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内容简洁,人物鲜明,语言清新,特别是文中的两次对话描写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将一老一少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态、心理甚至是性格品质鲜明地在读者面前呈现了。教学实践时重点自然就放在对话描写的品读上,朗读对话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在反复品析中体会文章内容用词的准确和传神、在进入人物角色的对话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教材文本资源及教学互动活动领悟如何有效利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故事中两次对话是全文的主线索,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常言道:言为心声。细细揣摩文中的对话,有助于透视人物所思所想、领悟人物内心世界。领会了对话,也就领会了故事的意义,为我们真正走近竺可桢做铺垫,也正是这两次简单而又深刻的对话,形象地反映了竺可桢卓越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折射出他难能可贵的观察、记录、不耻下问的科学习惯。所以这两次对话描写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应该好好揣摩一番。
【教学片断1】
出示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一次对话内容
①“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②“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③“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④“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⑤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师:同学们,这些是竺爷爷和杏树主人孩子的第一次对话内容,大家先自己读读,读的时候注意提示语,连读两遍。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提示语中有表示动作的词语——“仰起”和“弯下”。
师:一个“仰起”一个“弯下”,你从中看出什么来了?
生:小孩说话时“仰起脸”是因为他人还小,和大人说话只能“仰起”来,另外“仰起脸”还可以看出小孩的天真可爱,因为美术老师教我们画的同学都是“仰起脸”的。从“弯下”可以看出竺爷爷也乐意和这个小孩说话。
生:电视节目里好多大人都是蹲着和小孩说话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注意到了“天真”和“奇怪”这两个词,告诉我们读这两句话时的语气。
师:你注意了表示语气的提示语,那你能试着用这两个语气来读好孩子的话吗?
生尝试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
全体学生练读、齐读。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第二句中的“习惯地问”?从这个“习惯地”又可以看出什么来呢?
生:可以看出竺爷爷和这个小孩经常见面说话。
师:没错,经常问都形成习惯了,可见竺爷爷非常想知道“杏花是在哪天开放的”。
师:刚才同学们从两人的第一次对话的提示语中找到了描写表示说话时动作的、表示说话语气的词语,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指着出示的5句话)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第1、3、4句对话的提示语在后面,第2句在中间,第5句在前面?
学生回应:是的。
师:大家再仔细看一看:提示语在后面时用的是句号,在中间时用的是逗号,在前面时用的是冒号,这也是提示语因为位置不同产生的区别。
去掉提示语,仅出示对话内容。
①“爷爷,您又看花啦?”
②“是啊,杏花开了。”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③“哪天?今天开的。”
④“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⑤“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师:现在老师读提示语,男读竺爷爷的话,女生读孩子的话,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几句对话。
【教学反思1】
学习第一次对话描写主要表现在对提示语的关注,因为在我们平时的对话练习中,不仅要注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这三种形式分别运用,更要重视不同形式提示语中关键词给对话内容带来的不同效果,往往正是这些词的存在能让读者方便清晰地理解人物说话时的状态,凭借它们解读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教学中老师引导着学生对提示语中表示说话时动作的词“仰起和弯下”以及表示说话时语气的词“天真和奇怪”分别进行提示性的解读,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说话内容将这些词表达和表现出来,这就非常好地在课堂上真实再现了对话的发生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和人物特征。
而“习惯”一词的运用看似自然随意,却可以把竺爷爷的形象解读得淋漓尽致,因为竺爷爷他是科学家,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作为唯一一个描述竺爷爷怎样说话的提示语,干净利索,让学生能比较专注地去深入推测词语背后的故事,这是一种延伸更是一种建构,如果说朗读是让学生大量的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那么这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重组、再造、加工的实践,就是借助文本语言主动建构自己语言的同化过程,是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模式。
【教学片断2】
出示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二次对话内容
①“竺爷爷!竺爷爷!”
②“什么事情啊?”
③“竺爷爷,杏花开啦!”
④“什么时候?”
⑤“刚才。”
⑥“是第一朵吗?”
⑦“是。”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话是孩子说的?哪些是竺爷爷说的?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情呢?
学生各自练读,思考、讨论。
生:第1、3、5、7句是小孩子说的,2、4、6句是竺爷爷说的。刚好是一问一答。
生:我觉得这里每一句的语气都不一样。 师:你很会动脑筋。如果像第一次对话那样给这7句话加上提示语,你会怎样写呢?出示
①小孩子( )地喊:“竺爷爷!竺爷爷!”
