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临场心理素质对比赛胜负影响巨大,往往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阐述心理素质对羽毛球比赛的重要性,并对比赛过程中影响运动员发挥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比赛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athletes-spot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outcome of the game is very large, and often decide the outcome of a key factor in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course in the game played by athletes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ome of the commonly used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 words】Badminton player;Psychological quality;Match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作为现代奥运会项目之一的羽毛球运动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羽毛球比赛,特别是当选手之间实力相当时,不仅是技、战术和和体能的抗衡,同时也是运动员心理战术的较量,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比赛情绪,谁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随着现代的训练越来越科学化,
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技、战术和体能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成为取胜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认为分析心理素质对羽毛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特征和具体表现,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取得比赛的胜利至关重要。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10-12岁、15-17岁羽毛球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万围网上收集关于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影响的相关资料。
逻辑推理法根据自己多年羽毛球训练、比赛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以辩证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
3 心理素质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羽毛球竞技场上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的发挥。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一旦在赛场内外遇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就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难以自制,很容易就输掉比赛。面对强手时,就容易忐忑不安,缺乏信心;暂时失利时,垂头丧气,斗志涣散;场上失误后,急躁埋怨,随心所欲。运动员这些情绪上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脉搏加快,四肢颤抖,头脑紊乱,肌肉紧张度增高,施展技战术的动作不协调、失控;在心理状态上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运动知觉和表象脱节、不连贯,应激能力减弱,应变能力差,从而产生忧虑、疲沓和对困难失去克服困难勇气的减力性情感。
而那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能自觉、主动地确立比赛的动机和奋斗目标。在日常训练中,也会主动从难、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克服大运动量所带来的机体不适应和各种困难,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在争夺激烈的赛场上,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能激发起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必胜的信念。尤其是在暂时处于不利情况下,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善于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并通过心理自我暗示、调节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和神经通道始终处于最适宜的兴奋活动中,从而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面对逆境,顽强拼搏,使机体发挥出最佳的机能潜力,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羽毛球运动员若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将难以在高水平的竞技角逐中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像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大型赛事中,当棋逢对手,争夺“白热化”,赛情变幻莫测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4 影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挥的心理因素的分析
根据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分析,我们一般可以将其心理状态分为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和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
4.1 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
羽毛球运动员理想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各方面心理机能和谐、协调,有利于发挥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常称之为“进入角色”状态,国外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流畅状态”。美国著名学者图克托(T·A·Tukto)在70年代就指出:运动员理想的竞技状态可描述为4点:
4.1.1 身体运动自如,不受紧张影响,有时并没有费劲,而力量、速度和灵活性发挥之好使自己也感到惊讶。
4.1.2 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在竞赛活动上,头脑里想的就是竞赛。
4.1.3 身心和谐协调,动作感觉一致。
4.1.4 感受到是一种享受,这种体验是令人愉快的,不仅对运动成绩感到满意,对别的包括对对手的表现都感到称心或令人高兴。这种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是运动员赛前系统的准备和对长期的训练、比赛进行总结的结果。
4.2 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
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注意力分散,感知觉欠灵敏,反应、判断迟钝,并产生惧怕心理等;生理上也伴随着相应的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增高,肌肉紧张等。由于不良心态往往带来不应有的紧张甚至恐慌,因此,根据紧张程度的不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轻度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动作协调性降低,注意力和判断能力下降;中度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手臂发僵,脚步发软,球感失调,无谓失误明显增加;重度则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击球动作严重变形,反应能力失灵,完全失去了与对手较量的能力。使运动员产生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常见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4.2.1 比赛的规模和意义。
