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族“撒叶儿嗬”起源于清江中游地区的土家族,是土家族民间悼念亡者的一种隆重且独特的丧葬仪式。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聚集在孝家堂灵柩前,为亡者打一夜或几夜丧鼓,丧礼上没有悲怆的哭泣而是用欢乐的载歌载舞的方式吊唁去世的老人通宵达旦,气氛欢快热烈,向死亡舞出热烈的生命之情,表达对亡者的深深的思念。
第一节 巴东野三关镇生境
一、自然环境
千年野三关古镇地处巫峡南,北濒长江,南濒清江,扼川渝之咽喉,控荆楚之要冲,是八方通达的交通枢纽,是巴东县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恩施州的东大门,巴东江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有“施南门户,鄂西重镇”之称。东距宜昌市中心168公里,西到恩施州府157公里,东北至巴东县城94公里,东南到水布垭水电枢纽工程27公里。古镇位于东经110°4′,北纬30°43′,境内地势由东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1912米,最低海拔227米,集镇所在地海拔1100米,全镇面积552.2平方公里,318国道、巴鹤省道、209国道、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矿藏丰裕,地灵人杰,耕地88199亩,山林61.9万亩土质肥扰,丛林丰茂,气候温和,日常气温11.7℃。年降雨量1270mm,年無霜期234天,同时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文化生态
野三关的历史文化是以巴人的重要一支——土家族为代表所创造的,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传统文化。镇内现存的农亭老街和若干条支巷还保留着较好的明清鄂西南街道风貌,留存着众多记录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野三关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镇内崇山峻岭,土家人依山而居,受地理环境、生产生活及历史变迁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宗教信仰形式,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亦有包含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外来的系统化宗教,这都体现了土家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社会的依赖感,以及对愿望和情感的需求。
自北宋寇准劝农后,野三关农民实行“早出晚归、男耕女织”的耕作制度,并且开始学着总结农耕规律,根据天干地支和24节气把,不同时间中农事活动科学地与季节、气候等联系起来,完成农耕生产,而且流传至今。为了提高耕作效率,农民也开始推广使用了一些新农具,如新型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以人力代牛耕的踏犁、省力过半的垦田刀等,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粮食总产量,农民过着富余的生活。
山长水远并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野三关古镇,不仅是土家族“跳丧”舞撒叶儿嗬的发源地,是武昌首义元勋玉麟将军故里,也是北宋名相寇准止猎劝农之地,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文化部、省文化厅、恩施州分别表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楚天明星镇”。
第二节 巴东野三关撒叶儿嗬的源流
“撒叶儿嗬”一词来源于土家族跳丧舞“撒叶儿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一种和声词,但究竟是何意义却早已无从知晓。不同的人对其的称呼也不尽相同,“跳丧”、“打山鼓”、“打丧鼓”、“撒尔嗬”等都是对这一丧葬歌舞的称呼。这一习俗是土家人祭祀逝者、安慰孝家的一种方式,也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撒叶儿嗬是一段生命的舞,是一段生命的歌”,这是民间艺术大师黄在秀老师对撒尔嗬的经典概括。
一、“撒叶儿嗬”的起源
