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根据各大高职学院开设的专业略有不同)。从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来看,可以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分为五个部分:1、基础课程教学,其中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2、设计表现类教学,其中包括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3、设计理论课程;4、设计课程;5、毕业设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承载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专业素质的综合作用,并能够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设计教学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基础课教学的充分落实。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选择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的,当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进入大学校园时,他们是兴奋的,但是当他们在接触到基础课程时他们心里是带着问题的——为什么还要画,我们不是学设计的吗。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经过了高考,应该在大学学点新鲜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程对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倦基础课的学习,就不能够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2、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无法运用基础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设计活动。大多数学生在开展设计活动时,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来开展设计活动,总是抛开美学的观念和构成的规律来进行创造,无法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学生支撑设计的理念较薄弱、创作源泉干涩。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适用”为原则,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高职类大专学院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贯彻“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主题,即培养学生的岗位素质能力,实现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安排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也不同,要本着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以核心课程元素为引领主线,向下游课程延伸,进行课程的重新组合,减少基础课程中的重复内容,把有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如:修改传统的素描、色彩表现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选取,注重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性,尤其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联系性。
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创意、表现的方法,是培养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实施终身教育、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目前一些高校在设计素描这门课程时,安排的教学内容为创意设计素描、结构素描等几大部分,创意设计素描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结构素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透视,认识透视的原理,并能够运用透视表现自己的创意,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动漫专业可以选取场景素描、人物素描等内容来进行教学;工业设计可以选取产品结构素描为题材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更贴切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选取要具有目的性;写实素描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再现”,和创意素描分开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部门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构成》是综合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根据实际运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用精炼的理论要点结合实际的运用,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构成实际用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国内外最新得构成基础与设计实践图像及艺术类学生优秀作品作为教学资料。利用图形,图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设计构成所提到的概念。
2、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际操作、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主,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艺术设计也是如此,教师如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要求实际绘制练习,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是很空洞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技能操作为导向,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创设积极的、富有营养的、具有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训练, 可以使手工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 更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 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个性,挖掘个人潜能,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为本。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挖掘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为他们提供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在基本设计原则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思维创想,帮助他们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
做为未来的设计师,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重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方案的讨论。当今的高职学生, 思想活跃,但文化知识较差, 如果课堂上还是弥漫着沉闷的教学气氛,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学资料中的愉快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现有的实物、模型、成功案例等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技能操作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即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等四个阶段)为主。由于设计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精心设计在哪一个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哪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实际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设计素质,使其增加设计经验和实战本领,我们建议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定期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研究、交流环境。教师平时没有课时,可以到设计公司去学习,并要求他们积极投身到具有实践性和设计性的科研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设计素质。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授课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为后续课程和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选择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的,当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进入大学校园时,他们是兴奋的,但是当他们在接触到基础课程时他们心里是带着问题的——为什么还要画,我们不是学设计的吗。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经过了高考,应该在大学学点新鲜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程对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倦基础课的学习,就不能够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2、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无法运用基础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设计活动。大多数学生在开展设计活动时,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来开展设计活动,总是抛开美学的观念和构成的规律来进行创造,无法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学生支撑设计的理念较薄弱、创作源泉干涩。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适用”为原则,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高职类大专学院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贯彻“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主题,即培养学生的岗位素质能力,实现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安排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也不同,要本着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以核心课程元素为引领主线,向下游课程延伸,进行课程的重新组合,减少基础课程中的重复内容,把有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如:修改传统的素描、色彩表现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选取,注重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性,尤其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联系性。
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创意、表现的方法,是培养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实施终身教育、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目前一些高校在设计素描这门课程时,安排的教学内容为创意设计素描、结构素描等几大部分,创意设计素描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结构素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透视,认识透视的原理,并能够运用透视表现自己的创意,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动漫专业可以选取场景素描、人物素描等内容来进行教学;工业设计可以选取产品结构素描为题材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更贴切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选取要具有目的性;写实素描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再现”,和创意素描分开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部门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构成》是综合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根据实际运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用精炼的理论要点结合实际的运用,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构成实际用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国内外最新得构成基础与设计实践图像及艺术类学生优秀作品作为教学资料。利用图形,图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设计构成所提到的概念。
2、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际操作、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主,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艺术设计也是如此,教师如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要求实际绘制练习,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是很空洞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技能操作为导向,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创设积极的、富有营养的、具有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训练, 可以使手工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 更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 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个性,挖掘个人潜能,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为本。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挖掘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为他们提供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在基本设计原则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思维创想,帮助他们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
做为未来的设计师,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重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方案的讨论。当今的高职学生, 思想活跃,但文化知识较差, 如果课堂上还是弥漫着沉闷的教学气氛,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学资料中的愉快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现有的实物、模型、成功案例等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技能操作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即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等四个阶段)为主。由于设计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精心设计在哪一个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哪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实际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设计素质,使其增加设计经验和实战本领,我们建议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定期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研究、交流环境。教师平时没有课时,可以到设计公司去学习,并要求他们积极投身到具有实践性和设计性的科研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设计素质。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授课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为后续课程和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