一般来说,比赛的规模越大,对运动员来说面临的任务就越繁重,意义也就越大,因此,运动员的责任感和心理紧张程度就愈高。勿庸置疑,一定的责任感,能使运动员发挥他的创造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比赛成绩。相反,如果运动员情绪过度兴奋,使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或者对比赛的胜负患得患失看得很重,就会引起心理紧张,因此,责任感也就变成了一种精神压力,成了负担,从而使运动员发挥失常,使比赛失利或运动成绩不佳。
4.2.2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比赛经验越足,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的情绪就越稳定,就能应付自如,我行我素,很少失常。相反,如果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在羽毛球比赛中,就易受其它因素的干扰(如,观众的数量和观众的起哄,竞赛对手的实力很强或者实力相当等),打得不顺手时就容易引起心理过分紧张,从而抑制运动员自身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思想上产生一股无形的压力,导致比赛的失利。
4.2.3 运动员自身的意志品质。
运动员自身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信心是构建最佳心理状态的首要因素。在激烈的比赛中,顽强的战斗意志对夺取比赛的胜利具有重大作用。这点在困境中(如比分相持、落后、体力不佳等),显得尤为重要。信心和意志品质是运动员的内部精神力量,可以使一切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充分发挥。羽毛球比赛既是运动员比技术比体力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的过程。顽强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有效地完成行动,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技能技术,争取胜利的重要因素。往往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有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信心,如,我国的羽坛老将张宁,在北京奥运会前用她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站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
4.2.4 比赛时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赛时,场地、灯光、气候等条件与平时训练时不同,会无形中增加运动员会的心理压力。另外,大多数比赛都有观众,难免有喝彩与喧哗声;比赛的执法裁判有可能会出现误判、错判等情况。这些都会给运动员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使运动员产生不满、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技战术的发挥。
4.2.5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性质与动机水平能激发运动员饱满的情绪,旺盛的斗志,令其集中注意力和克服困难。动机的性质不同,往往会随着比赛形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性质的情绪体验,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具有崇高的、正确的比赛动机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有为集体荣誉而拼搏的责任心,会忘我地战斗,主动配合他人,努力去争取胜利。而有狭隘、错误比赛动机的运动员,把比赛的结果与个人利益、得失关系看得过重,认为赢了就好,输了一切都完了;在比赛中面对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失利时,便焦虑不安,产生过度紧张等情绪。因此,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崇高的、正确的比赛动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5 心理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措施
心理素质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各种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为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所做的各种心理准备。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勇敢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灵活、敏捷的战术思维,积极、稳定的情绪以及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需要在长期的训练、比赛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这是运动员创造最佳竞技状态的必要因素,对比赛中的发挥有着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为发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和措施:
5.1 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是指要求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犹如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表象训练法,是让运动员静卧或静坐,令其回忆以前成功的比赛情况,如再现一场胜利的球赛的各种表象,使运动员“看到”轻快的动作,振奋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欢呼胜利的场景等,以此激起运动员的肯定,调动其情绪和积极的运动冲动,这种状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表象训练时,运动员思想要专一,要体会连贯而不停顿的过程动作及全程中的节奏。
5.2 赛前动员以及进行模拟训练。
5.2.1 在赛前对运动员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
赛前应明确运动员的参赛任务,淡化比赛的名次,了解比赛的对手,为运动员减轻心理负担。
运动员的比赛任务是否明确,决定着运动员的奋斗目标及参赛的动机,而良好的比赛动机是激励运动员比赛的内在动力。运动员参加比赛需要良好的动机,过于强烈的动机往往会造成运动员赛前紧张,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动机感不强烈,则会引起运动员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比赛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因此,要让运动员在明确比赛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激发正确、良好的比赛动机,动员整个机体,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增强必胜的信心,为比赛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另外,像名次等一些硬性指标,对于某些运动员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若压力过重,这种指标往往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运动员想赢怕输,在比赛中患得患失。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运动员,教练员在赛前应尽量避免给其下达硬性指标任务,可采用婉转的方式,比如,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可以等等,来淡化运动员对名次的追求,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最后,在每一次比赛之前,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了解比赛对手,包括查阅上届或近来关于对手的比赛成绩、信息、现场观摩对手的训练等等,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避免参赛的盲目性,在心理上作充分准备。
5.2.2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实际上是一种对运动员实施的适应性训练,也可称之为脱敏训练。该训练法主要是用于短期的心理训练,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各方面适应性的准备,换言之,是使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抗干扰能力。 模拟训练,分语言形象的模拟和实景情况的模拟两种。语言形象的模拟就是利用语言和形象的表象来描绘未来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对手的技术、战术的运用等。这种模拟还可以利用图表、图片、照片和录像等使之具体化。实景模拟是指在训练中创造一些与比赛相似的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如,以下三方面的模拟:
5.2.2.1 赛对手的模拟。
根据赛前收集的资料等情报,分析掌握对手身体、技术、战术情况,以及重点对手的风格、特点等安排模拟训练,内容措施要有针对性,不足之处要及时弥补。
5.2.2.2 赛场气氛的模拟。
在比赛过程中,观众的噪音或行为容易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和产生紧张情绪。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多邀请一些观众到训练场观看,也可以采用播放观众噪音的形式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对观众的言行举止的各种情绪变化的适应性,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适应能力。
5.2.2.3 竞赛条件变换的模拟。
羽毛球模拟训练时,还可以把运动员比分落后局势下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来进行训练。目的是磨练运动员反败为胜的精神和能力。另外,还要抓好关键球的模拟,对方还有一分就要取胜,这时球最难打,运动员心理压力也最大,我们把它提炼出来,进行模拟训练,培养、发展运动员这方面的心理素质。
5.3 语言刺激法。
比赛时,运动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安情绪,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或者信心不足。这时,运动员应尽力调整自己在比赛中的情绪波动,可通过某些规范的语言自我鼓励、自我抑制或自我纠正。如,当比赛信心不足时,可以自我鼓励“我很勇敢,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情绪紧张、急躁的时,可以自我抑制如“要镇定,我不比对手差,我有信心战胜对手”等。运动员要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自我应变。教练员或朋友也可以给予鼓励和指导性的语言,这对运动员克服不安的情绪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对运动员说:“你的水平我知道,好好干吧!什么也不要多想。”并鼓励运动员说:“如果失败了也不要紧,这是我们的责任,你只要尽力而为。”等等。
6 结语
羽毛球运动广泛发展至今,技战术水平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比赛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优异成绩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于运动员比赛时心理状态的好坏,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除了要抓好技战术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攀登高峰的重要保障,是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翔、黄柳倩.不良心态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表现及其调节方法[J].体育科技,2005,3.
[2] 吉新鹏.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素质[J].体育科学研究,2004,8.
[3] 李容林、黄步东.大学生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心理把握[J].大众体育科技,2008,5.
[4] 汪明旗、杨建辉.羽毛球临场发挥的心理因素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0,9.
[5] 魏四成.浅谈赛前心理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1998,2.
[6] 段芙蓉.浅析羽毛球运动的心理训练及对比赛的影响[J].内江科技,2009,1.
[7] 韩文志.羽毛球比赛前的心理准备[J].羽毛球天地,2001,1.
[8] 陈伟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5.
[9] 于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心理因素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8,3.
写作小常识:
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比赛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athletes-spot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outcome of the game is very large, and often decide the outcome of a key factor in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course in the game played by athletes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ome of the commonly used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 words】Badminton player;Psychological quality;Match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作为现代奥运会项目之一的羽毛球运动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羽毛球比赛,特别是当选手之间实力相当时,不仅是技、战术和和体能的抗衡,同时也是运动员心理战术的较量,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比赛情绪,谁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随着现代的训练越来越科学化,
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技、战术和体能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成为取胜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认为分析心理素质对羽毛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特征和具体表现,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取得比赛的胜利至关重要。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10-12岁、15-17岁羽毛球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万围网上收集关于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影响的相关资料。
逻辑推理法根据自己多年羽毛球训练、比赛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以辩证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
3 心理素质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羽毛球竞技场上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的发挥。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一旦在赛场内外遇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就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难以自制,很容易就输掉比赛。面对强手时,就容易忐忑不安,缺乏信心;暂时失利时,垂头丧气,斗志涣散;场上失误后,急躁埋怨,随心所欲。运动员这些情绪上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脉搏加快,四肢颤抖,头脑紊乱,肌肉紧张度增高,施展技战术的动作不协调、失控;在心理状态上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运动知觉和表象脱节、不连贯,应激能力减弱,应变能力差,从而产生忧虑、疲沓和对困难失去克服困难勇气的减力性情感。
