [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9:167.
[8]張璟慧.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黑暗之心"中言象意的关系[J].外国语文,2009,(2):47.
[9]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