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过去不久的3·15晚会,苹果被央视点名。
苹果公司被指在中国使用和别国不同的售后政策,三包有效期存在缩水问题。而随后苹果公司发布的一份不到200字的声明,又被网友调侃为“史上官方回复最假大空的经典范文”。
在去年曝光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涉事的除了小窝点、小作坊外,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
去年3月,麦当劳北京一家餐厅被曝光修改产品保质期,使用过期原料;家乐福被曝将生鲜产品重新包装,篡改保质期;4月,9个批次、12万余箱可口可乐被曝含有消毒液成分;立顿茶叶被曝旗下的三款袋泡荼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5月,星巴克被曝使用过期糖浆;12月,肯德基被曝光使用未经检验、被喂食了多种抗生素甚至是激素的白羽鸡做原料。
原本享有较高信誉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为何被频曝问题,“洋品牌”在中国到底怎么了?
双重标准
对于肯德基、家乐福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食品问题,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沈进进认为,这些企业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了食品安全双重标准。“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以后,逐步走上了本土化的路线,甚至用国内外两个标准管理其中国的公司,双重的标准导致一些企业擅自降低质量标准,使同一品牌的产品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销售形成了不同的档次。”
在本国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标准,到中国何以会变异?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则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公司并没有执行国外严格的标准。“他们自己如果非常规范地去操作,这样会增加它们的成本,同时又没有给他们的销售带来一些效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逆向选择的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一些大的洋企业,它不愿意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上,成为一个所谓规范操作。”
在利益的驱动下,当需要企业付出更多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时候,即便是国际知名企业,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律,也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去年12月,从肯德基爆发的“速生鸡事件”来看,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也存在问题。监管之缺失
六合公司养鸡场的墙上张贴数张详细表格,那是肉鸡常用药物的停药时间表。可是这些表格却并未得以被严格执行,形同虚设。
按照农业部《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规定,肉鸡在送宰前7天必须停用一切药物。但养鸡场负责人却称实际操作不能按此来进行,要不然“你养不成的”,“最多也就停三五天药,停多了这个鸡不成。鸡有病。必须拿药物维持着。”
本来应该在养殖环节就对抗生素进行把关,但养鸡场为了提高鸡的存活率,并未执行相关的规定,而养鸡场里的白羽鸡由活鸡变成餐桌上的鸡肉产品前,至少还要经过检验检疫、屠宰、加工等环节。可是,在这些环节中,相关的检验和监管依然是缺位。
当记者询问屠宰场的监测人员宰前检验如何检,看些什么时,对方表示:“一般不看,除非上面检查的时候看看。”
未按规定养殖,也未进行相关的检验检疫,这些鸡肉产品倒也顺利拿到了全套检验合格的手续,随即被送往中国百胜餐饮集团上海餐饮物流中心,等待被分发到肯德基各分店。物流中心也未对这些鸡肉进行任何的检验,就卸货接收了。一切都进行得格外顺利。
从养殖场到物流中心,政府相关部门似乎从来没做过“拦路虎”。在全国政协委员陈德展看来,像鸡肉这样的食品从养殖到生产再到餐桌的链条非常长,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也非常大。在国际知名企业没有严格自律的情况下,如果政府的监管再不到位,必然使得食品安全防线全面失守。
“速生鸡事件”后,肯德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近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表示,其中国事业部在今年首个财务季度的同店销售额(开店时间不短于12个月的餐馆销售额同比)下滑20%,其中肯德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24%。
相比于市场给予肯德基的惩罚,却迟迟未见法律、行政方面的处罚。
“断头新闻”
“停止从六合集团采购鸡肉原料”,“速生鸡事件”后肯德基发出声明与原料提供商“撇清”关系。
无独有偶,另一当事方麦当劳起初称鸡肉原料都经检测确认合格,符合政府相关标准。然而,在舆论重压下,2012年12月26日,麦当劳承认采购过山东六合鸡,并闪电发出致歉声明。
