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不等于不好
年龄这把标尺,有点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皮尺,也分为两面:一面是社会的刻度,一面是内心的刻度。
年龄的社会刻度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管理的功能,它决定我们何时退休,何时拿养老金,何时享受公交免票……在年龄这把标尺的管理功能上,社会为“老”定下了统一的刻度。社会刻度的另一种功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塑造,比如“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老年人该如何生活的一种提示,一种教化。
麻烦在于社会也是变化的。现在的人越活越长了,退休后要打发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过职业生涯,因此一些本应“安度晚年”的人,为躲避无聊跑到社会上“发挥余热”。可社会的刻度一时还调整不过来,就会出现尴尬。比如退休后创办了公益机构的我,就在地铁上遭到了这样的质问:“老太太,你不在家待着,非得高峰时间跑出来和我们一起挤地铁,这不是捣乱吗?”
除了社会刻度,年龄标尺的内心刻度更是不容易一眼瞧出来。比如在国外,如果你主动给一个老年人让座,有时会惹人家不高兴,人家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社会刻度尚未与时俱进,略显僵硬;内心刻度又因人而异,充满弹性。结果,什么是“老”就变得含混暧昧,无从把握了。
在“老”这个模糊地带上,过去遗留下来的对老年和老人的刻板印象,比如“老了就落伍了”“老了就学不进东西了”“老了思想就跟不上了”“老了就没用了”,有时不免神出鬼没,伤到一些老同志的自尊心。话说回来,当我们因为“老”而觉得伤了自尊时,又何尝不是被罩在了刻板印象中呢?我们已然把“老等于不好”刻进了自己的认知图式中,所以才那么耿耿于怀。
活出老年新概念
要不被年龄自尊心伤着,首先我们自己得脱敏。老了就老了,这是生命的自然进程,不必抗拒,不必遮掩,不必愤怒。当我们自己能够接受“老”,与生命的历程握手言和时,自会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同时想一想,“老”也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尤其是活在今天,我们不仅可以活出老年新形象,改变社会对老年和老年人简单粗暴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积极老龄化,用行动去获得生命的尊严,重新建构更加健康的老年文化。
尊老,其实是农业社会的遗存。那时社会变化缓慢且死亡率高,老人作为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载体,价值自然会高。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以为“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还摆出“我是老人我怕谁”的姿态,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为老不尊了。
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或许要通过“年龄+”来获得尊重,就是在“一把年龄”后面再加上一些品质,靠这些品质去赢得社会尊重。须知,在现代人的意识里,一个人不管有多老,在人格上,在公民权利上,都不会比别人高一等。
年龄后面可以加的是什么?我在学习心理治疗中听到的这个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一次,心理治疗师爱力逊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一位同僚请他顺道看看自己独身的姑母。同僚说:“我姑母独自居住在一间老屋,她患有重度忧郁症,人又死板,不肯改变生活方式,你看有没有办法令她改变?”
爱力逊到同僚的姑母家去探访,发觉这位女士比形容的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黑暗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爱力逊很礼貌地对姑母说:“能让我参观一下您的房子吗?”姑母带着爱力逊一间又一间房间看过去。
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爱力逊找到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这屋内唯一有活力的东西。姑母说:“我没有事做,就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爱力逊说:“好极了!您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您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真的如爱力逊所言,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不用说,姑母的生活大有改观,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灿烂,充满色彩鲜艳的小紫花。
一度孤苦无依的姑母,变成城里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纸头条报道说:“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几乎全城人都去送葬,以报她生前的慷慨。
年龄这把标尺,有点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皮尺,也分为两面:一面是社会的刻度,一面是内心的刻度。
年龄的社会刻度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管理的功能,它决定我们何时退休,何时拿养老金,何时享受公交免票……在年龄这把标尺的管理功能上,社会为“老”定下了统一的刻度。社会刻度的另一种功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塑造,比如“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老年人该如何生活的一种提示,一种教化。
麻烦在于社会也是变化的。现在的人越活越长了,退休后要打发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过职业生涯,因此一些本应“安度晚年”的人,为躲避无聊跑到社会上“发挥余热”。可社会的刻度一时还调整不过来,就会出现尴尬。比如退休后创办了公益机构的我,就在地铁上遭到了这样的质问:“老太太,你不在家待着,非得高峰时间跑出来和我们一起挤地铁,这不是捣乱吗?”
除了社会刻度,年龄标尺的内心刻度更是不容易一眼瞧出来。比如在国外,如果你主动给一个老年人让座,有时会惹人家不高兴,人家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社会刻度尚未与时俱进,略显僵硬;内心刻度又因人而异,充满弹性。结果,什么是“老”就变得含混暧昧,无从把握了。
在“老”这个模糊地带上,过去遗留下来的对老年和老人的刻板印象,比如“老了就落伍了”“老了就学不进东西了”“老了思想就跟不上了”“老了就没用了”,有时不免神出鬼没,伤到一些老同志的自尊心。话说回来,当我们因为“老”而觉得伤了自尊时,又何尝不是被罩在了刻板印象中呢?我们已然把“老等于不好”刻进了自己的认知图式中,所以才那么耿耿于怀。
活出老年新概念
要不被年龄自尊心伤着,首先我们自己得脱敏。老了就老了,这是生命的自然进程,不必抗拒,不必遮掩,不必愤怒。当我们自己能够接受“老”,与生命的历程握手言和时,自会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同时想一想,“老”也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尤其是活在今天,我们不仅可以活出老年新形象,改变社会对老年和老年人简单粗暴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积极老龄化,用行动去获得生命的尊严,重新建构更加健康的老年文化。
尊老,其实是农业社会的遗存。那时社会变化缓慢且死亡率高,老人作为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载体,价值自然会高。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以为“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还摆出“我是老人我怕谁”的姿态,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为老不尊了。
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或许要通过“年龄+”来获得尊重,就是在“一把年龄”后面再加上一些品质,靠这些品质去赢得社会尊重。须知,在现代人的意识里,一个人不管有多老,在人格上,在公民权利上,都不会比别人高一等。
年龄后面可以加的是什么?我在学习心理治疗中听到的这个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一次,心理治疗师爱力逊到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城讲学,一位同僚请他顺道看看自己独身的姑母。同僚说:“我姑母独自居住在一间老屋,她患有重度忧郁症,人又死板,不肯改变生活方式,你看有没有办法令她改变?”
爱力逊到同僚的姑母家去探访,发觉这位女士比形容的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黑暗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爱力逊很礼貌地对姑母说:“能让我参观一下您的房子吗?”姑母带着爱力逊一间又一间房间看过去。
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爱力逊找到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这屋内唯一有活力的东西。姑母说:“我没有事做,就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爱力逊说:“好极了!您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您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真的如爱力逊所言,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不用说,姑母的生活大有改观,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灿烂,充满色彩鲜艳的小紫花。
一度孤苦无依的姑母,变成城里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纸头条报道说:“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几乎全城人都去送葬,以报她生前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