②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③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④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⑤小孩子( )地说:“刚才。”
⑥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⑦小孩子( )地说:“是。”
师:老师也给你们一个提示。当竺爷爷知道今年第一朵杏花刚刚开了的时候(出示)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师:同学们,在课文第14小节,从竺爷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他的心情怎样啊?
生:非常激动。
师:他是一下子就激动的吗?
生:不是,他是听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并去亲自确认时激动的。
师:竺爷爷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
生:因为去年没观察到,等了一年终于观察到了,所以非常激动。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这7句话的提示语。
学生填写,各自练读。
师:同学们都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窗外一个小孩的声音,这是怎样的声音呢?竺爷爷会怎么问呢?可能是……也可能是……。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填的提示语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教学反思2】
“小孩子为什么高兴?是为完成竺爷爷去年嘱咐而高兴。”、“竺爷爷为什么激动?是为终于在小孩子的帮助下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而激动。”……第二次对话虽无提示语,但相比第一次对话时的从容则显得节奏很快,竺爷爷的问句短小且语气急促,小孩子的回答更是精炼,充分表现了他俩在第一时间发现和知道今年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而格外兴奋、激动的情态。
引导学生通过已知人物的语言来想象他们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甚至动作,并在文字表达的空白处进行补充,他们自然地就进入语言情境,边读边体会边想象,入情入境地体会到小孩子和竺爷爷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兴奋、惊喜和急切,再加上分角色的反复朗读,学生读得投入而且神情动作很配合,在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朗读时自然就能将人物情感表露无遗。
根据添加的提示语再来两次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能对两个人物的对话把握得特别到位,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与人物的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正是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完成的,学生参与进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兴致很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得到很大的释放。把教材中的空缺演化成发展学生思维和应用的训练点,对文本进行再加工,教学时帮助学生恰当表达、准确表达、生动表达,学习时学生就较容易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夯实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教学活动。
回过头再看,学好对话描写是本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是读懂文本,走近竺可桢,感悟他科学精神、态度、习惯的依托。因此关注文本中对话的精彩提示语,让学生感悟对话描写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蕴含在文本中的语文知识、语言形式等要素。
高爱萍、缪健,教师,现居江苏江阴。
故事中两次对话是全文的主线索,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常言道:言为心声。细细揣摩文中的对话,有助于透视人物所思所想、领悟人物内心世界。领会了对话,也就领会了故事的意义,为我们真正走近竺可桢做铺垫,也正是这两次简单而又深刻的对话,形象地反映了竺可桢卓越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折射出他难能可贵的观察、记录、不耻下问的科学习惯。所以这两次对话描写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应该好好揣摩一番。
【教学片断1】
出示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一次对话内容
①“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②“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③“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④“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⑤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师:同学们,这些是竺爷爷和杏树主人孩子的第一次对话内容,大家先自己读读,读的时候注意提示语,连读两遍。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提示语中有表示动作的词语——“仰起”和“弯下”。
师:一个“仰起”一个“弯下”,你从中看出什么来了?
生:小孩说话时“仰起脸”是因为他人还小,和大人说话只能“仰起”来,另外“仰起脸”还可以看出小孩的天真可爱,因为美术老师教我们画的同学都是“仰起脸”的。从“弯下”可以看出竺爷爷也乐意和这个小孩说话。
生:电视节目里好多大人都是蹲着和小孩说话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注意到了“天真”和“奇怪”这两个词,告诉我们读这两句话时的语气。
师:你注意了表示语气的提示语,那你能试着用这两个语气来读好孩子的话吗?
生尝试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
全体学生练读、齐读。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第二句中的“习惯地问”?从这个“习惯地”又可以看出什么来呢?
生:可以看出竺爷爷和这个小孩经常见面说话。
师:没错,经常问都形成习惯了,可见竺爷爷非常想知道“杏花是在哪天开放的”。
师:刚才同学们从两人的第一次对话的提示语中找到了描写表示说话时动作的、表示说话语气的词语,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指着出示的5句话)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第1、3、4句对话的提示语在后面,第2句在中间,第5句在前面?