而随着事件进一步被曝光,消费者才得知,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已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
针对“瞒报”的质疑,肯德基解释称,之所以知道原料鸡抗生素超标而不公开,原因是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
跟中国大多数的食品安全案例一样,“速生鸡事件”也成了“断头新闻”,至今未看到相关的处理结果。又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发表声明而得以平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指出,如果这些企业在国外出现了类似问题,通常会面临天价处罚和赔偿,而惩处力度不足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国外企业领天价罚单的案例中,最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或许是“美国老太获麦当劳天价赔偿”事件。
据相关资料,这一事件的经过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到麦当劳就餐,因为服务生没把咖啡的温度调好,致使老太太倾倒出的咖啡烫到了自己的腿,诊断为三度烫伤,法院判决麦当劳赔偿270万美元。
2005年10月的澳大利亚,一位叫莫妮卡·萨曼的7岁女孩,在悉尼的一家肯德基门店食用鸡肉卷后,患上沙门氏菌脑病,症状包括大脑认知、行动、语言能力严重损伤,最终四肢痉挛性瘫痪。
去年,澳大利亚法庭裁定,肯德基提供不洁食品、导致一名顾客患病的事实成立,下令肯德基向原告支付800万澳元赔偿并承担全部诉讼赞用。
同知名品牌在其他国家动辄大面积召回、巨额赔款的补救措施相比,他们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回应态度明显不同。
去年,可口可乐被余氯污染事件曝光后,可口可乐公司既不召回产品,也不同意赔偿,仅是“考虑到大家有顾虑,给大家换货”。肯德基针对“速生鸡事件”的声明也显得避重就轻。
“这些企业认为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非常高,即使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埋怨,或说些情绪倾向的话,但在不长的时间以内,又会轻易原谅这些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认为这些企业背后有这样一种心理。
针对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做法,法律专家刘俊海教授认为,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还比较低,违法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效仿国外维权组织,逐步建立集团诉讼制度。
新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明确规定:在不特定的广大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和组织,有权利代表广大消费者,提起集团诉讼,或者叫代表诉讼。
企业自律不足,各层监管缺位,惩罚力度过轻,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频出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拉响食品安全的警报,食品安全的防线正遭遇拷问。
在近几年“两会”代表委员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呼吁中,终结多头管理体制呼声最高。
今年3月22日,按全国人大新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成立。
多头管理下的互相推诿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理顺动作,但是否能够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运行起来,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还有待时间去检验。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授权《中国周刊》使用部分采访素材)
苹果公司被指在中国使用和别国不同的售后政策,三包有效期存在缩水问题。而随后苹果公司发布的一份不到200字的声明,又被网友调侃为“史上官方回复最假大空的经典范文”。
在去年曝光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涉事的除了小窝点、小作坊外,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
去年3月,麦当劳北京一家餐厅被曝光修改产品保质期,使用过期原料;家乐福被曝将生鲜产品重新包装,篡改保质期;4月,9个批次、12万余箱可口可乐被曝含有消毒液成分;立顿茶叶被曝旗下的三款袋泡荼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5月,星巴克被曝使用过期糖浆;12月,肯德基被曝光使用未经检验、被喂食了多种抗生素甚至是激素的白羽鸡做原料。
原本享有较高信誉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为何被频曝问题,“洋品牌”在中国到底怎么了?
