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前,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开馆前夕,我曾专门从瑞士驱车赶到慕尼黑与参加总领馆筹建工作的友人相聚。当时夜已深,我与友人犹自坐在总领馆旁边的酒馆里畅饮。近在咫尺的总领馆伫立在如洗的月色里,祥和、宁静……
我不曾忘记那个宁静的夜晚,一如我不曾想到,这个曾经如此祥和,宁静的总领馆,却屡屡遭到敌对势力的攻击。一年前的3.14事件爆发后,一帮穷凶极恶的藏独分子在一个清晨,向总领馆发动突然袭击。我国旗被烧毁、我在总领馆工作的朋友也被殴伤。一年后的今天,两个同样穷凶极恶的蒙面疆独分子向总领馆投掷燃烧瓶,总领馆馆舍和国旗再度遭到亵渎……
慕尼黑是南德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我游历过的德国城市中,她的美丽是柏林、汉堡、波恩、海德堡等名城所无法比拟的。但藏独和疆独的这两次袭击,让国人眼里的慕尼黑与分裂主义分子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在此次疆独分子袭击总领馆之前,我已预见了事件的发生。不独因为疆独分子的暴戾,更因为慕尼黑某种程度上是疆独分子的大本营。疆独分子的政治领导机构“世维会”的总部以及“东突厥斯坦国民会议”等东突组织就设在慕尼黑。
维吾尔人在海外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德国慕尼黑是东突的政治中心,而种种迹象显示,乌鲁木齐7.5事件的海外决策指挥中心便是慕尼黑。目前在全德国约有700名维吾尔人,其中仅慕尼黑就有500名。世维会的高级官员曾表示:“慕尼黑有欧洲境内最大的维吾尔社团,因此这里被许多维吾尔人认为是他们背井离乡后真正的家乡。”除此之外,欧洲议会、绿党、大赦国际等组织的互动,以及德国政府的支持也造成了东突势力在德国尤其活跃。去年12月,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就曾表示,若美国关闭关塔那摩,德国愿意接收部分囚犯,包括东突分子。此提议得到了德国绿党的热烈拥护,今年2月,慕尼黑市议会甚至批准了该项动议。虽然德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在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下最终不了了之,但从中不难看出德国政界对东突的态度。
2004年4月,在德国联邦政府以及巴伐利亚州政府的默许下,境外的疆独组织汇聚慕尼黑,成立了统一的疆独组织“世界维吾尔大会”,老牌疆独领袖艾沙·阿力普提肯之子艾尔肯-阿力普提肯当选为首届主席。作为东突的领袖,艾尔肯在疆独组织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与藏独的精神领袖达赖交往甚密,疆独组织及其西方支持者一度想把艾尔肯打造成第二个达赖,可惜没有成功。于是,2005年3月热比娅赴美后,疆独组织和其西方支持者便很快抛弃了艾尔肯,转而扶持热比娅出任世维会第二届主席(今年5月成功连任)。艾尔肯·阿力普提肯只好屈就世维会总顾问。
与艾尔肯·阿力普提肯以及世维会中的其他老牌疆独分子如“世维会总秘书长”多里坤·艾沙相比,热比娅的资格很浅:艾尔肯早在1971年定居慕尼黑时就曾出任美国“自由欧洲电台”总裁的“高级政策顾问”,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艾尔肯开始同疆独分子建立联系。而多里坤·艾沙则是世维会前身“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连任三届该组织的主席,被中国政府列入首批东突恐怖分子名单。虽然如此,但由于热比娅特殊的经历,所以倍受疆独组织以及西方后台老板的青睐,准备刻意将其打造成第二个达赖。
与之相呼应,东突分裂分子还刻意效仿达赖集团,把热比娅吹捧为“维吾尔人的精神母亲”、“维吾尔族民族运动领袖”。2006年西方反华势力还提名其为2005至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热比娅之所以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认可,使他们觉得值得投入巨资培养、塑造,是因为他们认为热比娅是一个成功的维吾尔族女商人,在中国有过从政的背景并且还蹲过中国政府的监狱。此外,热比娅曾经为维吾尔族人权做过“贡献”,2004年,挪威拉夫托人权基金会在其出狱之前,便将“拉夫托人权奖”授予了她,这对提升她在国际上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境外东突势力缺乏一个有号召力的领军人物,此前的艾尔肯资格虽老,但影响力和分量均不足以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因此热比娅的出现,对疆独组织及西方反华势力而言,无疑是不=的选择。
疆独组织及其西方支持者虽有心把热比娅打造成第二个达赖,但恐怕他们自己内心也明白,与老谋深算、在西方社会颇有市场的达赖相比,热比娅着实太嫩。因为这些先天不足,所以热比娅频频出镜,以积累自己的资源、提升知名度。在出境后的一年内,热比娅就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在2006年当选世维会第二届主席之后便借机首次访问了柏林。一年之后的2007年10月,热比娅就和德国有关基金会的代表以及联邦议会的人权委员会建立了联系,并与德国外交部进行了接触。去年3月22日,“国际维吾尔人权与民主基金会”在华盛顿举行了“妇女政治培训会议”期间,热比娅带着50多名妇女走进了美国国会山庄。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7月29日,热比娅又会见了美国时任总统布什。今年5月,世维会在美国召开“三大”,得到了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和“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支持和资助。为在世维会三大上造势,热比娅还出版了德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自传——《搏龙斗士》,书中将热比娅塑造成“一个与中国争取和平的女人”形象。据悉,这本书由达赖喇嘛作序。
