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核竞赛已开始?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后的中东有可能出现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六个核大国,传统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将重组。
  
  2006年是中东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近乎公开承认拥有核武;伊朗核发展步伐加速;埃及、土耳其以及海湾等国家突然纷纷高调宣布核开发计划。中东核竞赛局面已经形成,这将对该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发起严峻挑战。
  
  四面开花
  
  长期致力于中东无核化、倡导建立“中东无核区”和“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阿拉伯国家突然集体高调宣布要加入“核俱乐部”,这是2006年中东最为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
  2006年3月,阿盟秘书长穆萨呼吁阿拉伯国家致力于“迈入核俱乐部”。9月,阿盟外长会议呼吁阿拉伯国家联合采取行动,加大核技术研究、加强核能和平利用力度。同月,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阿提亚呼吁阿拉伯国家合作,共同制定一个地区核能计划。12月,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首脑会议决定将启动研发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并将着手制定联合发展核能的计划。
  与此同步,地区各国也纷纷宣布了各自的核研发计划。核计划已中断多年的埃及、土耳其宣布重新恢复核电开发。2006年9月,穆巴拉克总统提出埃及将重新启动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加大民用核项目的科研力度。10月,埃及外长宣布将在10年内建成第一个核电站,装机容量1000兆瓦,计划投资约15亿~20亿美元,2015年完成。埃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战略已基本制定完毕。2006年4月,土耳其宣布将在黑海城市斯诺普建造第一个核电站。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称将于2015年前修建三座核电站。2003年曾公开“弃核”的利比亚宣布启动民用核计划。2006年3月和6月,利比亚分别和法国、英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此外,它还与阿根廷公司签订了修复现有小型研究核反应堆合同,并合作兴建一个新反应堆。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于2006年3月和11月两次专门就能源问题主持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研发核能。12月,突尼斯与法国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科技合作协议。2006年12月,由美国通用公司提供的摩洛哥首座2兆瓦研究型核反应堆正式开始运行。
  截至目前,包括以色列和伊朗在内,已有或已宣布核计划的中东国家已达15国: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也门以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此外,长期以来,以色列和美国等西方一些机构还指责叙利亚也有一个秘密核计划。
  
  在威慑和压力下
  
  油气资源富甲天下的中东国家掀起核开发热潮,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宣称是民用核技术开发,提出了诸如电力紧缺、海水淡化、环境保护、油气资源最终要耗尽等理由,但还是不能消除外界的满腹疑虑。实际上,其中因由确实远不止它们对外宣称的那么简单,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安全等考虑。
  以色列是有核国家,这早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保有核武威慑,确保对阿拉伯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是以色列应对22个阿拉伯国家威胁的一张王牌,也是以色列国家安全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以色列坚持既不承认又不否认拥有核武器的“核模糊政策”,但如以色列安全专家自己所说的,长期以来“模糊”早已“清晰”,国际社会普遍视以色列为中东惟一拥有核武的国家,核弹头数量至少有200枚以上。2006年12月,总理奥尔默特在德国接受采访时一时“失言”,将以色列与美、英、法、俄等核大国相提并论,实际上默认了以色列核武库的存在,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伊朗作为一个已探明石油储量世界第五、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的能源大国,其大规模核能开发计划一直遭到美国的质疑。其实,伊朗决定发展核,更多是出于安全考虑以及成为地区大国的抱负。美国不断施加的“政权更迭”威胁,伊周边国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大多拥有核武的压力,则是最主要动因。尤其是9.11事件后伊朗战略安全环境严重恶化,布什将伊朗列入“邪恶轴心”,相继在伊朗周边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军又从东、西、北和南部海上四面包围伊朗,并不断发出动武威胁,伊朗危机意识更加强烈,拥核已成为伊朗应对美国威胁的最主要手段。
  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中东无核区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突然推出核计划,最耐人寻味。尤其是沙特、埃及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也不像伊朗那样面临紧迫安全威胁,弃廉价石油不用而选择造价不菲、自己无多少优势的核能,难免引起外界的不解和疑虑。美国国务卿赖斯对盟友沙特的这一举动表示了不解。实际上,促使这些国家突然做出核开发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当前日益恶化的中东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环境造成的,它们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而为,是被传统竞争对手以色列和伊朗裹挟而行的。除早已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外,近年来伊朗日益加快的核技术发展步伐,让它们最为忧心。
  在中东,阿拉伯人、犹太人、波斯人、土耳其人这四大民族,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前者中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它们彼此间长期矛盾重重,相互竞争,甚至敌视。目前,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斗已基本分出高下,而今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看来,拥核后的伊朗将再次打破地区传统政治力量平衡,又一次危及它们的安全和利益。若美国及国际社会在伊核问题上依然束手无策的话,伊朗拥核迟早将成为现实。届时,伊朗将大大改变中东及海湾的力量对比。在此情形下,作为中东大国的埃及、沙特和土耳其不能没有反应,在压力之下它们不得不加入“战团”,发展自己的核计划。一位土耳其将军明确警告,“若伊朗拥有核武器,那么土耳其也将不得不发展核武器”。阿联酋的海湾研究中心主席强调,“海湾国家是想表明,如果伊朗核技术继续的话,将迫使我们也成为具有核能力的国家”。沙特告诫美国:“要么阻止伊朗,否则我们也要有(核)。”
  