双重标准
对于肯德基、家乐福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食品问题,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沈进进认为,这些企业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了食品安全双重标准。“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以后,逐步走上了本土化的路线,甚至用国内外两个标准管理其中国的公司,双重的标准导致一些企业擅自降低质量标准,使同一品牌的产品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销售形成了不同的档次。”
在本国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标准,到中国何以会变异?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则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公司并没有执行国外严格的标准。“他们自己如果非常规范地去操作,这样会增加它们的成本,同时又没有给他们的销售带来一些效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逆向选择的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一些大的洋企业,它不愿意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上,成为一个所谓规范操作。”
在利益的驱动下,当需要企业付出更多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时候,即便是国际知名企业,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律,也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去年12月,从肯德基爆发的“速生鸡事件”来看,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也存在问题。监管之缺失
六合公司养鸡场的墙上张贴数张详细表格,那是肉鸡常用药物的停药时间表。可是这些表格却并未得以被严格执行,形同虚设。
按照农业部《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规定,肉鸡在送宰前7天必须停用一切药物。但养鸡场负责人却称实际操作不能按此来进行,要不然“你养不成的”,“最多也就停三五天药,停多了这个鸡不成。鸡有病。必须拿药物维持着。”
本来应该在养殖环节就对抗生素进行把关,但养鸡场为了提高鸡的存活率,并未执行相关的规定,而养鸡场里的白羽鸡由活鸡变成餐桌上的鸡肉产品前,至少还要经过检验检疫、屠宰、加工等环节。可是,在这些环节中,相关的检验和监管依然是缺位。
当记者询问屠宰场的监测人员宰前检验如何检,看些什么时,对方表示:“一般不看,除非上面检查的时候看看。”
未按规定养殖,也未进行相关的检验检疫,这些鸡肉产品倒也顺利拿到了全套检验合格的手续,随即被送往中国百胜餐饮集团上海餐饮物流中心,等待被分发到肯德基各分店。物流中心也未对这些鸡肉进行任何的检验,就卸货接收了。一切都进行得格外顺利。
从养殖场到物流中心,政府相关部门似乎从来没做过“拦路虎”。在全国政协委员陈德展看来,像鸡肉这样的食品从养殖到生产再到餐桌的链条非常长,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也非常大。在国际知名企业没有严格自律的情况下,如果政府的监管再不到位,必然使得食品安全防线全面失守。
“速生鸡事件”后,肯德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近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表示,其中国事业部在今年首个财务季度的同店销售额(开店时间不短于12个月的餐馆销售额同比)下滑20%,其中肯德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24%。
相比于市场给予肯德基的惩罚,却迟迟未见法律、行政方面的处罚。
“断头新闻”
“停止从六合集团采购鸡肉原料”,“速生鸡事件”后肯德基发出声明与原料提供商“撇清”关系。
无独有偶,另一当事方麦当劳起初称鸡肉原料都经检测确认合格,符合政府相关标准。然而,在舆论重压下,2012年12月26日,麦当劳承认采购过山东六合鸡,并闪电发出致歉声明。
而随着事件进一步被曝光,消费者才得知,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已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
针对“瞒报”的质疑,肯德基解释称,之所以知道原料鸡抗生素超标而不公开,原因是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
跟中国大多数的食品安全案例一样,“速生鸡事件”也成了“断头新闻”,至今未看到相关的处理结果。又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发表声明而得以平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指出,如果这些企业在国外出现了类似问题,通常会面临天价处罚和赔偿,而惩处力度不足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国外企业领天价罚单的案例中,最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或许是“美国老太获麦当劳天价赔偿”事件。
据相关资料,这一事件的经过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到麦当劳就餐,因为服务生没把咖啡的温度调好,致使老太太倾倒出的咖啡烫到了自己的腿,诊断为三度烫伤,法院判决麦当劳赔偿270万美元。
2005年10月的澳大利亚,一位叫莫妮卡·萨曼的7岁女孩,在悉尼的一家肯德基门店食用鸡肉卷后,患上沙门氏菌脑病,症状包括大脑认知、行动、语言能力严重损伤,最终四肢痉挛性瘫痪。
去年,澳大利亚法庭裁定,肯德基提供不洁食品、导致一名顾客患病的事实成立,下令肯德基向原告支付800万澳元赔偿并承担全部诉讼赞用。
同知名品牌在其他国家动辄大面积召回、巨额赔款的补救措施相比,他们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回应态度明显不同。
去年,可口可乐被余氯污染事件曝光后,可口可乐公司既不召回产品,也不同意赔偿,仅是“考虑到大家有顾虑,给大家换货”。肯德基针对“速生鸡事件”的声明也显得避重就轻。
“这些企业认为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非常高,即使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埋怨,或说些情绪倾向的话,但在不长的时间以内,又会轻易原谅这些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认为这些企业背后有这样一种心理。
针对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做法,法律专家刘俊海教授认为,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还比较低,违法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效仿国外维权组织,逐步建立集团诉讼制度。
新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明确规定:在不特定的广大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和组织,有权利代表广大消费者,提起集团诉讼,或者叫代表诉讼。
企业自律不足,各层监管缺位,惩罚力度过轻,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频出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拉响食品安全的警报,食品安全的防线正遭遇拷问。
在近几年“两会”代表委员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呼吁中,终结多头管理体制呼声最高。
今年3月22日,按全国人大新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成立。
多头管理下的互相推诿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理顺动作,但是否能够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运行起来,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还有待时间去检验。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授权《中国周刊》使用部分采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