在与美、德、英、瑞典等国合作的同时,热比娅还积极寻求与联合国、欧盟以及国际大赦组织和其它国际人权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热比娅以及世维会在国际社会活动时,均以“非暴力”、追求民主与人权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世维会与东突所代表的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是一体两面,其宗旨均是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只是在外部形态上一个表现为政治层面,一个则是武装层面。东突恐怖组织的许多重要成员均在世维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反之,世维会一些重要成员也在东突等恐怖组织中掌控着重要权力。一旦世维会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很难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响应,东突等恐怖组织便想方设法在新疆境内制造恐怖活动,以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乌鲁木齐7.5事件便是明显的例子。在此事件爆发后,热比娅等人频频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在西方媒体刻意渲染下,热比娅一时间风光无限、声名大振!
热比娅们的这一招数其实也是学自达赖。当年在藏独分子制造的暴力活动屡屡被打压之后,达赖提出了所谓的“中间路线”,以非暴力来重新包装自己。热比娅们也希望通过两个策略交替使用,以引起中国政府对其的重视,抬高自己的身价,进而能够与中央政府对话,最终实现所谓的新疆问题国际化,使热比娅们以及世维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姑且把这称作热比娅的幻想,既然是幻想,恐难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偷袭我驻慕尼黑总领馆的几天之后,几百名疆独分子在世维会副主席艾斯卡尔江的率领下又不辞辛劳北上柏林,在我驻德国大使馆门前示威。这次由于有数十名德国防暴警察虎视眈眈在侧,他们没有再蒙面,他们也不再手持燃烧瓶,而是高举东突的浅蓝色星月旗,旁边几个土耳其人,手中高举着同样图案的红色土耳其国旗。
我望着眼前的这一切,觉得那么得耐人寻味。
我不曾忘记那个宁静的夜晚,一如我不曾想到,这个曾经如此祥和,宁静的总领馆,却屡屡遭到敌对势力的攻击。一年前的3.14事件爆发后,一帮穷凶极恶的藏独分子在一个清晨,向总领馆发动突然袭击。我国旗被烧毁、我在总领馆工作的朋友也被殴伤。一年后的今天,两个同样穷凶极恶的蒙面疆独分子向总领馆投掷燃烧瓶,总领馆馆舍和国旗再度遭到亵渎……
慕尼黑是南德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我游历过的德国城市中,她的美丽是柏林、汉堡、波恩、海德堡等名城所无法比拟的。但藏独和疆独的这两次袭击,让国人眼里的慕尼黑与分裂主义分子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在此次疆独分子袭击总领馆之前,我已预见了事件的发生。不独因为疆独分子的暴戾,更因为慕尼黑某种程度上是疆独分子的大本营。疆独分子的政治领导机构“世维会”的总部以及“东突厥斯坦国民会议”等东突组织就设在慕尼黑。
维吾尔人在海外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德国慕尼黑是东突的政治中心,而种种迹象显示,乌鲁木齐7.5事件的海外决策指挥中心便是慕尼黑。目前在全德国约有700名维吾尔人,其中仅慕尼黑就有500名。世维会的高级官员曾表示:“慕尼黑有欧洲境内最大的维吾尔社团,因此这里被许多维吾尔人认为是他们背井离乡后真正的家乡。”除此之外,欧洲议会、绿党、大赦国际等组织的互动,以及德国政府的支持也造成了东突势力在德国尤其活跃。去年12月,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就曾表示,若美国关闭关塔那摩,德国愿意接收部分囚犯,包括东突分子。此提议得到了德国绿党的热烈拥护,今年2月,慕尼黑市议会甚至批准了该项动议。虽然德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在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下最终不了了之,但从中不难看出德国政界对东突的态度。
2004年4月,在德国联邦政府以及巴伐利亚州政府的默许下,境外的疆独组织汇聚慕尼黑,成立了统一的疆独组织“世界维吾尔大会”,老牌疆独领袖艾沙·阿力普提肯之子艾尔肯-阿力普提肯当选为首届主席。作为东突的领袖,艾尔肯在疆独组织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与藏独的精神领袖达赖交往甚密,疆独组织及其西方支持者一度想把艾尔肯打造成第二个达赖,可惜没有成功。于是,2005年3月热比娅赴美后,疆独组织和其西方支持者便很快抛弃了艾尔肯,转而扶持热比娅出任世维会第二届主席(今年5月成功连任)。艾尔肯·阿力普提肯只好屈就世维会总顾问。
