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龄脱敏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不等于不好
  年龄这把标尺,有点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皮尺,也分为两面:一面是社会的刻度,一面是内心的刻度。
  年龄的社会刻度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管理的功能,它决定我们何时退休,何时拿养老金,何时享受公交免票……在年龄这把标尺的管理功能上,社会为“老”定下了统一的刻度。社会刻度的另一种功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塑造,比如“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老年人该如何生活的一种提示,一种教化。
  麻烦在于社会也是变化的。现在的人越活越长了,退休后要打发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过职业生涯,因此一些本应“安度晚年”的人,为躲避无聊跑到社会上“发挥余热”。可社会的刻度一时还调整不过来,就会出现尴尬。比如退休后创办了公益机构的我,就在地铁上遭到了这样的质问:“老太太,你不在家待着,非得高峰时间跑出来和我们一起挤地铁,这不是捣乱吗?”
  除了社会刻度,年龄标尺的内心刻度更是不容易一眼瞧出来。比如在国外,如果你主动给一个老年人让座,有时会惹人家不高兴,人家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社会刻度尚未与时俱进,略显僵硬;内心刻度又因人而异,充满弹性。结果,什么是“老”就变得含混暧昧,无从把握了。
  在“老”这个模糊地带上,过去遗留下来的对老年和老人的刻板印象,比如“老了就落伍了”“老了就学不进东西了”“老了思想就跟不上了”“老了就没用了”,有时不免神出鬼没,伤到一些老同志的自尊心。话说回来,当我们因为“老”而觉得伤了自尊时,又何尝不是被罩在了刻板印象中呢?我们已然把“老等于不好”刻进了自己的认知图式中,所以才那么耿耿于怀。
  活出老年新概念
  要不被年龄自尊心伤着,首先我们自己得脱敏。老了就老了,这是生命的自然进程,不必抗拒,不必遮掩,不必愤怒。当我们自己能够接受“老”,与生命的历程握手言和时,自会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同时想一想,“老”也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尤其是活在今天,我们不仅可以活出老年新形象,改变社会对老年和老年人简单粗暴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积极老龄化,用行动去获得生命的尊严,重新建构更加健康的老年文化。
  尊老,其实是农业社会的遗存。那时社会变化缓慢且死亡率高,老人作为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载体,价值自然会高。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以为“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还摆出“我是老人我怕谁”的姿态,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为老不尊了。
  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或许要通过“年龄+”来获得尊重,就是在“一把年龄”后面再加上一些品质,靠这些品质去赢得社会尊重。须知,在现代人的意识里,一个人不管有多老,在人格上,在公民权利上,都不会比别人高一等。
  年龄后面可以加的是什么?我在学习心理治疗中听到的这个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一次,心理治疗师爱力逊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一位同僚请他顺道看看自己独身的姑母。同僚说:“我姑母独自居住在一间老屋,她患有重度忧郁症,人又死板,不肯改变生活方式,你看有没有办法令她改变?”
