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那么制片人呢?这个身兼制片人和编剧身份的于正,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采访于正当天,正巧是他33岁的生日。从编剧出道的他已经历经了十年的摸爬滚打,曾被误解过,被伤害过,开心或不开心的经历数不胜数,然而从菜鸟变成现在这种状态的他其实一直想要给自己做一个总结,《宫》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
“编剧为王”也许一点也没有错,往往一部电视剧成功于否,编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个制片人、演员在这个圈子里会长盛不衰,他们总离不开剧本,离不了编剧,多少年过去了,琼瑶依然是琼瑶,海岩还依然是海岩,他们引领的是一个潮流,甚至一个时代。对于目前,也许于正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引领时代的程度,但从《贤妻良母》、《美人心计》、《胭脂雪》等戏开始,到《欢喜婆婆俏媳妇》、《宫》等,似乎只要打上了“于正作品”的标签,都能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更深受80后、90后一些年轻观众的喜爱。这是因为于正深知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视剧,“老百姓只喜欢两类的戏,一类是离自己特别近的,接地气的,就像无论是《奋斗》还是《婚姻保卫战》这些收视率高的都是离自己很近很接地气的;另外一种是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的,但讲的主题又是非常明确而接近现代生活的,像《宫》、《还珠格格》这样的,其实我们都抓住一个主题,《宫》是少女的成长,《还珠格格》是父女的亲情,这些东西都是很近的,但是又用一个很远的主题来表现,这样就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
电视剧《宫》的走红,被网友总结为“编剧太懂得抓观众的心”,然而,于正虽然有一套自己计算市场的能力,却也“没想到《宫》红成这个样子”。从编剧过渡到制片人的于正,觉得他只不过是“学会了自己去找钱而已”。
电视指南:为什么从编剧过渡到制片人?
于正:因为我觉得别人很难把我想要的东西拍完,我自己做制作人,我在服装、道具、美术上,包括每一部戏的运用上我都可以极大程度地花钱,极力做到我心目中的那个样子。像《宫》第一天拍的戏,几乎全都作废了,到最后一天全部重拍,只有我作为一个制片人我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它完全能跟我脑海中想象的东西1:1地呈现。
电视指南: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双重身份的你,在写剧本前要考虑的因素都有哪些?
于正:首先要考虑的是,要跟市场契合;第二个是,这个演员虽然我是照着他样子写的,但我是不是能请到他。我从来不迷信大牌,对我来说最合适的就是最重要的。
电视指南:那你挑选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于正:在写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人物跟这个角色像,那就是我挑选的唯一标准。(你的戏中多数角色都是俊男靓女的类型)对,大部分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很难去用一些我不了解的陌生演员,这个角色我用它肯定是看了他很多戏。人品好,戏品好,我才会去用。所以我觉得我特别幸运,每次找的演员都特别契合。
电视指南:从编剧的角度来说,你觉得一部好的剧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于正:我觉得是人物。你不要去在乎情节怎么样,因为中国电视剧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包括话剧、舞台剧也是。人的所有行为准则是不会变的,所以任何一部电视剧你都不能说它哪个桥段是没有一部电视剧用过的,那什么才是好看和创新的呢?你的人物要好看,要有与众不同性,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而且你每个不同的阶段也是千变万化,这样的组合就很新颖,所以我强调一句,人好看,戏才会好看。
电视指南:你现在的身份既是编剧又是制片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会不会和其他制片人有所不同?
于正:其他制片人肯定是在极大程度拍好戏的同时能够把成本控制得很低很低,但说实话我想做中国最与众不同的电视剧,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然后拍出来能引领潮流的,这是我的目标。我不敢说我已经做到了,但我跟别的制片人很大不同的是,我很会计算,比如说有些编剧写得天马行空,制片人去拍可能会换场景,会损失掉剧情,但我不会。还有一些制片人可能他们请编剧改剧本,大牌的编剧还不愿意改,我没有这个问题。所有制片人和编剧最难调和的问题在我身上综合了,其实编剧做制片人,我觉得是最有利的。
电视指南:制片人跟编剧有些矛盾的地方,包括怎么能既迎合观众的口味,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还有商业回报这些方面如何调和。
于正:一般制片人要省钱,然后要极大程度地挣钱,但我要极大程度地体现艺术价值,这可能是我跟别的制片人不同的一点。我本身是很商业的编剧,之前不是我自己做制片的剧,像《大清后宫》、《胭脂雪》部部都很卖钱。像《美人天下》,我一个场面就好几万人,成本要比普通的电视剧高了很多,但我们卖也卖得很高。虽然现在自己做比以前成本要高一些,但结果都是卖钱的,其实我的投资方不太变,来来回回就那几家,因为基本上他们都能在我的戏上挣到很多钱。我觉得这些在我身上体现得很好。
电视指南:你认为在国内的电视剧市场,明星、导演、编剧、制片人在未来的影视圈内谁最应该成为权力的中心?
于正:我觉得是编剧。因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嘛,好的剧本,烂的编剧,照样会卖得很好,但好的制作,剧本很差的,基本都播不好。一个好的编剧他到哪都会有人请,他下去了还会有再翻身的机会。一个好的制片人他要想努力的话,还得满大街找剧本。
电视指南:你觉得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带给你的收获都有哪些?
