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组来自辽宁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学生的作业。原想借王纯老师之笔,点评一下他学生的习作,让学院派的“高招”给咱们读者也支点,但因王老师临场有急事,编辑只能当了兼职教员。——编者
这些作品都来自于98届本科生赴贵州的一次创作实践,一水儿的黑白照片,并且据说都是学生自己制做的。我们深为学生们的“黑白精神”感动。现在有一种说法:拍黑白照片相当于用毛笔;拍反转片相当于用钢笔;拍彩色负片相当于用圆珠笔;如果用数码相机拍照,就无异于在键盘上敲字了。当我们评价这些学生们的作品时,虽然总是说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可却是满心的满足,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些应该是最有魅力的软笔书法。
但我们也得遗憾地指出,这仅仅是幼稚的书法,反差欠佳是普遍的毛病,而画面四角不实不是放大机没有调整好就是质量太差。
滚努拉和她的朋友在一起绣花,有时互相切磋技艺刘扉摄
这张照片的优点在于能将人物置于富于特色的环境中,但信息量不足,实际上这些环境应该交代得更清楚些,那些挂在墙上的物件每一件都非常独特的。
这是围绕侗族姑娘滚努拉的一组照片之一。看得出作者想用类似“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的手法。整组照片的感觉是虽然人在环境中,却看不到(清)环境,就这幅照片而论,她手中的绣工、背后的织机、甚至身前的竹篮,人们都想看得清楚,试想,若干年后,斗转星移,一幅好照片不仅留下人物形象,更应该留下历史的痕迹。
《寨佬》组照之一:王远征摄
杨春生:75岁每当寨佬们聚会的时候,都会穿上清朝的衣服,以示正式。
用闪光灯正面打光,一般来说不是拍人像的好办法,尤其是成组的肖像照。
墙上的那个铝质锅屉如果是摆的,摆得很好,在大面积的黑里面有一点亮色。
照片说明有问题:“清朝的衣服”,说的是清朝传下来的衣服呢还是清朝式样的衣服?清朝的时候,侗族与中央政府是什么样的关系?
蹲在侗布前的芭沙孩子刘虹摄
左图、这张作品的感觉不错。遗憾的是焦点靠前了,落在了人物的手及垂下来的肚兜上,整个感觉不够清晰。用哈苏拍摄,用毛玻璃对焦,焦点是马虎不得的。如果把孩子的眼神光捕捉到就更好了。
右图、2000年芭沙村杨树摄
这是一个很好的情景,却是一幅缺欠明显的照片,画面右面的人被裁掉是毫无道理的,只要镜头略微右移,情况也比现在好。
一个成熟的摄影师在这个时候一定不会吝惜胶卷,在这中情况下,尽量多拍一些,比如,稍微往左侧移动一下,退后一点等等,肯定会从中选择出更好的画面来。
这些作品都来自于98届本科生赴贵州的一次创作实践,一水儿的黑白照片,并且据说都是学生自己制做的。我们深为学生们的“黑白精神”感动。现在有一种说法:拍黑白照片相当于用毛笔;拍反转片相当于用钢笔;拍彩色负片相当于用圆珠笔;如果用数码相机拍照,就无异于在键盘上敲字了。当我们评价这些学生们的作品时,虽然总是说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可却是满心的满足,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些应该是最有魅力的软笔书法。
但我们也得遗憾地指出,这仅仅是幼稚的书法,反差欠佳是普遍的毛病,而画面四角不实不是放大机没有调整好就是质量太差。
滚努拉和她的朋友在一起绣花,有时互相切磋技艺刘扉摄
这张照片的优点在于能将人物置于富于特色的环境中,但信息量不足,实际上这些环境应该交代得更清楚些,那些挂在墙上的物件每一件都非常独特的。
这是围绕侗族姑娘滚努拉的一组照片之一。看得出作者想用类似“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的手法。整组照片的感觉是虽然人在环境中,却看不到(清)环境,就这幅照片而论,她手中的绣工、背后的织机、甚至身前的竹篮,人们都想看得清楚,试想,若干年后,斗转星移,一幅好照片不仅留下人物形象,更应该留下历史的痕迹。
《寨佬》组照之一:王远征摄
杨春生:75岁每当寨佬们聚会的时候,都会穿上清朝的衣服,以示正式。
用闪光灯正面打光,一般来说不是拍人像的好办法,尤其是成组的肖像照。
墙上的那个铝质锅屉如果是摆的,摆得很好,在大面积的黑里面有一点亮色。
照片说明有问题:“清朝的衣服”,说的是清朝传下来的衣服呢还是清朝式样的衣服?清朝的时候,侗族与中央政府是什么样的关系?
蹲在侗布前的芭沙孩子刘虹摄
左图、这张作品的感觉不错。遗憾的是焦点靠前了,落在了人物的手及垂下来的肚兜上,整个感觉不够清晰。用哈苏拍摄,用毛玻璃对焦,焦点是马虎不得的。如果把孩子的眼神光捕捉到就更好了。
右图、2000年芭沙村杨树摄
这是一个很好的情景,却是一幅缺欠明显的照片,画面右面的人被裁掉是毫无道理的,只要镜头略微右移,情况也比现在好。
一个成熟的摄影师在这个时候一定不会吝惜胶卷,在这中情况下,尽量多拍一些,比如,稍微往左侧移动一下,退后一点等等,肯定会从中选择出更好的画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