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以合作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开展合作性学习的优势,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总结了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性学习 应用
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以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学习过程,被誉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外语教学出现了对合作学习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合作性学习属于经验学习模式,它侧重于以群组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动机及合作意识,是一种能够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力和主动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适应了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大学英语教学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原因
1.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
合作是一种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完成的社会技能,相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处于准成人化状态的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经验,他们思维敏锐、独立性强,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技巧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更具有开展合作性学习的优势。
2.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会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合作性学习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合作性学习使他们不仅可以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同学学习,而且通过与他们小组同学的讨论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将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
3.有利于突破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实践的困境
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教学大多采用合班教学,班型过大在教学实践中造成了几个突出的困难,如,教学模式单调;教学过程控制困难;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开展合作性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小组的划分降低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师直接管理的对象数量下降,一部分管理职能分摊给了不同的组长;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实现了参与教学活动的层次化。在基层的小组层面保证了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在较高的班级层面,每一个小组都会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这种做法大幅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最后,教师的考查对象由个体变成小组,考查对象数量降低,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在合作性学习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潜力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着力发掘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便于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意的素材;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2.公平原则
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是合作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竞争可能来源于课堂发言机会的争夺,也可能体现为各组分数的竞争。在竞争中,学生能否体验到机会与评价标准的公平、公正,是影响合作性学习成败的重要心理因素。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加强教学监控,尽量为每一个小组提供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而且需要提前制定详细、公开的评价规则并让每一名同学理解规则,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则执行。
三、合作性学习的展开
1.组建小组
小组是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基础,能否科学合理地分组直接影响合作性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合作性学习效果的优劣。因此,在进行小组组建时,应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形成互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组与组之间要尽可能保持同质,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从而使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同时,明确学生合作性学习的角色,以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去,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同组学生可以一起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拼写,组织一些听力,词汇等自我测试以确保每个组员在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知识方面都过关并有所提升。
2.安排座位
在教师进行学生分组完成之后,对各小组进行统一的座位安排,以保证各小组成员可以集中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座位安排应兼顾两个原则:第一,小组成员的集中。由各班在规定区域内自行协调各小组的具体位置,基本原则是保证同一小组成员坐在一起。第二,位置排列的公平性。大型教室中不同的座位听课效果差别较大,为保证学生都能有相对公平的听课环境,一学期中应适当进行座位的调整。
3.设计“问题”
教师在设计合作性学习问题时首先要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把握,不仅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包括各章节的子目标;不仅包括知识传授所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包括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目标。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避免合作性学习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避免那种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的合作性学习的出现。其次,问题的设计难度应适当,“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过于简单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过难的“问题”学生无法自行解决又会损害到他们的自信心。最后,问题的设计要具备足够的合作空间,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还要体现出“合作”,靠学生独立个体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才有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对于那些难度不大,或者没有必要合作解决的议题,则应该让学生去自读、自思、自己解决问题。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合作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教师帮助下就现存问题进行改进。在合作性学习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
合作性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其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做好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评价需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设置恰当的评价单元,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
(2)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于态度不认真不严肃的同学进行批评适宜在课后一对一进行;对于一向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提出更高期望;评讲反馈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多说整体,少说个人,避免言语不慎伤及少数人学习的积极性。
(3)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作业或成果给予表扬比批评的教学效果好;表扬或批评的效果比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好。所以,合作性学习中教师评价时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必须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评价中的建议越为具体越好,建议越具体学生越知道如何去改进。
总之,合作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充满了思考、顿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喜悦、享受成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4]黄峥.有效开展合作性学习需把握的三大环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6).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性学习 应用
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以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学习过程,被誉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外语教学出现了对合作学习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合作性学习属于经验学习模式,它侧重于以群组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动机及合作意识,是一种能够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力和主动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适应了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大学英语教学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原因
1.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
合作是一种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完成的社会技能,相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处于准成人化状态的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经验,他们思维敏锐、独立性强,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技巧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更具有开展合作性学习的优势。
2.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会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合作性学习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合作性学习使他们不仅可以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同学学习,而且通过与他们小组同学的讨论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将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
3.有利于突破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实践的困境
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教学大多采用合班教学,班型过大在教学实践中造成了几个突出的困难,如,教学模式单调;教学过程控制困难;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开展合作性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小组的划分降低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师直接管理的对象数量下降,一部分管理职能分摊给了不同的组长;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实现了参与教学活动的层次化。在基层的小组层面保证了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在较高的班级层面,每一个小组都会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这种做法大幅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最后,教师的考查对象由个体变成小组,考查对象数量降低,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在合作性学习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潜力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着力发掘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便于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意的素材;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2.公平原则
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是合作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竞争可能来源于课堂发言机会的争夺,也可能体现为各组分数的竞争。在竞争中,学生能否体验到机会与评价标准的公平、公正,是影响合作性学习成败的重要心理因素。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加强教学监控,尽量为每一个小组提供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而且需要提前制定详细、公开的评价规则并让每一名同学理解规则,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则执行。
三、合作性学习的展开
1.组建小组
小组是开展合作性学习的基础,能否科学合理地分组直接影响合作性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合作性学习效果的优劣。因此,在进行小组组建时,应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形成互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组与组之间要尽可能保持同质,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从而使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同时,明确学生合作性学习的角色,以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去,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同组学生可以一起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拼写,组织一些听力,词汇等自我测试以确保每个组员在语法、词汇、发音等基础知识方面都过关并有所提升。
2.安排座位
在教师进行学生分组完成之后,对各小组进行统一的座位安排,以保证各小组成员可以集中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座位安排应兼顾两个原则:第一,小组成员的集中。由各班在规定区域内自行协调各小组的具体位置,基本原则是保证同一小组成员坐在一起。第二,位置排列的公平性。大型教室中不同的座位听课效果差别较大,为保证学生都能有相对公平的听课环境,一学期中应适当进行座位的调整。
3.设计“问题”
教师在设计合作性学习问题时首先要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把握,不仅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包括各章节的子目标;不仅包括知识传授所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包括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目标。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避免合作性学习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避免那种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的合作性学习的出现。其次,问题的设计难度应适当,“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过于简单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过难的“问题”学生无法自行解决又会损害到他们的自信心。最后,问题的设计要具备足够的合作空间,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还要体现出“合作”,靠学生独立个体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才有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对于那些难度不大,或者没有必要合作解决的议题,则应该让学生去自读、自思、自己解决问题。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合作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在教师帮助下就现存问题进行改进。在合作性学习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
合作性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其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做好合作性学习的过程评价需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设置恰当的评价单元,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
(2)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于态度不认真不严肃的同学进行批评适宜在课后一对一进行;对于一向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提出更高期望;评讲反馈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多说整体,少说个人,避免言语不慎伤及少数人学习的积极性。
(3)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作业或成果给予表扬比批评的教学效果好;表扬或批评的效果比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好。所以,合作性学习中教师评价时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必须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评价中的建议越为具体越好,建议越具体学生越知道如何去改进。
总之,合作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充满了思考、顿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喜悦、享受成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4]黄峥.有效开展合作性学习需把握的三大环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