与艾尔肯·阿力普提肯以及世维会中的其他老牌疆独分子如“世维会总秘书长”多里坤·艾沙相比,热比娅的资格很浅:艾尔肯早在1971年定居慕尼黑时就曾出任美国“自由欧洲电台”总裁的“高级政策顾问”,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艾尔肯开始同疆独分子建立联系。而多里坤·艾沙则是世维会前身“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连任三届该组织的主席,被中国政府列入首批东突恐怖分子名单。虽然如此,但由于热比娅特殊的经历,所以倍受疆独组织以及西方后台老板的青睐,准备刻意将其打造成第二个达赖。
与之相呼应,东突分裂分子还刻意效仿达赖集团,把热比娅吹捧为“维吾尔人的精神母亲”、“维吾尔族民族运动领袖”。2006年西方反华势力还提名其为2005至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热比娅之所以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认可,使他们觉得值得投入巨资培养、塑造,是因为他们认为热比娅是一个成功的维吾尔族女商人,在中国有过从政的背景并且还蹲过中国政府的监狱。此外,热比娅曾经为维吾尔族人权做过“贡献”,2004年,挪威拉夫托人权基金会在其出狱之前,便将“拉夫托人权奖”授予了她,这对提升她在国际上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境外东突势力缺乏一个有号召力的领军人物,此前的艾尔肯资格虽老,但影响力和分量均不足以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因此热比娅的出现,对疆独组织及西方反华势力而言,无疑是不=的选择。
疆独组织及其西方支持者虽有心把热比娅打造成第二个达赖,但恐怕他们自己内心也明白,与老谋深算、在西方社会颇有市场的达赖相比,热比娅着实太嫩。因为这些先天不足,所以热比娅频频出镜,以积累自己的资源、提升知名度。在出境后的一年内,热比娅就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在2006年当选世维会第二届主席之后便借机首次访问了柏林。一年之后的2007年10月,热比娅就和德国有关基金会的代表以及联邦议会的人权委员会建立了联系,并与德国外交部进行了接触。去年3月22日,“国际维吾尔人权与民主基金会”在华盛顿举行了“妇女政治培训会议”期间,热比娅带着50多名妇女走进了美国国会山庄。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7月29日,热比娅又会见了美国时任总统布什。今年5月,世维会在美国召开“三大”,得到了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和“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支持和资助。为在世维会三大上造势,热比娅还出版了德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自传——《搏龙斗士》,书中将热比娅塑造成“一个与中国争取和平的女人”形象。据悉,这本书由达赖喇嘛作序。
在与美、德、英、瑞典等国合作的同时,热比娅还积极寻求与联合国、欧盟以及国际大赦组织和其它国际人权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热比娅以及世维会在国际社会活动时,均以“非暴力”、追求民主与人权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世维会与东突所代表的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是一体两面,其宗旨均是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只是在外部形态上一个表现为政治层面,一个则是武装层面。东突恐怖组织的许多重要成员均在世维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反之,世维会一些重要成员也在东突等恐怖组织中掌控着重要权力。一旦世维会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很难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响应,东突等恐怖组织便想方设法在新疆境内制造恐怖活动,以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乌鲁木齐7.5事件便是明显的例子。在此事件爆发后,热比娅等人频频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在西方媒体刻意渲染下,热比娅一时间风光无限、声名大振!
热比娅们的这一招数其实也是学自达赖。当年在藏独分子制造的暴力活动屡屡被打压之后,达赖提出了所谓的“中间路线”,以非暴力来重新包装自己。热比娅们也希望通过两个策略交替使用,以引起中国政府对其的重视,抬高自己的身价,进而能够与中央政府对话,最终实现所谓的新疆问题国际化,使热比娅们以及世维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姑且把这称作热比娅的幻想,既然是幻想,恐难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偷袭我驻慕尼黑总领馆的几天之后,几百名疆独分子在世维会副主席艾斯卡尔江的率领下又不辞辛劳北上柏林,在我驻德国大使馆门前示威。这次由于有数十名德国防暴警察虎视眈眈在侧,他们没有再蒙面,他们也不再手持燃烧瓶,而是高举东突的浅蓝色星月旗,旁边几个土耳其人,手中高举着同样图案的红色土耳其国旗。
我望着眼前的这一切,觉得那么得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