而那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能自觉、主动地确立比赛的动机和奋斗目标。在日常训练中,也会主动从难、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克服大运动量所带来的机体不适应和各种困难,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在争夺激烈的赛场上,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能激发起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必胜的信念。尤其是在暂时处于不利情况下,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善于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并通过心理自我暗示、调节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和神经通道始终处于最适宜的兴奋活动中,从而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面对逆境,顽强拼搏,使机体发挥出最佳的机能潜力,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羽毛球运动员若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将难以在高水平的竞技角逐中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像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大型赛事中,当棋逢对手,争夺“白热化”,赛情变幻莫测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4 影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挥的心理因素的分析
根据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分析,我们一般可以将其心理状态分为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和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
4.1 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
羽毛球运动员理想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各方面心理机能和谐、协调,有利于发挥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常称之为“进入角色”状态,国外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流畅状态”。美国著名学者图克托(T·A·Tukto)在70年代就指出:运动员理想的竞技状态可描述为4点:
4.1.1 身体运动自如,不受紧张影响,有时并没有费劲,而力量、速度和灵活性发挥之好使自己也感到惊讶。
4.1.2 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在竞赛活动上,头脑里想的就是竞赛。
4.1.3 身心和谐协调,动作感觉一致。
4.1.4 感受到是一种享受,这种体验是令人愉快的,不仅对运动成绩感到满意,对别的包括对对手的表现都感到称心或令人高兴。这种理想的比赛心理状态,是运动员赛前系统的准备和对长期的训练、比赛进行总结的结果。
4.2 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
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注意力分散,感知觉欠灵敏,反应、判断迟钝,并产生惧怕心理等;生理上也伴随着相应的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增高,肌肉紧张等。由于不良心态往往带来不应有的紧张甚至恐慌,因此,根据紧张程度的不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轻度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动作协调性降低,注意力和判断能力下降;中度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手臂发僵,脚步发软,球感失调,无谓失误明显增加;重度则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击球动作严重变形,反应能力失灵,完全失去了与对手较量的能力。使运动员产生不良的比赛心理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常见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4.2.1 比赛的规模和意义。
一般来说,比赛的规模越大,对运动员来说面临的任务就越繁重,意义也就越大,因此,运动员的责任感和心理紧张程度就愈高。勿庸置疑,一定的责任感,能使运动员发挥他的创造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比赛成绩。相反,如果运动员情绪过度兴奋,使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或者对比赛的胜负患得患失看得很重,就会引起心理紧张,因此,责任感也就变成了一种精神压力,成了负担,从而使运动员发挥失常,使比赛失利或运动成绩不佳。
4.2.2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比赛经验越足,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的情绪就越稳定,就能应付自如,我行我素,很少失常。相反,如果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在羽毛球比赛中,就易受其它因素的干扰(如,观众的数量和观众的起哄,竞赛对手的实力很强或者实力相当等),打得不顺手时就容易引起心理过分紧张,从而抑制运动员自身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思想上产生一股无形的压力,导致比赛的失利。
4.2.3 运动员自身的意志品质。
运动员自身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信心是构建最佳心理状态的首要因素。在激烈的比赛中,顽强的战斗意志对夺取比赛的胜利具有重大作用。这点在困境中(如比分相持、落后、体力不佳等),显得尤为重要。信心和意志品质是运动员的内部精神力量,可以使一切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充分发挥。羽毛球比赛既是运动员比技术比体力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的过程。顽强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有效地完成行动,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技能技术,争取胜利的重要因素。往往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有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信心,如,我国的羽坛老将张宁,在北京奥运会前用她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站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
4.2.4 比赛时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赛时,场地、灯光、气候等条件与平时训练时不同,会无形中增加运动员会的心理压力。另外,大多数比赛都有观众,难免有喝彩与喧哗声;比赛的执法裁判有可能会出现误判、错判等情况。这些都会给运动员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使运动员产生不满、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技战术的发挥。
4.2.5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性质与动机水平能激发运动员饱满的情绪,旺盛的斗志,令其集中注意力和克服困难。动机的性质不同,往往会随着比赛形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性质的情绪体验,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具有崇高的、正确的比赛动机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有为集体荣誉而拼搏的责任心,会忘我地战斗,主动配合他人,努力去争取胜利。而有狭隘、错误比赛动机的运动员,把比赛的结果与个人利益、得失关系看得过重,认为赢了就好,输了一切都完了;在比赛中面对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失利时,便焦虑不安,产生过度紧张等情绪。因此,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崇高的、正确的比赛动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5 心理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措施