对土家族丧礼记载最早出现且较明确化的是《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具体记载:“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土人则又不同,无哀服,不复魄。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之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也。歌数十阙,乃袁棺敛,送往山林,别为庐舍,安置关枢。“夷事道,蛮事鬼。初丧擎鼓以为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1]《蛮书》载“巴人好踏踢,代鼓以祭祀,叫哭以兴衰”,歌呼达旦的“撒尔嗬”,宋《溪蛮丛笑》载“死亡群聚歌舞,舞则联手踏地为节,名曰踏歌”,表演形式由“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演变为“打鼓踏歌”、“其众必跳”、“其歌必号”的表演形式。元明清时期对其记载更为完善:“临葬夜,诸客群挤丧次,擂大鼓歌曲,或一唱众和,或问古答今,皆稗官演义语[2],谓之‘打丧鼓’,‘唱孝歌’。“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3]。清朝《宜都县志风俗志·葬仪》中记载“宜邑踵楚旧习,信鬼而尚巫,丧葬之仪,颇多出入,虽然,土俗相沿,不可尽废也”“宜俗,父母终……葬期先一日晚,孝家备酒,请族亲友邻伴夜,酒毕,勿论诸人,皆绕棺而跳。一人击鼓,众人则随口作歌,彼此相嘲,名为跳丧。好事者,闻其声……。[4]从上可以看出一条“撒叶儿嗬”的历史起源路线。到明清的记载,从形式上来看已与当今一致。可见,渐经演变发展才形成了今天清江流域土家族用于祭祀死者的歌舞“撒叶儿嗬”,它是土家先民巴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习俗,世代承袭。
随着土家族跳丧舞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的起源有着多种学科的盐焗。总体来说,关于“撒叶儿嗬”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即出兵战斗前振奋军心的军前舞;二是起源于古代巴人的乐舞,能歌善舞的巴人创造着各个领域的舞蹈;三是源于祭祀,表现出古代图腾崇拜和巫的遗风。
经过深入的研究后,笔者认为,土家族人民以虎为图腾崇拜,不同的民族仪式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因此,土家人民有着巫术观念和仪式概念。笔者认为土家族巴楚文化、宗教信仰、土家先民的能歌善舞及强劲有力的“巴渝舞”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舞蹈的形成并不只是单一原因作用形成的,它是宗教信仰、歌舞音乐祭祀活动多种元素所组成的。
二、“撒叶儿嗬”的流变
根据史料记载,古时的跳丧极有可能遍及整个清江流域和三峡地区。但是现今只有清江中游的长阳、五峰、巴东以及周边地带还在流传着这种古代巴人留下的“撒叶儿嗬”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随着历史的演进经历了一个创造、传播、进化、涵化、濡化的过程。“撒叶儿嗬”的流变正是这种动态过程的典型,在顺应社会与历史变迁过程中,“撒叶儿嗬”改变了其原有的模样,进入到了更广阔的社会情境和文化场域,主体也相应地裂变出多元身份和角色。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其怎么流变,“丧礼仪式”仍是其原生情境。
参考文献
[1]樊绰,蛮书,引《夔城图经》
[2]宋,溪蛮丛笑
[3]嘉庆,巴东县志
[4]宜都县志
第一节 巴东野三关镇生境
一、自然环境
千年野三关古镇地处巫峡南,北濒长江,南濒清江,扼川渝之咽喉,控荆楚之要冲,是八方通达的交通枢纽,是巴东县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恩施州的东大门,巴东江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有“施南门户,鄂西重镇”之称。东距宜昌市中心168公里,西到恩施州府157公里,东北至巴东县城94公里,东南到水布垭水电枢纽工程27公里。古镇位于东经110°4′,北纬30°43′,境内地势由东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1912米,最低海拔227米,集镇所在地海拔1100米,全镇面积552.2平方公里,318国道、巴鹤省道、209国道、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矿藏丰裕,地灵人杰,耕地88199亩,山林61.9万亩土质肥扰,丛林丰茂,气候温和,日常气温11.7℃。年降雨量1270mm,年無霜期234天,同时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文化生态
野三关的历史文化是以巴人的重要一支——土家族为代表所创造的,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传统文化。镇内现存的农亭老街和若干条支巷还保留着较好的明清鄂西南街道风貌,留存着众多记录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野三关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镇内崇山峻岭,土家人依山而居,受地理环境、生产生活及历史变迁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宗教信仰形式,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亦有包含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外来的系统化宗教,这都体现了土家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社会的依赖感,以及对愿望和情感的需求。