学生回应:是的。
师:大家再仔细看一看:提示语在后面时用的是句号,在中间时用的是逗号,在前面时用的是冒号,这也是提示语因为位置不同产生的区别。
去掉提示语,仅出示对话内容。
①“爷爷,您又看花啦?”
②“是啊,杏花开了。”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③“哪天?今天开的。”
④“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⑤“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师:现在老师读提示语,男读竺爷爷的话,女生读孩子的话,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几句对话。
【教学反思1】
学习第一次对话描写主要表现在对提示语的关注,因为在我们平时的对话练习中,不仅要注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这三种形式分别运用,更要重视不同形式提示语中关键词给对话内容带来的不同效果,往往正是这些词的存在能让读者方便清晰地理解人物说话时的状态,凭借它们解读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教学中老师引导着学生对提示语中表示说话时动作的词“仰起和弯下”以及表示说话时语气的词“天真和奇怪”分别进行提示性的解读,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说话内容将这些词表达和表现出来,这就非常好地在课堂上真实再现了对话的发生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和人物特征。
而“习惯”一词的运用看似自然随意,却可以把竺爷爷的形象解读得淋漓尽致,因为竺爷爷他是科学家,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作为唯一一个描述竺爷爷怎样说话的提示语,干净利索,让学生能比较专注地去深入推测词语背后的故事,这是一种延伸更是一种建构,如果说朗读是让学生大量的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那么这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重组、再造、加工的实践,就是借助文本语言主动建构自己语言的同化过程,是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模式。
【教学片断2】
出示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二次对话内容
①“竺爷爷!竺爷爷!”
②“什么事情啊?”
③“竺爷爷,杏花开啦!”
④“什么时候?”
⑤“刚才。”
⑥“是第一朵吗?”
⑦“是。”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话是孩子说的?哪些是竺爷爷说的?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情呢?
学生各自练读,思考、讨论。
生:第1、3、5、7句是小孩子说的,2、4、6句是竺爷爷说的。刚好是一问一答。
生:我觉得这里每一句的语气都不一样。 师:你很会动脑筋。如果像第一次对话那样给这7句话加上提示语,你会怎样写呢?出示
①小孩子( )地喊:“竺爷爷!竺爷爷!”
②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③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④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⑤小孩子( )地说:“刚才。”
⑥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⑦小孩子( )地说:“是。”
师:老师也给你们一个提示。当竺爷爷知道今年第一朵杏花刚刚开了的时候(出示)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师:同学们,在课文第14小节,从竺爷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他的心情怎样啊?
生:非常激动。
师:他是一下子就激动的吗?
生:不是,他是听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并去亲自确认时激动的。
师:竺爷爷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
生:因为去年没观察到,等了一年终于观察到了,所以非常激动。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这7句话的提示语。
学生填写,各自练读。
师:同学们都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窗外一个小孩的声音,这是怎样的声音呢?竺爷爷会怎么问呢?可能是……也可能是……。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填的提示语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教学反思2】
“小孩子为什么高兴?是为完成竺爷爷去年嘱咐而高兴。”、“竺爷爷为什么激动?是为终于在小孩子的帮助下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而激动。”……第二次对话虽无提示语,但相比第一次对话时的从容则显得节奏很快,竺爷爷的问句短小且语气急促,小孩子的回答更是精炼,充分表现了他俩在第一时间发现和知道今年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而格外兴奋、激动的情态。
引导学生通过已知人物的语言来想象他们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甚至动作,并在文字表达的空白处进行补充,他们自然地就进入语言情境,边读边体会边想象,入情入境地体会到小孩子和竺爷爷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兴奋、惊喜和急切,再加上分角色的反复朗读,学生读得投入而且神情动作很配合,在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朗读时自然就能将人物情感表露无遗。
根据添加的提示语再来两次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能对两个人物的对话把握得特别到位,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与人物的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正是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完成的,学生参与进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兴致很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得到很大的释放。把教材中的空缺演化成发展学生思维和应用的训练点,对文本进行再加工,教学时帮助学生恰当表达、准确表达、生动表达,学习时学生就较容易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夯实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教学活动。
回过头再看,学好对话描写是本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是读懂文本,走近竺可桢,感悟他科学精神、态度、习惯的依托。因此关注文本中对话的精彩提示语,让学生感悟对话描写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蕴含在文本中的语文知识、语言形式等要素。
高爱萍、缪健,教师,现居江苏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