于正:我觉得我的梦想可以全部实现。其实我觉得我的人生蛮痛苦的,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我也几乎没有什么生活乐趣,但是我做了制片人加编剧以后,我很多梦想可以通过荧屏一一地展现。(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人家一部《大长今》写了一个那么轻飘飘的故事却把中国人的针灸变成韩国的了,文化侵略了我们。中国人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做出一部作品火出去的呢?我的梦想就是能够让华流走向世界。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做慈善。当然这个话说早了,现在说这种东西挺敏感的,但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
采访于正当天,正巧是他33岁的生日。从编剧出道的他已经历经了十年的摸爬滚打,曾被误解过,被伤害过,开心或不开心的经历数不胜数,然而从菜鸟变成现在这种状态的他其实一直想要给自己做一个总结,《宫》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
“编剧为王”也许一点也没有错,往往一部电视剧成功于否,编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个制片人、演员在这个圈子里会长盛不衰,他们总离不开剧本,离不了编剧,多少年过去了,琼瑶依然是琼瑶,海岩还依然是海岩,他们引领的是一个潮流,甚至一个时代。对于目前,也许于正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引领时代的程度,但从《贤妻良母》、《美人心计》、《胭脂雪》等戏开始,到《欢喜婆婆俏媳妇》、《宫》等,似乎只要打上了“于正作品”的标签,都能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更深受80后、90后一些年轻观众的喜爱。这是因为于正深知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视剧,“老百姓只喜欢两类的戏,一类是离自己特别近的,接地气的,就像无论是《奋斗》还是《婚姻保卫战》这些收视率高的都是离自己很近很接地气的;另外一种是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的,但讲的主题又是非常明确而接近现代生活的,像《宫》、《还珠格格》这样的,其实我们都抓住一个主题,《宫》是少女的成长,《还珠格格》是父女的亲情,这些东西都是很近的,但是又用一个很远的主题来表现,这样就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
电视剧《宫》的走红,被网友总结为“编剧太懂得抓观众的心”,然而,于正虽然有一套自己计算市场的能力,却也“没想到《宫》红成这个样子”。从编剧过渡到制片人的于正,觉得他只不过是“学会了自己去找钱而已”。
电视指南:为什么从编剧过渡到制片人?
于正:因为我觉得别人很难把我想要的东西拍完,我自己做制作人,我在服装、道具、美术上,包括每一部戏的运用上我都可以极大程度地花钱,极力做到我心目中的那个样子。像《宫》第一天拍的戏,几乎全都作废了,到最后一天全部重拍,只有我作为一个制片人我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它完全能跟我脑海中想象的东西1:1地呈现。
电视指南: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双重身份的你,在写剧本前要考虑的因素都有哪些?
于正:首先要考虑的是,要跟市场契合;第二个是,这个演员虽然我是照着他样子写的,但我是不是能请到他。我从来不迷信大牌,对我来说最合适的就是最重要的。
电视指南:那你挑选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于正:在写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人物跟这个角色像,那就是我挑选的唯一标准。(你的戏中多数角色都是俊男靓女的类型)对,大部分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很难去用一些我不了解的陌生演员,这个角色我用它肯定是看了他很多戏。人品好,戏品好,我才会去用。所以我觉得我特别幸运,每次找的演员都特别契合。
电视指南:从编剧的角度来说,你觉得一部好的剧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于正:我觉得是人物。你不要去在乎情节怎么样,因为中国电视剧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包括话剧、舞台剧也是。人的所有行为准则是不会变的,所以任何一部电视剧你都不能说它哪个桥段是没有一部电视剧用过的,那什么才是好看和创新的呢?你的人物要好看,要有与众不同性,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而且你每个不同的阶段也是千变万化,这样的组合就很新颖,所以我强调一句,人好看,戏才会好看。
电视指南:你现在的身份既是编剧又是制片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会不会和其他制片人有所不同?
于正:其他制片人肯定是在极大程度拍好戏的同时能够把成本控制得很低很低,但说实话我想做中国最与众不同的电视剧,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然后拍出来能引领潮流的,这是我的目标。我不敢说我已经做到了,但我跟别的制片人很大不同的是,我很会计算,比如说有些编剧写得天马行空,制片人去拍可能会换场景,会损失掉剧情,但我不会。还有一些制片人可能他们请编剧改剧本,大牌的编剧还不愿意改,我没有这个问题。所有制片人和编剧最难调和的问题在我身上综合了,其实编剧做制片人,我觉得是最有利的。
电视指南:制片人跟编剧有些矛盾的地方,包括怎么能既迎合观众的口味,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还有商业回报这些方面如何调和。
于正:一般制片人要省钱,然后要极大程度地挣钱,但我要极大程度地体现艺术价值,这可能是我跟别的制片人不同的一点。我本身是很商业的编剧,之前不是我自己做制片的剧,像《大清后宫》、《胭脂雪》部部都很卖钱。像《美人天下》,我一个场面就好几万人,成本要比普通的电视剧高了很多,但我们卖也卖得很高。虽然现在自己做比以前成本要高一些,但结果都是卖钱的,其实我的投资方不太变,来来回回就那几家,因为基本上他们都能在我的戏上挣到很多钱。我觉得这些在我身上体现得很好。
电视指南:你认为在国内的电视剧市场,明星、导演、编剧、制片人在未来的影视圈内谁最应该成为权力的中心?
于正:我觉得是编剧。因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嘛,好的剧本,烂的编剧,照样会卖得很好,但好的制作,剧本很差的,基本都播不好。一个好的编剧他到哪都会有人请,他下去了还会有再翻身的机会。一个好的制片人他要想努力的话,还得满大街找剧本。
电视指南:你觉得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带给你的收获都有哪些?
于正:我觉得我的梦想可以全部实现。其实我觉得我的人生蛮痛苦的,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我也几乎没有什么生活乐趣,但是我做了制片人加编剧以后,我很多梦想可以通过荧屏一一地展现。(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人家一部《大长今》写了一个那么轻飘飘的故事却把中国人的针灸变成韩国的了,文化侵略了我们。中国人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做出一部作品火出去的呢?我的梦想就是能够让华流走向世界。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做慈善。当然这个话说早了,现在说这种东西挺敏感的,但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