自北宋寇准劝农后,野三关农民实行“早出晚归、男耕女织”的耕作制度,并且开始学着总结农耕规律,根据天干地支和24节气把,不同时间中农事活动科学地与季节、气候等联系起来,完成农耕生产,而且流传至今。为了提高耕作效率,农民也开始推广使用了一些新农具,如新型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以人力代牛耕的踏犁、省力过半的垦田刀等,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粮食总产量,农民过着富余的生活。
山长水远并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野三关古镇,不仅是土家族“跳丧”舞撒叶儿嗬的发源地,是武昌首义元勋玉麟将军故里,也是北宋名相寇准止猎劝农之地,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文化部、省文化厅、恩施州分别表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楚天明星镇”。
第二节 巴东野三关撒叶儿嗬的源流
“撒叶儿嗬”一词来源于土家族跳丧舞“撒叶儿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一种和声词,但究竟是何意义却早已无从知晓。不同的人对其的称呼也不尽相同,“跳丧”、“打山鼓”、“打丧鼓”、“撒尔嗬”等都是对这一丧葬歌舞的称呼。这一习俗是土家人祭祀逝者、安慰孝家的一种方式,也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撒叶儿嗬是一段生命的舞,是一段生命的歌”,这是民间艺术大师黄在秀老师对撒尔嗬的经典概括。
一、“撒叶儿嗬”的起源
对土家族丧礼记载最早出现且较明确化的是《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具体记载:“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土人则又不同,无哀服,不复魄。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之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也。歌数十阙,乃袁棺敛,送往山林,别为庐舍,安置关枢。“夷事道,蛮事鬼。初丧擎鼓以为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1]《蛮书》载“巴人好踏踢,代鼓以祭祀,叫哭以兴衰”,歌呼达旦的“撒尔嗬”,宋《溪蛮丛笑》载“死亡群聚歌舞,舞则联手踏地为节,名曰踏歌”,表演形式由“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演变为“打鼓踏歌”、“其众必跳”、“其歌必号”的表演形式。元明清时期对其记载更为完善:“临葬夜,诸客群挤丧次,擂大鼓歌曲,或一唱众和,或问古答今,皆稗官演义语[2],谓之‘打丧鼓’,‘唱孝歌’。“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3]。清朝《宜都县志风俗志·葬仪》中记载“宜邑踵楚旧习,信鬼而尚巫,丧葬之仪,颇多出入,虽然,土俗相沿,不可尽废也”“宜俗,父母终……葬期先一日晚,孝家备酒,请族亲友邻伴夜,酒毕,勿论诸人,皆绕棺而跳。一人击鼓,众人则随口作歌,彼此相嘲,名为跳丧。好事者,闻其声……。[4]从上可以看出一条“撒叶儿嗬”的历史起源路线。到明清的记载,从形式上来看已与当今一致。可见,渐经演变发展才形成了今天清江流域土家族用于祭祀死者的歌舞“撒叶儿嗬”,它是土家先民巴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习俗,世代承袭。
随着土家族跳丧舞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的起源有着多种学科的盐焗。总体来说,关于“撒叶儿嗬”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即出兵战斗前振奋军心的军前舞;二是起源于古代巴人的乐舞,能歌善舞的巴人创造着各个领域的舞蹈;三是源于祭祀,表现出古代图腾崇拜和巫的遗风。
经过深入的研究后,笔者认为,土家族人民以虎为图腾崇拜,不同的民族仪式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因此,土家人民有着巫术观念和仪式概念。笔者认为土家族巴楚文化、宗教信仰、土家先民的能歌善舞及强劲有力的“巴渝舞”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舞蹈的形成并不只是单一原因作用形成的,它是宗教信仰、歌舞音乐祭祀活动多种元素所组成的。
二、“撒叶儿嗬”的流变
根据史料记载,古时的跳丧极有可能遍及整个清江流域和三峡地区。但是现今只有清江中游的长阳、五峰、巴东以及周边地带还在流传着这种古代巴人留下的“撒叶儿嗬”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随着历史的演进经历了一个创造、传播、进化、涵化、濡化的过程。“撒叶儿嗬”的流变正是这种动态过程的典型,在顺应社会与历史变迁过程中,“撒叶儿嗬”改变了其原有的模样,进入到了更广阔的社会情境和文化场域,主体也相应地裂变出多元身份和角色。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其怎么流变,“丧礼仪式”仍是其原生情境。
参考文献
[1]樊绰,蛮书,引《夔城图经》
[2]宋,溪蛮丛笑
[3]嘉庆,巴东县志
[4]宜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