  爱力逊到同僚的姑母家去探访,发觉这位女士比形容的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黑暗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爱力逊很礼貌地对姑母说:“能让我参观一下您的房子吗?”姑母带着爱力逊一间又一间房间看过去。
  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爱力逊找到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这屋内唯一有活力的东西。姑母说:“我没有事做,就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爱力逊说:“好极了!您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您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真的如爱力逊所言,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不用说,姑母的生活大有改观,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灿烂,充满色彩鲜艳的小紫花。
  一度孤苦无依的姑母,变成城里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纸头条报道说:“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几乎全城人都去送葬,以报她生前的慷慨。
其他文献
退休之后,如果还有个工作岗位“虚位以待”,对于那些身体条件尚好、精力充沛又热爱事业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儿。但有些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却把自己“热”倒了。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走上新岗位,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要明白继续工作的意义所在,千万不要让发挥余热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挑重担挑成负担  林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年前退休时,他被原单位返聘,依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熟悉的岗位,
酝酿多年的“以房养老”开局不利、应者寥寥,但这不意味着作为最大资产的房子在老人那里真的成为“不动产”,无法变现了。现实中,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的逼近,以及老年人观念的转变、外部条件的成熟,不少老年人不再“守着聚宝盆啃窝头”,而是以老年人特有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品质、儿女的面子、财产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多种方式处置好房产,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老年生活亮丽起来。  70岁住上了大别墅  七十多岁
做了社区志愿者后,我听到居民对电梯抱怨不断。他们也多次向物业反映情况,物业总是以仍在联系厂家为由推脱。  社区领导让我去调查一下。电梯频繁闹病,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事情。我一次次地深入到社区,与居民交谈,对电梯进行“把脉问诊”。经过仔细排查,我用三句成语概括了“病因”。  一是电梯质量被人“偷梁换柱”。在买房时,很多居民不懂电梯,开发商提供的合同上往往只有“使用优质电梯”一类含糊的词语,导致电梯品牌不
今年85岁的唐影是广西桂林的抗癌明星。他耳不聋、眼不花,平时喜欢上网、练书法,到现在走路依然腰杆笔直,给癌友们做报告从来不用扩音器。不过唐影交给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癌友们的“癌政委”。  面对癌症彰显大将风度  55岁的一天,唐影正在沙发上坐着,突然觉得嘴里咸咸的,一吐发现全是血,到医院打了止血针才止住。第二天,医生为他做了骨髓穿刺,三家医院的会诊结果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俗称血癌),最多
前些日子遇见一位以前的同事。这位同事的母亲83岁,住进养老院已经有三年时间。同事去养老院看望母亲时,在大厅看见一个奇怪的场景,当时两个老人扭打在一起,一问原因,是71岁与69岁的老头为了争抢65岁的女性,言语不合就发生了一场肉搏战,可谓越老斗志越旺盛。  帅老头成了王子  最近日本老年人已经进入养老院恋爱时代。在我住的小区,已经住入养老院的岛居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因为他妻子还居住在我们的小区(他们之
八十多岁的父亲,自从得了老年痴呆症后,出门总迷路。有一次,他竟走丢了一天一夜,把我们全家人都急坏了。  从那之后,为了防止父亲再次走丢,我给父亲印了张写有简单病情、家庭住址和联络电话的小卡片,让他随身携带。可父亲说啥也不愿意,觉得丢人。每次我给他塞进口袋里,他都会偷偷取出来。要是给他戴在脖子上,他会暴跳如雷。  前阵子,妹妹从外地回家看望父亲,我跟她说了此事。她灵机一动,说要给父亲制作一张特别霸气
很多人退休后迷上看电视剧,甚至开始“追剧”。谈到“老电视迷”,大家都会想到健康问题。但除了健康,电视类型也需要挑选。  悲情片触景伤情、抑制肠胃。在看电视剧时,不可避免地会看到一些悲剧,也有很多女性老人喜爱悲情的剧情。但健康专家不建议老年人看过多的悲剧,因为中医认为情绪与脾胃相关,脾主胃,对于老年人来说,思虑悲伤会降低食欲,对肠胃功能有抑制作用。而且,悲剧看多了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增加患抑郁症
一位古稀老人,用一台气泵、一杆气枪、一把电烙铁、几张三合板,竟烙烫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老人名叫荆潮,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75岁。  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据说始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烙画不仅有中国传统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谈起自己的经历,老人说他身上有两个“基因”:一是从小爱画画,二是当了30年电焊工。画画,带
丧偶之后,想找个新老伴儿,本无可厚非。但很多老年朋友在这方面没有把握好火候,与子女闹僵了。人们习惯把责任推给子女一方,什么不关心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啦,什么子女两眼盯在财产上,不愿别人进来分一杯羹啦……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据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再婚老人,之所以让子女不能接受,并不是不能接受再婚的要求和事实,而是不能接受他们再婚的速度。  我在乡镇住的时候,有一位刚退休的女教师因病去世,她丈夫本来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