心理素质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各种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为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所做的各种心理准备。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勇敢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灵活、敏捷的战术思维,积极、稳定的情绪以及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需要在长期的训练、比赛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这是运动员创造最佳竞技状态的必要因素,对比赛中的发挥有着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为发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和措施:
5.1 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是指要求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犹如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表象训练法,是让运动员静卧或静坐,令其回忆以前成功的比赛情况,如再现一场胜利的球赛的各种表象,使运动员“看到”轻快的动作,振奋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欢呼胜利的场景等,以此激起运动员的肯定,调动其情绪和积极的运动冲动,这种状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表象训练时,运动员思想要专一,要体会连贯而不停顿的过程动作及全程中的节奏。
5.2 赛前动员以及进行模拟训练。
5.2.1 在赛前对运动员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
赛前应明确运动员的参赛任务,淡化比赛的名次,了解比赛的对手,为运动员减轻心理负担。
运动员的比赛任务是否明确,决定着运动员的奋斗目标及参赛的动机,而良好的比赛动机是激励运动员比赛的内在动力。运动员参加比赛需要良好的动机,过于强烈的动机往往会造成运动员赛前紧张,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动机感不强烈,则会引起运动员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比赛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因此,要让运动员在明确比赛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激发正确、良好的比赛动机,动员整个机体,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增强必胜的信心,为比赛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另外,像名次等一些硬性指标,对于某些运动员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若压力过重,这种指标往往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运动员想赢怕输,在比赛中患得患失。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运动员,教练员在赛前应尽量避免给其下达硬性指标任务,可采用婉转的方式,比如,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可以等等,来淡化运动员对名次的追求,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最后,在每一次比赛之前,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了解比赛对手,包括查阅上届或近来关于对手的比赛成绩、信息、现场观摩对手的训练等等,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避免参赛的盲目性,在心理上作充分准备。
5.2.2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实际上是一种对运动员实施的适应性训练,也可称之为脱敏训练。该训练法主要是用于短期的心理训练,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各方面适应性的准备,换言之,是使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抗干扰能力。 模拟训练,分语言形象的模拟和实景情况的模拟两种。语言形象的模拟就是利用语言和形象的表象来描绘未来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对手的技术、战术的运用等。这种模拟还可以利用图表、图片、照片和录像等使之具体化。实景模拟是指在训练中创造一些与比赛相似的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如,以下三方面的模拟:
5.2.2.1 赛对手的模拟。
根据赛前收集的资料等情报,分析掌握对手身体、技术、战术情况,以及重点对手的风格、特点等安排模拟训练,内容措施要有针对性,不足之处要及时弥补。
5.2.2.2 赛场气氛的模拟。
在比赛过程中,观众的噪音或行为容易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和产生紧张情绪。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多邀请一些观众到训练场观看,也可以采用播放观众噪音的形式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对观众的言行举止的各种情绪变化的适应性,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适应能力。
5.2.2.3 竞赛条件变换的模拟。
羽毛球模拟训练时,还可以把运动员比分落后局势下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来进行训练。目的是磨练运动员反败为胜的精神和能力。另外,还要抓好关键球的模拟,对方还有一分就要取胜,这时球最难打,运动员心理压力也最大,我们把它提炼出来,进行模拟训练,培养、发展运动员这方面的心理素质。
5.3 语言刺激法。
比赛时,运动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安情绪,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或者信心不足。这时,运动员应尽力调整自己在比赛中的情绪波动,可通过某些规范的语言自我鼓励、自我抑制或自我纠正。如,当比赛信心不足时,可以自我鼓励“我很勇敢,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情绪紧张、急躁的时,可以自我抑制如“要镇定,我不比对手差,我有信心战胜对手”等。运动员要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自我应变。教练员或朋友也可以给予鼓励和指导性的语言,这对运动员克服不安的情绪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对运动员说:“你的水平我知道,好好干吧!什么也不要多想。”并鼓励运动员说:“如果失败了也不要紧,这是我们的责任,你只要尽力而为。”等等。
6 结语
羽毛球运动广泛发展至今,技战术水平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比赛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优异成绩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于运动员比赛时心理状态的好坏,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除了要抓好技战术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攀登高峰的重要保障,是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翔、黄柳倩.不良心态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表现及其调节方法[J].体育科技,2005,3.
[2] 吉新鹏.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素质[J].体育科学研究,2004,8.
[3] 李容林、黄步东.大学生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心理把握[J].大众体育科技,2008,5.
[4] 汪明旗、杨建辉.羽毛球临场发挥的心理因素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0,9.
[5] 魏四成.浅谈赛前心理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1998,2.
[6] 段芙蓉.浅析羽毛球运动的心理训练及对比赛的影响[J].内江科技,2009,1.
[7] 韩文志.羽毛球比赛前的心理准备[J].羽毛球天地,2001,1.
[8] 陈伟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5.
[9] 于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心理因素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8,3.
写作小常识:
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