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历史叙事的载体,积极探索建构媒介记忆的创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话语,呈现抗美援朝精神在我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
【机 构】
: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历史叙事的载体,积极探索建构媒介记忆的创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话语,呈现抗美援朝精神在我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魅力,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形象风趣、富于变化、言之有辅.
“码”这个字,100多年间在汉语言中的含义和地位发生了剧变,从没有实物意象、不是辞典中的一级词汇,演变为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码的释义变迁和意象具化的背后是人类时空观进化的结果.扫码时代的“码”跟对应的人和物之间是时空伴随的动态关系,是标识时空方位、记录社会关系的工具.
经历了漫画、电视、创意图片、短视频等视觉化尝试后,新闻评论正出现海报化新趋势.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画里有话》栏目的分析,发现评论视觉化表达主要通过图形、文字、色彩三大视觉要素,或以信息、或以观点、或以情感进行论证.视觉化表达提高了表达效率,推动了转发和分享,但表达的简单性又限制了内容的表达.
互联网时代,救援信息传播的中介化机制为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援助创造了许多新的可能.本文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社交媒体中传播的救援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本次灾害中救援信息传播存在的“可见”与“连接”两种中介化机制,不仅为受灾人员提供了稳定的情感联系与社会支持,还在社会中凝聚起救灾援助的共识.
本文主要研究卫星技术与新闻融合在新闻源采集、报道和反馈机制中的内容生产创新实践的特点,重点分析卫星技术在环境新闻、调查式新闻、监测式新闻和突发式新闻应用中显示出的独特传播优势,梳理其存在的创新性和局限性,加深对卫星新闻等融合创新产品基本逻辑的理解.
本文运用归因理论解析病毒政治化行为,追溯政治病毒生成的社会心理源头,认为美国政客的西方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下非常规性、跨情境一贯性和非特异性的他者化行为,构筑了病毒政治化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及成功抗疫的情境刺激了美国政客,威胁论、阴谋论成为主流媒体和威权主义分子攻击中国的口实.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数据驱动新闻”已经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运用现代图式理论对数据新闻生产全过程进行深度剖析.新闻图式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仅依赖新闻采编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更依赖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的公开化.
短视频新闻不仅意味着意识形态上的整合与发展,更是生产逻辑的革新与延展.本研究介绍了短视频新闻生产革新的几个面向,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并对新闻的价值重塑提供建议.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舆论纸币”的基本内涵,提出作为其表象的“流通属性”与作为其实质的“价值属性”之间存在认知盲点.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扩散与反馈过程,提出“舆论纸币”在当下面临着舆论商品化的挑战,从这一视角出发应当高度重视当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大型日报和机关报,早期几经停刊、复刊并在多地辗转出版,在中共新闻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报刊媒体广泛运用军事隐喻来重述《新华日报》的历史,并通过隐喻表达来勾连中国新闻业的过去与当下,在回溯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职业精神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党报传统的重塑与巩固,以及对新闻权威的塑造.