  核的梦魇
  
  土耳其、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都有自己的小型核研究反应堆。但这些国家能否如其宣布的那样如期建成核电站,目前还是未知数。伊朗核危机正逐步加深,不排除美国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或军事打击的可能。届时,伊朗核发展将面临巨大风险。对于沙特等海湾国家,它们有的是钱,但在核研发方面基本还处于“相当初级”阶段。相对而言,埃及和土耳其在核研发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最缺的是钱。
  一个核中东的出现,将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东乃至全球所共同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将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中东无核化和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目标恐怕将成为泡影。沙特媒体称,“本地区已经陷入核军备竞赛”。未来的中东可能将成为全球核开发国家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本已十分脆弱的中东安全环境将愈加险恶。中东旧的核游戏规则已被打破,“相互确保摧毁”这一概念也应用到了中东。核因素的加入不仅为该地区增添了新的威胁,也使“本来就存在的争执更加复杂、更加危险了”。2015年后的中东有可能出现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土耳其、沙特和伊朗等六个核大国,传统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将重组。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中东核扩散已成为美国最大安全威胁和挑战之一,美国在中东主导地位将受到挑战。
其他文献
“和”的理念与中华民族与生俱来,“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和谐世界”的倡议,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许多政治智慧的精华,历经数千年风雨,至今仍熠熠生辉,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和”是中华文明的精华    “和”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的理念是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俱来的,源远流长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股市不断走低,投资者对未来行情也较为悲观。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听到建设性的声音,我们自己更要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信心。  不要简单地拿美国政府手忙脚乱的次贷救灾行为作参照。一些评论认为,美国都在“大手笔”地救市,中国政府也应该对不断下跌的股市有所表示,并用同期中美两国股市下跌幅度的数值作比较。实际上,美国救的是不断下跌的经济。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不断发酵的负面影响下
摘 要  地理教材分析既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运用地理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对不同版本教材的课文作系统的比较是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课文系统比较主要从课文内容选择、课文内容组织、课文表述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材 课文系统 内容选择 内容组织 课文表述  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媒体。地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
豆角乾坤    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民 声    4月中旬,我到新加坡开会,仍念念不忘奥运火炬在亚洲的传递。酒店房间里的电视里,西方媒体仍在喋喋不休。但我所接触的绝大多数新加坡学者和民众,则对奥运火炬在伦敦和巴黎的遭遇给予同情,对一些人的顽固思维方式表示不屑。翻阅当日的新加坡《海峡时报》,发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说如果
亲历鲜活的印度
因受降水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东水需求与水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大量浪费、水环境严重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水问题雪上加霜,许多国家先后出现了“水紧张”、“水匮乏”甚至“水危机”,并同该地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问题紧紧纠缠在一起,严重制约着
那天和我的校友、《世界知识》杂志主编徐波电话中谈起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问题,我发现历史系毕业的他谈起美国共产党头头是道,比我更清楚美共的现代史,还如数家珍般提起白劳德这个久违了的名字。只是鉴于我在美国工作时见到过当地的共产党员,和他们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在他的建议下,我才写成这篇文章和读者分享。    追求财富,而不是政治目标    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个提法,我想可能来自德国学者桑
大学里的冷战: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顶岗支教,换岗培训”工程是由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的让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作为教师顶替正式教师岗位,承担教学任务,让在职教师换岗到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培训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来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通过对来自重庆市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21个区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换岗培训的
退休制度改革的背后是包括政府、雇主和员工各方利益的纷争。    老龄化的“银色浪潮”席卷全球。与这一浪潮相伴的退休制度改革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在西方国家蔓延开来。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纷纷拿退休年龄开刀,对退休制度进行大手术。2010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即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2岁; 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法定最低年龄从2016年开始逐步提高,到2023年将增加到67岁。尽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