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儿童展开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都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想象的素材。
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语文课堂中的体验首先是学生主动的体验。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充分利用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感觉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
1.看图想象,动脑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形象的图画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赠汪伦》一课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朋友离别本来是令人伤感的事情,汪伦却采用了独特的送别方式踏歌送行。请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送别的场面是怎样?他们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几分钟后他们口述了自己的感悟,有的说:“汪伦会说‘李白兄,你我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仿佛已是多年的老朋友,真舍不得你走啊’!”有的说:“汪伦会说‘李白啊,你我一见如故,只恨时光短暂,但愿你我能有重逢的时候,路途遥远,请多珍重’。”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同学们,李白和汪伦只是一面之交,他们的感情就如此真挚,那么我们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更应该怎样做呢?”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既开阔了思维,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还使他们懂得了应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吟诗作画,动手体验。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让学生动脑、动口,还要让学生动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具有“诗中有画”、“文中有画”的特点。在讲解、背诵这两个环节之外,还可以加上一环:画。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让学生在了解诗意能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画表现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一边吟诵,一边反复揣摸。他们画了夕阳西下的景色,一条小河蜿蜒远去,小鸟归巢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小鸟、小河”都是诗中所没有的事物,学生用这些来寄托诗人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种感情由诗中所寓而移入学生心中。学生又用“小鸟、小河”等事物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3.声像并用,心灵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与情感共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例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使用了投影图像,并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理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尤其是当我用惊喜、赞美的语言读到“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学生也很激动,仿佛真的看见了那位盲姑娘。当我用徐缓、抒情的语气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这一层次时,学生仿佛也看到了那海上清幽的月光,当我的语调越来越高,语速加快,用高昂、激越的情绪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这一层次时,学生如身临其境,充分展开想象,感悟到了人们情绪的发展变化,从而了解到《月光曲》是在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
二、利用教材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提供想象的基础。
1.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借助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描绘出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并能使学生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在人物描写的空白处展开想象
不少文章的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不是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就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空白。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救助车夫”一段,当“我”要求伯父对他的话作详细的解释时,课文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动作、表情和叹息声,并没有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此刻鲁迅先生的心理活动,就可以得知鲁迅此时一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2)指导学生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展开想象
为了使文章达到言虽尽、意未止的效果,很多文章的作者常常留下一个以引人遐想的结尾。例如《凡卡》一文,文章的结尾写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在梦中,他看到爷爷正在读他的信。作者至此没有写下去,留下了空白,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醒来后会怎样?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请同学们以“凡卡醒来以后”为题说一段话。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结尾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2.充分挖掘教材,找准思维发散点,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是一种感知、认知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想象的发挥是由此及彼,在“此”以外的深层次挖掘,这个过程是学习的又一个层次。但并不是任何事物的任何一点都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必须钻研教材,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找准合适的“发散点”,才能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是首创的保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一、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想象的素材。
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语文课堂中的体验首先是学生主动的体验。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充分利用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感觉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
1.看图想象,动脑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形象的图画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赠汪伦》一课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朋友离别本来是令人伤感的事情,汪伦却采用了独特的送别方式踏歌送行。请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送别的场面是怎样?他们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几分钟后他们口述了自己的感悟,有的说:“汪伦会说‘李白兄,你我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仿佛已是多年的老朋友,真舍不得你走啊’!”有的说:“汪伦会说‘李白啊,你我一见如故,只恨时光短暂,但愿你我能有重逢的时候,路途遥远,请多珍重’。”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同学们,李白和汪伦只是一面之交,他们的感情就如此真挚,那么我们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更应该怎样做呢?”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既开阔了思维,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还使他们懂得了应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吟诗作画,动手体验。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让学生动脑、动口,还要让学生动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具有“诗中有画”、“文中有画”的特点。在讲解、背诵这两个环节之外,还可以加上一环:画。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让学生在了解诗意能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画表现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一边吟诵,一边反复揣摸。他们画了夕阳西下的景色,一条小河蜿蜒远去,小鸟归巢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小鸟、小河”都是诗中所没有的事物,学生用这些来寄托诗人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种感情由诗中所寓而移入学生心中。学生又用“小鸟、小河”等事物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3.声像并用,心灵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与情感共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例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使用了投影图像,并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理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尤其是当我用惊喜、赞美的语言读到“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学生也很激动,仿佛真的看见了那位盲姑娘。当我用徐缓、抒情的语气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这一层次时,学生仿佛也看到了那海上清幽的月光,当我的语调越来越高,语速加快,用高昂、激越的情绪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这一层次时,学生如身临其境,充分展开想象,感悟到了人们情绪的发展变化,从而了解到《月光曲》是在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
二、利用教材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提供想象的基础。
1.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借助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描绘出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并能使学生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在人物描写的空白处展开想象
不少文章的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不是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就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空白。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救助车夫”一段,当“我”要求伯父对他的话作详细的解释时,课文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动作、表情和叹息声,并没有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此刻鲁迅先生的心理活动,就可以得知鲁迅此时一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2)指导学生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展开想象
为了使文章达到言虽尽、意未止的效果,很多文章的作者常常留下一个以引人遐想的结尾。例如《凡卡》一文,文章的结尾写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在梦中,他看到爷爷正在读他的信。作者至此没有写下去,留下了空白,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醒来后会怎样?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请同学们以“凡卡醒来以后”为题说一段话。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结尾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2.充分挖掘教材,找准思维发散点,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是一种感知、认知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想象的发挥是由此及彼,在“此”以外的深层次挖掘,这个过程是学习的又一个层次。但并不是任何事物的任何一点都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必须钻研教材,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找准合适的“发散点”,才能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是首创的保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